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抵禦錫城寒風的六碗麵條,像不像媽媽做的味道?

2021-02-27 正宗調查局

麵條,平實而暖心的物什。小時候讀過日本作家慄良平的《一碗陽春麵》,母子三人即使在困境中,仍然充滿希望堅強生活的故事,讓我們正能量滿滿。

大雪已過,冬日的錫城越來越蕭瑟,也有這樣一碗碗暖融融的面。無論屋外多麼寒風刺骨,只要進屋落座大口吃完,都會讓你渾身溫暖,陣陣暖流淌過心間。今日小mo給您溫暖推薦的六碗麵條,不知您是否聞到媽媽做飯時飄出的熟悉味道。

阿黑麵館:酸菜魚面

榮軍醫院旁的阿黑麵館,果然不負盛名。面很順滑勁道,湯頭很鮮而且不會口渴,花生辣醬很地道。

地址:濱湖區惠河路196號

老西門麵館:陽春麵

一家經營傳統蘇錫面的麵館,面很傳統,澆頭也很多,喜歡什麼加什麼。有的老吃客就喜歡薑絲+陽春麵。這樣吃得出面的功底。還有八寶辣醬面也很贊!

地址:崇安區復興路(解放西路口)

卜巖麵館:爆魚面

特色澆頭面以及錫幫小菜,湯頭清爽呈醬油色,湯裡飄著大量的香蒜葉未,麵條是極細的鹼面,口感極佳。爆魚面是最喜歡的,湯汁入味,咬勁十足。紅湯麵也是甜甜的,符合無錫人口味。

地址:崇安區學前街36-18號

廣福寺素麵館:三鮮面

去黿頭渚公園玩的時候,不妨去廣福寺吃碗素麵吧。「偏愛」三鮮的,澆頭裡有「麵筋、筍乾、黑木耳、黃花菜」等,麵湯上面飄著一層「清亮」的素油,還「撒著白芝麻」,一碗下肚,「滿口生香」。

地址:濱湖區西郊大浮鄉黿頭渚公園內

寬德興麵館:黑玉面

麵條特製雞蛋面斷生勁道十足,就算擱置了一會也不會爛掉。特色黑魚新鮮現殺~無腥肉嫩可能略淡。拌麵看似清淡很有餘味,無油小排季節限定。

地址:南長區永樂路家樂88生活館2樓

老輕院麵館:排骨麵

位於興源路老輕院小區旁邊,古色古香的麵館,有各種面,澆頭小菜,木桶飯,菜飯,圓盅等,種類很豐富。

地址:北塘區興源北路69-1號(近老輕院小區)

炙趣坊:炸醬麵

飯碗裡的皇城根兒,簡約不簡單

流行於北京 、河北,天津等地,由炸醬拌麵條,再輔以菜碼(一般有黃瓜、香椿、豆芽、青豆、黃豆等)。將肉丁及蔥姜等放在油裡炒,再加入黃豆製作的黃醬或甜麵醬炸炒,即成炸醬。麵條煮熟後隨即撈出,稱為「鍋兒挑」,燒上炸醬,拌以菜碼。也有麵條撈出後用涼水浸洗再加炸醬、菜碼的,稱「過水兒」。在這個我們越來越懷念老味道的年月,炙趣坊的北京小吃和菜式值得您專程來一趟,更何況是炸醬麵這麼經典的北京小食呢~

