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這12個募穴,護你一生臟腑周全,你知道幾個?

2021-01-12 掌門談養生

在艾灸養生臨床中,有一些具有特殊治療作用的腧穴,常常被稱作「特定穴」。如「五俞穴」、「八會穴」、「原、絡穴」、「八脈交會穴」、「郄穴」、「下合穴」等等,「募穴」也是其中一組十分重要的特定穴。首先,要明確背俞穴和募穴定義的區別。背俞穴是指臟腑精氣輸注於背部的穴位。募穴是臟腑精氣匯集於胸腹部的穴位。

臨床當中,背俞穴與募穴都能反應臟腑精氣的情況,但是,背俞穴與募穴並不完全相同。從歷代醫家的論述,髒病,取俞為主。為什麼髒病取俞?因為背屬陽,髒屬陰,它由臟腑精氣輸注表現為陽的位置,表現的更明顯一些。

艾灸治療也是遵循陰陽相配的原則。所以,髒病大部分都要取背俞穴。那麼募穴呢,也就是腑病的時候,一般要取募穴,也是陰陽相配。那麼腑病,各個腑有病的時候,在背俞穴上的反應,相對來講要差得多,但在相應的募穴上,都有明顯的反應點。故臨床當中,當遇到腑病的時候,要選擇對應的募穴。這兩組特定穴,在診斷和治療有區別的地方。

募穴釋義

臟腑之氣匯聚於胸腹部的腧穴,稱為「募穴」,又稱為「腹募穴」。「募」,有聚集、匯合之意。六髒六腑各有一募穴,共12個。募穴均位於胸腹部有關經脈上,其位置與其相關臟腑所處部位相近。

五臟、心包絡及六腑各有募穴一個,如肺為中府,心為巨闕,肝為期門,脾為章門,腎為京門,心包為羶中,胃為中脘,膽為日月,大腸為天樞,膀胱為中極,小腸為關元,三焦為石門穴等。募穴多用以診斷和治療本臟腑病證。

取穴位置

募穴取穴口訣:肝募期門,心巨厥;脾募章門,肺中府;腎募京門,胃中脘;大腸天樞,膽日月;小腸關元,膀中極;三焦石門,包羶中。

人體有12個募穴,它們全部分布在身子的正面,它們非常好記。任脈上就系有6個,臍下3個分別是石門三焦募、關元小腸募、中極膀胱募。

穴位功能

募穴,是臟腑之氣輸注於胸腹部的腧穴。它們的位置多與相應的臟腑相近。如果某臟腑有病時,常於相應的募穴部位出現壓痛等反應。募穴對於診察和治療有關臟腑的病症也具有重要作用。

1、肝經募穴:健脾疏肝找期門

期門穴,經穴名。出《傷寒雜病論》。屬足厥陰肝經。肝之募穴。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別名:肝募穴(肝經募穴)。

期,期望、約會之意。門,出入的門戶。期門名意指天之中部的水溼之氣由此輸入肝經。本穴為肝經的最上一穴,由於下部的期門穴無物外傳而使本穴 處於氣血物質的空虛狀態。但是,本穴又因其位處於人體前正中線及側正中線的中間位置,既不陰又不陽、既不高亦不低,因而既無熱氣在此冷降也無經水在此停 住,所以,本穴作為肝經募穴,儘管其穴內氣血空虛,但卻募集不到氣血物質,唯有期望等待,故名期門。

功能主治:疏肝理氣,活血化瘀,健脾和胃,化痰消積。胸脅脹滿疼痛、嘔吐、呃逆、反酸、腹脹,此穴有疏肝理氣、化積通淤之效,主治肋間神經痛、肝炎、肝腫大、膽囊炎、胸脅脹滿。對腹脹、嘔吐、乳腺炎等,長期艾灸此穴有很好的調理保健作用。

