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俗氣」最重的四名和尚,最後一名是真俗

2021-01-08 晨禾餐飲加盟

說起和尚二字,不免讓人聯想到一幅月淨松柏的深山寺廟中,一名光頭的僧人盤定而坐,手持念珠,口中吟詠著「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的禪境畫面。和尚是出家人,追求的是超凡脫俗,以清心淨欲的心境達到無欲無求的境界,不過和尚當中也不都是清心寡欲的虔誠弟子,他們當中有一些不但不超凡脫俗,而且入世極深,沾染了一身「俗氣」

天生叛逆的「草聖」懷素和尚

放在如今,十歲正是讀小學的年紀,心中若有學習之外的想法,大抵是不上學使勁玩,可唐朝時有個十歲的小孩卻不這麼想,他覺得十歲的年紀應該去出家,而且這個想法非常強烈,在古代那種可以舉孝廉入仕的時代背景當中,這樣的想法多少有些不孝且不顧恩義,可這個十歲的小孩毅然決然地遁入了空門,並給自己取了個名號叫「藏真」,這個人就是有草聖之稱的懷素和尚,懷素和尚雖然身在佛門,可一門心思都放在了書法之上,也可能是少年時表現出的叛逆性格註定了他張狂的才華;也可能是他自小就知道自己將來的成就方向,所以才選擇少年入空門,以便於自己能夠在清靜不染的佛門淨地中藏真展性,慢慢塑造自己書法上的成就。

懷素在書法上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與張旭並稱為「顛張狂素」和「草聖」不過縱觀懷素一生,除了十歲的時候倔強著要出家那會看起來像是對佛很虔誠,等後來真出了家,卻是身在佛門心在書法,不是在研究書法,就在學習書法的路上,一手絕世草書看不出絲毫禪理佛性,倒是能得見紅塵俗世之態。

不務正業的天文學家一行僧人

前面說懷素和尚出家可能是為了更好的研習書法,而一行僧人出家則絕對是為了借佛門淨地以避王權,所以一行對佛也沒有足夠的虔誠。一行雖有僧人之名,但一生的成就都在陰陽術數和星象學方面,按道理來說陰陽數術和星象這些都屬道家之學,懷素真要出家應該當個道士才對,畢竟與一行研究方向相同的李淳風和袁天罡就是道家之人,也是他的前輩,一行還曾因為李淳風編制的《麟德歷》有誤,而編制了新的《大衍曆》這長江後浪推前浪的表現,足以說明了一行僧人的才華不在太史令李淳風之下,縱觀他一生的成就,除了編著了《大衍曆》還製造了黃道遊儀、水運渾天儀等,這讓我們完全感覺不到一行還有出家人這個身份,更像是搞社會研究的科學家。

精通三教的黑衣宰相道衍和尚

當我遇見你的那一刻,門外的風雨都止住了,可當朱棣遇見姚廣孝的那一刻起,風雨不但未止,還越來越大。姚廣孝直接問朱棣是想取而代之,還是真的只是想勤王,盯著姚廣孝深邃而沉穩的眸子,朱棣只是恍惚了一瞬,便將對王權的渴望化作沸騰的熱血流遍全身,他要稱王,但不是燕王,而是那九五之尊位上的帝王。

姚廣孝雖是和尚,但卻精通儒釋道三家典籍精義,這在和尚當中絕對是獨一無二的,也或許是因為胸中藏有錦繡,在他心中絲毫沒有摒棄俗世、吃齋念佛的想法,反而沾染了出家人最忌諱的凡俗之物——權力。

建文元年,朱允炆剛一即位就要削蕃,朱棣起兵反抗,但一開始也是想給這位侄子一個警告和教訓,並沒有謀權篡位的想法,但道衍卻堅持建議朱棣直接奔著稱帝而去,並從天下各處招攬奇人異事,最終朱棣被勸服,發起了歷史上著名的「靖難之役」並最終登上帝位,號稱永樂大帝。

姚廣孝精通儒釋道就算了,在做官上也是所有和尚當中做的最高的,做到了位極人臣的地步,因此才有了「黑衣宰相」的稱號。在當了宰相以後,姚廣孝還主持規劃了北京城的建設,姚廣孝一生最主要的成就都在政治之上,跟出家人沒有半點關係,若真有關係只能是那一身和尚的行頭了。

可奇怪的是姚廣孝並不貪戀權勢,他雖然幫助朱棣登上了帝位,自己也擁有了位極人臣的地位,可他仍舊住在寺廟之中,並拒絕了朱棣讓他蓄髮還俗的命令,這不禁讓人迷惑,他到底心中有沒有佛,還是為了披著僧衣讓自己免遭朝堂之陷。

以出家人之名,禍亂朝綱的和尚薛懷義

史書上記載,薛懷義相貌英俊,身軀偉岸,被武則天看中收為男寵,可武則天畢竟是九五之尊,這種事只能暗中進行,於是便讓薛懷義出家,以法師的身份合理的進入宮中,為武則天每日誦經祈願,可薛懷義畢竟不是真的僧人,骨子裡貪戀榮華富貴,一旦得勢便忘了形,宰相入宮都只能步行,他卻要騎馬而入,並借著自己得寵的地位,肆意淫亂後宮,最終招來殺身之禍。

