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娛樂是一種重體驗 參與性強的線下娛樂形式

2021-02-15 CIID88國際室內設計網

線下沉浸式娛樂近來備受關注,它是一種重體驗、參與性強的線下娛樂形式,觀眾調動所有感官全方位體驗,和產品或者服務互動,變成內容的一部分。沉浸式娛樂的表現形式十分多樣,包含舞蹈、多媒體、裝置藝術等,通常為作品量身定做空間。在自主旅遊時代,遊客更加注重差異化的體驗和精神層面的滿足,充滿創新創意的沉浸式體驗融合了藝術、科技、VR、智慧等豐富體驗,符合遊客標榜個性、自主、深度互動參與的體驗式旅遊要求,甚至可以成為目的地、景區景點的新地標,吸引眾多遊客前往,給線下沉浸式娛樂帶來乘數的發展空間。



沉浸式娛樂是個舶來品,一類主打劇情的場景體驗,以沉浸式戲劇為代表,起源於英國,受到美國百老匯文化沉澱的滋養,經環境式戲劇過渡而來。一類更注重科技帶來的場景體驗,以各類沉浸式體驗為代表,共同點都是輕劇情、重場景體驗,也許參與者無法複述劇情但是依舊能記得一兩個打動人的瞬間。

 

沉浸式娛樂提供的是一種充滿情緒化的體驗,能把消費場景融入體驗過程中,有更多商品消費的可能。比如紐約《Sleep No More》在演出場地配備了Manderley爵士酒吧、The Health餐廳和Gallow Green屋頂酒吧&餐廳,觀眾在酒吧中領取紙牌、面具,在劇情中樂隊演奏、買酒消費等。其次,在沉浸式娛樂中植入營銷能帶來遠高於尋常營銷的消費轉化。因為人們並非在日常中戒備審視地後撤判斷,而是在主動體驗中直接感受,在獨一無二的場景和情緒下和露出品牌產生優質的交互記憶。當遷移至生活場景時,更獨特的記憶點將促進購買。最後,沉浸式娛樂的衍生品也有很大的想像空間,這需要場景和渠道的賦能,完成交互體驗、心動、立即購買的可能。沉浸式娛樂自帶互動性,讓觀眾從被動觀看到主動體驗,在商品、營銷植入和衍生品上承載廣闊的商業變現空間。



一直霸屏朋友圈的《花舞森林與未來遊樂園》,是teamLab在中國的首次大型個展,利用1500平米的完整空間呈現出一個突破現實的迷幻世界,帶來全新的互動沉浸式娛樂體驗。

 

 

過去的幾年間,teamLab這個由400位超級技術專家組成的跨界藝術團體以其極具想像力的浸入式觀展體驗徵服了倫敦、矽谷、米蘭、新加坡、東京、首爾等世界各地的觀眾,引發了社交網絡上的話題性討論。




藝術家利用新媒體技術與觀者產生互動,模糊了科學與藝術之間的邊界。通過科技手段,將觀眾安置於幻妙炫美的空間之中,從聽覺、視覺、嗅覺、觸覺方面去感受藝術家精心營造的氛圍——一個全新的世界,嬌豔的花朵環繞生息觸摸成蕾、閃爍的水晶燈依觀眾的心意綻放、翱舞的飛鳥互相追逐幻化成光跡。

 


「花舞森林」區域除了精心設計的光影投射外,還安置了很多不同角度的玻璃牆,提升了展館的空間感,顯得更加夢幻迷離。針對不同區域的花卉投影,館內還安置了恰到好處的花味香薰,讓遊客感覺真的置身於花海一般。



「水晶宮」區域則將音效和光暈變化完美結合,能真切感受到星空翱翔的體驗。

 


在專為兒童打造的「未來遊樂園」中,孩子們可以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一個無邊界的想像空間。



孩子繪製的人物、動物、植物等一切想像都將在眼前的數位空間中活動起來,讓孩子體會到自己的創作在現場幻化成藝術作品的樂趣與成就感,也是一次難得的孩童與成人共享的科技與藝術的互動。

