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的「欺佛祖,飲觀音,戒刀禪杖冷森森」的「花僧」魯智深,原來是個好花繡、好酒、好肉的好漢。但是到了現代,人們提到「花和尚」,想到的大多是破壞佛門清規戒律的和尚,屬於貶義詞。
有一次,道祿和尚被這樣稱呼,這位來自江蘇南通的和尚,還有一位叫「道祿老爸」。按照一般人的印象,出家應該與世俗無關,但道祿和尚自2012年以來就與許多懷孕的年輕女子交往密切,還因此被逐出寺院。
道祿和尚不僅幫助這些婦女生孩子,而且幫助她們養育孩子,成為她們的「臨時父親」。八年來,道祿和尚已有兩百多個「小孩」,連醫院職員都忍不住勸他留心。有些小孩還是被母親接回來養著,道祿和尚自己也曾在同一時間養過30多個小孩。
為什麼道祿和尚要這麼做?由於這些事情在網上引起爭議的他,其實早在出家之前就不贊成墮胎,在他看來,女子要麼就不懷孕,懷孕後就生下,墮胎是很不好的。「吳兵」是道祿和尚出家前的俗名,生於1975年。
或許和佛有緣,道祿和尚二十多歲時就渴望出家,他買了房子,買了車,開了工廠;他先後兩次結婚,也生了可愛的孩子,但最後都以離婚告終。三十五歲時,道祿和尚終於決定放棄一切出家,這比他預想的要早十多年。
南通普賢寺出家後,道祿和尚還四處遊歷了兩年,在這期間他發現許多準媽媽都迫於無奈捨棄孩子,道祿和尚心生無法忍受:未出生的孩子也是一個小小的生命,這些準媽媽中有很大一部分其實並不忍心捨棄孩子,無奈找不到爸爸負責。
出於救人的慈悲,道祿和尚從2012年開始就向外界表示自己願意免費為孕婦提供幫助,次年他甚至把自己出家前的別墅改成了一個準媽媽待產休息的地方,即「育嬰室」。有人看見那些懷孕的女人到寺院去找道祿,然後一個個生下了孩子,不禁產生了懷疑。
由於不知道前因後果,人們就說這普賢寺出了一個「花和尚」,和那麼多女人有染,孩子都生了幾十個。因此給寺院惹上風波的道祿和尚,這一事業剛開始兩年,就被寺院領導找去談話,最後無奈離開普賢寺。
但是道祿和尚仍然沒有放棄,他在南通又發現了一個破敗的寺廟:萬善寺。事實上,萬善寺的條件很差,唯一能讓人感覺到一點佛門氣息的,也只剩下道祿和尚搬來的幾座佛像了。有一次,道祿和尚算了一筆帳,自己幫助那些懷孕的婦女生產,幫助養育孩子,每年大約要花兩百萬。
父母也加入了做善事的行列,道祿和尚自己做生意的積蓄早就用光了,但他還保留著以前做生意的想法,在網上賣東西,還有一些信眾和好心人的幫助,才能保證孩子健康成長。但是一些孕婦,道祿和尚也沒有救她。
要賣孩子換錢,或心術不正者,決不救。在道祿僧人看來,他不會助長社會上的歪風。每一次看見無痛人流的廣告,道祿和尚都很痛心,但他除了罵幾句,也無濟於事,畢竟生活不是電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無奈。
長年跟隨道祿和尚的四個徒弟,他也承認,自己養的這些孩子,將來希望他們能跟自己一起學佛,如果不願意,就讓他們自己去謀生。曾有一段時間,他的行為引起爭議,有人認為他日行一善,有人認為他多此一舉,多管閒事,那麼多孩子,怎麼救得過來?還有人問過道祿和尚,幫助那些孕婦和兒童的事業,他準備何時結束。「等我死了,」道祿和尚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