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一支被低估的膠片時代經典標頭佳能EF 50mm f1.4

2022-01-03 Chiphell

收錄於話題 #敗家 938個

CHH ID:bigliu

有一位知名攝影師說:「Every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 that I know, either have one or used to have one」,大意是說,不管以後要不要賣掉,這顆鏡頭使用佳能的影友至少人人都要入手試試。

佳能EF 50mm f1.4 USM

1995入手佳能EOSA2E時只配了EF28-105的一隻標準變焦頭,後來換成EF24-85標頭,50mm的標頭一直用理光7M2配PK50 1.7,這隻小巧的理光標頭給我拍攝了不少珍貴的照片。

2009年買了佳能單反5D2配24-105F4套機,準備買50mm標頭時,網絡上的傳言EF50 1.4的對焦機構使用不當出問題的機率較大阻止了買入EF50 1.4的一次很好的機會。後來買了據說虛化超過佳能EF50 1.4的適馬第一代適馬50mm f/1.4 EX DG HSM ,這支適馬50 1.4的畫質確實不錯,但巨大的77mm濾鏡口徑和較大的體積造成的攜帶不便有影響了它的使用頻率。使用多年後因為體積較大攜帶不便的原因在閒魚上把適馬50 1.4賣了。

整理多年前拍攝的照片,發現用適馬50mm 1.4標頭拍攝的照片相當的耐看,對50mm標頭的自然的透視感喜愛有加。當佳能把EF 50 1.8升級成EF 50 1.8stm時,首發就買了著名第三代小痰盂。雖然也是相當不錯的一隻小巧便攜畫質不錯的標頭,但是和專業級別的f1.4標頭相比,總覺得缺少些什麼東西,也許是做工,也許是畫質,更也許是1.4大光圈透出的那份專業級別的自信和底氣,加之聚焦速度一般,一直在等EF 50 1.4的改進款發布上市。EF 50 1.4水貨的價格才1600塊,比25年前的價格還低了1000多元,25年前要幾個月的工資才買得起一隻2600元的標頭,現幾分之一月的工資就可以買一隻EF 50 1.4標頭。價格早就不是阻擋購買50 1.4標頭的原因。

2017年忍不住買了EF50 1.2L,使用一段時間後因為對50L的移焦現象不能接受選擇了退貨。退貨後就再沒有對一代EF 50 1.2L動過心,一是體積大重量重攜帶沒有300克左右的標頭方便,二是移焦造成的畫質偏軟和聚焦不實。現在想來,第一次入EF 50 1.4的機會被手裡有理光50 1.7可以將就用給錯過了,第二次入手EF 50 1.4的機會讓適馬50mm 1.4 EX給錯過了,第三次入手EF 50 1.4的 機會讓EF 50 1.8STM給錯過了,第四次入手EF 50 1.4的機會讓EF50 1.2L給錯過了。這幾次錯過EF 50 1.4更重要的原因是總認為佳能會很快更新EF 50 1.4,一晃25年了,佳能的EF 50 1.4一直沒有更新。

2018年9月佳能EOS R和RF50 1.2L發布後,對堆料的重達950克的RF50L更是失去了興趣,就是全開畫質再好,對我也完全沒有購買的動力。因為,發燒攝影時間長了都知道,能帶出去的相機和鏡頭才是好相機和好鏡頭。體積龐大的相機和鏡頭,畫質再好,天天放在防潮箱裡,也發揮不出它們應有的價值。對於標頭來說,小巧便攜,光圈在f1.4已經足夠使用了。考慮到就是以後RF 50 1.4發布後,也不會有EF 50 1.4的超高性價比,而且EF 50 1.4可以用在膠片相機EOS 5上,這是未來的RF 50 1.4所不具備的特色。基於以上種種原因,在EF 50 1.4面世25年後,在多次錯過EF 50 1.4後,在各廠家的全畫幅無反相機發布後,2018年10月,入手了也許早在10多年前就應該購買的EF 50 1.4。

