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雲法師:修行著魔的時候可以用這些方法對治

2021-01-20 手機鳳凰網

修行著魔時可以用這些方法對治(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不修行,有著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著魔的時候。著魔的時候怎麼對治呢?

1. 發心真誠——現在是五濁惡世: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和命濁,精神病太多。我們修行要發真誠心,如果是「勤修善根供養,不舍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就不會著魔。

2. 精神寧靜——世俗所謂「精神分裂」,大多是這樣的:愛其人以至於屋上之鳥,恨其人以至於他屋上之鳥,恨得那麼厲害。一時愛、一時恨,精神就會分裂。要是能保持精神集中,就是戒定慧,寧靜安定,就沒有這些事。我們由著心去,感情若是很猛烈激動,一貪一瞋、一憎一愛,就會精神分裂,所以要避免這些。

3. 正當的生活——還有,所從事的職業,一定要正命。正命是正當的生活,也包括職業在內,要是不正當的生活,就差。

4. 行善積德孝順仁厚-普通在世俗上,多做善事是陰德,不外顯出來給人家看,顯給外面人看,是為了招名、招利,或有什麼其他作用。像倓虛大師掃廁所還不給人看。做善事、做陰德,可以消災延壽。再就是,好好孝順父母,多忠厚仁義。大體上,這是世俗上求不著魔、不得精神病的辦法。這是有關世俗方面的。

5. 貪瞋妄想-在佛法中,若打坐時盡打妄想,一邊貪心、淫慾心,一邊又念佛,這怕要著魔。一邊打著罪惡的妄想,而又念著萬德洪名,怕要著魔,這是貪心。其次就是瞋心,我想報仇,寫暗信,給暗箭,教他人不知道,讓他吃虧受苦;這個信我怎麼編、怎麼寫,或我要怎麼報仇,這也是著魔的因素之一。在念佛的時候起這種心,也容易著魔。

6. 知相虛妄——還有,見了鬼、見了神、見了菩薩、見了佛,以為了不起,就是「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事實上,「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所有一切的好相、瑞相我們不著,就不至於著魔。怕就怕:「喔!可了不得囉!佛來摩我的頂了!」以至於「佛對我說法了!」要是自己一執著,馬上就著魔,這些經典裡有說明的。還有,有過去世或今生死去的異性朋友來找,或是異性的夫婦來找,要是一認真,也會著魔。華嚴經說:「奇哉!奇哉!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執著」──這個「著」(音:zhao)就是「著」(音:zhao),「但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離了妄想執著,則一切智、自然智、無師智自然現前。這就是不著。

7. 超出人我對待——在人事上,我們要看清楚,超出一等,不和一般人勾心鬥角,起我相、人相對待;可是我知道,也不是傻瓜。以至於我超出他們,看得清楚明白,可以說就說,不可以說就不說,躲著,敬而遠之。在人事上不去對待,不去糾纏。糾纏不清,也容易著魔。

8. 不染名利五濁——再就是貪財、貪名。大家樂、飈車啊!都有點瘋狂,也有點著魔!按照現在的說法,這是社會病態:按阿彌陀經最後所說的,就是劫濁、見濁、煩惱濁、眾生濁、命濁,所謂「人心不古,世風日下。」我們要認清楚了才好。

9. 般若空觀去惱障-倘使有點魔障的人,「不要」教他多拜佛、多打坐。拜佛多了、打坐多了,他不能用空觀把那一切煩惱空去,而煩惱和佛號或持咒誦經攪在一塊,亂糟糟的,精神也容易出毛病。要是能空出一切,再去用功,較比好!

10. 利眾積德調身心-所以要是曾經有過精神病的人,或是現在多少精神有點異狀的人,就告訴他,教他多作些功德,利益大眾的事情;有這個德行,能調身心,這樣才好。大體如此。

11. 修行回向還冤債——還有,倘使著了魔睡不著,就吃安眠藥、鎮靜劑,睡它幾天;著魔的人,大多數都不能睡。平常要是睡不好的人,也怕要著魔;最好能夠睡,說睡就睡,不睡就不睡,這樣較比好。不能睡好的人,尤其是長夜漫漫不能睡,時常發作,大體都是怕有冤家。一天、兩天晚上睡不著,或是因為喝酒、喝茶太濃,或者臨睡前有什麼事情,那就不怕。如果常常這樣鬧,怕有冤家或是魔障。這時就要用短期修持,好比但持往生咒,跟冤親債主回向;或者誦金剛經,十六分、十六分一半一半地誦,一切不必多;地藏經十三品,一品一品地誦,分開誦,不必太多。此外,多做公益和陰德的事情,多做善事,慢慢就能調好。

