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黔東南州發現了陳圓圓墓?那麼她究竟是怎麼死的?

2021-01-10 寫乎

文/段生軍

(帝女花中的陳圓圓)

【作者簡介】 段生軍,甘肅民勤人,《作家薈》《寫乎》籤約作者,《中外文藝》特邀作者。一個閒暇時喜歡讀書碼字的人。

【本文由作者授權發布】

一、陳圓圓的身世

陳圓圓,生於明朝天啟三年(1623年),卒年不詳。江蘇武進(常州)人,本姓邢氏,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年時家貧,由姨母撫育,因此跟隨姨夫改為陳姓。吳中名優,「秦淮八豔」之一。

陳圓圓色藝雙絕,名動江左。她自幼絕頂聰明,豔驚鄉裡。當時時逢江南五穀不豐,重利輕義的姨夫就將陳圓圓賣給蘇州梨園。

(《江山風雨情》中的陳圓圓)

初登歌臺,陳圓圓就一炮打紅,她扮演《西廂記》中的紅娘,人麗如花,似雲出岫,鶯聲嚦嚦,六馬仰秣,臺下看客皆凝神屏氣,入迷著魔。從此,陳圓圓名聲鵲起,每一登場演出,梨園場內場場爆滿,觀者為之魂斷。

二、陳圓圓的曲折愛情史

據野史記載,陳圓圓「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她的容貌令無數男人為之傾倒,但她的愛情卻充滿了浪漫、坎坷與艱辛。

陳圓圓作為梨園女妓,難以擺脫以色事人的命運。據載,江陰貢修齡的兒子貢若甫被陳圓圓的美貌所迷倒,打算用重金贖買陳圓圓做妾,然而圓圓不為金錢所動,斷然拒絕了貢若甫的要求。此後貢若甫的父親貢修齡在見到圓圓後,也對她的美如天仙的美貌感到吃驚,說:「此貴人!」

後來,陳圓圓與冒襄有過一段情感糾葛,崇禎十四年(1641)春,冒襄到衡嶽省親,經過蘇州時,經友人引薦,見到陳圓圓,二人一見鍾情,海誓山盟,私定終身,並訂後會之期;當年八月,冒襄乘船到蘇州去約會陳圓圓,此時正逢陳圓圓遭豪家劫奪,僥倖逃脫虎口。

陳圓圓也正好想把自己委身於冒襄,因此她冒著當時戰火紛飛的危險跟隨冒襄到他家去拜見他的父母,後來冒襄因喪亂多次失約,不能與陳圓圓見面,最終沒能終成眷屬,陳圓圓的第一次婚姻就這樣沒有開出愛情之花,沒有結出愛情之果就夭折了。崇禎十五年(1642)仲春,陳圓圓不幸為外戚田弘遇劫奪入京。

陳圓圓入京後,成為田弘遇家樂演員。田弘遇因貴妃去世,日漸失勢,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以及在亂世中找到倚靠。崇禎末年,田弘遇把陳圓圓進獻給皇帝明思宗,但是當時明思宗內外交困,無暇顧及男女之事,田弘遇只好轉而巴結討好當時聲望甚隆且握有重兵的吳三桂。

田弘遇曾盛邀吳三桂赴其家宴,"出群姬調絲竹,皆殊秀。一淡妝者,統諸美而先眾音,情豔意嬌。"而這位淡妝麗質的歌姬,就是陳圓圓。吳三桂驚詫於陳圓圓的美豔,不覺當時就心馳神蕩。田弘遇看時機成熟,遂將陳圓圓贈送吳三桂,並置辦豐厚的妝奩,送至吳府。

從此吳三桂和陳圓圓纏綿悱惻,卿卿我我。

後來,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部將劉宗敏迷戀陳圓圓的美貌,隨將陳圓圓擄走。

這可氣煞了吳三桂。本來打算投降農民軍,沒想到劉宗敏搶走了他的愛姬,吳三桂衝冠一怒,「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憤而降清,遂引清軍入山海關。