作為沉浸戲劇的先驅,英國劇團Punchdrunk從2000年成立開始,就嘗試著這種新的演劇形式。觀眾不再是坐在劇場的座椅之上,而是在一個演劇空間裡主動地探索劇情,並且全身心地進入劇場情境。在劇團成立的13年間,一共出品了16部此類作品,其中最成功的無疑是如今紅極一時的《Sleep No More》。


這個在紐約紅了五年的沉浸式劇場,幾乎成為了紐約一個新地標景點。劇場在一個三座廢棄倉庫改造的空間裡。觀眾戴上一個白色的鬼魅面具,就可在這個5層樓的空間裡隨意探索,演員就在你面前零距離的表演,而你也可以遠離演員和人群,在這個幽靈般的迷宮裡遊走,硝煙散盡的廢墟和古戰場、破敗的酒店及餐廳、奢華的古堡臥室,還有飄散著腐舊氣息的醫院。



沉浸式體驗為何受歡迎?或許就是利用了我們強烈要求與藝術品互動的欲望,兼容並包、老少鹹宜、概念統一。與其說作品中的光影體現著科技之炫美,不如說它們在引領我們認識自然、思考與自然相處之哲學的智慧之光。


三維萬花筒


這個壯觀的裝置名為光之摺紙,由超過320幅不同的摺紙平面組成巨大的三維萬花筒。遊客的動作會反映到玻璃面板上,同時他們著裝的顏色也會融入到整體的視覺演示。


浮舟錦鯉蓮花間

在樂園的池塘裡,虛擬的蓮花盛開著,錦鯉遨遊其中,處處充滿生機。變幻莫測的畫面,色彩斑斕,仿佛身處童話世界。受人們現場各種即時行為的影響,電腦程式對池塘裡的風景進行著實時描繪。

水面的每一寸漣漪都能被感應到,投射在水面上的鯉魚可以和漂浮的小船進行互動。它們並沒有意識,但卻會隨著小船的運動而產生相應的變化。每一條魚的行為還會影響到周圍的同伴。它真實地模擬了現實中魚兒的自在戲水的場景,實在妙趣橫生。

如果小船靜止地浮在水面,魚兒們就會聚集到小船旁;如果小船有擺動,它們則紛紛閃避。

該作品以螢火蟲為創作原型,用2500隻燈泡組成,被一束肉眼看不見的雷射牽引,玻璃燈泡裡不同的觸點加上體感控制器和觸控螢幕軟體的結合,創造出一片藍色螢火蟲的天堂。現場還特別使用了夾雜著昆蟲噪音的自然背景音,讓參觀者像真的置身於大群螢火蟲之間。

在英國的米爾頓凱恩斯小鎮上,安裝了一個互動式的虛擬實境裝置,名字叫做「魔法地毯」。遊客們可以在這萬花筒般的地毯上自由行走,地毯的圖案會隨著遊客的走動而發生變化。



泰瑞廣場感應視頻播放裝置

在華盛頓中心泰瑞廣場內有一件面積高達1700平方英尺的活動感應視頻播放裝置,裝置會隨著過往行人的移動而變化。三塊顯示屏在《季節》、《色彩遊戲》和《城市風光》三個主題之間來回切換,呈現一系列不同的畫面。當屏幕處於《季節》模式時,人們從屏幕面前走過,櫻桃樹便開始開花,隨著行人遠去,花朵慢慢凋謝。當人們在大堂駐足時,蝴蝶就會在屏幕上翩翩起舞。當屏幕處於《色彩遊戲》模式下時,算法生成模式下的彩色線條遍布整個屏幕,像一條交互式編織掛毯,並且與泰瑞廣場上各式各樣的活動相呼應。而當屏幕處於《城市風光》模式下時,屏幕畫面向城市致敬,當人行道過時,屏幕上不斷浮現城市標誌性建築、雕像和交通場景的畫面。