2、心經募穴:調節心臟功能找巨闕

巨闕穴,出《脈經》。屬任脈。心之募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6寸。

巨者,巨大也;闕者,門戶、關道也」,人體最重要的關口就是心臟,而「巨厥穴」 雖屬任脈卻是心經的募穴,常按摩或艾灸此穴對心臟功能有很好的調節作用。

穴位主治:主上氣咳逆,胸滿短氣,背痛胸痛,痞塞,數種心痛,冷痛,蛔蟲痛,蠱毒貓鬼,胸中痰飲,先心痛,先吐,霍亂不識人,驚悸,腹脹暴痛,恍惚不止,吐逆不食,傷寒煩心,喜嘔發狂,少氣腹痛,黃疸,急疸,急疫,咳嗽,狐疝,小腹脹噫,煩熱,膈中不利,五臟氣相干,卒心痛,屍厥。

3、脾經募穴:脾臟不好找章門

章門穴為足厥陰肝經經穴。乃脾募穴;八會穴(髒會),足厥陰、少陽經交會穴。

取穴位置:在側腹部,當第十一肋游離端的下方。

「章門」「章」,大木材也。「門」,出入的門戶也。該穴名意指肝經的強勁風氣在此風停氣息。本穴物質為急脈穴傳來的強勁風氣,至本穴後,此強勁風氣風停氣息,風氣如同由此進入門戶一般,故名。

穴位功能:五臟之氣匯聚於章門,六腑之氣匯聚於中脘,故而章門穴和中脘穴分別擅長治療髒病和腑病。章門穴不僅是「髒會」,還是脾臟的募穴。五臟有疾應當首選其募穴,因為募穴是所對應臟器的疾病反應點,檢查募穴處是否有壓痛、結節或膚色變化等,能反映該臟器是否發生疾病。 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本穴為脾的募穴,髒之會,是脾的經氣結聚之處,具有健脾和胃、調中補虛、益氣養血之功,主治神疲肢倦、腹痛、腹脹、腸鳴、洩瀉、嘔吐、小兒疳積等。

4、肺經募穴:肺臟健康晴雨表為中府

手太陰肺經穴名,出自《素問·離合真邪論》,是肺經的募穴,手足太陰二經之交會。又名膺中府,膺俞,府中俞。中府穴:中,與外相對,內部也;府,臟腑也。中府名意指本穴的氣血物質來自臟腑。本穴為肺經首穴,氣血物質來自由胸腹包膜包裹的各個臟器,故名中府。

中府穴位於胸前外上方,平第1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6寸。

此穴有肅降肺氣,和胃利水,止咳平喘,清瀉肺熱,健脾補氣的功能。

穴位功能:咳嗽,氣喘,肺脹滿,胸痛,肩背痛。呼吸系統疾病:支氣管炎,肺炎,哮喘,肺結核,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與支氣管疾患,常可在此穴出現壓痛,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

現代常用於治療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炎等。配肺俞主治外感和內傷咳嗽;配復溜主治肺陰虛之乾咳、肺癆等。

5、腎經募穴:補腎大穴找京門

京門,經穴名。出《脈經》。別名氣府、氣俞。屬足少陽膽經。腎之募穴。在側腰部,章門後1.8寸,當第十二肋骨游離端的下方。京門。京,指發源地,又含京都之意。門,之出入之處。本穴為腎之募穴,主治水道不利,為益腎利水之要穴,水液出入之門戶,故名。

京門穴在我們人體的側腰位置。此穴位雖然在膽經上,但它是腎的募穴。因此腎氣很容易在這裡會聚。所以腎虛、腎氣不足的人,如腰酸、腰痛的人,平時要多艾灸這個穴位。

6、胃經募穴:治療胃病找中脘

中脘穴,出自《針灸甲乙經》,屬任脈,為足陽明胃經的募穴,八會穴之一,腑之會穴,任脈與手太陽、手少陽、足陽明經交會穴。別名中管、太倉。

中脘,脘,胃腑也,通管。穴居心蔽骨與臍連線之中,正當胃腑之中,故名中脘。別名太倉、胃脘、上紀、中管,歸屬任脈,為足陽明經經氣匯聚之募穴,八會穴之腑會,任脈與手太陽、少陽,足陽明經之交會穴,是治療一切脾胃之疾和各種慢性病、腑病之常用要穴,臨床應用甚廣,多施以平補平瀉法,宜灸。