薛懷義雖有出家人之名,卻是實實在在的俗人,一生俗氣委實不能與真正的佛家弟子相提並論,與前面那三位更是不能相比分毫。

相關焦點

  • 「俗氣」英語怎麼說?不會就真俗了!
    TackyTacky,俗。當你表達某件事很俗氣、沒教養時,便可以說It`s very tacky。
  • 古代女子「求子」最愛去寺廟,難道真與和尚有關?
    原標題:古代女子「求子」最愛去寺廟,難道真與和尚有關? 「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娶妻」後緊接的就是「生子」,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娶妻最主要的便去傳宗接代,傳承子嗣。
  • 錢鍾書:論俗氣
    說到酸氣,你立刻聯想著山西或鎮江的老醋;說起泥土氣,你就記憶到夏雨初晴,青草池塘四周圍氤氳著的氣息。但是俗氣呢?不幸的很,「氣」已是夠空虛的了,「俗」比「氣」更抽象!所以,有亞爾特斯·赫胥黎先生的機伶,在《文學中之俗氣》那本小冊子裡,他也不能抓住俗氣,像孫行者抓住妖風一般,把鼻子來辨別滋味。
  • 中國改名「最特別」的縣,嫌棄現代名字「俗」,要改回「古代名」
    人有人的名字,地區也有地名,無論是古代人還是現代人,我們中國人取名都格外講究,今天小編介紹的是把名字改成中國最特別的縣,討厭現代名字的「俗」,硬要改成「古代名」。該縣是蘭陵縣,蘭陵縣原本位於山東臨沂,雖然是個連名字都不知道的小縣,但是不能看小地方,改名為中國最特別的縣,當地人覺得「蒼山縣」這個名字太俗了,請不要誤會,蘭陵縣和蘭陵王同名,但這兩個沒有關係,但是,不得不說蘭陵縣是名副其實的歷史悠久的縣城。
  • 網傳「十大最俗英文名」 David Amy奪冠
    這兩天,「最俗英文名」成為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2月2日,@八卦微吧發微博稱,「中國人有個英文名字,到底是潮流還是俗套?臺灣某知名網站日前進行『10大最俗套英文名字票選』,男生由David拿下第一、女生則由Amy奪冠。
  • 國畫最忌諱俗氣與匠氣,可是如何去擺脫呢?這三點足夠了
    國畫作品中的俗氣和匠氣的說法由來已久,所謂俗氣就是畫面構圖拘謹,用色豔俗,筆墨韻味不足,線條死板,缺乏變化,整體效果缺乏美感和意境。所謂匠氣,是指在國畫的創作中用筆拘謹乃至刻板,造型缺乏變化,好似工匠做活一樣,好的工匠做的活不但精緻,而且美觀,差的工匠做的活就不那麼美觀 ,總是顯得死板。
  • 錢鍾書:再沒有比附庸風雅更俗氣的了
    不過,這許多氣都沒有俗氣那樣難捉摸:因為它們本身雖然是超越感覺的,它們的名字卻是藉感覺中的事物來比方著,象徵著;每一個比喻或象徵都無形中包含一個類比推理(analogy),所以,顧名思義,你還有線索可求。說到酸氣,你立刻聯想著山西或鎮江的老醋;說起泥土氣,你就記憶到夏雨初晴,青草池塘四周圍氤氳著的氣息。但是俗氣呢?不幸的很,「氣」已是夠空虛的了,「俗」比「氣」更抽象!
  • 歷史上最該被殺的3個和尚:辯機和尚排第2,最後一個更可恨
    說到和尚,我們腦中可能會不由自主地浮現出一個腦袋光光,慈眉善目,雙手合十的僧人模樣。而在眾多的影視作品當中,和尚的樣子也是各有不同,比如《活佛濟公》裡的邋遢和尚,還有《白蛇傳》裡的高僧法海,電影《少林寺》中李連杰飾演的武僧覺遠。然而和尚有好也有壞,今天小編就要來給你們講一講,古代歷史中最該被殺的三個和尚。
  • 古代花和尚寫40首「放屁詩」,見者無不絕倒,如今聞起來卻香極了
    這是來自幾百年前的「放屁詩」,作者名叫志明和尚,《聊齋志異·司札吏》記載了他的傳奇:「牛首山一僧,自名鐵漢,又名鐵屎。有詩四十首,見者無不絕倒。自鏤印章二,一曰『混帳行子』,一曰『老實潑皮』。」如此一來,他便有五個名字了,可除志明之外,其餘個個都是狗皮剩子,都是人人避而遠之的難聽話。
  • 【文史】古時的花和尚們
    歌手李娜有一首《女人是老虎》這樣唱:「小和尚下山去化齋,老和尚有交代,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見了千萬要躲開。」可是小和尚見到女人就迷糊了,「為什麼老虎不吃人,模樣還挺可愛?……老虎已闖進我的心裡來。」看看,男人要抗得住女人的誘惑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哪怕皈依了佛門,本該四大皆空,戒色戒欲,哪怕還沒有完全長大的小和尚,仍不免心動。
