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曼殊中日混血,其為父親日本小妾所生。自幼便離開父母,在祖屋長大。因飽受欺凌不堪忍受而出家,因偷吃鴿肉被逐出師門,以後便以和尚自稱。
蘇曼殊一生能詩善畫,通曉漢文、英文、日文、梵文等多種文字,在詩歌、小說等多種領域取得了不俗成績。本人熱衷革命宣傳,儼然一代怪才。
在民初上海灘的堂子裡,花和尚蘇曼殊算是有頭有面最能吃得開的人。他隔三差五就會在高檔酒樓辦群芳宴,宴請各路嘉賓。有文人這樣記載蘇曼殊的闊綽
曼殊在上海,宴必致多客,一人所識無多,必託友人輾轉相邀。問其故,則曰:「客少,不歡也。」客至則開宴,宴畢即散,不通姓名,亦不言謝,人皆訝之。
因為跟滬軍都督陳其美交情匪淺,蘇曼殊經常得到陳其美大筆饋贈。有了錢的蘇和尚自然不願意守清規戒律,租住在上海高等旅店滄州別墅,此處臨近靜安寺,環境清幽。好景當然美色配,蘇和尚經常邀請美女來此吟詩飲宴,好不快活。
雖然受陳其美饋贈,但蘇曼殊平生不願親近權貴,對陳並無深厚交情。倒是陳其美常去看望蘇曼殊,看到高朋滿座,美女如雲,和尚與美女詩詞唱和,便豔羨不已。還曾對蘇曼殊說
和尚在風塵中生活,不可令床頭無金,遂贈金若干。
蘇曼殊迷戀吃花酒,只要有錢就呼朋引伴,到酒樓吃花酒,並差人到堂子裡叫佳人作伴。蘇曼殊每次邀請,必邀上海絕色佳人作陪。他花錢如流水,上海灘高等娛樂場所都知道有個和尚出手闊綽,加上他對美女們彬彬有禮,這些佳人們也都喜歡出他的局。
有人曾統計過蘇曼殊的帳目開支,發現用於高檔娛樂場所的開支多達1877元,而當時女僕月工資僅為1元。曾有朋友在娛樂場所批評書曼殊
你是和尚,和尚本應戒欲,你怎麼能夠如此動凡心
蘇和尚笑答:「你不是我,怎能知道我動了凡心?」
正如蘇曼殊所說,他雖嬉笑縱情於娛樂場所,但也並非真的動了凡心。蘇曼殊喜歡逛青樓,閱人無數,卻一直守身如玉,不破佛門戒規。他最喜愛且往來頗多的青樓女子有素貞、桐花館、花雪南等數人。
花雪南性情溫柔好靜,少言寡語,待人落落大方,容貌秀麗,氣質高冷,儼然當今的冷美人形象。蘇曼殊稱她「溫暾水」,意思就是暖而不熱。蘇曼殊與花雪南同床共枕,卻終能不生邪念,只談風月。作為一代絕世美人的花雪南卻很奇怪,而蘇曼殊如是說
愛情者,靈魂之空氣也。靈魂的愛情而永在,無異身體恃空氣而永存。性慾,愛情之極也。吾等互愛而不及亂,庶能永守此情,雖遠隔關山,其情不渝。我不欲圖肉體之快樂,而傷精神之愛也。故如是,願卿與我共守之。
花雪南對這樣蘇曼殊這樣一位多金才子動了真情,想贖身做其妾室,在當時,這是很正常的事。蘇曼殊拒而不受,他認為與其結為百事可哀的夫妻,倒不如相忘於江湖,留無限念想。
民國初始,北洋當道,政府依舊腐敗不堪。蘇曼殊對前途極為悲觀,終日逛青樓,喝花酒。生活毫無規律,腸胃本來就不好,蘇曼殊成了醫院的常客。1918年5月,時年35歲的蘇曼殊在病榻上完成了他傳世的最後一部愛情作品《非夢記》,留一句「但念東島老母,一切有情,都無掛礙」,隨即去世。
蘇和尚辭世後,除了幾隻簡陋的箱子和一些胭脂香囊,竟一無所有。他的追悼會上,有很多佳麗頭戴白花前來弔唁。蘇曼殊去世6年後,孫中山先生出資千金,將其遺骨遷葬於杭州西湖孤山,與名妓蘇小小朝夕相伴,民國一代妙僧,他傳奇跌宕的一生就此謝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