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的身份證並沒有強行規定,一定要加注中文名。之所以,在新版的韓國身份證上,韓國人都會用一個括號,在其中標註中文名字,這實在是無奈之,因為現行的韓國文字存在著巨大的缺陷。
韓國這個國家長期是東方大國的屬國,接受東方大國文化的影響,韓國的上流社會說漢語寫漢字,學儒家經典,韓國的科舉考試,不僅考試的制度,連考試內容都是從中國照抄而來的。
當然,朝鮮半島也有自己的語言,韓國的下裡巴人就是用這種語言進行交流的,但是這種語言始終沒有形成文字,在韓國通行的文字是漢語。在這種情況下,韓國地方的韓語,就相當於中國的一個方言,和廣東話東北話是一個性質的。
首先,南韓北韓在秦朝時就是中國的附屬國,那時候叫朝鮮王朝。唐朝時期,演變成高句麗王朝!後來高句麗王朝被大唐殲滅,成了中國的附屬國。幾百年後,泰封部將王建殺弓裔自立,建立高麗國,高麗國在清朝前都附屬於中國。可以說從高句麗到高麗,年年向中國各朝進貢,一進就是一千多年!
所以,韓國有很多傳統文化都和中國很像,比如過端午,過中秋,過春節.比如韓國人吃飯也用筷子.自然取名字和中國也類似,多由一個字的姓和兩個字的名組成 多是取有寓意的漢字為名!
到了近代,韓國雖說不再是中國的附屬國了,而且經濟還算發達。但是,韓國人的傳統文化卻幾乎都來自中國,使得韓國人產生了自卑。曾嘗試廢除漢字 ,但迫於種種原因 ,在70年代漢字又被納入了韓國義務教育。
其次,在使用上,韓國國字(諺文)是一個拼音系統 。用諺文寫韓國人的名字,就好比用漢語拼英寫漢人的名字一樣, 重複率非常之高。
因此,在身份證上注漢字可以增強辨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