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庚庚爸爸
小學生的「腦洞」到底有多大呢?今天,我們聊一聊小學生的那些「絕句」。
小學時,一名男生的理想是去清華撿垃圾
上小學時,老師布置的作文你還記得嗎?除了「我的爸爸媽媽」就是「我的理想」。當時你是如何寫的你還記得嗎?
還記得,小學五年級的時候,老師讓同學們寫一篇「我的理想」。在眾多「理想」中,脫穎而出的是這樣一篇。
《我的理想》
我的理想是長大後,我要去清華大學「撿垃圾」。
那時這名同學的作文,被全班取笑,後來,他也沒能去清華大學「撿垃圾」。小時候的理想總是這麼可愛。而如今,你還還記得你小學時候的那個「理想」嗎?
小學生作文「我的家」,短短200字,用了14個成語
老師布置作文《我的家》,字數不限。
這名小學生是這樣寫的:
每天早上爸爸、媽媽和我,三個人就分道揚鑣,各奔前程,晚上又殊途同歸。
(總覺得,你這不是一家三口,好像是同寢室友,「殊途同歸」可以這麼用,真是漲知識了。)
建築師的爸爸,每天在工作上指手畫腳,售貨員的媽媽,每天在櫃檯前來者不拒。上小學的我,每天在教室裡呆若木雞。
(爸爸指手畫腳不怕被打嗎?媽媽來者不拒倒是挺想像,你這「呆若木雞」,感覺該被班主任找家長談話了)。
三個家庭成員臭味相投但一團和氣。當我成績不咋地的時候,爸爸也同室操戈,心狠手辣的揍得我五體投地。這時老母親在一旁袖手旁觀,不曾見義勇為,有時還會助紂為虐。
(一家三口都臭味相投了,還和氣啥,呼吸都很困難吧。實不相瞞「同室操戈」俺都不知道是啥意思。你爸爸如此心狠手辣,你媽媽還袖手旁觀,或許你不是親生的吧,不然為啥,沒人救助你,可憐的孩子啊)。
每次考試成績出來以後,80分媽媽單打,70分爸爸單打,60分爸媽混合雙打。
(你家確實充滿活力,爸媽身體素質都挺好的,每天還能運動運動,就是不知道你抗不抗揍。)
老師評語:自愧不如,你是鐵打的。
(老師評語也十分沒長心啊,你這麼幸災樂禍,身在曹營心在漢的,你的學生知道嗎,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這篇小學生作文《我的家》,若是你,你會給打幾分呢。
小學生如何運用「成語」
玩鬧過後,講點認真的。小學生如何能正確的運用「成語」呢。
成語的出現代表一個歷史故事,也代表一種文化,因此,明白成語的意思才能使用好成語。
1、成語背後的含義
弄明白一個成語背後的含義,才能正確的使用成語。小學生如何弄懂成語的含義呢?
1)圖文故事
當孩子上小學後,父母可以給孩子買一些成語故事的書籍。讓孩子看圖讀書,在明白成語的使用前,了解成語背後的含義。加深孩子對成語的理解。
2)父母講解
當父母買回來圖書時,孩子無法獨立閱讀,那麼父母可以給孩子進行講解,在講解中提出問題和孩子互動,讓孩子更好的了解成語的來源和含義。
2、正確使用成語
1)生活場景中提問
小學生在使用成語時,要注意在生活場景中的提問。當父母在做事的時候或在看電視電影的過程中,遇到成語時,可以提問孩子關於這詞語的含義。
同時可以講解,不同場景下,哪個成語更適合。
2)父母與子女對話時使用
在父母與孩子對話時也可以鍛鍊使用。在孩子表達問題不清楚的時候。父母可以告訴孩子什麼叫做「詞不達意」,在問孩子問題時,孩子說不知道,也可以告訴孩子什麼是「一問三不知」等等。
3)室外場景中表達
室外場景中的表述可以運用到,看到的花草中,看到的建築物中等等。這都有助於,提高孩子語言能力、應變能力。
孩子在實物中了解詞語的運用,在寫作時,才不會亂用成語。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引導。引導是幫助孩子學習的重要途徑,只有父母學會引導,善於引導,孩子才能從不懂到懂,才能明白詞語的含義與運用。
而且當父母教會孩子成語的使用時,孩子說話也不會顛三倒四,搞不清主謂賓了。
今日話題:聰明的你知道「同室操戈」的意思嗎?歡迎留言
若是喜歡我的文章記得分享收藏,關注我哦!
(本文全部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