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臺銘示警貿易戰恐全面開打,鴻海再度陷入市值保衛戰

2021-02-15 天天IC

作者|芯科技    校對|詩詩

集微網·愛集微APP,各大主流應用商店均可下載

芯科技消息,鴻海董事長郭臺銘3日召開記者會,表達中美貿易戰恐將全面開打,甚至可能釀成戰爭,引發投資人擔心鴻海能否逃過一劫的疑慮,壓抑鴻海早盤再度陷入市值1萬億元新臺幣的保衛戰。

郭臺銘憂心指出,目前貿易戰的變化,已經從科技戰,極有可能變成是全面開打,甚至根據修昔底德陷阱理論,不排除可能演變成實際的戰爭。

郭臺銘分析,美國總統川普對大陸發動的貿易戰,從今年第1季美國進口統計來看,並沒有改變美國入超的狀況,而是僅有大陸對美出口減少,但是包括韓國、印度、墨西哥、越南等國,對美國的出口都呈現明顯的增加,也讓美國開始對印度及墨西哥啟動關稅及取消優惠等措施,顯示貿易戰有蔓延的趨勢。

鴻海身為全球最大電子代工廠,加上郭臺銘也指出,這次貿易戰可能造成的經濟危機,比金融海嘯還嚴重,更讓市場擔憂,如果因為貿易戰,引發全球經濟衰退,鴻海營運也難有效的全身而退。

鴻海市值在最近一個半月出現明顯滑落,主要就是因為貿易戰變化劇烈,原本郭臺銘在年初的旺年會上還很有信心的對員工保證,貿易戰很快就會結束了,一直到四月底,郭臺銘都還釋出對貿易戰結束仍是樂觀的態度,不過隨著川普將貿易戰延燒到其他國家,加上大陸也不懼戰,讓鴻海市值從今年最高點約1.2萬億元新臺幣一路縮水,到現在陷入1萬億元新臺幣的保衛戰。

法人指出,鴻海主要工廠都在大陸,對於貿易戰的影響很難避免,近日甚至傳出富士康暫停華為生產線,都是拖累鴻海整體集團市值同步縮水的主因,其中最慘的就是群創,股價也持續創下掛牌以來低點。不過,鴻海方面,不願評論相關傳言。

圖源|網絡

更多重磅新聞,請點擊進入愛集微小程序閱讀

1.莫大康:華為擊不垮

2.已建立信任!美國禁令未對華為航空業務產生任何影響

3.我國紅外學科奠基者湯定元院士逝世:雁過留聲不留痕 

4.摩爾定律終結之日一步步逼近 

5.消息稱iPhone XI系列的存儲容量從128GB起跳 

6.Soomal就華為HWA將移除對飛傲BTR3支持風波致歉

7.小米:回購1103萬股B類股票,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

8.華為人的日與夜:義之所至,奮然無悔

9.奮達科技:公司智能穿戴產品的主要客戶包括華為、飛利浦等

10.重慶實施「英才計劃」實施,入選人才可獲10萬—50萬元獎勵金

11.中國量子之父領銜,國盾量子保密通訊產品研發生產項目籤約南京

12.構建「研發代工」新模式,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長三角研究中心揭牌

13.亞馬遜被納入FTC管轄範圍,或將面臨更嚴厲的反壟斷審查

14.LG U+發生通信故障,顧客服務全部中斷!

