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與段行建形同陌路?群創與鴻海的恩怨瓜葛

2021-02-14 WitsView睿智顯示調研

群創去年表現可圈可點,但卻傳出段行建異動的訊息。所謂無風不起浪,郭臺銘到底在打什麼算盤?他和段行建之間已形同陌路了嗎?

2014年11月下旬,群創與大股東鴻海共同宣布,將斥資800億到900億元建置一條六代LTPS(低溫多晶矽)面板產線,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親自到高雄市路竹區站臺。郭臺銘話說得漂亮,該產線將可提供當地約3000多個工作機會,但是群創董事長段行建內心應該擔憂的卻是:「公司營運好不容易擺脫之前虧損的窘境,現在卻要大舉投入不擅長的領域,技術跟資金要從哪來?」

結果,就在宣布路竹重大投資的一個月後,市場就立刻傳出郭臺銘要換掉段行建董事長的職位,雖然鴻海、群創雙雙嚴正否認,但段行建無論是在今年股東會提前改選遭撤換,或是做到明年任期結束,終究都恐離開群創。

其實,段行建帶領的群創,趁著一四年面板產業復甦,繳出一張亮麗的成績單,照理說,郭臺銘實在沒道理要換掉段行建,但個中關鍵,就在於面板產業將面臨急遽的變化,而這條連影子都還看不到的LTPS產線,最後成為雙方衝突的導火線,也讓群創背後的路線之爭,浮上檯面。

轉型的考驗 面板廠的難題

研究機構WitsView顯示器事業處資深研究協理邱宇彬表示,一四年是近幾年以來,面板產業最旺的一年,包括電視出貨量年增率達5.4%,突破之前僅有2到3%的低檔期,同時平均出貨面積也從40.1寸拉高到42寸;筆記本電腦也因為廠商推出低價產品及平板計算機需求走弱而回升;顯示器也受惠於桌面計算機換機潮而成長,平均出貨尺寸也從19寸擴大到23寸。

展望一五年,邱宇彬不諱言,一四年主要是因為供給並沒有新產能開出,而需求則有換機潮推升成長;但是今年供給端已經不向去年那麼平穩,包括中國廠商京東方、中電熊貓跟華星光電都將各有一條新的八點五代線要投產,另外,在需求部分,電視出貨量因為去年的高基期,一五年成長幅度將趨緩,筆記本電腦也因為低價效應減緩,預估需求僅與去年持平,顯示器成長動能也偏弱。

近期傳出鴻海與群創在高層人事的紛爭,業界人士也表示,正好說明了今年面板景氣將從去年的高峰期,進入一個不確定期,意味著面板廠商已將面臨轉型的關鍵局面。

法人分析,電視面板仍將是主要去化產能的重要領域,不過,主要的品牌廠就是韓國的三星、LG,以及中國的六大廠商,康佳、海爾、創維、TCL、長虹、海信等廠商。其中三星跟LG雖然有自己的面板廠,但都還需要跟友達、群創等面板廠拿貨,可是相較於友達與三星的關係密切,群創或許因為鴻海的關係,始終未能與三星建立更緊密的合作。

不過,群創卻透過不同於其他面板廠的切割策略,群創全力搶攻中國品牌客戶,站穩了主要供應地位,走出了一條自己的路。但中國政府積極扶植自己的面板產業,目標要拉高面板的自給率,或許短期之內,中國面板廠的產能及良率都還需要時間發展,但這對群創來說,已經埋下了一個不小的隱憂

郭臺銘拉攏蘋果 寄望群創

產業人士分析,相較於大股東鴻海跟蘋果的緊密關係,群創跟蘋果幾乎沒有任何的往來,「群創曾短暫供應iPad 2面板,但僅僅是一小批而已」。對於鴻海來說,蘋果主要產品包括智能型手機iPhone、平板計算機iPad、筆記本電腦MacBook等所需的零組件,如印刷電路板、連接器、機殼等,鴻海集團的子公司都是相關的主要供貨商。

