覓小雪詩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2021-01-09 安青網
覓小雪詩意|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2020-11-22 17:34: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摘要】

燒」,即是熱氣騰騰。吃餈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鬥,才能體味「十月朝,餈粑碌碌燒」的農家樂趣。

今日,我們迎來冬季的第二個節氣——小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云:「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

作者:林帝浣(小林)

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禮記》注曰:「陰陽氣交而為虹。」古人認為,一侯陽氣上升,陰氣下沉,使得虹藏而不見;二候天空中陽氣繼續上升,地中的陰氣下降更甚,導致天地不通,陰陽不交,所以萬物失去生機;由於天氣日益寒冷,生長几近停止,致三候「閉塞而成冬」。

唐代詩人元稹就曾在《小雪十月中》寫道,「莫怪虹無影,如今小雪時。陰陽依上下,寒暑喜分離。滿月光天漢,長風響樹枝。橫琴對淥醑,猶自斂愁眉。」首聯和頸聯便寫到了小雪的一候和二候。另一位詩人徐敞也在其作品《虹藏不見》中也有類似表述,「迎冬小雪至,應節晚虹藏。」

新雪初降 煮酒、出遊兩相宜

小雪是寒冷天氣的開始,但初冬的雪下得還不太大。唐代詩人戴叔倫的《小雪》云:「花雪隨風不厭看,更多還肯失林巒。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全詩平淡、自然卻不失輕盈。隨風飛舞的雪花讓人百看不厭,消失在山林之中。

也有詩人喜歡在雪天與友人圍爐煮茶、詩酒共飲,以打發時間、排遣憂愁。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問劉十九》便是其中的名篇,「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全詩沒有深遠寄託,沒有華麗辭藻,字裡行間卻洋溢著熱烈歡快的色調和溫馨熾熱的情誼,儘管天氣寒冷,詩情卻溫暖如春。

賈冰吾《松雪映晨霞》。來自人民網書畫頻道「人民美術館」

小雪時節的戶外運動也別有情趣。「滿城樓觀玉闌幹,小雪晴時不共寒。潤到竹根肥臘筍,暖開蔬甲助春盤。眼前多事觀遊少,胸次無憂酒量寬。聞說壓沙梨己動,會須鞭馬蹋泥看。」宋代黃庭堅在《次韻張秘校喜雪三首》中描述道,下雪後,滿城的樓閣都粉妝玉砌,天氣晴朗,不覺寒冷。詩人不放過出遊的機會,觀遊、喝酒、騎馬,好不快哉。

瑞雪豐年 小雪與民共喜憂

農諺道:「小雪雪滿天,來年必豐年。」初冬時節百姓往往盼著下雪,以祈求來年有個好收成。唐代詩人陸龜蒙的《小雪後書事》雲,「時候頻過小雪天,江南寒色未曾偏。楓汀尚憶逢人別,麥隴唯應欠雉眠。更擬結茅臨水次,偶因行藥到村前。鄰翁意緒相安慰,多說明年是稔年。」詩寫江南小雪後的景物與詩人生活,末句寫遇見鄰居老頭兒互相寬慰,明年定是個豐收年。可見作者與民共喜憂的情懷。

賈冰吾《松梅頌國魂》。來自人民網書畫頻道「人民美術館」

南宋詩人陸遊在晚年蟄居故鄉山陰後,也在初冬時節寫過不少詩篇。此時他的詩風漸趨質樸沉實,表現出一種淡遠的田園風味,不時流露著蒼涼的人生感慨。但其中的《初冬至近村》,仍能讓我們感受到他一如往昔的愛國熱情。「南國霜常晚,初冬葉始紅。曠懷牛屋下,美睡雨聲中。沮水憶浮馬,幡山思射熊。何由效唐將,八十下遼東?」憶起北方浩瀚的景色,陸遊不禁感嘆,自己何時能夠效仿唐代名將郭子儀,在八十歲的高齡仍能徵戰沙場,收復遼東失地呢?