使用過幾年的適馬50 1.4老款,和新款適馬50A一樣都是好頭,但也有一個難以接受的缺點,太大太重。膠片時代的50mmf1.4標頭,在保證f1.4大光圈同時,又具有輕巧的體積和重量,比變焦頭輕的太多。進入數碼時代後,大光圈50mm標頭變的追求極致銳度,體積和重量越來越大了。沒有考慮購入RF 50mm f/1.2 L 是兩個原因,一是太重,有違拍人文小巧便攜畫質好的標頭要求,二是f1.2的光圈虛化過度,在人文拍攝中超過f1.4的標頭光圈都有背景虛化超過拍攝需求,背景過度虛化環境交代就差了,個人認為F1.4是一個好的折中,控制了體積,保證了畫質。

以上照片為用佳能5D4,EF 50 1.4全開光圈拍攝鄉場

喜歡用EF 50 1.4這個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290克的重量和較小的體積,在數碼時代這樣的體積和重量已經非常稀少了。至於有人說的跑焦,EF50 1.4中跑焦的機率有但不大,至少比適馬 50 1.4EX的對焦要準的多。有人說全開的紫邊,也不不明顯,也許有5D4數碼優化的原因,總之,跑焦和紫邊也不是有人所說的那樣。網絡上對一隻鏡頭的風評,不少網友的發言也許是一時興起也許是故意為之,總之隨口點評的鍵盤俠不佔少數,多年的經驗教訓是,不要被有人有意無意散播的不實傳說給誤導了,適合自己的自己喜歡的器材才是最好的器材。

1993年發布的佳能EF50 1.4採用傳統高斯光學設計,具有最大光圈f1.4級別的標準定焦鏡頭。光學系統基於曾作為佳能鏡頭色彩還原標準的FD 50mm f/1.4發展而成,可獲得與ISO推薦值幾乎一致的色彩平衡。和數碼時代非傳統高斯結構的50標頭不一樣,現代數碼頭銳度越來越高,但是缺少膠片時代高斯結構老標頭的味道。EF50 1.4雖然沒有FD 501.4手動頭那麼老,但也算得上膠片時代的經典自動聚焦老頭了。這顆鏡頭拍出來的發色自然,奶油散景比用過的適馬 50 1.4的更出色柔和,具有膠片時代特殊的電影氛圍感。大光圈的散景威力迷人,這顆拿來拍人像很容易就會中毒了,我喜歡的日本攝影師森友治的幾本《家庭日記》主要拍攝鏡頭就是佳能EF 50 1.4。

以大光圈定焦鏡來說,這顆表現十分優異,1.4畫質全開可用,只要小縮光圈至2.8,畫質的提升相當明顯,F4為最佳畫質。從MTF 曲線上看,收到F4 這個鏡頭的優點就都出來了,中心,邊緣一樣漂亮,晴天小縮光圈至F4.0,你一定會訝異這顆鏡頭的成像質素。從畫質上來說,EF 50 1.4全開光圈的銳度完全可以接受,全開可用是我對一隻常用的鏡頭的基本要求,EF 50 1.4無疑是一隻全開畫質可以滿足專業級別要求的經典標準鏡頭,發色沒雖然有50L 濃鬱也相當不錯,色彩清新自然,成像通透銳利。個人感覺EF 50 1.4全開光圈的畫質好於50mm f/1.4 EX DG HSM,跑焦的機率也比50mm f/1.4 EX小。EF 50 1.4的散景比適馬50mm f/1.4 EX的散景漂亮,EF 50 1.4的散景比適馬的那只有更化的開來,適馬在拍夜景等背景虛化不錯,但白天拍攝帶植物樹枝樹葉等雜亂些的背景時,背景虛化就有一種細細的光斑化不開來的感覺,而佳能50 1.4就沒有這個問題。雖然佳能的50 1.4虛化沒有50 1.2L那些散景虛化的玄學,但也相當的漂亮。和現在數碼時代堆料的笨重的50 14、1.2標頭相比,EF50 1.4的虛化可能沒有那麼柔和精緻,畫質可能沒有那麼銳的過分,但傳統的沒有數碼優化的EF 50 1.4等膠片時代的優秀標頭,是一種傳統的膠片時代成像風格,更具懷舊的特色,算不上誰好誰壞,關鍵是自己喜歡的風格就行。和適馬50mm f/1.4 EX相比,佳能EF50 1.4的最近拍攝距離和最遠拍攝距離,中等拍攝距離對焦都非常準確,不像適馬50mm f/1.4 EX一般拍攝距離確實不跑焦,但遠距離拍攝和合焦缺很不穩定,經常銳度不夠。曾經用EF 50 1.4最大光圈拍攝風景和雕塑,f1.4光圈下的成像銳利,畫質完全可用,這樣在偶爾手持拍攝遠景夜景是可以放心用f1.4的拍攝。