不過唯獨面板,這個佔零組件成本比重最高的產品,由於蘋果iPhone採用的是LTPS面板,主要供貨商包括日本JDI、夏普與韓國LGD,鴻海卻沒有吃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日本跟韓國的廠商分食,郭臺銘當然不能就這樣拱手讓人,因此鴻海才會計劃在中國四川成都成立LTPS廠天億。不過就目前看來,天億並沒有達成鴻海所設定的目標,因此鴻海自然就把希望寄託到群創身上。

郭臺銘與段行建的個性迥異,郭臺銘身為集團總裁,為了激勵士氣,往往會把目標訂得很高,但段是專業經理人,對於要講出口的話總是考慮再三,因此在日前的LTPS投資記者會上,郭與段之間幾無交談,全場只看到郭臺銘暢談新廠的目標,至於段行建對於建廠細節則是語多保留。

產業人士分析,這幾年雖然鴻海力求轉型,希望逐步轉到由商貿帶動技術代工,但是蘋果依然是鴻海最大且最重要的客戶,不管鴻海是否轉型成功,都不能也不會放棄蘋果這個大客戶,而且還要想辦法拉近彼此關係。因此,鴻海如何能夠提供更多的零組件產品,協助客戶減少供應鏈管理的相關成本及問題,就能更加穩固雙方關係。

郭臺銘的態度已經很清楚,要透過「一站購足」的策略來綁住蘋果,面板這個關鍵零組件絕對不能缺席,而且群創又是鴻海集團成員,如果群創產品能夠達成蘋果的要求,蘋果自然也沒有拒絕的理由。

