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藝最不像演員的演員,卻是濮存昕何冰等最崇拜的表演大師

2021-02-21 DJ雅清

點擊上方關注 「老電影的那些事兒」

現在的明星實在太多了,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但真正的演員能有幾個呢?可是在北京人藝,卻真正培養了眾多優秀演員,如最近因主演《情滿四合院》而獲得第24屆「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的何冰,還有大家所熟悉的濮存昕、以及《人民的名義》中的「達康書記」吳剛等。但他們有一個共同崇拜的偶像,那就是我國著名的表演藝術大師于是之先生——他們都太想成為他了。

在中國,崇拜于是之表演藝術的,又何止何冰、濮存昕、吳剛這幾個人呢?但凡真正熱愛表演的演員,有幾個不被他在舞臺上所展現出來的非凡的藝術魅力所折服呢?

可是,他的夫人李曼宜卻說,于是之沒有什麼特殊,他太普通了,走在大街上,沒人知道他是演員。

是的,于是之是最不像演員的演員。他並不像現在很多男明星那樣五官精緻、帥氣逼人。他衣著普通,不像現在的很多明星各種價值不菲的名牌包裝,所到之處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她)是明星。甚至作為演員的他在生活中刻意低調樸素,並不像我們印象中那些大明星們那麼氣宇軒昂。所以,當他走在大街上、商場裡,他不用戴墨鏡、圍圍巾,跟普通人沒啥兩樣,也沒幾個人認出他是演員。

記得有一次于是之去一家小餐館吃飯,那餐館服務員愣沒把于是之給認出來(當時于是之已經是北京人藝的副院長了)。這時於先生正好遇見了當時還很年輕的「大康書記」吳剛,兩人就攀談起來,倒將付錢的事兒給忘記了。結果那小服務員就大喊起來:哎,那老頭,還沒給錢呢。「達康書記」當時就火了:瞎喊什麼?知道他是誰嗎?錢我給了!我想,如果那小服務員能一眼就將于是之先生給認出來,恐怕也不會如此無理吧?可見於先生在生活中,是極其普通的沒有任何架子的一個人。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看上去很普通的人,只要他一登上銀幕,走上舞臺,他的身上,卻立即能泛出迷人的光彩來。仿佛有一束光,一直追著他,他的一舉一動,都那麼牽動人心,使觀眾的視線,無法從他身上離開。

有一種人,是專門為舞臺而生的,是專門為演戲而生的,是專門為塑造各種人物而生的。于是之先生,無疑就是其中最典型也最優秀的代表。

所以,沒有敢說他不是真正的明星,也沒有敢否認他不是真正的藝術大師。

最新的「白玉蘭」獎視帝何冰就講過這樣的一件事情。那時的何冰,還是中戲的一名表演系學生,有幸看過于是之先生主演的話劇《太平湖》的彩排,於先生扮演老舍。何冰記得,戲一開場,於先生拖著根手杖,倒背著手,慢慢從上場門走出來,而單單就是這幾步走,就已經將老舍先生的魂兒給表現了出來。何冰當時就給看痴了!他說,那時,我最大的想法,就是成為他,太想成為他了!

後來,何冰在《趙氏孤兒》中扮演程嬰,正好也是演員從上場門慢慢走出,何冰就立即想起了於先生當時的設計,並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為他所扮演的程嬰這個角色增添了很多光彩。

我們認識于是之先生,更多的,應該是他所主演的一些電影作品,如《龍鬚溝》中的程瘋子、《青春之歌》中的餘永澤、《茶館》中的王利發等,另外有一些酷愛話劇藝術的朋友可能還看過他的話劇演出。

而實際上,于是之先生的話劇演出,那才真的是精彩絕倫。他在話劇舞臺上所塑造的人物,無論是《龍鬚溝》中的程瘋子,還是《名優之死》中的左寶奎,也無論是《日出》中的李石清,還是《太平湖》中的老舍,大到臺詞的處理,小到人物的化妝造型,甚至一個細微手勢的設計,無不精益求精,乃至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尤其是《茶館》中的茶館掌柜王利發,更成為北京人藝至今難以超越的經典形象,包括何冰、濮存昕、吳剛、楊立新等北京人藝的著名演員們,幾乎都是以他作為自己的參考標準和藝術追求的。

于是之先生最先被大家所關注的,應該是他在《龍鬚溝》中所扮演的單弦藝人程寶慶,人稱「程瘋子」。看過的觀眾都說,在這部老舍先生創作的作品裡,于是之演活了「程瘋子」這個藝術形象。而這個角色的成功,與他的個人成長經歷不無關係。