所以ef50 1.4無疑是一隻想體驗膠片時代50 1.4老鏡頭味道的極佳鏡頭,其他再早膠片時代的50 1.4老鏡頭比如FD 50mm1.4,有老境的味道,但缺少自動對焦功能,或者是因為太老了全開光圈畫質差紫邊嚴重,EF 50 1.4既有老境味道,自動聚焦功能,全開畫質又有保證,關鍵是價格還合理。

無疑,佳能EF 50mm f/1.4 USM是目前最具性價比的50 1.4標頭,1993年發布至今也有快30年的歷史了,但仍然寶刀未老。我是從50L玩到EF 50 1.4的。EF50 1.4和老款的EF50 1.2L相比,50L近拍加全開光圈,畫質很軟,比50 1.4在銳度上差了不少。EF50L的優勢在L加持,做工好,防水防塵,虛化柔,成像和色彩玄學有特色,從銳度和體積考慮,50L對我來說,還不如50 1.4。

對EF 50 1.4的喜歡程度遠勝於EF 50 1.2L,一是體積和重量,290克適合街拍,590克太重攜帶不便,二是50 1.4的全開畫質比50 1.2L的全開畫質好。要說EF 50 1.4不如50 1.2L的地方,鏡頭做工和材質,玄學虛化,色彩50 1.2L色彩更飽和,這三點對個人拍攝題材意義不大。長時間的使用後對這隻EF50 1.4標頭愛不釋手。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就像同樣經常使用的富士XF 35 1.4,雖然有這樣那樣的缺點,銳利的焦內成像和玄學加成的背景虛化效果,直到今天仍然是我最喜歡的富士鏡頭。

也許佳能EF 50 1.4也是這樣一隻鏡頭,雖然發布二十多快三十年了,但仍然是佳能綜合起來最值得購買的一隻50 1.4標頭。能EF 50mm/f1.4 usm,不是佳能L級別,不是佳能最好的環形超聲波馬達,但有三點好處:一是體型較小,攜帶方便,不到300克的輕巧重量讓人帶出門拍照沒有壓力。二是高影像質素的鏡頭,畸變校正好圖片不變形,背景虛化效果自然。三是價格公道,物超所值。

以上照片均為相機EOS RP轉接EF50 1.4拍攝

老境EF50 1.4,轉接在RP上滿滿血復活,聚焦速度極快,畫質很好,對焦準確,背景虛化自然,畸變變形小。真心好頭,如果做工再好點,換上環形USM 掛個紅圈都不過分。

不像現在數碼時代堆料的笨重的追求全開就傻銳的鏡頭,老鏡頭不求最銳,但最有味道、耐看。

膠片時代的50mm標頭還有一個優點是畸變校正很好,不需要後期軟體校正變形。近年的一些定焦鏡頭為了降到成本,設計時不時靠光學鏡片校正畸變,而是考機內軟體或者後期出片軟體校正畸變變形,這樣帶來一個缺點,如果拍攝RAW格式,後期軟體又沒有該鏡頭的配置文件的話,不能自動校正畸變變形,給後期出片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佳能EOS RP,RF50 1.8,轉接EF 50 1.4

對EF 50 1.4的成像色彩表現非常滿意,後來又買了RF 50 1.8完全是為了隨身便攜的需要。以後正式拍攝對攝影器材體積重量不敏感時,或者人像等拍攝,還是EF 50 1.4轉接RP。兩隻同焦距的50mm做到大小體積、大小光圈兼顧。兩隻加起來的價格才2900不到,超值!