  • 《俗女養成記》——「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一人一命 沒人相同有好命人 有歹命人你若問我 我是啥人我是孤單的人成功的人 有夠迷人他的一天 好過我一年風中的沙 隨風飄散過一天算一天我不是好人 也不是壞人我只是需要一個愛我的人好命和歹命 春夏和秋冬跟他一人一半這是被稱為今年最值得看的臺劇的《俗女養成劇》的主題曲《一人一半》。
  • 「太俗氣」英文怎麼說?
    總有俗氣的人/東西/事情那「俗氣的」用英文怎麼說呢?BGM: Living in the moment by Jason Mraz1.tacky/'tæki/ 俗氣的,沒品位,不入流的。I think giving flowers on Valentine's day is getting a little tacky.
  • 四五十歲女人,秋冬大衣別選這幾種「姨媽色」,顯俗氣還掉檔次
    「姨媽色」的單品穿上身,整個人的氣場是有了,但年齡感也隨之蹭蹭地往上漲,四五十歲的女性想要達到減齡顯朝氣的效果可千萬要避開「姨媽色」,顯俗氣還掉檔次。什麼是「姨媽色」?所謂「姨媽色」,就是偏暗沉的紅色系,酒紅色、磚紅色、棗紅色、絳紅色都屬於這一系列的範疇。這種顏色的單品穿上固然氣場十足,但它的暗沉和因為顯老而帶來的成熟實在不能忽視。
  • 說什麼王權富貴,怕什麼戒律清規.古代美女與和尚私通的那些事兒~
    這暨季江丰姿神態、玉樹臨風,徐妃便派心腹侍婢,悄悄引他溜入後宮,密與交歡。暨季江不無感嘆地說:「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凓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猶尚多情。」於是「徐娘半老」便成為了歷史上最為經典的成語。    堂堂一國之君,難道真得連個和尚都不如?
  • 雅和俗,經典的高考作文話題,請看老師如何講評
    其實最笨的辦法就是最簡單的辦法,那就是多讀書、多練習,不斷總結和修改,在不知不覺間,你的語言表達能力就提升上去了。一、對雅和俗的認識雅,是高山流水。雅,是陽春白雪。雅,是竹徑通幽的空靈。雅,是珠穆朗瑪的聖潔。雅,人人想有,個個求之,但想者、求者卻每每雅不起來,反而,越想越求,越俗不可耐。
  • 真和尚不真,假和尚也難假
    符合三法印的就是正法,所以一個出家人講佛法,你必須講三法印,不講三法印的,不是正法,和尚也未必是真和尚。所謂僧寶,就是《佛說四十二章經》告訴我們的「割愛辭親」,最愛的最親近的人,向他們告別了;「剃除鬚髮」,把頭髮、鬍子剃掉了;「息心達本,故名沙門」,就是你要問自己的心,清淨心在哪裡?不執著,就是清淨。有沒有妄想?有,我不執著,我不糾結。因為什麼?因為那不實在,這才是出家人。
  • 古代和尚常自稱「貧僧」或「老衲」,為何現在和尚不這麼叫了?
    古代和尚常自稱「貧僧」或「老衲」,為何現在和尚不這麼叫了?看過《西遊記》的人,應該都有這樣的印象。唐僧每到一處,都會自稱自己是「貧僧」,而一些古裝劇中,有些和尚卻又稱自己為「老衲」。古代和尚真的很窮嗎? 大多數很窮,因為當和尚本身是一種修行,和尚的祖師爺喬達摩·悉達多為了保證僧人專心修行,曾經制定了一些戒律,禁止僧人受畜金銀。「佛在靈鷲山中,跋難陀往市肆上,以錢易錢,持去。居士見,皆譏嫌。諸比丘白佛,佛為結戒。」
  • 趙薇:你真是俗的可以
    似乎,她從來不是把漂亮看得最重的。她的顏值和身材,總是忽高忽低,胖了就胖了,腫了就腫了,老了就老了。和其它女明星同框,她也坦然願意承認別人比自己美。這點,對女人來說,真的蠻難的。一個有底子的美女,打扮起來,還是能有光彩照人的樣子的。
  • 竇唯,你活得太俗了!
    光是這首久違的《無地自容》,就足夠人們盼望的。現場有人是十幾年的真愛粉.迢迢趕來,就為了聽聽他的曲子,像個老朋友一樣,看一眼他過得好不好。也有很多偽粉,換一個詞,叫「情懷婊」——跟著他一起嘶吼幾句,做個搖滾的手式,拍段小視頻發朋友圈配文:rock n roll,never die!
  • 孟瑤:曾經的晶女郎雖然也很「俗氣」,但卻讓觀眾覺得俗而不厭
    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出演了很多「大尺度」作品的孟瑤並沒有像有些人一樣從此變得「俗氣」。自身就散發著清純氣質的她也很好的做到了「俗而不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