被視為遊戲分級標準的《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正式進入試行階段。
在剛剛落幕的2020年度中國遊戲產業年會上,中國音數協第一副理事長兼遊戲工委主任委員張毅君在會上宣布《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制定完成,即將開始實行。這項標準是在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由騰訊、網易、人民網等53家企事業單位共同編制完成。
據了解,該標準規定了適齡提示分為8+、12+和16+三個年齡段標準,分別以綠色、藍色、黃色的標識符加以區分。標準實施以後,適齡提示標識符必須安放在遊戲產品界面的顯著位置,包括但不限於遊戲官網、客戶端登陸界面、遊戲付費界面和宣傳視頻、廣告等,遊戲企業不得加以模糊和弱化。除此以外,還規定了使用標識符的基本要求,比如下載渠道、展示時長、尺寸比率、更新頻率等。
取消18+,最低限制提升至8歲
在2019年,人民網曾經聯合騰訊、網易等遊戲企業,共同發起《遊戲適齡提示草案》。草案將年齡段劃分為6+、12+、16+、18+四個級別。正式實施的網路遊戲適齡提示標準與之相比,不僅取消了18+一檔,還將最低年齡限制從6歲提升到8歲。
張毅君指出,在標示的適齡範圍中並未納入容易產生歧義的18+,這也是我國的遊戲適齡標準與國外標準的明顯不同之處。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注意到,在2019年11月國家新聞出版署發布的《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中就提到「探索對網路遊戲予以適合不同年齡段用戶的提示」,並且明確指出,「適齡提示並不等同於西方的分級制度,絕不允許色情、血腥、暴力、賭博等有害內容存在於面向成年人的遊戲中」。
張毅君介紹稱,標準文本完成後,起草組通過走訪調研、問卷收集以及組織專家專題研討等方式徵得各類反饋意見132條,經前後41版補充更新,不斷修訂完善,並報請國家主管部門審核,才形成了今天發布的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的試行稿。
明年起將作為遊戲審核上線的必備內容
「這項標準專注網路遊戲的合規出版和合理使用,主要是面向未成年人消費者提供正面引導,體現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的基本精神,這項標準還豐富了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方式和手段。」張毅君指出,「對遊戲企業而言,儘可能將風險化解在造成危害之前。對社會各界來說,可以更加好地履行對未成年人守護的責任。對推動遊戲行業的規範化、健康化發展必將產生持久深遠的影響。」
他還介紹稱,接下來音數協將立即開展適齡提示標準的宣傳引導工作,鼓勵企業廣泛採用執行,在標準的試行過程中考察實際效果,持續吸納個方面的意見,持續對實施方案進行優化和調整。
音數協還將配合主管部門,將適齡提示與身份實名認證、版號申報、家長監護平臺等未成年人保護手段緊密關聯,進一步規範網路遊戲行業的秩序。此外,圍繞適齡遊戲標準,協會還將繼續加強遊戲產品分類標準,適齡提示評價指標、家長監護平臺等在內的標準化體系建設,為適齡提示標準的進一步落地提供支撐。
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長馮士新則在會議期間表示,中國音數協制定的《網路遊戲適齡提示》團體標準,對不同年齡階段未成年人使用遊戲內容作出明確規範,明年將作為遊戲審核上線的一個必備內容。
「需要明確的是,適齡提示不是對部分遊戲內容放大審核尺度,所有遊戲都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都要充分考慮未成年人接觸可能產生的影響,都要經得起家長和社會各界的檢驗。」馮士新說道。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