小雪習俗 十月餈粑碌碌燒

小雪期間,田裡的農活已經不多了,馬上就要進入食物匱乏的冬季,因此必須做好越冬準備。所以,小雪的相關習俗大多與吃有關。

作者:林帝浣(小林)

在江南地區,小雪之後,家家戶戶開始醃製、風乾各種蔬菜,包括白菜、蘿蔔,以及雞鴨魚肉等,以備過冬食用。清代文人厲惕齋在《真州竹枝詞引》中記載:「小雪後,人家醃菜,曰『寒菜』……蓄以御冬。」真州在今天的江蘇儀徵。杭州人往往也會趁著這個節氣開始醃製醬鴨、臘肉。

在南方某些地方,小雪時節還有吃餈粑的習俗。有俗語稱「十月朝,餈粑碌碌燒」,「碌碌燒」是形象的客家語言。「碌」,是像車轆那樣滾動,意思指用筷子捲起糯米粉團,像車轆那樣前後上下左右,四周滾動粘上芝麻花生沙糖;「燒」,即是熱氣騰騰。吃餈粑一要熱、二要玩、三要鬥,才能體味「十月朝,餈粑碌碌燒」的農家樂趣。

韋衍行

責任編輯:劉鳴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相關焦點

  • 小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是冬天的第二個節氣。小雪節氣,由於天氣寒冷,雨漸漸變成雪飄落下來,但還未到大雪紛飛的時節,所以稱作小雪。小雪是輕輕淺淺、疏疏落落、紛紛揚揚的點綴在枝頭,在梅香輕嗅之間,仿佛能讓日子慢下來。
  • 小雪: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這是冬季第二個節氣,「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此時天氣已經漸漸寒冷,但也還未到嚴冬漫天飛雪時,所以稱為小雪。季節的變遷,也不禁讓人感慨年華似水。一個炭墼能經一天。摘自《我們都是世間小兒女》汪曾祺 著冬天的第一場雪,總是讓人很興奮。孩子們追著雪亂跑,伸著手,等雪落在掌心,可是還沒來得及看清它的樣子,就化了。狗也高興,跟在孩子們的後面,使勁地搖尾巴,跳著,汪汪直叫。只有貓是安靜的,蹲在屋簷的底下,無聲地打量著亂紛紛的雪,一動不動,顯得十分的矜持。
  • 小雪到了,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前者代表的是小雪節氣期間「寒未深而雪未大」的氣候特徵,在此期間,氣溫下降,溫度降到了可以下雪的程度,但不一定下雪,就算下了雪,雪量也會很小。後者則是指某天降雪強度較小的雪。 小雪三候 小雪之後,氣候變化明顯。《逸周書·時訓解》說:「小雪之日,虹藏不見。又五日,天氣上騰,地氣下降。又五日,閉塞而成冬。」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我才忽地意識到,原來立冬過去好些時日了,小雪都快到了。來自南方的小編一直有著看雪情結,會覺得「看雪啊」是一件很有情懷的事情。而你是否知道古代人的看雪方式是怎樣的呢?時代不同,人們度過雪天的方式也有所改變。在古代,小雪初下時分,和兩三好友燒幾壺好酒,在雪花輕飄的江上架一葉扁舟,公子吟詩吹簫,姑娘輕歌曼舞。好不愜意。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小雪節氣的古詩詞,你最喜歡哪句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0個,在每年公曆11月22日或23日,今年的小雪節氣,是在本周日(11月22日)。一、小雪的節氣特點: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大致含義就是:到「小雪」節氣由於天氣寒冷,降水形式由雨變為雪,但此時由於「地寒未甚」故雪下的次數少,雪量還不大,所以稱為小雪。「小雪」是反映天氣現象的節令。雪小,地面上又無積雪,這正是「小雪」這個節氣的原本之意。小雪和雨水、穀雨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月中,雨下而為寒氣所薄,故凝而為雪。小者未盛之辭。」
  • 慢慢聽雪落下的聲音——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和幾位朋友聊起南北方的差異來:水土、飲食、習慣、人文,在一眾南方妹子環環相扣的「攻擊」下,我已然是落了下風。機智如我:「我們冬天有雪,你們有嗎?」這麼一問,嘰嘰喳喳的人群瞬間安靜了,敗局成功扭轉。是呀,縱有千好萬好又怎麼抵得過冬日有雪呢?
  • 語淺情深,言短味長,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譯文:釀好了淡綠的米酒,燒旺了小小的火爐。天色將晚雪意漸濃,能否一顧寒舍共飲一杯暖酒?創作背景:《問劉十九》乃白居易晚年隱居洛陽,「天晚欲雪,思念舊人」時所作。劉十九是作者在江州時的朋友,作者另有《劉十九同宿》詩,說他是嵩陽處士。
  • 「冬至」白居易: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綠蟻:指浮在新釀的沒有過濾的米酒上的綠色泡沫。 醅(pēi):釀造。 雪:下雪,這裡作動詞用。 無:表示疑問的語氣詞,相當於「麼」或「嗎」。 這首詩真的好。
  • 和孩子一起讀詩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月落烏啼霜滿天,冬天也是讀詩天~央廣新聞公號和娛樂廣播《睡前故事》節目共同推出一檔新欄目——和孩子一起讀詩。
  • 紅泥小火爐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待得聲聞俱寂後,一甌春雪勝醍醐」。煮水用器是竹爐,可能造型如竹節,或泥爐外困扎以竹節而成。  而至於被人熟知的紅泥爐,被譽為潮汕工夫茶「四寶」(玉書煨、潮汕爐、孟臣罐、若琛甌)之一,因潮汕制式特別,也被稱作「潮汕風爐仔」,其外形精緻小巧,高不盈尺約在七八寸間,置炭的爐心深而小。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山中遇雪,讀些雪的詩文,讓詩意溫暖著