EF 50 1.4雖然全開光圈對焦準確銳度完全可用,但拍攝人物近景特寫時還是要慎用1.4光圈,原因是全開加近拍,景深太淺,不能保證人物五官等重要部分都在景深範圍內,同時也避免軸向色差對圖片的影響,拍攝特寫又想虛化背景把光圈收小至f2、f2.8比較好。多次拍攝得出經驗,為了兼顧足夠的景深和背景虛化效果,個人喜歡常用F2.0拍攝。對EF50 1.4鏡頭,F2,F2.8,F4等幾檔光圈可以取得適當景深、背景虛化和主體銳度的良好平衡,這幾檔光圈是EF50 1.4的常用推薦光圈,當然追求虛化為主時也可以放心的全開光圈拍攝。

相關焦點

  • 「人像超值利器」——佳能EF 50mm/f1.4
    我們再來看一款佳能EF鏡頭陣營裡的「人像超值利器」——佳能EF 50mm/f1.4。  雖然50mm F1.8鏡頭的價格更加便宜,但筆者依然推薦光圈更大、做工更好的佳能50mm F1.4。該鏡頭在F1.4最大光圈時擁有出眾的焦外虛化能力,同時焦點處依然擁有出色的銳度,非常適合人像的拍攝。
  • 【標頭新時代】畫質向50mm f/1.4規格鏡頭橫評
    ↑注意:這個定義是錯的。標頭的正確定義是,某畫幅的標準鏡頭,其焦距應等於該畫幅底片的對角線長度。135全畫幅的對角線長度是43.2mm,所以其實世界上也就一支鏡頭相對嚴格的符合這個標準——那就是賓得的FA 43mm f/1.9 Limited。不過由於習慣使然,一般40~60mm焦距的鏡頭都被劃在了標頭這個範圍之內。
  • 經典襲來 佳能EF 50mm f/1.8 STM發布
    作為佳能EF 50mm f/1.8 II的升級產品,新的EF50mm f/1.8 STM通過應用數碼時代的鍍膜技術,實現了畫質的進一步提升,而搭載的佳能STM步進馬達則帶來從照片拍攝到視頻記錄過程更安靜、快速的對焦表現,此外金屬材質卡口設計進一步強化了鏡頭的可靠性。
  • 佳能正式發布EF 50mm f/1.8 STM
    新聞稿 經典襲來,佳能EF 50mm f/1.8 STM新登場2015年5月11日,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宣布推出EF系列標準定焦鏡頭新品EF 50mm f/1.8 STM。作為佳能EF 50mm f/1.8 II的升級產品,新的EF 50mm f/1.8 STM通過應用數碼時代的鍍膜技術,實現了畫質的進一步提升,而搭載的佳能STM步進馬達則帶來從照片拍攝到視頻記錄過程更安靜、快速的對焦表現,此外金屬材質卡口設計進一步強化了鏡頭的可靠性。
  • 15000元標頭之王!佳能RF 50mm f/1.2評測
    在EF鏡頭時代,佳能有過50mm f/1.0,後來演變至50mm f/1.2,這枚鏡頭髮布於2007年。在2018年我們迎來了RF時代的全新升級,全新的50mm f/1.2是一顆完完全全重新設計的鏡頭,有著極佳的畫質表現。很多用戶表示,目前已公布的RF鏡頭中最具有吸引力的鏡頭正是這枚50mm f/1.2。究竟這枚鏡頭實際表現如何,今天我們就帶來詳細評測。
  • 尷尬的佳能標頭 - 50mm哪支強【佳能篇】
    第7名 EF 50mm F1.8 STM (小痰盂)第13名   EF 50mm F1.8 STM(小痰盂)4個品牌共18支全畫幅標頭,佳能和尼康,基本上是墊底兒的。你看這個跑分能說明什麼?說明曾經稱霸人像攝影界的神頭 50mm F1.2L USM 不值一提?說明一直作為主力標頭的50mm F1.4素質如此不堪?