12. 拜佛——《法華經》二十八卷,第二十五卷《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說:念六十二億恆河沙數的菩薩,和拜一尊阿彌陀佛,也是平等、平等。千佛、萬佛,都是無量光明、無量壽命。六十二億菩薩,都是反聞聞自性,我們就念一尊菩薩,就是反聞聞自性。念一尊阿彌陀佛,在拜這一尊阿彌陀佛,也是反聞聞自性,無量光明、無量壽命,原理就是如此。我們專拜一尊佛,念念念佛、念念懺悔、念念拜佛,能得一心不亂;你念了六十二億恆河沙數諸佛,心裡不歸一心,那還不如一心念彌陀、求證一心。法門都是佛告訴我們應當如此念,就是這個心!你念到一心了,就是無量功德。拜佛中,至心懇切,懺悔我們無始劫來的業障。我們身體一百多斤,很沉哪,拜得漸漸越拜越輕、越拜越輕,拜得像在空中飄的時候,那是業障減少、消失的現象。不過,下手還得要至誠懇切,五體投地的拜才好。拜的時候,多少需要有一點懺悔心隨著,念念懺悔,它就沒有妄想了,妄想都是我們的業障,所以我們念念求哀懺悔、念念求佛力加被,念念念去,一句佛號打成一片才好。

佛像就像偉人的銅像,代表佛的精神,佛的精神就是無量光、無量壽,我們體會這個來拜。無量光明,我們心裡沒有無明煩惱;無量壽命,一定念念念去、才能證得無量壽。我們體會佛陀偉大的無量光壽,這樣一心念、一心拜去。拜的時候,腳步要用力量,上身輕,較比好,在醫學上說,往腳上用力量、往腳上想、上焦火、頭上的火能下降,於身體也好,上身輕也好拜。

法師簡介:懺雲法師,1915年誕生於遼寧安東(現稱「丹東」),家境富裕,自幼天性寬厚耿直。中學時赴日留學,後因照顧病重父親回國。24歲皈依佛門,後受五戒,為孝養父親做種種佛事。30歲禮澍培法師剃度,出家後即持過午不食戒直至圓寂。後只身前往廣濟寺受持具足戒。出家後親近倓虛大師、慈舟大師等教界碩德,1949年前往臺灣,聽講《梵網經》與《四分律》,嚴持戒律,精勤研習經律論。1956年,與弟子於臺灣南投縣埔裡鎮觀音山創建印弘茅蓬。1966年,始辦齋戒學會,提倡叢林生活,著重五堂功課,教學天台唯識,行歸持戒念佛,由此培育正信青年無數。曾遊歷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北美地區弘法多次,於眾多寺院道場、學會及善信居士住處揭示佛法要義。2009年於南投縣水裡鄉頂崁村蓮因寺方丈寮安詳示寂,身無病苦,相貌如生。荼毗後現舍利極多。鳳凰佛教《般若講堂》欄目今日刊登法師開示如上。

