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任飛 每經編輯:肖芮冬
深創投近日公布了總裁孫東升退休離任的消息,由左丁接任。
過去十八年,孫東升倡導探索本土創投專業化轉型,漸成包含直投及母基金投資的多元化資管格局。截至今年5月,深創投的投資企業數量、投資企業上市數量均居國內創投行業前列。
十八年投了443億元
7月3日,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在集團第四十七次股東會暨六屆七次董事會會議上宣布了總裁孫東升因退休離任的消息,左丁接任。至此,深創投的創新價值探索進入「左丁時間」。
回顧孫東升在職的十八載,歷任研究策劃總部和國際業務總部部長、投資決策委員會秘書長、集團副總裁等職務;2013年5月~2019年7月3日任集團總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這些年,孫東升似乎在致力一件事情——探索本土創投專業化轉型。
中國創投的發展上經歷過大約兩次風潮,一次是2000年前後的科技信息概念爆發,一次是2009年創業板開設後的PE造富黃金期,深創投都趕上了。不過對新經濟的認識上,孫東升其實早就表過態,稱本土創投和外資創投有明顯差距。「相較外資機構,我們投資網際網路新經濟的數量較少,成功率也沒他們高。」
典型案例如騰訊,2000年馬化騰的創業團隊無法回答盈利模式的問題,因此在與深創投的融資商洽中被拒,而外資創投機構則緊緊抓住了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趨勢大賺了一筆。對此,孫東升曾公開表示,當時時點更看重投資穩健性,對於看不懂的模式謹慎為之,並坦言,「趨勢投資上我們還是要不斷學習」。
當然,錯過騰訊的深創投並沒有在接下來的投研中落後,隨後投資的一些網際網路企業中,深創投嶄露頭角。比如投資了早期的樂視網,還投資了騰訊音樂以及遊戲、電商等。
如果說首個十年是探索期,那麼從2010年開始,深創投開始進入高光時刻。彼時迎著創業板的紅利,深創投投資企業26家IPO上市,當中有11家登陸了創業板。據清科集團研究中心數據統計,這一年全部PE/VC在中小板和創業板項目上的總投資回報高達687.5億,其中深創投賺得44.3億在本土PE中為領先收益。
據官方統計,截至2019年5月底,深創投投資企業數量、投資企業上市數量均居國內創投行業前列:已投資項目1002個,累計投資金額約443億元。其中,145家投資企業分別在全球16個資本市場上市,252個項目已退出(含IPO),包括濰柴動力、酷狗音樂(騰訊音樂)、歐菲光、邁瑞醫療、信維通信、中新賽克、寧德時代等多個知名上市企業。
不過,隨著二級市場在2015年前後經歷重大震蕩,一批以風口經濟、概念經濟為估值續命的企業不斷被市場證偽,私募股權也受影響。圍繞企業科技技術核心競爭力這件事,一級市場投資機構開始重新審慎「價值投資」命題。孫東升曾公開表示,不追風口,有主動的一面,也有被動的一面,但對一個領域All in的心態恰恰是做投資的大忌。
孫東升曾指出,早期的本土創投機構基本都走過「廣種博收」的階段,上市成功率也很高;而現在如果繼續走「廣種」卻不注重專業性的投資路線,團隊看到什麼項目做什麼項目,結果只會造成「搏收」。
因此在探索基金投資專業化方面,深創投已經在孫東升的轉型思路下進行多元、專業化探索。其官網顯示,深創投目前管理的基金包括12隻股權投資母基金,131隻創投基金(含108隻政府引導子基金、4隻中外合資基金、天使基金、併購基金等),9隻專項基金(不動產基金、定增基金、PPP基金)。
探索母基金髮展之路
從深創投的投資布局中不難發現,除了直投基金外,集團也在母基金上發力。要知道在當前市場環境中,做母基金常被業內稱為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但就在去年,由深圳市政府引導基金出資設立、首期規模為50億元人民幣的天使母基金交由深投控與深創投管理。
事實上,深創投除自有資金外,最早就是從管理政府引導基金起家的。有分析指出,中國創投行業的第一隻政府引導基金是深創投通過多輪和不同地方政府磋商,最終在蘇州落腳的。
但孫東升和他的團隊卻對做母基金這件事有著一番謹慎的態度。深創投的一位高管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根據以往的經驗,做母基金往往會受到來自投資一方的壓力。
「有的甚至提出要年化10%的門檻收益率要求。」該高管告訴記者,以政府引導基金為代表的母基金投資結構中,本身就應該將LP和GP的職責分開,作為專業決策者,不能受到GP的幹擾。
該高管還坦言,母基金不是受深創投一家主導,而是利用全社會對集團管理能力的認可去進行管理工作,母基金的募投管退也是要遵循市場規則的,如果基金團隊做不好,就該由市場自然淘汰。「給了錢之後還要去參與管理,我們推薦的好項目,那LP說不同意,他們硬要投,那最後表現不好算誰的呢?」
其實,對於投資機構發展母基金遇到的掣肘,特別是來自政府引導基金的壓力,孫東升也曾公開表示,對政府引導基金的績效評價要進行年度的評價,如果投資效果不好,也會影響後期的投資;另外,對基金結束之後要有綜合評價,建議選擇第三方中立機構對基金做出客觀評價。
孫東升強調,在各地政府拿出大筆資金做母基金或者做直投基金的同時,也不能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過去政府出資是對一些中小企業和創新企業有無償資助,如果政府把這些錢都拿來做市場運作,可能對一些真正創新的東西,商業機構不願意投。對於這樣的項目,還是建議政府基金無償投資他們,尤其是對一些天使項目或者是一些重大創新的項目,並不一定是完全從以前的無償投資轉向全市場化的方式,避免走向另外一個極端。
當然,以創投的專業眼光來選擇項目,投資標的相對匱乏,投資進度難以滿足政府的要求也是現實困惑。尤其是在欠發達地區設立一個基金,本身當地的項目資源有限,投資監督的效果時刻考驗著機構的投後管理能力,也是其自身風控能力的試驗機會。
而即將接任孫東升的左丁曾任中國證監會國際合作部境外上市處副處長、國際組織處處長,稽查總隊第七支隊黨委委員、副支隊長,深圳監管專員辦事處黨委委員、副專員,深圳證監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兼具稽查、風控和投資經驗的他能為深創投接下來的價值投資注入多少能量引人關注。
更多創投新聞,請關注外光錐創投(微信ID:waiguangzhui)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