  • 寧靜小痰盂 佳能EF 50mm f/1.8 STM評測(全文)_佳能 EF 50mm f/1.8...
    說起佳能的50mm鏡,從f/1.8到f/1.2都可謂是有著相當年份和歷史的經典鏡頭了。而在經過了多年的等待後,我們終於等到了佳能在數碼時代帶來的50mm新鏡——EF 50mm f/1.8 STM。作為佳能EF卡口的第三代50mm f/1.8鏡頭產品,新鏡頭加入了STM馬達技術、並全面提升了鏡頭的做工和質感。
  • 經典「小痰盂」的新生 佳能RF50mm F1.8 STM評測
    歡迎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回復「轉載」獲取授權說到50mm F1.8「小痰盂」這支鏡頭,可以說堪稱經典,在單反時代,這支鏡頭是眾多用戶的第一支定焦,同時也是眾多用戶的第二支鏡頭,而這支鏡頭之所以如此的成功,一方面是因為綜合的光學素質表現還不錯,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其價格便宜。
  • 大光圈標頭 尼康50mm f/1.8D鏡頭評測
    作為攝影愛好者能擁有一支成像質量好,價格便宜的鏡頭是不可多得的。尼康50mm F1.8D具有F1.8的最大光圈,可以在弱光下進行拍攝而不用擔心快門速度不夠,同時大光圈帶來的淺景深效果,非常適用於人像拍攝。
  • 十足進步 佳能發布EF 50mm f/1.8 STM
    佳能EF 50mm f/1.8 STM鏡頭佳能EF 50mm f/1.8 STM鏡頭拍攝樣張 EF 50mm f/1.8鏡頭於1987年3月與EOS系統一同發布,EF 50mm f/1.8 II鏡頭作為後繼型號推出。
  • 小痰盂更新了 佳能發布EF 50mm f/1.8 STM
    2015年5月11日,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宣布推出EF系列標準定焦鏡頭新品EF 50mm f/1.8 STM。EF 50mm f/1.8 STM在與佳能EOS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搭配時,可在50mm標準焦距下拍攝,適合多種題材;而搭配APS-C畫幅EOS數碼單眼相機時,可獲得相當於約80mm視角,十分適合人像攝影。新鏡頭繼續保持了小型、輕量的特點,方便攜帶,拍攝者可輕鬆進行創作。
  • 807元,佳能正式發布EF 50mm f/1.8 STM鏡頭
    攝影志 公眾號:danfanlvyou 裡面有攝影交流版塊,歡迎討論人人都是攝影師。2015年5月11日,佳能(中國)有限公司宣布推出EF系列標準定焦鏡頭新品EF 50mm f/1.8 STM。  佳能EF 50mm f/1.8 STM鏡頭拍攝樣張  EF 50mm f/1.8鏡頭於1987年3月與EOS系統一同發布,EF 50mm f/1.8 II鏡頭作為後繼型號推出。
  • 卡口的勝利 從佳能RF50mm F1.2 看新時代鏡頭發展
    而從EOS時代開始,佳能歷代的50mm鏡頭都頗具傳奇色彩,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一聊佳能那些經典標頭,一直到最新的EOS R系統上的這支RF50mm F1.2 L USM,看一看這些年鏡頭的發展。最佳性價比鏡頭:EF 50mm f/1.8 STM從筆者開始攝影的時候,每當有人問「除了套機鏡頭還有什麼鏡頭推薦?」