在吳三桂所部和清軍的聯繫夾擊下,李自成農民軍遭受重創,倉皇逃離北京,把搶到的所有東西都拋棄在路上,當然包括劉宗敏搶去的吳三桂的愛姬陳圓圓。

吳三桂在兵火中找到了陳圓圓,兩人在軍營團聚。此後陳圓圓一直跟隨吳三桂輾轉徵戰。吳三桂平定雲南後,陳圓圓進入了吳三桂的平西王府,一度"寵冠後宮"。

三、陳圓圓的下落之謎

(一)第一種說法是:投池自盡

吳三桂獨霸雲南後,驕奢淫逸,荒淫無度,大興土木,大肆揮霍。尤其在民間大肆搜羅妙齡女子,沉迷於女色。陳圓圓因年老色衰,加之與吳三桂正妻不和,於是日漸失寵。

後來吳三桂進入緬甸,抓捕了南明永曆帝,陳圓圓奉勸吳三桂藉機舉起反清復明的旗幟,吳三桂不聽,居然絞死了永曆帝。陳圓圓萬念俱灰,開始「布衣蔬食,禮佛以畢此生」,選擇了出家修行。一代紅妝從此豪華落盡,歸於寂寞。

康熙十八年(1679年),吳三桂在湖南衡陽稱帝,五個月後染病身亡,清軍很快剿滅了吳三桂的軍隊,將其全家抄斬。陳圓圓因出家,不在抄斬之列,但她仍然選擇了以死相報,遂投池自盡。

(顏丹晨版陳圓圓)

(二)第二種說法是:病逝

吳三桂去世後,「大周帝國」形勢惡化,陳圓圓為了保住吳姓血脈,就領著吳三桂的兒子吳應麒秘密遷往貴州岑鞏縣的密林山洞。多年之後才下山定居馬家寨。直到康熙二十八年(1689),六十七歲的陳圓圓病逝。吳家後人為感念陳圓圓,稱其為「老太婆」,葬於馬家寨,並煞費苦心刻下含有隱語的墓碑。

這件事情源於這樣一側新聞:2010年6月,貴州黔東南州傳出爆炸性新聞,人們在岑鞏縣馬家寨發現了陳圓圓墓。陳圓圓墓墓碑刻有「故先妣吳門聶氏之墓位席……皇清雍正六年歲次戊申仲冬月吉日」字樣。

自稱是吳家第十代秘傳人的吳有鵬當時解釋說,陳圓圓六歲之前隨父親姓邢,其後隨姨夫改為陳氏。「吳門」為蘇州的代稱,「聶氏」暗示構成「陳」「邢」兩個姓氏的耳刀旁。「聶」字在三百多年之前應該寫作「聶」,這裡造了一個字。由「耳」「雙」組成,「雙」的繁體字為「雙」,上面有兩個「佳」,含義為花好月圓,即「圓圓」,「耳」加「雙」就組成了陳圓圓三個字。

(平西王府沒有主人塑像,只有陳圓圓)

關於陳圓圓後事,三百多年來一直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不管是前面的投池自盡還是病逝之說,我們都無法去考證,因為有些歷史事件永遠是一個謎團,是無法揭秘的。要想揭秘,只有穿越歷史,回到當時的歷史事件中去,才能還原歷史一個真相,否則,永遠只能是推測!

但是我們可以說:陳圓圓以她的美貌傾倒了吳三桂,傾倒了劉宗敏,傾倒了大順王朝,也傾倒了許多年後的無數的男人。即便李自成不敵悍滿,但吳三桂若不投降多爾袞,滿人最少要晚入關幾十年。

所以說,陳圓圓以她個人的魅力影響著別人並改變了歷史。

(朱茵版陳圓圓)

小編提示: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敬請轉發和評論;若不喜歡,敬請留下批評,分享您的見解。