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臍上4寸。取穴法:於前正中線上,胸劍聯合和臍中之中點處取之。

在臨床上,中脘穴除常用於主治胃脘痛、腹脹、嘔吐、瀉洩、納呆、食不化等證外,還廣泛應用於呃逆、精神疾病、凍瘡、四肢關節疼痛、前額頭痛(陽明經頭痛)、痿證等症。

7、大腸募穴:便秘腹瀉找天樞

天樞穴,出自《靈樞·骨度》,別名長溪,大腸募、谷門。屬足陽明胃經,大腸之募穴。

天樞穴屬於足陽明胃經,是手陽明大腸經募穴,位於臍旁兩寸,恰為人身之中點,如天地交合之際,升降清濁之樞紐。有調大腸,健脾胃,消食滯,活氣血的功效。

所以臨床中天樞穴主要用於腸胃疾病的治療。天樞穴主治腹痛,腹脹,腸鳴,洩瀉,痢疾,便秘,繞臍切痛,水腫,月經不調,痛經,帶下,以及腸道蛔蟲症,腸梗阻,闌尾炎,細菌性痢疾,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等。

8、膽經募穴:膽囊守護神為日月

日月穴是足少陽膽經的常用腧穴之一,出自於《脈經》,別名神光。日月。日,太陽也,陽也。月,月亮也,陰也。日月名意指膽經氣血在此位於天之人部。本穴物質為輒筋穴傳來的弱小寒溼水氣,所處為半表半裡的天之人部,即是天部之氣的陰陽寒熱分界之處,故名日月。

日月穴位於乳頭直下,前正中線旁開4寸,第7肋間隙中。現代常用於治療膽囊炎、肝炎、肋間神經痛等病症。

日月穴一個最大的作用就是防治膽囊炎。膽囊炎多數為慢性,急性膽囊炎多是慢性膽囊炎的急性發作。慢性膽囊炎的患者常飯後感覺上腹悶脹或者隱痛,右上腹肋緣下輕度壓痛,或壓之有不適感。對於慢性膽囊炎,目前只能用消炎利膽藥控制症狀。但即使用消炎利膽藥,症狀改善也未必理想,急性發作也不可避免。

日月穴就是膽囊的守護神,當發現膽囊有問題的時候,刺激刺激日月穴,就相當於給「知府大人」提了一個醒,讓它及時地去「平定叛亂」,而不是等到事情不可挽回了,再毫無頭緒地去解決問題。

9、小腸經募穴:培元固本找關元

關元,經穴名。出《靈樞·寒熱病》。別名三結交、下紀、次門、丹田、大中極。屬任脈。足三陰、任脈之會。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

關元穴是小腸的募穴,小腸之氣結聚此穴並經此穴輸轉至皮部。它為先天之氣海,是養生吐納吸氣凝神的地方。古人稱為人身元陰元陽交關之處;老子稱之為「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中醫認為,關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補益下焦之功,凡元氣虧損均可使用。臨床上多用於泌尿、生殖系統疾患。現代研究證實,按揉和艾灸關元穴,主要是通過調節內分泌,從而達到治療生殖系統疾病的目的。

10、膀胱經募穴:生殖疾病找中極

中極穴(RN3)別名玉泉、氣原。屬任脈。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中極穴,別名玉泉、氣原。屬任脈。足三陰、任脈之會。膀胱之募穴。中極穴的位置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4寸。

我們人體上的中極穴也取此意,認為它是人體上下左右的中心,就像天上的北極星一樣,是身體的腹地,就好像房屋的內室一樣,輕易不得入內。

中極穴對於調理內在不通的疾病效果非常好,如女性月經不暢、痛經等,都可以找它。中極穴不僅能夠治療周邊相關的疾病,對於子嗣的健康也有很大的關聯。

11、三焦經募穴:惡露不止找石門

石門為經穴名。出《針灸甲乙經》。別名利機,精露,丹田、命門,端田,屬任脈。石門是三焦經的募穴。石門。石,腎主之水也。門,出入的門戶也。石門名意指任脈氣血中的水溼在此再一次冷縮。本穴物質為關元穴傳來的水溼雲氣,至本穴後再一次散熱冷縮為天之下部的水溼雲氣,只有少部分水溼吸熱後循任脈上行,本穴如同任脈水溼之關卡,故名石門。