來源:蘋果日報

關注我們

您可以:點擊文章標題下的藍色文字:WitsView,加關注即可。

您也可以:點擊文章右側選項鍵,點擊查看官方帳號,加關注即可

相關焦點

  • 鴻海群創董座6月改選 王志超呼聲高
    王志超現為鴻海發展面板應用的K次集團主導人,若接下群創董座,未來可望集結鴻海集團內資源,衝刺面板布局。鴻海集團近期面板相關布局主導人選逐步浮現,外界預期,鴻海副總裁戴正吳若能進入夏普董事會,搭配王志超出任群創董座,未來鴻海集團面板「臺日聯機」陣容底定,有望促使群創與夏普在研發與生產的密切合作,開啟鴻海集團眼球革命的新時代。
  • 解析郭臺銘與段行建的路線之爭
    群創去年表現可圈可點,但卻傳出段行建異動的訊息。所謂無風不起浪,郭臺銘到底在打什麼算盤?他和段行建之間已形同陌路了嗎?
  • 鴻海/群創的LTPS面板新路線
    在LTPS面板陷入供過於求的狀態下,鴻海董事長郭臺銘依然堅持要新建LTPS產線,而且還拉著群創一起來。
  • 夏普變局,意外牽動群創高層改組
    談了4年的鴻夏戀,終於在4月2日拉下序幕,籤約儀式在大坂府堺市的堺顯示器製造公司舉行,鴻海集團總裁郭臺銘、夏普社長高橋興三、鴻海副總裁戴正吳三人都雙手交疊,宣示未來兩家公司緊密的合作,會場能見中華民國與日本國旗並列。這是日本電機大廠首度被外資企業收購,臺灣、日本乃至國際媒體都高度關注。不過夏普5月12日最新公布的財報,依舊沒有聽見好消息。
  • 擁群創、並夏普、赴美設廠,鴻海面板策略布局大拆解!
    鴻海董事長郭臺銘與美國總統川普相偕現身美國白宮,吸引了不少鎂光燈焦點。這也是面板產業供應鏈首度在非亞洲地區生根,更讓許多人好奇,郭董在打什麼算盤?另一方面,將時間拉長一點來看,從併購夏普開始,鴻海對於面板的布局動作頻頻,整體策略思考究竟是什麼?
  • 夏普+群創+中電熊貓成全球最大IGZO聯盟!車載面板鴻海奪首個世界第一;鴻夏戀傳蘋果操刀
    對於群創與夏普之間的關係,郭臺銘則認為,未來群創作群創的,夏普作夏普的。但夏普一定是做領先技術的產品、最新的技術。屆時,群創可能變成夏普的外包商,由夏普外包給群創進行大量生產。讓夏普持續走在前面,進行技術的研發,然後由群創提供大量生產支持。
  • 郭臺銘等待下一個「郭臺銘」:鴻海接班人大猜想
    郭臺銘是王永慶一般的第一代創業者,鴻海是臺塑一般業務多元、山頭林立的家族企業。在見過臺塑之風波後,郭臺銘如何安安心心、了無牽掛把權力一清二楚地交接出去? 一位接近郭臺銘的臺灣人士表示,郭臺銘「很強悍、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氣」。強人治司,底下的人沒有一天真正領導過公司。
  • 鴻海、夏普4月2日正式籤約;郭臺銘:盼4年讓夏普轉盈
    鴻海收購夏普正式籤約郭臺銘:全球高科技產業最棒的一天!鴻海和夏普今天台灣時間下午 2 點,在日本大阪堺市 10 代廠SDP(Sakai Display Product Corporation)舉行籤約儀式和全球聯合記者會。高橋興三、郭臺銘、戴正吳依序進場。郭臺銘站在中間,與高橋興三和戴正吳一同接受現場媒體拍照。
  • 神秘的「代工帝國」鴻海精密與郭臺銘的成功三部曲 【十分鐘公司簡史】
    1985年,郭臺銘創立了自有品牌富士康(FOXCONN),作為鴻海旗下代工品牌,承接臺灣以外的代工訂單。此後,郭臺銘以富士康為平臺,歷經數十年經營,構建起龐大而神秘的「代工王國」。1988年,郭臺銘赴深圳考察投資環境,並在深圳寶安區建立了中國大陸的第一個生產基地——深圳海洋精密電腦接插件廠。1993年,鴻海繼續擴張深圳生產基地,並在蘇州崑山建廠。
  • 郭臺銘參選後鴻海系股票暴漲,鴻海誰來接班?
    4月17日下午,據《人民日報》報導,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國民黨中央黨部接受黨主席吳敦義頒發的榮譽狀後,宣布參加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國民黨黨內初選。此重磅消息一出,兩岸「鴻海系」股票全線大漲,A股上市公司工業富聯(601138.SH)尾盤封上漲停。郭臺銘決定參選,對鴻海和相關電子行業均有不小影響。
  • 郭臺銘掌千億上市王國 富智康兩日爆升四成 鴻海市值今增70億