    山中傍晚突然下起了雪,江南很少見雪,特別是在早春時候,雪更為罕見。推窗而見,山谷中的景象,猶如唐代詩人岑參所云: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今年為由於疫情的特殊原因,宅在山裡留守值班。對於雪的感受,基本上來源自書本上固有的認知。四季變幻風物宜長中,雪似乎更讓人有種詩意的體驗。古人寫雪的詩句很多,比如唐.劉長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所云:「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 小雪 | 綠蟻新醅酒 能飲一杯無
    也學一學陸遊「倒盡床頭酒半罌,笑呼筇杖共閒行。」 說到詩人飲酒,最著名當屬唐代白居易了,他的那首《問劉十九》總會在此情此景下被誦及:「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美酒已經備好,家裡也很溫暖,在這樣寒冷的天氣,哥們,喝一杯酒吧。
  • 40條關於酒的詩句: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蘇軾《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2.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王翰《涼州詞》3.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羅隱《自遣》4.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5.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6.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問劉十九》7.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 初冬第一場雪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正圍爐烤著火,鄰家嬸嬸裹著一股寒風進來:"外面風無碩八碩,吹得冷死個人。」探頭打開窗,冷風帶著細雨飄忽著灑來。枝頭的紅柿子孤零零地在悽風冷雨中顫抖。這陣勢看來是快下雪。風颳了一下午,雨也時大時小的下著,正在說著看來今天沒雪下了。家人群裡面兒子發來了消息和圖片,說武漢在下大雪。這路燈下的雪花,洋洋灑灑的自由自在飛舞著。
  • 小詩 | 晚來天欲雪,有你冬也暖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冬日雪花隨風飄落,或落地成水,或在地面覆起一層薄薄的白雪,古籍《群芳譜》中說:「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 一小片未化的白雪,成了冬天一抹最明亮的色彩,使人竟不忍心踐踏。
  • 二割三分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這個冬天你還缺一瓶獺祭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古今豪爽性情中人莫不愛酒,所謂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自古美酒酬知己,得一共飲之人,再得一壺好酒,直教人心裡快哉樂哉。當酒興激發著詩意,往事歷歷在目,何嘗不是歲月的祭典?吟釀系列的興起,一改傳統清酒重味道而不重氣息的特點。用小杯飲酒有時不利於體會吟釀精細華美新鮮的花果香,這時選擇用葡萄酒杯來欣賞清酒的香氣,也是明智的選擇。
  •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100句關於雪的詩詞,收藏了!
    1、何時杖爾看南雪,我與梅花兩白頭。——查辛香《清稗類鈔·詠羅浮藤杖所作》2、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 【一寶齋•壺趣】日暮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日暮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白居易吳扣華:1964年7月生,國家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工藝美術大師,世界藝術家,民間工藝最高獎「山花獎」藝術家。師承徐秀棠、邵新和、吳汝蓮等名師,熱愛自然,親近自然,對自然界中的松、竹、梅情有獨鍾。
  • 《共同警備區》: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它們的成功一是在於「南北關係」相比其他民族主義的素材更為敏感,二是它們均比較赤裸裸地提出了對民族和國家的質疑,抓住了觀眾心理的側重點。與《生死諜變》更加濃重的商業氣息和好萊塢樣式相比,火爆場面極少的《共同警備區》反而來得自然而精彩。
  • 酒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文宗開成三年(838年),身兼太原尹、河東節度使的中書令裴度也在洛水之濱舉辦了一次成功的禊飲雅會,著名的詩人白居易、劉禹錫等都前來助興。劉禹錫吟道:「洛下今修禊,群賢勝會稽。」詩人把杯乘興,對於此時之會充滿了自信,此等壯語非大唐文人不得發之。自唐之後,這種大規模的禊飲活動才逐漸減少。3.一葉《離騷》酒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