1927年,于是之出生於河北唐山。但出生剛到百天就沒了父親。他跟著自己的母親,艱難過活。嘗遍苦辣酸甜,看慣世間百態。他的母親沒有學過文化,只好靠幫人縫補,勉強支撐生活。于是之一直都記得母親為了得到微博的酬勞而對人低下頭去的樣子,同時,更記得與母親同樣命運的人不同的形態和表現,而這些,都成為他後來藝術創作的源泉。所以,于是之能夠在《龍鬚溝》中將程瘋子這個角色塑造得活靈活現,除了他的天賦和用功之外,與他的生活積累,是有直接關係的。

後來於先生因為塑造了眾多銀幕和舞臺上的藝術形象,而被更多的觀眾所熟知,但他卻從不將自己當明星,生活中,該幹嘛還幹嘛。就連別人稱他為表演大師,他也說:我不是大師,我只是一個普通演員。

于是之先生在晚年的時候是有遺憾的。他最大的遺憾,就是沒有在舞臺上、銀幕上多塑造幾個更加精彩的人物形象。不是他不想,他實在是太想了,可是這個時候他的身體條件已經不允許。大概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于是之先生的身體大不如從前,在演出中也會出現忘詞的狀況,這在他之前是從未有過的。這使他甚為不安。但觀眾對這位藝術家的付出仍是報以熱烈的掌聲。這就讓於先生更加的內疚,他說,我無法面對觀眾的寬容。所以,這個認真了一輩子的藝術家,在1992年北京人藝40周年大慶的時候,以老版《茶館》進行了告別演出。這一年,於先生其實也就65歲。

于是之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中國的話劇舞臺,就算他後來不再登臺演出,也依然堅持著做一個表演藝術的理論探索者,將他那樸實自然又富有詩意的表演經驗總結出來,提供給更加年輕的後輩們。這其中,何冰、濮存昕、吳剛、楊立新等人,都是最大的受益者。後來,當我在看何冰、濮存昕等人主演話劇的《窩頭會館》的時候,我從他們身上的某些細微之處,都看到於先生的一些影子,可見於先生對他們的影響有多大。

所以,當有人問:中國有沒有優秀的演員的時候,我的回答一定是:當然有!于是之先生,就是其中的一位。只是,這樣的好演員,在現在,似乎是越來越少了。各位覺得,是不是呢

親愛的各位,請問您還記得著名表演大師于是之先生嗎?喜歡他的表演嗎?快到留言區告訴我們吧!

請大家將本公眾號推薦給更多好夥計和好朋友

- 雅清往期好文 -

好演員不漂亮但演技精湛 人到中年才走紅 58歲過早去世

昔日北影老演員,一生演配角,憑謝添喜劇片走紅,兒子是演員,孫女成名模

這位人民藝術家,演技曾飽受爭議,卻數次成影帝,他為何總說自己太傻?