音樂交互項目Human Sound

深一腳,淺一腳,腳下漣渏擴散中,有著美妙的音節隨行。這是一個名為Human Sound的交互項目,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樂曲的創作者。變幻腳下的步伐,投影會隨著人們的動作變化,仿佛聲波一樣擴散。而音樂也會隨之響起。


布料遊戲

「布料遊戲」是一個「在網絡虛擬用戶和現實用戶之間建立聯繫的互動裝置。」使用Javascript和html5開發工具,將裝置顯示在網絡上的界面投影在地板上,成為一個沉浸式的環境,對參與者的位置做出各種不同的燈光和聲音反應。



「海」Liquid Shard

在洛杉磯市中心的Pershing Square上空,漂浮著銀色的海洋,這是由眾多銀色的碎片組合的裝置藝術,隨風搖曳,吸引不少觀眾與這懸浮在空中的海合影。這個空氣流體雕塑裝置面積達15000平方英尺,貫穿廣場和遠處的高樓大廈。這個作品的目的不僅是美化廣場,這是科技之美和自然之美的結合,也意在為在此地停留的人們帶來了一片陰涼。


繼實體書店、畫展、動漫主題展與購物中心聯姻成為一種「雙贏」的商業模式後,以話劇演出為主的現場沉浸式娛樂正在日益興起。眾多場景都需要新內容和年輕客群建立聯繫,這是未來一種新的發展方向和重要趨勢,有極其巨大的想像空間。