相關焦點

  • 貴州深山發現陳圓圓墓,墓碑上刻11個字,解開陳圓圓生前最大謎團
    姨夫將她賣到了蘇州梨園後,聰明靈巧的她學會了戲曲歌舞,又因為一身婉約的氣質和出眾的美貌,名動吳中。 明末天下並不太平,陳圓圓這樣招人注意的美女想安穩過日子非常難。崇禎十五年(1642年),陳圓圓被宮裡田妃的父親田弘遇帶走,田弘遇想結交吳三桂,陳圓圓就被他當一件禮物送了出去。
  • 吳三桂陳圓圓真實墓地考察記
    現代人畫筆下的吳三桂和陳圓圓在明清之際的大舞臺上,吳三桂是一位著名人物。他以迎清軍入關而名噪一時,30年後又舉兵叛清,一度割據西南。陳圓圓本系蘇州一歌妓,因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而聲名鵲起。 陳圓圓究竟是怎麼死的?他們二人死後又葬於何地?這個謎,一直隱藏了三百餘年,直到近年才告破解。
  • 吳三桂與陳圓圓的墓被發現後,專家更從其家族中得知了一個大秘密
    而李治亭先生更是於2010年7月和12月與其他學者兩次來到馬家寨,不僅確認了陳圓圓的歸隱之地,還意外發現了吳三桂的墓。 最終,他找到了這個「迷」的真實答案。 馬家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的岑鞏縣水尾鎮,四周都是山。村寨入口非常窄,只能步行。
  • 一代名妓陳圓圓下落之謎破解 吳家後人將她當做老祖宗供奉
    陳圓圓也曾與冒襄有過一段情感糾葛,二人海誓山盟,私定終身,後冒襄因故失約,陳圓圓被明思宗妃子田氏的父親田畹帶到了北京。崇禎末年,田畹鎖擄陳圓圓進獻皇帝,明思宗內外交困,無暇顧及男女之事,陳圓圓輾轉成了明朝總兵吳三桂的愛妾。李自成攻破北京城,部將劉忠敏將陳圓圓擄走,原本打算投降農民軍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大丈夫不能自保其室,何生為?」
  • 三百年歷史之謎被解開,陳圓圓最終歸宿原來在這裡!
    她就是陳圓圓。陳圓圓是晚明歷史上重要的人物,她雖是歌妓出身,卻在某種程度上改變了明朝的歷史!如果不是她沉魚落雁的容貌惹得李自成大將劉宗敏,不顧禁令強搶為妾。本已與李自成達成聯合抗清協議的吳三桂也不會引清兵入山海關!大明雖亡。但華夏一脈還可保存!但歷史終究不是我們手中蠟筆,不能隨意勾勒彩虹!
  • 吳三桂臨死前留了一手,保存後代300多年,如今還發現陳圓圓墓地
    病死前夕,吳三桂召集心腹安排後事,並給陳圓圓留下一封密信。密信的內容很簡單,讓陳圓圓立即帶著家人逃走,這樣就有可能保住家族人的性命。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生命最後時刻的吳三桂還是回歸到普通人身份,他考慮最多的還是家人的安全,300多年後人們終於明白吳三桂的良苦用心。吳三桂死後,胡國柱等心腹將其靈柩秘密運到貴陽,後被孫子吳世璠帶回昆明,至於埋藏地點成謎。
  • 發現吳三桂之刀和陳圓圓之墓為何不發掘?專家說:有一千多人不讓
    既然發現了吳三桂大刀和陳圓圓墓葬,為何不進行考古發掘?吳三桂百戰沙場不死,說明他的武功還是相當厲害的,但是那96公斤和80公斤的大刀是他用來戰場殺敵,還是平時鍛鍊臂力,那就不得而知了。但是跟吳三桂同時代的大刀劉綎,卻實實在在是提著類似的大刀打仗的。
  • 貴州首部商業動作電影《天下第一鏢局》即將全國公映!準備好貢獻票房了嗎?
    影片不僅匯聚了以樊少皇為首的十餘位功夫高手,成為了暑期最硬最貨真價實的硬派武俠片,更是來到擁有絕美自然風光和人文風情的貴州實地取景,是貴州迄今為止投資規模最大的商業電影,也填補了貴州在商業動作電影的空白。
  • 吳三桂死後,陳圓圓的結局如何?家屬多受牽連,陳圓圓卻全身而退
    ——雨果(法)文章分類|歷史奇文文章字數|2466字,閱讀約5分鐘陳圓圓墓位於貴州省岑鞏龍奧河水尾鎮猴東麓。明末美女陳圓圓演繹了歷史上傾國傾城的佳話,在我國也是家喻戶曉的佳人。去世後,她被安葬在貴州岑鞏龍岙河南岸。直到現在都鮮為人知。至今,當地流傳著許多關於陳圓圓的傳說。
  • 劉宗敏搶了陳圓圓,使吳三桂大怒,那麼劉宗敏的下場怎麼樣?
    我時常在想,陳圓圓的美貌究竟何等逆天,能讓所見之人無不為之傾倒?如果有幸生在那個時代,有機會一睹其芳容也足慰平生了!
  • 貴州劍河發現周洪應墓,墓主人乃乾州古城走出的大清名將
