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超鳳 胡金華 上海報導
在過去10年,創業投資行業累積投資額超過了5萬億,但是退出佔比僅為24%左右,近4萬億基金沉澱在項目中。除了退出難外,創業投資機構目前還存在募資難、投資難、競爭加劇等難題。
隨著國內資本市場的持續改革,創業板推行註冊制以及新三板設立精選層,無疑給創投機構帶來更多機遇。「創業板推行註冊制,今年有望實際落地。資本市場的改革速度非常快,為創投機構提供了一個多元化的資本退出渠道。」深創投董事總經理杜力表示。
此外,創投機構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將來10%的機構可能管理市場上90%的資金,佔有90%的項目,以及賺取90%的市場回報。」杜力如此表示。
創投行業「四大難」
深創投董事總經理杜力表示:「在過去10年,創投行業累積投資額超過了5萬億,但是退出佔比僅為24%左右。也就是說,近4萬億的基金沉澱在項目裡面,造成了存量項目的嚴重積壓。」
「退出難」一直是創業投資行業的困難之一。而IPO退出渠道的有限,以及減持新規的實施,無疑拉長了退出周期,這使得一個項目從投資到退出的平均時間約為5年至7年。如果算上基金的清算期,一個創投基金的周期至少是10年,這與目前投資人所要求的5年至7年存在一定的差距。
第二難是募資難。「去年前三個季度,中國股權資本市場募資總額大約8310億,同比下降了20.4%。從宏觀上講,募資難是由於去槓桿、資管新規出臺和經濟下行造成的資金供應量減少導致的。」杜力表示。
第三難是投資難。去年前三個季度,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總額是4300億,同比下降了53.7%;投資案例數是5400個,同比下降了36.9%。「由於投資額下降速度快於投資案例數,這說明單個項目的投資金額也在明顯下降。」杜力表示。
一個創投基金的存續期本來就有限,投資人還希望時間短、回報快,所以,投資機構往往沒有積極性或沒有條件,去投資早期項目或者長期持有項目,而是把焦點都聚焦到成熟期項目和IPO項目。由於創投基金都集中在成熟項目上,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哄搶項目、物資倒掛的現象,無疑增加了投資的難度。
而第四難則是行業競爭愈加激烈。隨著產業投資機構的出現,行業競爭更加激烈。杜力表示:「產業投資機構的特點是資金規模大、資金存續期長、專業化程度高、看項目快,產業投資機構的主要目的是培育他的併購標的,所以它不以盈利為目的,在估值方面太單一,這樣也提高了他的競爭力,所以對創投機構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脅。」
變局下的機遇
創投行業目前面臨了眾多困難,但仍然蘊含了許多機遇,尤其是政策機遇。科創板去年開板,而科創板企業與創投機構所關注的企業高度吻合。「科創板的出現,拓寬了創投機構的投資範圍,也豐富了我們的退出渠道。」杜力表示。
國內加快了資本市場的持續改革。除了科創板開板外,還表現在創業板推行註冊制,以及新三板設立精選層。杜力表示:「改革速度之快,與創業板當年的落地相比有很大的進步。創業板大概在1999年提出,實際落地是4年之後。創業板是在2019年提出註冊制,今年有望實際落地。改革速度非常快,為我們創投機構提供了一個多元化的資本退出渠道。」
創投機構未來或將迎來新一輪洗牌。「與美國相比,國內的創投基金數量多,但體量小,所以就存在了新一輪洗牌的機會,優勝劣汰,使市場得到進一步的進化。但是,牌怎麼洗?這是由市場做出選擇。市場會選擇專業化程度高、服務好的頭部企業留下來。將來這些10%的機構能夠去管理市場上90%的資金,佔有90%的項目,以及賺取90%的市場回報。」杜力如此表示。
而被投企業可能將面臨估值回調。這是由兩方面因素造成的。一方面,二級市場估值出現了回調,與國際板塊相比也處在一個比較低的位置。曾經也出現過投資價格與二級市場價格倒掛的現象,而二級市場的現象會倒逼一級市場價格回調;另一方面,募資難會逐步反映資金少,搶項目的現象會逐漸變少,那麼企業開價也會相對理性。創投市場會進行調節,同時使得企業估值進入相對合理的範圍。
面對當前政策優勢和行業潛力,創業投資機構應該堅持什麼策略?杜力認為應該回歸投資本質,堅持專業化投資,投資階段、投資項目向兩端延伸,並且與產業機構完美結合等到。
首先,投資機構「募-投-管-退」四個環節要朝著四化的方向去發展。也就是說,募資要市場化,募資對象由個人和非專業機構向機構投資者去轉換,其中包括保險公司、商業銀行、社保基金、大型母基金等機構化的投資者;投資要專業化,那就需要有專業的團隊在專業領域進行投資。
其次,創業投資要回歸投資的本質。不跟風不炒作,投資機構要具有價值發現的能力,做行業分析,以及產品競爭力的分析等等,去挖掘企業潛在的價值,再給企業提供各種服務,幫助企業去提升價值。
再次,深耕特定的領域,堅持專業化投資。專業化會使得一個團隊在某一個領域有很深的研究和積累,看項目就會看得比較準,而且決策會快,提供服務也容易到位,在投資階段的選擇上可以適當前移。
另外,投資階段要向兩端延伸。一隻基金既要冒風險去賺大錢,又要穩妥不虧本,所以基金要在早期項目和成熟期項目中合理搭配,讓風險與受益有合理的配比。此外,還可採取多人跟投的方式,增加單一項目的投資規模和回報率。這是投資項目向兩端延伸。
最後,投資機構與產業機構相結合。最好的方式,投資機構投資培育的企業上市後,讓該上市公司做出資人,這樣不僅能解決募資難問題,還藉助了投資機構的專業化,實現了資本與產業的完美結合。
責任編輯:徐芸茜 主編:秦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