相關焦點

  • 懺雲法師 : 修行著魔的時候怎麼對治
    不修行,有著魔的,像精神分裂症;修行,也有著魔的時候。著魔的時候怎麼對治呢?  1.
  • 懺雲法師:為啥精進學佛修行反而還會生病呢?
    為什麼精進修行還會生病?(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我在信佛,以至於出家之間,都很願意聽暮鼓晨鐘。 在二十三年前,我忽然間,聽說母親故去的消息,我無限地感傷、悲哀! 在十二年,我得過敏性感冒,經過十年、十一年之後,這才敢拜佛的時候吹電風扇。最初不敢,就是冒了一身汗,以至於頭上一把汗,抹成像水一樣往下甩,也不敢開電風。以後就敢開了,敢開了偶而天涼的時候,還要又變成感冒,漸漸久了就好,電風再扇,很少有得感冒的時候。以至於晚間睡覺,有時候我還開一開在屋子裡吹,也不至於感冒了。 這樣想,還是自己體力不充足,漸漸體力充足了,也就不感冒了。
  • 懺雲老和尚
    明朗老和尚臨終前一日,曾哀懇相告:「會汶:世間皆假,急速辦當一切,出家修行!」29歲,經由省琛老和尚介紹,自安東遙迢入關至北平淨蓮寺安居。初入寮房,乍感苦悶焦躁,待朗誦《普賢行願品》一遍,始感雨過天晴,遂安定住下。30歲,就讀周叔迦居士創辦之中國佛教學院,於瑞應寺禮拜三十五佛時,感激無量。此年禮澍培法師祝髮,屬金頂毗盧派下第三十一代,法名成空,號心月。
  • 寧可千生不悟,不可一世著魔
    以往打七每年都有輕度著魔的人,比如有人在這裡坐得好好的,突然一下子哭起來了,晚上一個人在院子裡狂喊亂叫。  古人講,寧可千生不悟,不可一世著魔。對於修行而言,著魔可不是一件好玩的事。你不開悟沒關係,你可別著魔了;著了魔,往往很難對治。這麼說,不修行是不是更好些呢?要知道,這些魔障你不修行它們也存在,只不過它們不會像現在這樣集中地反映出來罷了。
  • 寧可千世不悟,不可一日著魔!
    在聽覺方面,比如說當我們用功用到一定的時候,心裡清清淨淨的,忽然聽到念佛的聲音,誦經的聲音,乃至種種美妙的音樂,有時還可能會聽到恐怖的聲音,甚至會聽到有人告訴你什麼時候會遇到什麼障礙,你的家人現在正如何如何,再過若干年你的修行會如何如何,等等。因為這些聲音對我們的修行主要是起著幹擾作用,所以是魔境。在這方面,許多信徒都有過親身體驗。
  • 海濤法師:三昧水懺的七種心
    一個修行人要感到慚愧,但是真正的慚愧,你要覺得~#所有眾生的苦都是你的錯,要有這個「大慚愧心」。02大恐怖心.過去我們給眾生的痛苦,未來都會百千萬倍發生在我們身上,這個「恐怖」就是不敢再犯,而且對對方有慚愧心。03大出離心.我永遠不再犯,永遠不再像過去那樣貪瞋痴,用感情、金錢去傷害任何人,這是一種「持戒」永不再犯。
  • 寧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著魔
    但是外道沒有這個傳承,他們是用禪定把妄想給滅了,叫入了無想定。這時妄想暫時不活動,如石壓草,如冰夾魚。但是為什麼求升反墜呢?因為他來生到天上以後,第三生來到人世間,他的煩惱會比一般人粗重,因為他因地的時候是壓抑的。諸位!你如果沒有依止佛陀的智慧來引導你的煩惱,老是用咒語跟佛號壓它,壓久以後到來生反彈時,你的煩惱比別人重,它會反彈。
  • 淨土法語:著魔最主要的原因是喜歡感應、喜歡神通
    歡迎加入結緣淨空法師微信號:jkfs777中國佛緣微信號:zgfy777大悲禪寺微信號:dbcs777
  • 蓮池大師《竹窗隨筆》「禮懺功德」。念佛一句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
    魯川往視,則云:「我昔為荊州守,高歡反,追我至江滸,遂死江中。我父母妻子不知安否?」魯川驚曰:「歡六朝時人,今歷隋唐宋元而至大明矣。」鬼方悟死久,並知為蛇,曰:「既作蛇,死亦無恨。但為我禮梁皇懺一部,吾行矣。」乃延泗洲寺僧定空禮懺。懺畢,索齋。為施斛食一壇,明日女安穩如故,懺之義大矣哉。
  • 學佛修行也要靈活運用
    佛菩薩大慈大悲指明路地藏佔察法門是幾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囑咐地藏菩薩為我們這個時代的人專門說的一種修行法門.特別對應我們現代人的心理和需求.這個方法的好處很多,尤其是對於我們的現代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佔察輪是修行這個法門的一種工具.用它來依靠地藏菩薩的感應力了解我們從前的善惡業報和現在的種種事情.
  • 【佛教常識】懺法
    自那時以來,採用大乘經典中懺悔和禮讚內容而成的懺法,以種種形式流行,從而產生許多禮讚文和懺悔文,至智顗時遂具備了獨自的形式。智顗於所著《摩訶止觀》卷二說四種三昧,第三半行半坐三昧,即法華三昧,為修習止觀的重要行法。智崑的懺法,即要把這三昧體現出來,因此,他依《法華經》的《普賢菩薩勸發品》和《普賢觀經》而成的《法華三昧懺儀》,既是修行的方法,同時也是懺悔的儀式。