    近日貴州省劍河縣岑松鎮上後坡發現一組三冢清代墓,其一陰刻「振威將軍周公諱柏仁之墓」 。其二陰刻「誥封一品夫人周母張太夫......」在這兩冢之上方另有一冢陰刻「一品夫人周母李氏大若墓」,碑上刻有花草、飛鳥等圖案,甲杆上書有楹聯、輓詞、五代嫡甥姓名。認真識讀封號和碑文,此三冢為周洪應一夫二妻之墓,墓主人是湘西吉首乾州人,活動在清鹹豐、同治年間。
  • 吳三桂墓葬發現始末 暗藏"八十五歲"是何玄機
    在昆明平西王府,吳三桂有難事解決不了時,會去找陳圓圓,只要她說出「一二婉語」,吳三桂的疑難就「直時冰釋」了。她對時事的超群見解,也使府中的年輕將領們對她俯首聽命。所以,陳圓圓在吳府是智囊,也是被上下尊崇的人物。 吳三桂的謀反企圖,曾令陳圓圓非常反感,而陳圓圓的藏身問題在吳三桂起兵之前就已經被提出來了。她表示:「我的安全無所謂,但要把『根根』保住。」
  • 黔東南州委第四巡察組專項巡察貴州丹寨金鐘經濟開發區黨工委工作...
    根據黔東南州委關於巡察工作的統一部署,12月20日,黔東南州委第四巡察組巡察中共貴州丹寨金鐘經濟開發區工作委員會工作動員會在丹寨縣召開。黔東南州委巡察辦副主任萬木蓮,州委第四巡察組組長楊勝軍出席會議,分別就開展的巡察工作作了工作要求和動員講話。
  • 真實的陳圓圓是美人兒嗎?
    提起吳三桂與陳圓圓,人們一定會想到這兩位傳奇人物的悽美愛情。一個是蓋世英雄,一個是絕代佳人。那麼陳圓圓算不算絕代佳人?
  • 黔東南州搬遷群眾的「幸福攻略」
    通訊員 龍靜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錢仕豪「現在有工作了,我一定好好珍惜這個機會,通過辛勤勞動過上好日子。」日前,在浙江萬馬股份有限公司務工的潘啟華,通過電話對記者說。為此,黔東南州積極打好「勞務輸出」「就近就業」「支持創業」組合拳,幫助搬遷群眾就業。在勞務輸出方面,黔東南州通過多方渠道,與浙江省杭州市、廣東省廣州市、福建省福州市等地籤訂了勞務合作協議和穩崗就業協議。在這些地方找到合適崗位後,黔東南州通過政府包車、專人護送、協調用工企業接送等方式,集中組織輸送搬遷群眾過去就業。
  • 吳三桂死後,他夫人陳圓圓去了哪?專家:你把墓碑上「聶」字拆開
    進入梨園行當的陳圓圓很快爆發出她的絕頂天賦,初登臺時飾演的就是《西廂記》的紅娘。當時的看客們一件陳圓圓就解釋著了迷入了魔,凝神屏氣生怕多出一點聲音就讓這仙子飛走了。即使是這樣受人追捧的陳圓圓,籍貫只是梨園倡優,終究難以擺脫以色侍人的命運。有史記載,當時江陰的一位官員子弟曾經就以重金贖陳圓圓為妾,但是當時家中的正妻則是不肯相容,當時就放陳圓圓走了。後來的崇禎十四年(公元1641年),陳圓圓遇上了當時有名的才子冒襄。當時冒襄許諾以正妻之禮聘她,並冒著戰亂的風險前去冒襄老家見了冒襄的母親。可是後來的戰亂使得二人被迫分離。
  •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他去世後,陳圓圓去了哪裡
    就是說他的寵妾陳圓圓,被李自成的手下劉宗敏搶去,吳三桂為了報仇,所以投靠了清朝。說起這個陳圓圓,她原本姓邢名沅,字圓圓。只因為從小由養母陳氏帶大,所以改姓陳。陳圓圓天生麗質,人也聰明,方圓十裡八鄉都傳開了。只可惜生逢亂世,陳圓圓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在父母去世後,只能去投靠姨父。
  • 三國中,諸葛亮三氣周瑜原來不是真的,那麼周瑜究竟是怎麼死的?
    三國中,諸葛亮三氣周瑜原來不是真的,周瑜究竟是怎麼死的?周瑜是三國時期吳國的一名大將,他足智多謀,英勇善戰,為吳國立下赫赫戰功。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認為周瑜是個心胸狹隘,小心眼的人,但其實歷史上真實的他並非如此。那麼周瑜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他真的是如羅貫中所言被諸葛亮氣死的嗎?他的墓穴有多處,哪裡才是他真正的長眠之地?下面,快跟小編一起來探個究竟吧!
  • 陳圓圓:我是個好女人
    副將猶豫著說:「將軍,信與不信,我們都活在命裡,除非死了。」「所謂命運,也是欺軟怕硬的。」吳三桂搖搖頭:「我決不認命。」 陳圓圓嘆息一聲,在心中默想:「只盼她有你這樣的父親,再不必歷經人世間無窮的劫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