  • 佳能EF 50mm f/1.8 STM鏡頭體驗
    ,並擁有f/1.8 大光圈,容易拍攝出迷人的淺景深效果,成為不少攝影愛好者的首支大光圈標準鏡頭。而Canon 近期推出全新50mm f/1.8 鏡頭,繼承上一代輕巧而成像優秀的特質,加入更多全新設計,生產出新一代的 EF 50mm f/1.8 STM 大光圈定焦鏡頭。
  • 旅行中的第二支鏡頭 佳能50mm F1.4試用
    今天筆者就找來了一支佳能EF 50mm f/1.4 USM定焦鏡頭,看看EOS 700D搭配這支大光圈鏡頭能給我們帶來怎樣的感動。目前景明網佳能50mmf/1.4價格為2580元 網址:http://www.jmyx.com.cn/goods-3355.html出們旅遊自然是越輕便越好,佳能EOS 700D機身搭配EF 50mm f/1.4 USM鏡頭,整機的重量不過才870克,將其掛在脖子上即使是長途奔波也完全不會有累贅的感覺。
  • 【小痰盂的大亂鬥】——佳能、尼康、索尼50(55)mm f/1.8鏡頭橫評
    50mm f/1.8這種規格的鏡頭(尤其是佳能的)相信很多器材黨都對其嗤之以鼻——沒錯,它太便宜了,價格也就幾百塊人民幣,甚至便宜到讓很多人都覺得這種鏡頭可以當消耗品來用,品控渣又怎麼樣,用壞了直接扔掉就好了……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痰盂」鏡頭的毒性其實一點都不差——在大家剛入門、都在用小光圈套頭的時候
  • 拍攝人像時佳能EF 50mm f/1.2L USM 的優勢
    佳能50 F1.2鏡頭是一款超大光圈鏡頭,光圈最大達到了F1.2 。
  • 【佳能EOS器材】佳能EF 35mm 、EF 50mm 、EF 85mm 你會選哪個呢?
    今天小編與小夥伴兒們分享使用EOS 6D Mark Ⅱ搭配三支佳能EOS定焦紅圈鏡頭,展示35mm、50mm、85mm三個焦段的鏡頭在人像拍攝上的異同與特色。2、不同焦距虛化效果差異不同焦段定焦鏡頭的虛化效果是不同的,為了更好的展現這三支鏡頭的虛化差異,我們將EF 35mm f/1.4L II USM、EF 50mm f/1.2L USM、EF 85mm f/1.2L II USM這三支鏡頭的光圈都設置為F1.4。
  • 日課 | 萌新首選標頭,佳能50mm f/1.8 STM體驗
    本文的主角佳能50mm f/1.8 STM就是這樣一款鏡頭,小編相信這支鏡頭應該是大多數佳能用戶購買的第一支定焦鏡頭,它在用戶手中的保有量絕對數一數二。雖然選購這支鏡頭的初衷大多是因為預算有限,但這支50mm f/1.8 STM鏡頭之所以如此受歡迎,不僅是因為其便宜的價格,更是因為這支鏡頭的畫質的確出色。
  • 詭異的標準視角 非50mm全幅標準鏡頭小覷
    ▶Contax G 45/2:傳統印象中,標頭的比拼多在光圈大小,大光圈標頭的綜合素質自然不會很差,一支光圈值僅為F2的膠片時代標頭能入選頂級標準鏡頭,必然是亮點頗多。▶KONICA HEXANON-M 60/1.2:柯尼卡在膠片時代有著很大的佔有量,其著名的M卡口Konica RF、Konica AF旁軸相機口碑極好,功能強大,算是膠片時代的黑科技廠商。HEXANON-M 60/1.2鏡頭很多朋友不了解,該鏡雖為傳統聯動測距旁軸鏡頭,但採用了現代鏡頭的設計,大光圈下有卓越的解像力和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