文章轉載自: 波頓設計

2018首屆中日國際設計文化交流展

暨IDPA中日國際先鋒設計大獎


2018國際先鋒設計大獎讓設計師引領設計先鋒 實現創意夢想

2018首屆中日國際設計文化交流展

暨IDPA中日國際先鋒設計大獎

現面向全國徵集室內設計/建築設計參賽作品


中日國際設計文化交流展組委會

電 話:400-050-7488

傳 真:086-010-67871968

官 網:www.ciid88.com

郵 箱:ciid88@126.com




相關焦點

  • 沉浸式娛樂空間手冊(2020版)
    沉浸式體驗空間,是一種重體驗、重參與性的線下娛樂體驗活動空間,在這一空間裡,觀眾將藉助VR/AR、AI、數字模擬、混合現實等技術,從情感上、感官上獲得完全浸入式的全新體驗。沉浸式娛樂是娛樂方式的一種升級,是在娛樂體驗內容、娛樂科技、網際網路遊戲下誕生的最新產物。 我國2017年4月,首部漂移式多維體驗劇《知音號》在一艘遊輪上開演,這是湖北省推動「十三五」全域旅遊發展戰略的重點創新文旅項目,由武漢旅遊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聯合印象演藝系列導演之一樊躍共同打造。
  • 沉浸式娛樂,購物中心的下一個消費熱點!
    線下沉浸式娛樂近來備受關注,它是一種重體驗
  • 沉浸式娛樂千億級市場正在崛起
    不知從何時起,從大型商場的線下主題巡展,到系列沉浸娛樂表演,再到各類需要消費者參與角色扮演的沉浸式戲劇,以及VR主題樂園,這些實景與VR、AR、光雕等技術結合的 「沉浸式娛樂」正洶湧而至。其中,更以通過多媒體、裝置藝術、算法影像、投影互動等技術,把實體空間塑造成異次元,讓觀眾走進場景中產生互動,從而獲得娛樂體驗的形式*——無需佩戴VR設備,僅靠肢體的動作便能與其產生互動。「沉浸式娛樂」其實是個舶來品——一類主打劇情的場景體驗,以沉浸式戲劇為代表。
  • 沉浸式「實火」!沉浸式娛樂產品與案例分析
    沉浸式娛樂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萌芽,發展歷程基本圍繞技術發展和場景延伸兩條主線不斷推進。在技術方面,XR技術普及和創新為沉浸式娛樂發展奠定了基礎;在場景和產品端,1955年迪士尼全球第一個主題公園落地標誌著線下沉浸式實景娛樂的出現。20世紀80年代,英國行進式戲劇「Tamara」拉開了沉浸式戲劇大幕。2015年,Teamlab首個獨立展覽大獲市場認可。
  • 【文化旅遊】旅遊演藝分化,沉浸式娛樂興起
    這種通過光聲電、VR/AR/MR等現代科技手段,並附加創意的虛幻、科幻、夢幻性沉浸式娛樂體驗方式,已普遍應用於旅遊區,作為吃住行遊購娛之「遊和娛」的一種方式,甚至於在吃、住、購、行中也有探索實踐。事實上,沉浸式娛樂只是旅遊沉浸化體驗的一個點。
  • 淺析沉浸式娛樂 | 未來文旅和商業的強賦能
    即刻獲得最新科技、藝術、文旅、創意、設計資訊不知從何時起,從大型商場的線下主題巡展,到系列沉浸娛樂表演,再到各類需要消費者參與角色扮演的沉浸式戲劇,以及VR主題樂園,這些實景與VR、AR、光雕等技術結合的 「
  • 看這家公司如何打造線下沉浸式娛樂體驗
    三年後的2015年,周簫與兩位合伙人張歡、金泰,共同成立了萬娛引力公司,以線下沉浸式娛樂作為切入點實現自己的想法。目前經過三年運營,萬娛引力2C的「觸電」沉浸式娛樂品牌,引入5大IP內容,體驗人次超過100萬,線上近億次PV。儘管萬娛引力在線下娛樂市場中已經有了一定的聲量,但對於周簫和萬娛引力來說,這只是一個開始。
  • 沉浸式娛樂產業報告(全面解讀沉浸式娛樂產業發展趨勢)
    最早的一些娛樂形式的身臨其境的作品超越了舞臺或銀幕吸引觀眾的經驗,可以追溯到1950年代和1960年代,文藝復興時期開始流行,吸引成千上萬的與會者參與歷史故事的重演,抵達服裝和體現人物。    與此同時,1955年迪士尼樂園開業時,華特·迪士尼通過幻想實現了沉浸式體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主題體驗。
  • 旅遊演藝沒落,沉浸娛樂興起
    不知從何時起,從大型商場的線下主題巡展,到系列沉浸娛樂表演,再到各類需要消費者參與角色扮演的沉浸式戲劇,以及VR主題樂園,這些實景與VR、AR、光雕等技術結合的 「沉浸式娛樂」正洶湧而至。其中,更以通過多媒體、裝置藝術、算法影像、投影互動等技術,把實體空間塑造成異次元,讓觀眾走進場景中產生互動,從而獲得娛樂體驗的形式*——無需佩戴VR設備,僅靠肢體的動作便能與其產生互動。「沉浸式娛樂」其實是個舶來品——一類主打劇情的場景體驗,以沉浸式戲劇為代表。