15.極點全面屏vivo Z5x顏值出眾,潮流外觀領跑千元機

請下載愛集微APP閱讀

相關焦點

  • 郭臺銘辭任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接棒:鴻海衰退的開始?
    新團隊面臨的最大考驗,仍是外部美中貿易戰的幹擾,以及團隊協調溝通的新模式。 63歲的劉揚偉,曾在聯電旗下聯陽美國子公司擔任副總經理,也曾在美國創立主機板品牌,是郭臺銘口中半導體、軟體專家。2007年,他被郭臺銘延攬至鴻海擔任董事長特助,並深受重用。郭臺銘無論是到愛店金春發吃牛肉麵、參觀臺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打高爾夫球,都可看到劉揚偉陪同身影。
  • 沒有郭臺銘的鴻海何去何從
    20%;2000年,鴻海的資本額達145億多臺幣,整體市值突破新臺幣1000多億;2005年,鴻海集團總營業額突破新臺幣一兆元,超越新加坡偉創力集團成為全球最大的科技代工廠;2010年,鴻海集團整體營業額達千億美元,名列全球前50大企業之列;2017年,鴻海集團下屬企業達1099家,在臺灣地區投資的企業達89家,投資的海外企業達1012家,而中國內地投資的企業達372家,上市櫃公司達14家,2017
  • 郭臺銘構建明日帝國:鴻海史上最大變革全面啟動
    一份郭臺銘都點頭認可的關鍵外資報告,將鴻海定位成「明日世界的整合者」;並將目標價上調為200元,市值上看臺幣3.5兆元。
  • 郭臺銘建構明日帝國:鴻海史上最大變革全面啟動
    一份郭臺銘都點頭認可的關鍵外資報告,將鴻海定位成「明日世界的整合者」;並將目標價上調為200元,市值上看臺幣3.5兆元。
  • 郭臺銘猛批微軟:不敢惹華為,拿鴻海祭旗……
    郭臺銘:當天凌晨才收到微軟起訴書,顯然很心虛,在鴻海正式收到起訴書之前搶先發布新聞,「意在敲山震虎、詐取不當專利保護費
  • 郭臺銘掌千億上市王國 富智康兩日爆升四成 鴻海市值今增70億
    市場關注一旦郭臺銘參選,旗下千億上市王國會交託予誰人。郭臺銘上市王國遍及臺灣、中國、香港甚至日本,合共持股的21間公司,以今日收市價計,市值達到9870億港元。單以上市旗艦鴻海精密計,旗下在港上市的有富智康(2038)、鴻騰(6088)、雲智匯科技(1037)及訊智海(8051),中國上市有去年掛牌的富士康工業網際網路(工業富聯:601138)及鵬鼎控股(002938),6間上市公司市值逾5,000億港元。而鴻海精密市值亦達1.281兆臺幣(約3,238億港元),不過如計市值,卻少於去年在內地上市的工業富聯(今日市值4137億港元)。
  • 郭臺銘參選後鴻海系股票暴漲,鴻海誰來接班?
    日經新聞分析,郭臺銘參選可能對鴻海經營造成影響,原因是郭臺銘以獨斷經營而聞名,如果隨著參選而從鴻海卸任,勢必會對鴻海經營造成影響。目前,外界已經在討論,如果未來他當選,誰將接替69歲的郭臺銘,接掌鴻海。根據路透社報導,一名知悉情況的鴻海公司內部人士透露,郭臺銘表態參選2020後,蘋果公司執行長庫克已聯繫郭臺銘。
  • 蘋果最大代工廠CEO郭臺銘:鴻海史上最大變革全面啟動
    一份郭臺銘都點頭認可的關鍵外資報告,將鴻海定位成「明日世界的整合者」;並將目標價上調為200元,市值上看臺幣3.5兆元。
  • 2018年鴻海的進與退|盤點2018 ⑦
    文|芯科技校對|範蓉圖源|集微網集微網消息,2018年對鴻海來說,內外部環境相較於往年都有不小的變化,從1月底的股東臨時會順利通過子公司工業富聯(FII)赴A股掛牌,再到尾牙上董事長郭臺銘的八字箴言「提質、增效、降本、減存」,說明了成本是2018年的營運方針之關鍵,再加上美國投資屢傳爭議、首度現金減資,最後則是郭臺銘捐贈的臺大癌症醫院啟用試營運等
  • 郭臺銘辭任,「代工之王」鴻海走向何方?
    從1974年一家塑料小廠,到2019年市值達1.06萬億新臺幣(約合2348億人民幣)的科技代工巨頭,45歲「中年不惑」的鴻海正站在激烈變革的門檻上。隨著智慧型手機市場增速不斷下滑,鴻海的主營業務手機代工不斷承壓,在郭臺銘計劃中,鴻海已經在工業網際網路、5G通信、智慧家居、智能汽車等領域布局。然而鴻海的轉型面臨諸多問題。
