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總對新鮮事物充滿嚮往,在有限的人生獲得豐富美妙的體驗。網際網路技術的興起,高科技的應用,將使人類進入「時空的穿梭」和「虛擬世界」時代,享受奇妙的「身臨其境」的感覺。
沉浸式「吃」法
沉浸式餐廳主要通過借鑑影視、藝術、科學、技術和設計領域的元素創造出戲劇性的感官體驗,從味覺、視覺、嗅覺、觸覺等多方面帶給遊客全新的用餐體驗。
利用3D全息投影技術,把餐桌變成一場有趣表演秀的「舞臺」。桌面除了乾淨的盤子、杯子和一些餐具外,空無一物,這一切都是依靠上方的投影儀。將生動有趣的數字內容投影到餐桌上,讓用餐變得有趣無比,不再枯燥單一。
遊客可以身臨其境地坐在沙漠、雪山、海底用餐,還有鳥語花香、風聲海浪做伴。用餐的時候,各類魚群甩著尾巴在四週遊動,海水的波紋在餐桌上隨意流瀉,在水波蕩漾中仿佛置身深海的藍色夢境。
沉浸式「遊」法
將展覽品通過3維、5維數位化掃描,並通過全息投影展現,遊客可全方位、360度對展品進行觀賞,並獲得空前的科技感體驗,可極大提升遊客興趣值。同時數位化展品可通過動作捕捉技術將其活化,例如活化原始生物、古代場景等,這都將帶給遊客極強的感官體驗。
通過AR 應用App,將虛擬的形象與實景疊加,遊客只需跟隨手機中的虛擬形象前行,同時通過GPS技術實景定位,顯示遊客所在位置,將導覽與趣味互動完美結合,提升遊客旅遊體驗。
沉浸式「玩」法
使用雷射投影、超大全息幕,結合創意及後期製作,打造超炫的全息plus show,帶給觀眾震撼生動的燈光交互體驗,非常的ins時尚!
沉浸式娛樂以全新的視角去聚攏顧客的眼球,勾起顧客的消費欲望。
沉浸式展覽
沉浸式展覽往往是讓觀眾厝身於一個特定空間內,運用數位化虛擬技術合成並重構世界,通過藝術情境的融合,為觀眾創造出一個全新的心靈場域。
科技感、互動性、趣味性是沉浸式藝術展的重要特點,也是它相比普通藝術展更能吸引大眾的重要原因。科技的突進、設備的更新,讓藝術作品變得更為生動,觀眾在這樣的場域中能進一步從多維度體會創作者的用心,全身心地感受作品背後的豐富涵義。
由Nohlab工作室創建的藝術作品《Journey》,它使用3,000平方米的投影作為畫布,包含了5個動畫場景,描述了光子的奇幻漂流,模擬光線進入眼睛的過程:瞳孔-虹膜-晶狀體-玻璃體-感光神經。
《Journey》的每一部分都有特定的視覺和聽覺語言,為訪問者提供身臨其境的視聽體驗和有趣的故事講述。
沉浸式演藝
在一般的觀念中,演出是在傳統的鏡框式舞臺上進行的,觀眾面對鏡框式舞臺,觀眾保持安靜,各自觀看舞臺上的演出內容。
近幾年來,由於多媒體投影技術、虛擬實境技術、增強現實技術、三維實境技術、多通道交互技術或機械數控裝置等新科技在舞臺上的應用,使得旅遊演藝的觀演關係產生了巨大變化,直接影響觀眾的觀演行為,並且將表演藝術、視覺藝術製造出新的花樣,打造出觀眾體驗的沉浸環境,這種變化,不單在空間上對正統旅遊演藝做出了突破,更是從故事文本、觀演關係等方面提出了新的美學追求。
沉浸式熱門IP旅遊體驗
VR技術、人機互動技術、人工智慧技術、全息投影等技術突破了原有的旅遊體驗局限,帶來全新的旅遊產品和設施設備,全面升級旅遊目的地建設。
從2018年的上元之夜故宮到長城、天壇、頤和園這些「出道」時長千百年的古老歷史建築,「搖身一變」,以更年輕時尚的形象出現在人們面前,原本多是大爺大媽「遛彎」場地的天壇公園甚至變成了「網紅打卡地」,引得眾多年輕人紛紛前往。
沉浸式體驗使具有中國傳統文化特色的IP漸漸地年輕鮮活了起來,也使其自身在各類線下文娛產業中遍地開花,「古」與「新」、「傳統」與「時尚」之間的碰撞吸引了不少年輕觀眾。
沉浸式體驗通過全景式的視、觸、聽、嗅覺交互體驗,讓遊客的獲得感愈加豐富。無論是全息投影、3D Mapping創意光影秀、交互感應、虛擬實境以及增強現實等數位技術,都在虛擬世界與現實之間架起一座「沉浸式」橋梁,為生活增添無限樂趣。
數字藝術作為當下新的傳播及表達方式,帶人們進入到新的虛擬空間,表達出新的思維和意義。
傾影科技集團
創意/藝術/視覺/科技
致力於為客戶打造標新立異的視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