89版《紅樓夢》明星雲集 凌元李健於紹康等藝術家跑龍套 今她95歲

俊朗英武的他被動當演員又意外走紅 70年代卻成樣板劇組勤雜工 妻子是導演

相關焦點

  • 他是北京人藝最不像演員的演員,卻是宋丹丹最崇拜的表演大師
    可是在北京人藝,卻真正培養了眾多優秀演員,如因主演《情滿四合院》而獲得第24屆「白玉蘭獎」最佳男主角的何冰,還有大家所熟悉的濮存昕、宋丹丹,以及《人民的名義》中的「達康書記」吳剛等。但他們有一個共同崇拜的偶像,那就是我國著名的表演藝術大師于是之先生——他們都太想成為他了。在中國,崇拜于是之表演藝術的,又何止何冰、濮存昕、宋丹丹、吳剛這幾個人呢?
  • 濮存昕:演員應該是液體,越像水越好
    在這部譯名為《上帝的寵兒》的話劇中,張永強飾演莫扎特、宋丹丹飾演其妻,兩人當時是北京人藝學員班的學員。離人藝很近,離舞臺卻很遠。雖然從小生長在北京人藝大院裡,父親蘇民還是北京人藝著名話劇導演、演員,但濮存昕當時只是北京人藝隔壁空政話劇團「兩個兜」的小戰士,看著舞臺上的「張永強」「宋丹丹」們,他滿眼的羨慕。
  • 濮存昕:演員的誕生|聆聽大家
    我始終記得,京劇大師李少春老師說,別人使勁問他表演經驗,他說:第一,我每次表演都是真的,排練的時候都不「湯」,不敷衍了事。第二,每次演出前或者到一個新場子,吊嗓子時,都要把每一個座位看一遍,心裡知道每一個觀眾在怎樣的角度看他,能不能看明白。這樣的藝術家心中裝著觀眾,他每一次演出,每一次新的創作,都是最負責任的、最喜歡的。好的演員應該是這樣。
  • 北京人藝正式復演,濮存昕、龔麗君《洋麻將》歸來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 郭延冰)8月8日晚,北京人藝復演後首部售票劇目——濮存昕、龔麗君出演的話劇《洋麻將》在首都劇場開演。經典的作品,經得起考驗的二度創作,加之重量級的演員陣容,這版《洋麻將》的歸來除了為觀眾繼續上演一出「最話劇的話劇」,也足以表現出北京人藝對於觀眾的誠意和對演出市場復甦的信心。據悉,話劇《洋麻將》會從8月8日起一直演出至8月20日。
  • 話劇舞臺上的濮存昕:演員要不斷往上攀爬
    濮存昕再演《萬尼亞舅舅》。李春光 攝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19日電(袁秀月)從螢屏上的「師奶殺手」到話劇中的「李爾王」「李白」「萬尼亞舅舅」,在近30年的時間裡,濮存昕的「舞臺」悄然發生轉變。現在,他通常介紹自己是「演員濮存昕」。
  • 濮存昕:演員也要像C羅,做「全賽季球員」
    原創 小雲×濮存昕 世紀朵雲 收錄於話題#戲劇1個「您好,我是演員濮存昕。」我們在原創話劇《林則徐》排演間隙,撥通了濮存昕的電話。與這樣一位演員,該從何聊起呢?「戲劇書店,多好玩兒啊。」濮存昕說,他的語言沒什麼「大」詞,平常如是。
  • 北京人藝學員班停課不停學,老師濮存昕、馮遠徵給他們點讚
    3月9日,北京人藝學員班在會議軟體上進行了一次特殊的「雲匯報」,向劇院領導和老師們展示了《正紅旗下》和《窩頭會館》兩部京味兒作品的劇本朗讀;3月10日,北京人藝著名演員濮存昕又為學員班做了一次「雲講座」,兩個多小時的時間大家都覺得還不過癮,還有許多問題想要向前輩請教……學員班會議群和微信群裡濃濃的學習氛圍
  • 第一個「師奶殺手」,國家一級演員濮存昕,為何如今淪到無戲可拍
    濮存昕出生在一個藝術世家,他的父親是北京人藝的著名話劇導演和演員。濮存昕先是一名話劇演員,我們知道能演話劇的演員一定有著紮實的基本功。在話劇舞臺上摸爬滾打了好幾年,濮存昕才首次出現在影視作品中。他的第一部影視作品是在謝晉導演的《清涼寺的鐘聲》中演明鏡法師,通過這個角色被觀眾記住。
  • 六小齡童和濮存昕,這兩位著名「星二代」,兩種迥異的活法
    而濮存昕的父親蘇民更是人藝的第一批演員,著名表演藝術家。在1954年話劇《雷雨》中扮演周萍。而濮存昕的成長史,則要磨難的多。在濮存昕很小的時候,就得了小兒麻痺症,留下後遺症,右腳神經受損,無法正常行走。從小就落了個外號「濮瘸子」。直到父母遍訪名醫手術後,才基本恢復了正常。1969年,16歲的濮存昕來到東北黑龍江建設兵團當知青。
  • 劇協主席濮存昕
    本文刊載於《作家文摘》第2394期濮存昕編者按12月15日,中國戲劇家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閉幕。濮存昕當選中國劇協第九屆主席,成功連任。在圓滿完成了上一個5年劇協主席的履職工作後,面對如何履新下一個5年,他話語裡滿是希望與振奮。
  • 表演名家,濮存昕父親,參演《蔡文姬》《鴉片戰爭》,90歲逝去