  • 鴻海系市值暴增千億,古有劉邦斬蛇,今有媽祖託夢!
    權證1天暴拉16倍,鴻海市值淨增逾千億4月15日,市場開始傳言,郭臺銘辭任董事長,或參加中國臺灣地區領導人競選,4月19日郭臺銘宣布競選,今日事件再度發酵,今日中國內地、香港、臺灣三地相關股票全部爆發。其中,富智康集團一度暴漲超50%,工業富聯二連板,雲智慧、訊智海等也紛紛暴漲。
  • 郭臺銘卸任鴻海董事長,接班人何許人也?
    2019年6月21日,新浪財經援引海外網報導稱,21日,鴻海集團召開股東大會,郭臺銘最後一次以董事長身份出席鴻海股東會。
  • 郭臺銘發動史上最大變革,鴻海帝國即將成型
    一份郭臺銘都點頭認可的關鍵外資報告,將鴻海定位成「明日世界的整合者」;並將目標價上調為200元(新臺幣,下同),市值上看臺幣3.5兆元。
  • 劉揚偉接任鴻海董事長!創業45年郭臺銘時代落下帷幕
    鴻海今日召開年度股東大會,會中由呂芳銘主持。郭臺銘在大會一開始時即致辭,表示將淡出鴻海經營,交由經營委員會的九人小組主持日常營運。〞如今我放下鴻海,捨不得。但我不會後悔。〞郭臺銘在股東會後的造勢大會上說。
  • 郭臺銘給鴻海員工發超級紅包:平均每人分30萬元
    電子工程內參:電子工程師專屬內部資料大陸有霸道總裁董明珠給全員加工資,臺灣則有另一霸道總裁郭臺銘豪氣派紅。有臺灣媒體11月28日報導,知名電子代工企業富士康的母公司、郭臺銘旗下的鴻海精密(2317.TW)發布公告稱,該公司的員工股票分紅將於12月1日開始發放,這次發放的員工分紅股票總計126621211股。以鴻海11月28日的收盤價81.3元新臺幣計算,這次郭臺銘發放的員工股票分紅總市值高達102.9億元新臺幣(約合22.279億元人民幣)。
  • 郭臺銘等待下一個「郭臺銘」:鴻海接班人大猜想
    夏普在2016年3月底陷入資不抵債的危局,鴻海戰略投資夏普之後,戴正吳於2016年8月接下夏普社長大位,在組織調整、設定目標、鼓舞士氣、改造文化、合作搶單等措施的作用下,夏普業績出現向好的趨勢,2017上半年就已扭虧為盈。
  • 郭臺銘從政,2萬億的「鴻海系」帝國,誰來接班?
    商海沉浮45年,以鴻海精密為起點,郭臺銘積攢起一個龐大的「鴻海系」,兩岸三地的上市公司多達20餘家,總市值逼近兩萬億。如今總攬大權的「將軍」轉戰宦海,「鴻海系」誰主沉浮?012萬億帝國 年近70的「鴻海系」掌門人郭臺銘,一手打造的商業帝國到底有多龐大,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時至今日,依舊無人能梳理出完整的「鴻海系」版圖。
  • 抽絲剝繭,一個個推敲未來郭臺銘的鴻海接班布局
    夏普會長戴正吳如今,鴻海董事會已於當日傍晚公告董事提名名單,不過,這只能說鴻海「接班軍團」浮出了水面,卻不是最後的「答案」。6月21日,鴻海將召開股東會,屆時將於會中全面改選董事。郭臺銘旗下所有的「大將」中,至今仍沒有人能輕易替代她那個位置。換句話說,在鴻海,黃秋蓮可發揮的作用及影響力是「舉足輕重」的,更可能是未來鴻海內部一個核心協調人。 接下來,簡略的分析一下新公布的董事提名人選。過去,郭臺銘很注重管理團隊的梯隊搭建。2010年那一次改選,呂芳銘擠進了董事會,鴻海曾出現「三老帶兩新」管治局面。
  • 郭臺銘退休,120萬員工的鴻海「巨輪調頭」
    文|《中國企業家》記者 王雷生編輯|李薇頭圖攝影|鄧攀郭臺銘正式選擇了告別鴻海帝國。「我今天用感恩的心站在這裡,感謝過去40多年來支持我的客戶、股東、同事、夥伴,如今我放下鴻海,捨不得,但我不後悔。」在6月21日臺灣鴻海集團股東會後,郭臺銘在告別感言中說道。
  • 「血洗」董事會 | 臺灣富豪郭臺銘發動鴻海集團史上最大變革
    一份郭臺銘都點頭認可的關鍵外資報告,將鴻海定位成「明日世界的整合者」;並將目標價上調為200元(新臺幣,下同),市值上看臺幣3.5兆元。這意味著,鴻海將跨出電子代工產業,靠人工智慧、服務、通路打造下一波大成長。這和日本軟銀孫正義看到的300年大趨勢幾乎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