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亦凡讓她踏進了流量的風口,遞給她一張新世界的入場券。
李誕在比賽中對她說:「只要生活足夠倒黴,你是不需要創作的。」
在很多人心裡,這位毫無經驗卻在脫口秀大會一路走到總決賽的東北女孩,才是真正的贏家。
01
「我是一個詩人」,李雪琴這樣介紹自己。
詩人這個詞從舌尖上纏綿繞過的時候,讓人想到浪漫和理想主義。但它又遙遠到,很難讓人想起,誰曾被貼過這樣的標籤。
李雪琴自己是這樣解釋的:
「我是一個詩人,詩人的本質是呈現生活的。生活中有一些本真的、純粹的事物,它們受到偶然性、模糊性和時間流動性的支配,我們詩人的任務呢就是呈現這個本質和它的不確定性。」
乍聽滿滿的哲思意味。正如她那普普通通而又精彩紛呈的過往,充滿了戲劇的荒誕和喜樂。
有人說:追星不過是一場盛大的暗戀。被稱為追星錦鯉的李雪琴,爆紅源自於追尋的明星吳亦凡。彼時,北大、清華、圓明園、三裡屯……都留下了她對吳亦凡喜歡的痕跡。
她喜歡分享,不認為自己是一個內容創作者,有人甚至吐槽說她是不是把抖音當成了自己的朋友圈,她付之一笑。
「你好,我是李雪琴。「每條視頻的開頭她都這樣說到,似乎做好了隨時結交陌生人的準備。
對她來說那本應是普通的一天,然而吳亦凡的隨手一指讓她瞬間成為輿論的焦點,抖音、微博粉絲暴漲,一夜成名——她出圈了。
在《送一百位女孩回家》的節目中,談到這個問題時,她突然放緩了語速,遲疑地說到「直到現在我不知道這件事為什麼會發生。甚至我出來(出圈)之後,我很多傳播學的同學會問我』你為什麼會出來?它跟我們學過的所有案例都不一樣』。」
她把這歸咎為運氣。
從素人轉變成網紅,她擁有了網際網路時代最具有價值的東西——流量。吳亦凡讓她踏進了流量的風口,遞給她一張新世界的入場券。
不過,鐵打的抖音,流水的網紅。在這個瞬息萬變的快餐時代,很多人都在猜測,李雪琴是否也只是轉瞬而逝的一顆流星。
《奇葩說》選手楊奇涵這樣說到「拔高一點,雪琴屬於後現代結構主義。她的魅力就是先建立一個結構,然後加一句你看這校門,多白(打破這個結構)。」在看似隨意的拍攝背後,潛藏著知識邏輯。很多人當時只道是尋常,現在想來才恍然大悟。
考上北大也是如此。她曾經說過她是怎麼上的北大:考前做了一套題,然後第二天考試的時候發現和前一天的題目一樣。
旁人說你相信這是運氣嗎?她說我相信的不是運氣,是氣運。運氣只是偶然巧合之下的產物,而氣運是暗藏命運之中的,所有努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結果。
02
有人認為李雪琴的成功就像天上掉下來了一個餡餅,剛好砸到了她。可被蘋果砸到的人那麼多,成為牛頓的也只有一個。
微博記錄了這個女孩的真實足跡。
她的微博始於14年,至今更新了近1800條。微博更像她的日記,一個自我內心世界的展示,這是屬於她的星球。
在脫口秀大會中,她2次被評為爆梗王。這並不容易——梗從來都不會成熟地自己向你走來,而是出自她對生活中細枝末節的感悟,是一種厚積薄發。
她在2019年記錄的這個段子,變成了《脫口秀大會》裡的梗,關於自己跟老闆「情感經歷」的:
老闆送李雪琴回家時,李雪琴把對方的車燒了個大窟窿,而對方當時沒有讓她賠,她由此認為老闆暗戀自己(還認為老闆半夜三點給她發微信是因為想她了)。
當她把這些事告訴媽媽,後者說:「你老闆喜不喜歡你,媽不知道!但是我聽你說完,如果你精神沒啥問題的話,你可能是喜歡你老闆。」 「完了!兩情相悅了!」李雪琴念叨著。
參加《脫口秀大會》為她帶來了高人氣。她總是用波瀾不驚的語氣,慢悠悠說著段子。李誕說她「天賦異稟」。她就在微博裡回覆:
很大程度上,她勝在真實。
她喜歡樸樹,因為樸樹的歌很神奇,「你是什麼樣的人,你就能從中聽到怎樣的情感」。
她不迴避討論將來孩子的培養方向,「不要跟我一樣,比我快樂吧」,「希望他是自由快樂的傻子。不是說愚蠢,而是不管在多少年後腦子裡依然是那種單純的、純粹的、相信美好的東西的。」
她經常談到媽媽,談媽媽的婚姻,談媽媽如何催婚,但這些故事的關鍵,往往都是「理解」。她提到過一件小事:高三那年,媽媽有一次偷看她手機,後悔又懊惱。她在那一刻突然明白:媽媽在23歲時生下她,一生都在學習如何做一個優秀的母親。關於這件事,這個世界上,除了作為女兒的她,還有誰能幫忙呢?