地址:北塘區鳳凰城21棟101、102號

如果您喜歡我們以上內容,可點擊右上角,選擇【分享到朋友圈】或【發送給朋友】。

相關焦點

  • 明日小雪,該吃它了,給家人煲這湯喝,抵禦寒風不怕冷,輕鬆過冬
    小雪是反映降水與氣溫的節氣,它是寒潮和強冷空氣活動頻數較高的節氣,小雪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增,這期間人們要注意保暖抵禦寒氣。隨著小雪的到來,人們的飲食要有所調整,因此冬補是接下來一段時間的飲食主調,而且要多吃肉類等高熱量的食物,來幫助身體抵禦寒風,讓你在整個寒冬裡身體暖暖和和的,不用擔心感冒。
  • 浙江人的麵條江湖,比北方更颯!23碗特色麵條好吃到湯都不剩!
    不像普通拉麵水裡燙熟撈起,蘭溪牛肉麵都是一份一份燒出來。在牛肉澆頭爆炒半熟後,倒入高湯下麵條,此時麵條融入肉汁和高湯,變得更加濃鬱噴香。📍推薦品嘗點:蘭谿市旗開牛肉麵館、青石井牛肉麵館、蘭溪原味牛肉麵館、土老帽麵館、子記原味牛肉麵等等/南潯雙交面/毫不誇張的說,雙交面是無數吃貨來南潯古鎮的理由之一。
  • 13碗讓中國人魂牽夢繞的麵條
    如果從一碗麵的角度來研究歷史,你會發現,上下五千年中,麵條從未遠離我們的生活:最早的掛麵、最早的牛肉麵、最早的涼麵都是出自於中國。中華文明,也可以稱為一部麵條史。中國麵條多用中筋和低筋麵粉製成,無須像義大利麵一樣擠壓成形,通過拉扯、摺疊、削切等方式,就能做出兼具彈性和柔軟的麵條來。
  • 頭條消息:亞洲廚神在錫城開錫幫菜館了,神秘好菜等你來一探究竟!
    湖濱街上有家隱於民間的「提籃菜館」老闆是亞洲廚神無錫非遺錫幫菜傳承人舌尖總顧問蔡瀾給他題了字本幫菜拿獎拿到手軟還藏著一個專利麵包蟹全無錫只有他家吃得到這家店內隱藏著一位高人,錫城得獎最多的「廚神老闆」高館長,各類美食榜單均有上榜,大小廚神比賽也皆有斬獲,他師從國家烹飪殿堂級大師高浩興門下,是無錫非遺錫幫菜的傳承人。
  • 以為是麵條,吃起來像肉
    室長決定開始減少澱粉類主食的攝入,主要通過兩個辦法:用粗糧代替精糧,或者用蔬菜「以假亂真」:你猜上面這道菜是什麼?油潑麵?No No No,這裡的麵條不是麵條,是杏鮑菇!杏鮑菇是一個高蛋白、低脂肪的食材,像室長這樣處理後,口感很像肉!夏季多吃杏鮑菇,能幫助大家減肥、補充優質蛋白和膳食纖維。處理好的杏鮑菇,配上小油菜、蒜末,再澆上一勺辣子,熱油一澆,勾得人口水直流。上桌後要拌勻了,才能感受到整碗的味道。
  • 電視劇《白鹿原》竟然把人看餓了...錫城最好吃的4家同款陝西菜在這裡!
    這碗面是仙草被救醒來後給白嘉軒一家人做的第一頓飯,看看老爺子吃到面時的表情,簡直不要太surprise:比如:房子朝著一邊蓋、村裡姑娘不對外、板凳不坐蹲起來、油潑辣子一道菜等,還有一怪就叫做「麵條寬的像腰帶」。說的就是《白鹿原》中這碗油潑麵的寬度。
  • 六種麵條的做法,簡單易學的家常美味,味道不輸麵館飯店,吃不夠
    哈嘍大家好又來給大家推薦美食了,烘焙早餐各色茶點還有一些家常食譜一應俱全,喜歡的美食的你千萬不要錯過,喜歡的話可以關注一下哦!導語:六種麵條的做法,簡單易學的家常美味,味道不輸麵館飯店,吃不夠培根肉西紅柿義大利肉醬麵食物:義大利肉醬面1小把、鹽2勺、西紅柿1隻、培根2片、無鹽黃油1小片、番茄沙司適量、黑胡椒適量、混和百裡香碎適量、奶油芝士屑少量作法:火鍋裡煮沸一鍋水,水中放2勺鹽。水滾後將義大利麵豎著放下去,並散了呈扇型。
  • 錫城韓料大搜索,尋找最正宗的韓國味道
  • 錫城酸辣湯不完全指南.
    吃過了無錫大大小小的酸辣湯店,整理了一份錫城酸辣湯不完全指南,全部都親測過,好吃~頂頂牛讓人驚豔的新派酸辣湯無錫有太多酸辣湯店,但是大都是蒼蠅館子。中山路上新開的一家別致的小店——頂頂牛酸辣湯。老李夫妻其實是安徽人,來錫二十多年摸爬滾打,願意把無錫人喜歡吃的酸辣湯研究透了並堅持做下去,實在多有不易。
  • 最強麵條合集!這十碗面你吃過幾碗?
    那些個藏在犄角旮旯的小小麵館,似乎都有著難以言喻的高深味道,一周不吃個幾次就渾身不舒坦。現在,天氣冷到已經能看到白瓷碗上方浮現的氤氳煙氣,火紅的辣湯和翠綠的香菜。筷子一夾沾著湯汁的麵條呲溜一吸,才是這個天兒最好聽的聲音。
