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扒拉了一下五月的新片,發現有一部港片叫《毒。誡》,心中突然有了一絲不詳的預感。
不出意外的話,片名兩個字,中間還有個句號的電影都有很大撲街的可能。
看到電影簡介,發現這片子居然從死亡線拉回來了。
因為《毒。誡》講述了香港慈雲山十三太保的故事!!!
請問黑幫大佬們知道,他們牛逼哄哄的往事都變成電影素材了嗎?
《毒誡。》的故事是這樣的:六十年代的香港,警察貪汙,黑道橫行,正是慈雲山十三太保之首陳華(劉青雲飾)
與喇叭(林家棟飾)、貓仔(張晉飾)及一班兄弟最風光的日子……
有沒有影帝版古惑仔既視感?
電影又名《陳華傳》,顧名思義,講述了黑社會小混混怎麼變成大混混,最後又改邪歸正的傳奇。
你可別覺得是編劇在瞎扯,這看似瞎編的詭異走向是真的。
慈雲山十三太保
慈雲山位於香港的黃大仙區,該區有很多公共屋邨。
香港的屋邨呢,多為出租屋或廉價住房,就是窮人聚集地。
這裡呢,盛產不良少年,曾經是問題少年的聚集地。
很著名的青少年朋黨「慈雲山十三太保」就是在這樣的一個舊區成長的,沒錯,就是電影裡陳華和他的小夥伴們。
聽到十三太保有沒有很熟悉?
因為中國歷史上很多人物組合、團體都以「十三太保」為名啊,比如:唐末十三太保,西北軍十三太保……
一次打架中,對手嘲笑慈雲山的這群人:你們算什麼東西,扮「十三太保」啊?這群精力旺盛的不良少年們一拍大腿:聽起來很棒棒哦!於是他們自稱為「慈雲山十三太保」。
太保之首陳華(陳慎芝)
電影裡,這群黑社會的頭頭叫陳華,嗯,和低調的市民劉先生一樣不騷氣的名字。
陳華又名陳慎芝,還有一個綽號叫茅躉華。
茅躉在粵語裡指潑皮無賴,你可以想像陳先生當年做了多少讓人聞風喪膽的事。
然而,打劫鬥毆勾女吸毒的陳先生居然改邪歸正了,
還獲得香港十大傑出青年,現時從事和福音戒毒相關的社會工作。
還時不時客串一下香港黑幫電影的顧問,設計戲中黑幫分子的口語對白、生活習慣。
大名鼎鼎的《跛豪》,故事是他提供的。
他還去監獄找跛豪談條件,吳錫豪除了提出不能用他真名外,還有兩個條件。第一,你不能說我的腳是怎麼跛的。第二就是給50萬捐給老人院。
最後都是合情合理按江湖要求來的。
杜琪峯拍《放逐》的時候設計橋段:任達華與林家棟的反手相握,確是黑社會的一種手勢,這也是陳慎芝交代的老派黑社會入門儀式。
遇到黑社會來為難劇組,這位退休的老大哥還會賣面子給他們。
後來陳華被人稱為 " 拆彈專家 "。
這個外號意思是:憑藉江湖經歷,加上廣結人緣,他經常調解黑道社團間的矛盾。
看過《古惑仔》的觀眾可能會記得片中有一位黑社會出身的牧師,曾經叱吒風雲,威風凜凜,如今信仰堅定,勸人向善。他的原型就是陳華。
電影《毒。誡》講了他這段不用編就很傳奇的人生。
陳華的兄弟們
剛剛拿到香港金像獎影帝的林家棟在跑了數年龍套之後,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
在《毒。誡》中,林家棟扮演陳華的好兄弟喇叭。
喇叭是陳華改邪歸正以後第一拉攏的成員,據說原型是雜糅十三太保裡的李兆基等人。
李兆基經常在香港電影中現身,演員生涯是他的副業,是香港影視圈俗稱的「四大惡人」之一的基哥。
陳華的另一個兄弟是貓仔,由張晉扮演,
張晉顛覆了小編「打星不可能帥」的認知。
「貓仔」是綽號,因為他喜歡唱貓王的歌,真名叫陳振輝。
小時候是叫「鄉下仔」,因為他是從鄉下來的。
貓仔是非常重情重義的,曾兩度一人擔下所有罪行。
跟隨陳華改邪歸正以後,貓仔也開始從事相關工作,在老人院當社工一做就是29年,直到2014年因癌症去世。
導演劉國昌評論張晉:「最開始選張晉來扮貓仔這個角色面臨不少爭議,結果事實證明,他不單是功夫了得,情感演繹精準到位,角色間的化學反應也很好,如果要頒金像獎,我一定給張晉。」
老大的女人
電影中,飾演陳華一生至愛可柔的是演員江一燕。
對此,江一燕笑稱:「終於演了一次老大的女人」。
在我們印象裡,江一燕一貫以自帶柔光濾鏡的小清新形象出鏡,不知道這次演青梅竹馬的黑社會大嫂又會有怎樣的驚喜。
在現實生活中,大佬陳慎芝娶了一位小自己22歲的北京女孩為妻。談及自己的初戀,他說若干年後曾一起吃過飯.
當年還是大排檔老闆女兒的她勸他戒毒無果,無比失望。
最後她嫁給了一名香港警察,定居夏威夷。
前女友乃至幾十年後的重逢之時還痛罵他許久。
陳慎芝說:「我們從前這幫人是帶刀的,現在都帶拐杖。我說,什麼武器最厲害呢?就是光陰。其實我和她是一筆歲月的帳。」
電影總是在講述傳奇,可真正的生活要離奇荒誕百倍。
陳慎芝的人生不可複製,但他自己一點不後悔。
因為就像《毒。誡》預告片說的一樣:「有人說人生主要做兩件事情,墮落和覺醒。一直在墮落,現在我開始覺醒。墮落讓人痛苦。但是覺醒對於我來說也挺辛苦。」
他經常說:「要是離開這個世界,我最後一句就是,『我沒有浪費我這一生』。」
點擊「閱讀原文」,看《愛奇藝愛電影:毒,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