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和女人偷情畢竟是傷風敗俗、有汙佛門乾淨的事,歷來為佛界和世俗所鄙棄,為了防止此類事件,清朝曾嚴禁女人進入寺廟燒香拜佛。
歌手李娜有一首《女人是老虎》這樣唱:「小和尚下山去化齋,老和尚有交代,山下的女人是老虎,遇見了千萬要躲開。」可是小和尚見到女人就迷糊了,「為什麼老虎不吃人,模樣還挺可愛?……老虎已闖進我的心裡來。」看看,男人要抗得住女人的誘惑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哪怕皈依了佛門,本該四大皆空,戒色戒欲,哪怕還沒有完全長大的小和尚,仍不免心動。
古代確有大量恪守清規戒律的和尚,私德很好,甚至成一代宗師者,為世人所敬仰,但也有一些偷情通姦的花和尚,破壞佛門規矩,損害個人形象,有的還落個身首異處,下場悲慘。說起這些花和尚,馮小寶可能是最牛的一個,雖然很多人都不知道馮小寶是誰。
話說這馮小寶原本是同官縣一個賣狗皮膏藥的,因為在街頭鬥毆誤傷他人命,為了躲避官府緝拿,潛逃到洛陽,在白馬寺出家當和尚。白馬寺與感業寺只一牆之隔,前者是和尚廟,後者是尼姑庵,彼此「交流」頗尋常,發生和尚與尼姑幽會偷情是常有之事。
唐太宗駕崩後,作為太宗的遺妃,武則天被送到感業寺出家為尼。馮小寶一看先帝的寵妃被送進感業寺當尼姑,其隱性的身份十分尊崇,又是那麼年輕貌美驚人,遂起心勾引。而武則天從榮華富貴跌落到清淨佛門,也相當寂聊,見馮小寶一表人材,身體魁梧,很是喜歡,一來二往,兩人就搭上了。
後來武則天做了皇帝,立即把自己的情人馮小寶提為白馬寺住持,即便如此,還是覺得彼此來往不便,於是特批馮小寶可以自由出入後宮禁地。對了,讀者一定要問這馮小寶究竟是誰?他就是薛懷義,大名鼎鼎的武則天的第一個面首,馮小寶是他的原名。
北齊武成帝高湛繼承帝位後,對皇后胡氏頗為冷落。胡氏精神空虛,寂寞無事,就經常去寺院燒香敬佛,看到一個年輕貌美、精力充沛的和尚,叫曇獻,甚是喜歡,於是就向曇獻拋去媚眼,兩人一拍即合,難捨難分,胡皇后還經常留宿寺院。非但如此,胡皇后還召曇獻進宮,有時甚至覺得一個曇獻不夠,叫上數個和尚進宮服侍。為了掩人耳目,她讓人把這些和尚打扮成尼姑的樣子。
有一回太子高緯入宮向母后請安,發現母后身邊站著兩個新來的尼姑,生得眉清目秀,十分喜歡,當晚命人把兩個尼姑弄到自己的宮裡企圖親近,豈料兩個尼姑死活不從。高緯大怒,命人將兩個尼姑的衣服剝下,這才發現,原來是兩個男扮女裝的小和尚。知道事情原委後,高緯非常生氣,將曇獻和兩個小和尚處死了事。
同樣是偷皇帝的女人,南朝的智遠和尚與梁元帝蕭繹的妃子徐昭佩暗通款曲,結果雙雙被處死。
其時,南朝梁元帝娶了美豔的徐妃,但是徐妃卻不喜歡梁元帝,因為元帝長得實在是太醜了,而且只有一隻眼睛,每次被臨幸,她「必為半面妝以俟」,搞得元帝很不爽,久而久之就被冷落。耐不住寂寞的徐妃與荊州瑤光寺的智遠和尚偷情私通,事情敗露後,梁元帝忍無可忍,逼徐妃投井自殺,把屍體交還給徐家,「謂之出妻」,然後又殺了智遠和尚,並寫一篇《蕩婦秋思賦》來述其淫行,以洩其憤。
因偷情而導致的悲劇不少。明朝文人餘永麟在《北窗瑣語》裡記載了一個故事,宋朝靈景寺有一個和尚叫瞭然,經常去幽會一個叫李秀奴的女人,漸漸出了感情,把李秀奴當成了情人,投儘其所有。可是,李秀奴見他沒有錢,就不理他了,而此時的瞭然和尚已經迷戀上李秀奴,見對方如此絕情地拒絕他,惱羞成怒,「乘醉直入,擊秀奴斃之」,釀成血案。
當時任杭州通判的蘇東坡審理此案,發現瞭然和尚在身上刺了兩句情詩:「但願同生極樂園,免教今世苦相思」,不禁大怒:「這個禿奴,修行忒煞,靈山頂上空持戒,一從迷戀玉樓人,鶉衣百結渾無奈。毒手傷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間刺道苦相思,這回還了相思債。」當即判斬這個花和尚,讓人很是悲戚。
為什麼和尚容易與女人偷情呢?可能有這麼幾個原因:一者,偷情的和尚多是俗根未除者,禁不住色慾的誘惑,耐不住青燈黃卷的孤寂,守不住清規戒律,一旦有機會就想向女人伸手;二是,花和尚利用女性信徒的信任,藉傳教、開光等為藉口,引誘女人上勾更為容易得手;三者,古代女子不能隨便出門,而去寺院求佛保佑丈夫官運享通,生兒生女,往往成為充分理由,由是,那些較少接觸男性的女子很容易就接觸到本該六根清靜的花和尚,偷情之事屢有發生。四者,就是《水滸傳》裡說的,和尚吃飽無事,睡眠充足,「只是想著此一件事」,而俗人呢,操心太多,「總然妻子有些顏色,也無些什麼意興。因此輸與這和尚們一心閒靜,專一理會這等勾當。」
由於和尚尼姑偷情通姦之事較多,在史料、文學上也有了反映。元明之後,出現了許多專門輯錄和尚和女子偷情的史料,比如馮夢龍撰的《情史類略》,還有一本叫「南陵風魔元唐伯虎選輯」的《僧尼孽海》,都輯錄和尚與各種女人偷情淫樂之事。
在元雜劇和明清小說中,和尚偷情,尼姑思春也比比皆是,如元戲劇家王實甫的《度柳翠》,李壽卿的《月明三度臨歧柳》,明朝徐渭的《玉禪師翠鄉一夢》都是寫的這類故事。而施耐庵寫的《水滸傳》,裡面的潘巧雲與裴如海的偷情最為人們所熟知。
和尚和女人偷情畢竟是傷風敗俗、有汙佛門乾淨的事,歷來為佛界和世俗所鄙棄,為了防止此類事件,清朝曾嚴禁女人進入寺廟燒香拜佛。學者李慈銘在《越縵堂國事日記》裡就有記載,說是光緒年間,有御史看到寺廟燒香拜會很盛行,認為「男女雜沓,並有閒房屈曲,靜從暗室,託為神仙,怪誕不經,請旨嚴禁。」由此禁止女人以燒香為名進入寺廟。從這個「請旨嚴禁」我們又不難揣測,當時和尚與女人的偷情可能已經相當嚴重,到了不嚴禁不足以挽迴風俗人心的程度。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文編輯:章迪思 編輯郵箱:shguancha@sina.com)
如需獲取更多,請下載上海觀察客戶端或點擊「閱讀原文」
↓↓ 點擊「閱讀原文」,進入上海觀察網站瀏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