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枷,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水滸傳》
提起花和尚,大家都會想到《水滸傳》中魯智深,原名魯達,在北宋朝廷當小官的魯提轄。只因見義勇為,三拳打死鎮關西,被迫流亡,只能出家。
然而,魯智深作為《水滸傳》中的花和尚,他的所作所為都是有口皆碑的。尤其是魯智深救助林衝,行走天下,最終勇擒方臘,讓他成為《水滸傳》一書中為數不多的英雄。
通常情況下,講到花和尚,大家都會想到魯智深,但是要知道,魯智深只是小說中虛構的人物,並非真實存在。但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的確存在一個「花和尚」。
然而,他雖然被稱之為「花和尚」,但其所作所為,竟與魯智深有相同之處。他就是當代花和尚道祿,究竟他做了什麼,讓300多個女子感激他?其實,這一切還要從道祿出家之前說起。
一、商界天才,卻選擇出家
一直以來,在世人的普遍觀念之中,出家都是被逼無奈的選擇,但是,並非所有的人出家都是因為無奈。在如今繁華拘謹、物慾橫流的社會之中,很多人在人生巔峰的時候,會因為厭倦了繁華,而選擇出家。
尤其是在如今的社會之中,以厭倦世俗而出家的大有人在,然而被稱之為「花和尚」的道祿就是其中一個。
這個被世人稱為花和尚的道祿,原名叫做吳兵,出家之前,他下海經商,遊走於全國各地。當時的他整天忙忙碌碌,也不知道自己在忙些什麼。在他獲得巨大財富的同時,而他內心深處也越來越缺乏一定的精神補給。尤其是吳兵走到自己事業頂峰的時候,吳兵卻從沒有感到一絲的快樂。
對於這個問題,吳兵也曾清楚的認識到,他知道自己因為常年經商,遊走於爾虞我詐的商場之上,內心深處已經極度空虛。他明白,自己的內心世界需要一定的補充,就這樣,吳兵接觸到一些佛法的薰陶,尤其是佛家經典著作《金剛經》。
然而,正是這本難以讀懂的佛家經典,讓吳兵漸漸感到精神上的放鬆和愉悅。在不知不覺中,吳兵也徹底愛上這本佛經的魅力。一年的時間,吳兵徹底將《金剛經》讀的滾瓜爛熟。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吳兵被佛法深深吸引,並且產生了出家的念頭。
就這樣,原本叱吒商場的吳兵在廈門普光寺正式出家,變成了「道祿和尚」。從此以後,吳兵開始與眾不同的人生。但是,因為吳兵出家後的所作所為,也讓他一直備受爭議,甚至被逐出佛門。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佛門會逐出這樣一個虔誠向佛的人?
二、阻止墮胎,卻被開除僧籍
從道祿出家開始,他們寺廟所接觸的絕大多數都是女性,然而他們來到寺廟的目的,就是為了超度。他們在自己的往生牌上所超度的,全是無名無姓的人。
原本,這些來到寺廟超度的女性,他們所超度的就是自己尚未出世就已經夭折的孩子。究竟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些女性在懷孕以後,並不具備撫養肚子裡孩子的能力,生下來孩子的話,也是受罪,所以,很多女性都會選擇墮胎,將孩子扼殺在搖籃之中。
然而,等到墮胎以後,絕大多數的女性又會感到自責,內心更是會遭到譴責。就在這個時候,他們都會來到寺廟對自己未曾謀面的孩子進行超度。或許在絕大多數女性看來,這樣的超度可能會讓她們內心好受一些。
在道祿和尚出家以後,他遇到了很多因為墮胎而來寺廟超度的女性。這個時候,道祿產生了「眾生皆苦」的想法,漸漸的,他想要幫助所有墮胎女性的念頭油然而生。就此,道祿和尚走上一條轉變為「花和尚」的不歸路。
隨後,道祿將自己出家前所購買的房子和積攢的錢財全部拿出來。與此同時,道祿更是將自己的信息張貼出來,倘若哪個女性要是因為生活條件不允許而有墮胎的想法,可以前往道祿的房子,接受道祿的接濟。
就這樣,道祿成為萬千婦女之友,千千萬萬的女性曾撥打了道祿的號碼,並且得到道祿的幫助。據相關數據顯示,曾有300女性得到過道祿的直接幫助,有無數的孩子避免扼殺在搖籃之中。可以說,道祿和尚做的是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
在道祿和尚的幫助下,很多女性生活有了改善,也將孩子大膽的生了下來。但是,也有女性生了孩子以後,已經選擇將孩子拋棄,而把爛攤子留給道祿和尚。無可奈何下,道祿和尚只好出資找人,將這些被遺棄的孩子收養起來。與此同時,道祿和尚也在不知不覺中多了22個子女。
客觀的說,道祿和尚所作所為是一件善事,但是在世人口口傳頌中,道祿和尚卻成為一個犯戒的「花和尚」,尤其是在那些不懷好意的人心裡,道祿和尚就是一個犯了色戒的花和尚。
然而,隨著輿論勢力越來越大,原本作為寺廟頂梁柱的道祿也成為敗壞佛門的「恥辱」。就此,寺廟「負責人」選擇將道祿和尚開除,讓他重新回到世俗之中。
即便如此,道祿和尚依舊做著自己認為正確的事情。儘管佛門已經容不下他,但是他依舊一心向善,做著被人誤會的事情。
三、初心不改,不忘始終
當道祿和尚因為收養女性和孩子被世人誤解的時候,他沒有強行解釋,而是把真相放在心裡,並且留給時間。但是,不管世人如何詆毀道祿,如何對他的形象,道祿始終堅守住自己的本心。就算是被逐出寺廟,道祿仍堅持著之前所做的事情。
如今的道祿,仍然生活在寺廟之中,但已經不算是寺廟之中真正的和尚。他為那些想要放棄生命,選擇墮胎的女性提供一個護生小院,只為儘量拯救每一個鮮活的生命。
漸漸的,隨著道祿和尚救助的人越來越多,口碑越來越好,也有人慢慢明白道祿和尚心中的深意。越來越多的人明白道祿和尚是真的虔誠向佛,一心向善,並非是裝模作樣的花和尚。
然而,道祿和尚對於世人的看法和眼光,已然選擇屏蔽。不管世人稱他為救苦救難的活佛,還是不斷違背清規戒律的花和尚,道祿早已不在乎。在道祿看來,只要可以成功救助生命,即便是遭受世人誤解和辱罵也在所不惜。
一直以來,道祿和尚都在堅持自己的本心,不管世俗的眼光如何看待,他都沒有發生任何改變。可以說,道祿和尚堅守本心,從沒有忘記過自己出家的初衷。
結語:
不得不說,當代花和尚和《水滸傳》中的花和尚有著巨大的區別,但是這兩個花和尚雖然處於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位置,但在他們身上,卻有著很多的相同之處。可以肯定的是,他們都是一心向善,行俠仗義之人。
其實,在當代花和尚道祿的身上,也讓我明白了一些生活的道理。生於物慾橫流的如今,我們想要在繁華的世界中立足,首先要認清本心,找準位置,只有這樣,才不會在大時代的「洪流」中迷失自己。與此同時,我們更要像道祿和尚一樣堅守本心,做自己認準的事情。
參考資料:《水滸傳》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