  • 超越全球電影票房市值的沉浸式娛樂產業,你了解多少?
    壹、沉浸式娛樂定義及分類 「沉浸式娛樂」其實是個舶來品,主要指通過多方位、全角度調動參與者的注意力來建立和創造一種前所未有的參與感和聯繫感,
  • PINGIC-「沉浸式娛樂」之風勢不可擋,興起關鍵在於長線的 IP 塑造規劃
    從根本上解決復購率低,以及難以複製擴張等問題,線下沉浸式娛樂正在日益興起,眾多場景都需要新內容和年輕客群建立聯繫,這是未來一種新的發展方向和重要趨勢,有極其巨大的想像空間,或許就在不遠的將來,娛樂方式的「換血」大戰就要開始了。
  • 如何打造最極致的沉浸式娛樂體驗?
    ,探討互動體驗性旅遊產品創新設計的方法,實現沉浸式娛樂。總之,長隆歡樂世界通過多元化的玩法實現遊樂產品的迭代,讓遊客體驗獨特的、刺激的、新奇的遊樂項目,對遊客心理形成一種挑戰,並且不斷創新,引導遊客進入心流狀態,在心跳中實現沉浸式娛樂體驗。
  • 北京電信5G雲XR娛樂空間火爆上線 打造沉浸式娛樂新潮流
    5G時代來臨,各類線下XR體驗館成為新潮流。  活動現場,北京電信為大家帶來了最前沿、最潮流的娛樂新科技,其中VR娛樂區最受消費者歡迎,包括時空穿梭機2.0、兵團Pro、飛速閃電、飛行影院等海量潮玩,不少消費者在娛樂項目前排起長隊,感受超沉浸式的VR娛樂體驗。
  • 中國VR界的「頭號玩家」 攜手《指環王》幕後團隊掀起沉浸式娛樂體驗革命
    整個過程,用戶如同置身於《火星救援》電影中一樣,感受到從火星軌道上緩緩下降、駕駛漫遊者探測車,用虛擬手臂扔土豆、乘戰神四號運載火箭逃離火星等一系列360度全場景互動遊戲式沉浸體驗,把用戶完全代入電影所勾勒的虛擬世界中。
  • 人均80、90元的鬼屋、密室,為何能成為「沉浸式體驗」的熱門項目?
    作者 | 悠悠來源 | 創業投資家體驗為王時代,創業者該如何在「沉浸式體驗」市場撈金?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快速發展,傳統的娛樂體驗逐步讓位於一種新型娛樂體驗——無定性的「沉浸式體驗」。▲圖源:《2018年沉浸產業白皮書》高速發展讓沉浸式體驗逐漸成為娛樂大勢,並以各類形式出現在各大城市。即使你不完全了解,相信也接觸過一二,那「沉浸式體驗」究竟是什麼東西呢?今天,悠悠就為大家逐一剖析下。
  • 影院與體驗館並行 沉浸世界用VR激活沉浸式體驗市場
    利用空間升值和技術突破,「沉浸世界」的VR沉浸樂園解決了線下沉浸娛樂的空間搭建成本及坪效問題,也給運營者提供了低成本的運營方案。「沉浸世界」將要藉助VR將沉浸式娛樂升級,激活千億的休閒娛樂市場。沉浸式娛樂數千億的市場潛力線下沉浸式娛樂在國內的首次亮相,要追溯到2016年。
  • 下一代沉浸式娛樂體驗中心長這樣
    」的新一代演出場地,通過一系列技術向藝術家與觀眾之間建立起變革的、沉浸式的聯繫。圖片來自 The Madison Square Garden Company這項具有革命性的身臨其境的體驗中心有著極為強烈的沉浸感,從內至外均是如此。
  • 重新定義線下主題娛樂,恆信東方打出CG+VR組合拳
    近一年來,由日本Teamlab製作的《花舞森林與未來遊樂園》中國首秀霸屏朋友圈,英國的《無人入眠》自登陸上海以來一票難求,連續的爆款體驗使得「線下沉浸式娛樂
  • 旅遊演藝體驗經濟新時代——沉浸式旅遊演藝的三大開發策略
    沉浸式旅遊演藝,又稱行進式演藝,恰好彌補了傳統大型劇場演藝某些方面的不足,如投資和規模相對可控,易於融合多業態實現多元創收,且動線組合靈活、互動更多元、體驗更豐富。因而沉浸式演藝近年來迅速發展,數量不斷增加。但沉浸式演藝的開發亦存在諸多難點,較之傳統大型劇場演藝項目,沉浸式演藝產品的遊客承載力相對較弱,邊走邊看的形式易帶來觀眾的疲憊感。
  • 《不眠之夜》三周年創2.7億元收入,沉浸式娛樂或將爆發
    也在這三年間,中國的沉浸式產業實現了從0到井噴的變化,沉浸式、浸入式產品連續面世。日前,文廣演藝集團與上海交大文創管理學院共同發布《中國沉浸式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暨〈不眠之夜〉上海版3周年總結報告》。沉浸式娛樂已成為不可阻擋的趨勢,未來將在中國迎來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