    而深圳上市的鵬鼎控股更升停板,報31.91元人民幣,臺灣的鴻海精密升2.11%,報91.8臺幣收市,市值單日升近70億港元。在臺灣,鴻海旗下亦有持有14間上市公司,包括訊芯、臻鼎、建漢、GIS-KY、群創、京鼎、鴻準等。海外市場方面,在2016年收購了日本Sharp。
  • 郭臺銘示警貿易戰恐全面開打,鴻海再度陷入市值保衛戰
    作者|芯科技    校對|詩詩集微網·愛集微APP,各大主流應用商店均可下載芯科技消息,鴻海董事長郭臺銘3日召開記者會,表達中美貿易戰恐將全面開打,甚至可能釀成戰爭,引發投資人擔心鴻海能否逃過一劫的疑慮,壓抑鴻海早盤再度陷入市值1萬億元新臺幣的保衛戰。
  • 鴻海將在高雄建廠?韓國瑜與郭臺銘熱線3小時
    文|Aki校對|木棉圖源|網絡集微網消息,前高雄縣長楊秋興爆料,新當選高雄市長的韓國瑜,與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通電話,且一通電話就達3小時,力邀郭董到高雄設廠。市場聯想,鴻海集團可能擴大在高雄投資。韓國瑜選曾說要邀請爭取鴻海在高雄設廠,創造10萬個就業機會,當時被民進黨議員大酸「吹牛」。
  • 郭董震怒大動作整頓群創!將追究48名跳槽鹹陽彩虹離職員工違反營業秘密責任
    因為本刊接獲爆料,就在2個月前,群創才對跳槽到中國彩虹光電的48名員工發出存證信函,追究違反營業秘密責任。其實,站在背後下指導棋的人,正是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上周三(11月23日),鴻海集團旗下面板廠群創的員工收到1瓶來自董事長王志超籤名,僅有群創光電限定的可口可樂,上面還印著一鼓作「氣」Go!Go!Go!
  • 鴻海集團年度營收首次下滑:郭臺銘謀劃多元化轉
    不難推測,佔據鴻海總營收的50%以上的蘋果業務,影響了鴻海整體業績。2016年財年,蘋果的營收也出現首次下滑,iPhone的市場需求較為溫和。另一方面,鴻海在整合夏普的過程中也受到夏普業績的拖累,夏普的走向存在不確定性。    儘管如此,郭臺銘近年來一直在帶領鴻海轉型,從自有品牌到渠道多次試水,欲撕掉代工標籤。
  • 鴻海梟雄:郭臺銘
    現在鴻海精密工業公司幾乎包辦所有資訊科技類產品代工,並且已經超越臺積電,成為臺灣業績高的民營公司。  別以為五十多歲的郭臺銘會因此意氣風發,事實上他一直低調地拓展事業,儘量迴避媒體。鴻海的客戶不希望他們的零件商鋒頭過健。就連公司總部,郭臺銘都刻意遠離科技大廠聚集的新竹科學工業園區,選在較不為人知的土城工業區。
  • 郭臺銘不放手 傳鴻海提案買夏普2000億日圓優先股;夏普、INCJ出資金額談不攏 郭臺銘赴日搶親夏普
    外媒報導,鴻海董事長郭臺銘直接與夏普銀行團和日本官員洽談,鴻海方案包括向銀行團購買2000億日圓的夏普優先股。彭博(Bloomberg)引述熟悉談判消息人士報導,郭臺銘積極想要收購夏普,將相關方案直接提供給夏普的主要債權人參考,想要攔阻日本產業革新機構(INCJ)提出的方案內容。
  • 郭臺銘辭任,「代工之王」鴻海走向何方?
    過去連續七個月,郭臺銘不斷增持公司股票,累計持股9.6%。對不設置實際控制人的全球最大代工製造商鴻海而言,他仍是最大股東。鴻海再次走到一個轉折點。郭臺銘辭任後的鴻海,雖然從股份上看,控制權仍在郭臺銘手中,但他不會再親力親為鴻海的操作層面,後郭臺銘時代開始了。在郭臺銘退居幕後的同時,鴻海正處於一個激烈變革的時期。
  • 走進鴻海 解讀郭臺銘OLED戰略
    那麼它探討的話題呢,又充滿了一種非常奇特的味道。為什麼呢?這支紀錄片翻成中文用的名稱叫做《郭董的進擊》,但是它原來NHK的日文的原名是《亞洲的黑衣人行動了》。紀錄片當中除了細緻入微的解讀鴻海的郭臺銘他為什麼想要進軍有機EL(OLED)這個市場,然後他怎麼樣去挖掘人才、怎麼樣去布建他的工廠外,同時有大量郭董的工作、生活和採訪鏡頭,實屬非常難得的一部片子。
  • 沒有郭臺銘的鴻海何去何從
    因此毫無疑問地, 4月17日,臺灣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宣布願意投入2020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初選的消息,立刻成為當日海內外媒體的頭條,並且引發高度關注與聯想。消息一出,各大媒體立刻刊出相關報導,預測沒有郭臺銘的鴻海會往哪裡走,而且海內外重要傳播媒體也競相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