李誕在比賽中對她說:「只要生活足夠倒黴,你是不需要創作的。」
是的,她的生活為她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父母離婚、戀情失敗,這些尋常年輕人都會遇到的問題,她總能找到最妥帖又幽默的方式去吐槽,大家對此的反應往往是:
她足夠聰明——喜劇的核心就是悲劇。當她把這些心酸經歷,以輕鬆的方式展現出來時,這種語言是很容易打動人心的,這便是共鳴的力量。
03
俄國哲學家車爾尼雪夫斯基這樣解釋幽默感:「它是自尊、自嘲與自鄙之間的混合。」李雪琴顯然找到了其中的平衡。
在她身上,你能很輕易地看到那些矛盾的存在。她總說自己很懶,即使在鏡頭前,也是隨時都會閉眼睡著的樣子,渾身寫滿拒絕。她也有熱愛生活的一面,對火鍋充滿熱情,也會在過年時換新髮型,喜歡五顏六色的頭髮、色彩鮮豔的衣服。
她也有過跟多數年輕人類似的天馬行空的心願,比如2014年,她希望擁有一家奶茶店,到2019年時,這個理想變成了「40歲成為一家國內知名連鎖奶茶店的老闆,45歲成為一名家喻戶曉的詩人」。
現在看來,她實現了這個理想中的一部分:給人帶來快樂。
很多人熱愛喜劇的原因在於,它能夠讓人們暫時忘卻來自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和煩惱。而專業的喜劇演員更能讓人們汲取力量,回歸到現實生活中去。
儘管節目組安排的「天才少女」略顯俗氣,但李雪琴的確在《脫口秀大會》上彰顯了自己的喜劇天賦。
當然,她有自知。
相比大家都在說的「李雪琴你紅了」,她覺得「紅一點」這個說法自己更能接受。紅了,代表一個人有拿得出手的作品,而她顯然沒有。而紅一點,是指一個人因為某個事件受到了外界的關注,正如她這樣的。
當然,這是她在參加《脫口秀大會》之前的觀點。
直到決賽當晚,李雪琴都被認為是奪冠熱門。她自己的心態則是保六爭五,一如既往的鹹魚。決賽中,她的表現與前幾場相比稍顯褪色,但這似乎並不影響她的人氣——在抖音等短視頻平臺,她的比賽視頻觀看量都很好,而在冠軍王勉的演出視頻評論區,不少人在為她抱不平。
在很多人心裡,這位毫無經驗卻在脫口秀大會一路走到總決賽的東北女孩,才是真正的贏家。
她正在收穫更多的流量紅利。目前,她的抖音粉絲已經漲到600多萬,很多新粉絲從《脫口秀大會》而來,逐條翻開她拍過的200多條視頻,留言打卡,訴說對她的喜愛:
「雪琴雪琴,沒你不行。」
「地大物又博,你擁有王建國。」
此時,人們對她的喜歡,不再因為她是追星錦鯉,不再僅僅因為她在《脫口秀大會》中令人捧腹大笑的表演,而是因為熟悉。當這位北大畢業的網紅,願意用自己的過往博大眾一笑之時,這份誠意,也更容易被感知。
能複製的東西,從來都不會成為核心優勢。作品可以複製,段子可以抄襲,境遇也許相似,但這種面對生活的態度,是一個人獨特的、無法複製的財富。
她就是她,一個用自己的悲歡來治癒他人的人,獨一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