    【千名老電影人尋蹤(45)——蘇民】 No.1 說起著名演員濮存昕,大家都應該比較了解,他曾主演過《英雄無悔》《光榮之旅》《公安局長》等數十部影視劇、話劇等作品但今天娛文娛視要說的,不是濮存昕,而是他的父親——著名表演藝術家、著名導演蘇民。
  • 67歲表演藝術家濮存昕,妻子曾是部隊營級幹部,如今一家很幸福
    這幾年,似乎已經很少能在熒幕上看到濮存昕的作品了。不是他不想拍,而是沒人找他拍,就像濮存昕在採訪中說的那樣「沒人愛看我的東西,他們都不喜歡我的作品」,言語中真是滿滿的心酸和無奈。濮存昕可以說是火遍大江南北的一位出色演員,而當年,他的名氣與現在的小鮮肉相比,可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 66歲濮存昕近照曝光,從巔峰到「低谷」,他經歷了什麼?
    在選擇主演的時候導演便很是糾結,這時作家陳忠實便嚮導演推薦了濮存昕,而另外一個主角是郭達,郭達作為正宗的陝西人,演繹一個陝西角色自然不在話下,可是濮存昕是一個地道的北京人啊其實濮存昕的父親就是一名演員,成為演員一直都是他的夢想,站在表演的舞臺上他不斷的學習和積累,看長相應該就能看出他是一個非常溫和的人了吧,所以在舞臺上的濮存昕一直都是細心聽取別人的建議,把每一個細節做到極致,他就是靠演技和努力走到觀眾視野中的明星
  • 劉恆:《窩頭會館》是為楊立新、何冰、濮存昕、宋丹丹和徐帆寫的
    劉恆:張和平說,要把人藝的主力動員起來,他最初點了一些人的名字。《窩頭會館》劇中的主要人物,從外形到個性,都是衝著人藝的楊立新、何冰、濮存昕、宋丹丹和徐帆這五個演員寫的。我寫的時候,是照著幾個演員寫的。
  • 濮存昕為何被免職?
    63歲濮存昕卸任北京人藝副院長在這份人事任免名單中,免職名單的第7條是「濮存昕不再擔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副院長職務」。濮存昕主演過數十部優秀的話劇、電影、電視劇作品,包括話劇《李白》,電影《最後的貴族》、《清涼寺的鐘聲》等,電視劇《來來往往》等,擁有極高的社會知名度。2016年12月,他當選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十屆全委會委員、副主席。
  • 藍盈瑩離職的北京人藝有多牛?
    藍盈瑩北京人藝是中國話劇表演的「最高殿堂」,北京人藝有三牛:最牛劇作家、最牛劇目和最牛演員陣容。【人藝有最牛的演員】人藝老一輩的老藝術家們,每一個名字說出來都是震天響:黃宗洛、藍天野、蘇民、閆懷禮、張瞳、呂奇、林連昆等。
  • 30個小時不停歇 濮存昕大涼山打「洋麻將」
    ,參與了兩場論壇,看了一場戲,還順了一遍即將演出的大戲的詞……身為大涼山戲劇節的第一發起人、藝委會藝術總監的濮存昕,以大涼山速度助推著這個僅僅兩歲的戲劇節一路狂奔。演出後他稱,「編劇藉助一個災難在寫對生活、生命、倫理的思考,兩個演員的臺詞量很大,說的也都是心裡話。戲劇總是要給人留有餘地,戲劇更是生活的反觀,這場演出足以說明戲劇在任何地方都會發生。」  11月13日一早,濮存昕又在背依邛海的金粼沙灘主持了名為《戲劇發生在任何地方》的主題論壇。
  • 北京人藝劇本朗讀 青年演員齊聚《窩頭會館》
    北京人藝劇本朗讀 青年演員齊聚《窩頭會館》 高凱 攝   中新網北京6月16日電 (記者 高凱)6月15日、16日,北京人藝在實驗劇場開始了新一期的劇本朗讀活動,在北京人藝青年演員傅迦的執導下
  • 萬方《你和我》新書發布 濮存昕追憶曹禺
    8月9日,由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SKPRENDEZ-VOUS聯合主辦的「真誠如孩子:你所不知道的戲劇大師曹禺——萬方《你和我》新書發布會」舉辦,著名演員濮存昕於會上再憶曹禺,感慨稱,「我們希望曹禺先生在天之靈看到自己的作品成為經典,上百年還在演。」  當日發布的《你和我》被認為是一部可與《我們仨》相媲美的長篇非虛構作品,一部真誠之書。
  • 守正創新 不辱使命——訪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濮存昕
    濮存昕當選中國劇協第九屆主席,成功連任。在圓滿完成了上一個五年劇協主席的履職工作後,面對如何履新下一個五年,他話語裡滿是希望與振奮。談起劇協的工作,濮存昕的話語當中,滿滿都是沉甸甸的責任感:「我們戲劇這個行業,重視舞臺,重視講臺,多少院團長都把心思撲在了工作上,所以面對院團的同行們,我們劇協首先要做的重要工作就是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