  • 【法語清涼】一個人著魔比沒有修行還糟糕!
    一個人著魔比沒有修行還糟糕!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觀念:一個修行人,你偶爾起起煩惱,亂不了,因為你的本質是菩提種性;但是在修學過程當中,你著魔了,起顛倒了,那就全部都完了!一個人著魔——比沒有修行還糟糕!蕅益大師講出兩個理由:第一、魔相幽隱難見。這個五陰的魔境是很難判斷的,如果你事先不知道,修一修,一天到晚在那邊哭;或者修一修,整天很歡喜。這不正常!只要看到一個人修行以後變得不正常,就要小心了!修行是很正常的事,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一個人修得有點不正常,就有問題了,因為魔相幽隱難見。第二、魔害深重難堪。
  • 明安法師講菩薩戒| 第四十一、為利作師戒
    當然,我們也可以特別偏禮某些佛菩薩,比如八十八佛、五十三佛、三十五佛等。如《觀虛空藏菩薩經》上說,岀家在家菩薩犯重禁,當著慚愧衣,一日乃至七日禮十方佛,稱三十五佛名,別稱大悲虛空藏菩薩名,等等。總之,對境都是十方三寶,這是我們懺悔修法的依靠。懺悔到什麼時候呢?就是要到見好相才可以。各人的情況就不同了,有的一七日就能見到好相,有的二三七日,有的甚至一年才能見到好相。
  • 用最少的力量而得到功效最大的修行方法
    那要苦到什麼時候才能解脫?諸位在家居士!你們自己心裡想一想,有智慧的人,要仔細的思惟!  二、修行功德利益下代  我看在座諸位都是年紀較長的,當然你們過去一定也吃了不少苦,但各位總是在前生有慈悲之心、放生之心,所以才感今生壽命長,老來還可以修行。  既然老來還可以修行,又已經沒有家庭之累;那些家務事,「兒孫自有兒孫福」你就不必管那麼多了。
  • 地藏菩薩的懺法,您知道嗎?
    地藏菩薩慈悲懺法者,為令一切眾生發歡喜心,成善法益,而興懺法;為令一切眾生破除煩惱,成對治益。而見懺法,亦令一切眾生從戒定慧,自聞思修,成五根力,得善益。法會期間禮拜《慈悲地藏寶懺》,讚嘆地藏菩薩的大願功德,利益眾生。《慈悲地藏寶懺》共有三卷,是依據《地藏菩薩本願經》《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佔察善惡業報經》等有關地藏菩薩的經典制訂。
  • 【天赦日懺罪】庚子年閏四月廿九天赦日雷霆懺罪集福法會啟告
    年6月20日)特舉行《高上神霄雷霆宥罪法懺》活動,與眾位善信都可以一同懺罪消災,罪滅福生,積功累德,種下無量福田。【特別提示】庚子年一共有七個天赦日,但只有四個是可以使用的。其中有三個為戊日,道教之中有的人說,逢天赦日,戊禁之時也可以進行懺罪活動。這個其實是分情況的,戊禁之日不可以朝真禮鬥,不可以申文奏表是公認的。
  • 且看拜《梁皇寶懺》的七大功德不可思議之處
    法會期間大眾每天上午誦持楞嚴咒,下午拜《梁皇寶懺》,晚上聖空法師為大家逐句開示《梁皇寶懺》。也許我們參加拜懺的機會有很多,但能聽聞法師如此詳細開示懺法的機會卻真的很少。所以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這個千載良機。聖空法師曾開示,在所有的懺法當中,《梁皇寶懺》是最全面的一部懺法,這個懺本集聚了每一部經典懺法的精華。
  • 法華三昧寶懺簡介
    此《法華三昧懺法》是智者大師親筆所成,為當時的弟子怎樣可以得證法華三昧,當生成佛最為殊勝的至尊無上的微妙法門。故根慧大師說:「凡欲求懺悔今世惡劣業障消除者,開佛知見修行增福慧者,要超出三界火宅入清涼地者,乃至為千佛授手者,宜虔誠修習此《法華三昧寶懺》。   各位,佛法難聞,時機易失,莫待老來方學道,孤墳多見少年人,所以修行要緊。切!切!
  • 開示:地藏佔察懺學習問答 | 夢參法師
    問:剛才您開示的時候說,拜佔察懺要拜七天,一天當中是整天拜,還是只有早上或晚上分段拜懺?  夢參老和尚答:七天是你定個期限,打一個七。一天要拜幾次得看你的體力,或者早中晚三次,或者早晚兩次。但這不是按藕益大師所定的,因為他定的是了生死。我們現在初學習的時候不要太滿了,滿了容易斷,拜不下去。  最初開始鍛鍊,上午拜二次,下午拜二次,一次大概是四十多分鐘。
  • 火中金蓮非等閒——淺談在家居士修行的要點
    居家修行,客觀上是有許多障道因緣,但也有其殊勝之處:一是在家居士一般都需要自謀生計自食其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不依賴別人的布施,修一分得一分。二是在家居士遍布社會各個階層,可以用自己的正見正行帶動周圍的人來研修佛法。三是在家居士時刻都要接受五欲六塵的考驗,如能站穩腳跟,自然「佛法時時現前,煩惱塵塵解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