  • 江都首份美味麵條地圖!這15碗面你都吃過嗎?哈喇子都流下來了…
    秘制蝦籽醬油色淡味鮮,麵條軟硬程度正適合做幹拌,印象中老江都乾拌麵的味道就是這樣。一碗好幹拌吃到最後,碗裡只有油跡而無湯汁——這家做到了,不愧老字號!地址:城區樂天瑪特一樓推薦理由:高郵陽春麵鼎鼎有名,汪曾祺先生的鄉愁味道之一,在高郵當地麵館遍地開花。為吃碗麵去高郵有些麻煩,好在江都也有了,麵條質地和高郵本地略有差別,醬油胡椒還算不錯。三個字:味道正。
  • 無錫驚現①碗饕餮蟹王面,8隻蟹=1碗「面澆頭」!
    以無錫本幫菜見長的悅府65中餐廳今年推出這碗得天獨厚的『饕餮蟹王手工現拌麵』,堪稱「麵食界的滅霸」。視覺震撼,口味豐盛,極具話題性,是今年酒店蟹宴的主打佳餚。為保證麵條合適的筋道口感,廚師都在餐桌邊現場拌制、分餐。金燦燦的蟹粉澆頭就立刻依附在柔滑的麵條上。將面撈起的瞬間,每一根麵條都混著蟹的鮮香,超有滿足感。
  • 【城市生活】江蘇麵條研究報告出爐!你知道代表無錫的是哪碗面嗎?
    很多外地人吃不慣這碗口感近似沒煮熟的小煮麵,但是南京人卻對它愛至深。你在南京任何一個背街小巷,都不難找到一家賣小煮麵的館子。第二碗:蘇州楓鎮大肉麵——————沒了解這碗面之前,你是否也一直奇怪為什麼叫鍋蓋面? 原來大鍋煮麵的時候要煮小鍋蓋。至於煮鍋蓋的原因:一是為了開水不外溢,煮出的麵條勁道;二是杉木鍋蓋特有的木香來提鮮!真的是萬萬沒想到啊!
  • 2019年度錫城小破店合集,30家大曝光!
    門店詳情:梨花莊這碗媽媽牌蝦滑小餛飩,盤它!店裡不止是用料足,還用最正宗的潮汕味道抓住了錫城這些遊子的心~一份雙拼獅頭鵝、一份牛肉腸粉、一份手打豬肉丸,還有牛肉粿條、潮汕粽球等小食,都能嘗出道地的潮汕風味。
  • 老味道丨山珍海味,不及我一碗芝麻葉粉漿麵條.
    ,就是媽媽包的野菜包子和煮的野菜粉漿麵條的味道。小時候不喜歡吃菜的我,不知道為什麼每次只要媽媽做,總能吃上好幾大碗。假期裡小微我為了尋找老味道,又來到之前發現好多老味道的一條街,緯四路,聽說這條街上有家開了,三十多年的山野菜粉漿麵條老店,曾經是個小推車後來才有了現在的店面
  • 大熱天,教你做涼麵,調料這樣拌,味道一絕,連吃三碗才過癮!
    這兩種涼麵的做法基本一樣,在吃麵之前,都要調汁,蘸水面是用西紅柿和雞蛋等食材進行調汁,然後把麵條撈到湯汁裡吃,溫度就會立馬下來,味道鮮香。漿水面講究先製作漿水,然後再吃麵。漿水的做法有一些技術含量,需要把芹菜和麵湯搭配一起發酵,很多人愛吃,但不會做。今天小面姨給大家介紹的這道涼麵,做起來很簡單,湯汁簡單好做,一點也不複雜。吃起來涼爽美味,解暑降溫。
  • 走進奇臺 | 媽媽的味道---手工臊子麵
    就在這種充滿濃鬱的親情味道的煙火氣裡,一次,小叔說:「臊子麵臊子麵,天生就是嫂子做的。」今天想起這句話,我理解小叔當時應該是表揚母親臊子麵做得好,當時六、七歲的我,卻誤把「臊子麵」當成了「嫂子面」,以為是嫁進人家給人當了嫂子,就必須要做「嫂子面」,像是履行嫂子這個身份的職責。
  • 麵條這樣做才好吃,六分鐘速成,酸辣過癮能吃兩碗
    導語:麵條是北方人常見的一種美食,相較於南方的米飯,麵條算是一種很常見的做法,但是麵條的做法多樣,蒸面、炒麵、煮麵、撈麵等,各有滋味,想要找到一款適合自己的並不簡單。今天為大家推薦一種家常的做法,麵條這樣做才好吃,六分鐘速成,酸辣過癮能吃兩碗。
  • 麵條這樣做太好吃了!一口氣吃10碗,《舌尖上的中國》力薦!
    「你餓不餓,我下碗面給你吃」,一句簡單的話語,卻洋溢著一種簡單的幸福。說到麵條,瞬間勾起了皮皮媽無限的遐想,四川擔擔麵、北方炸醬麵、岐山臊子麵...Em...聽起來就好好吃。麵條早在中國東漢年間已存記載,至今超過一千九百年歷史。很多面的傳統製作技藝散落民間各處,少為人知。
  • 這碗麵條真好吃,比醬油炒麵香
    作為正宗的北方人,我家每隔幾天就得吃麵條。每個北方人都有自己的麵條口味,比如西紅柿雞蛋面、炒麵和羊肉湯麵。在我的家鄉,街上有很多麵館,但是炒麵很少見,我只是偶爾在夜市的小攤上吃,我剛炒了一些蔬菜和麵條在一起,但味道真的令人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