石門穴,任脈腧穴位於人體的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2寸。(見上圖)

穴位功能:腹脹,洩利,繞臍疼痛,奔豚疝氣,水腫,小便不利,遺精,陽萎,經閉,帶下,崩漏,產後惡露不止。

12、心包經募穴:心之疾患找羶中

羶中出自於《靈樞·經脈》,在胸部,橫平第4肋間,前正中線上。

羶中穴是人體的穴位,在前正中線上,兩乳頭連線的中點。 羶中穴的主治病症為:胸部疼痛、腹部疼痛、心悸等。

陽虛則陰寒甚,故見胸悶、氣短、畏寒等症。中醫學認為,心為人身之君主,不得受邪,若外邪侵心,則心包絡當先受病,故心包能「代心受邪」。《靈樞·邪客》日:「心者,五藏六府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藏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羶中位居胸部,為氣之會穴,為心包募穴,故選用羶中治療心之疾患。

相關焦點

  • 艾灸一穴清口臭,助消化
    我們人體有個穴位,用好它就能保護我們的腸胃,中脘——胃的「保護神」,是強健脾胃必不可少的穴位!胃的募穴,八會穴之腑會。中脘穴位於肚臍和胸劍聯合連接線的中點,(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中醫中常用於調理各種消化系統疾病,經常艾灸此穴位還能夠起到非常好的保健功效。
  • 艾灸的五步配穴法,從此配穴不求人!
    點擊藍字,關注中國首個謝錫亮艾灸傳承學堂公眾平臺
  • 艾灸選穴,你只要收藏這一篇文章就夠啦!
    (最全收藏版)九種體質的艾灸方案(非常全面)史料中這些驚人的艾灸案例,值得拜讀!艾灸配穴一覽表艾灸雖好不要盲目灸,超全艾灸知識大普及!(收藏)最全艾灸排病反應,艾灸愛好者必收藏!不是說「依照灸感艾灸」嗎?怎麼又要強調配穴呢?這不是互相矛盾嗎?其實,這兩個問題跟配穴並不衝突。你想啊,「哪裡不舒服」說明局部經絡不通,中醫管這些部位叫阿是穴,所以,「哪裡不舒服灸哪裡」也是灸的穴位;「依照灸感艾灸」更是如此,有灸感說明得氣了,這也說明原先此處的經絡是不通的,也可歸為阿是穴。
  • 別忘了艾灸這四大要穴
    另外,食慾減退在老年人中也很常見,這可能與衰老帶來的身體功能衰退有關。艾灸療法以其療效著稱,中醫認為脾胃為後天之本,艾灸療法具有溫經散寒、行氣通絡、扶陽固脫、昇陽舉陷、拔毒洩熱、防病保健的作用,對於治療脾胃病或改善脾胃病症狀療效顯著。如何用艾灸治療呢?
  • 掌握這14經絡不通的常見症狀,你就是艾灸養生的高手了!
    我們通過艾灸刺激體表的經絡或穴位,就能調理身體的五臟六腑。這就是中醫養生治病的玄妙之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也切身體會到艾灸給健康帶來的好處了,不過當我們在具體施灸的時候也會遇到很多的困惑,比如說自己的症狀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適不適合艾灸,如果艾灸的話我應該選擇哪些穴位?
  • 你護我一世周全 我許你一生平安
    有人替你負重前行,你卻讓他流血又流淚。7月29日,烏蘭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接到一起特殊的警情;「7月28日12時30分,烏蘭縣公安局希裡溝派出所民警張強遠帶領輔警曹宏在出警的過程中遭到暴力抗拒,致使輔警曹宏受傷。」經查,該違法行為人構成妨礙公務罪,目前犯罪嫌疑人宋某某、 袁某某,已被縣公安局刑事拘留。
  • 艾灸除口臭,還你吐氣如蘭,人際交往「零」壓力!
    前面兩類口臭,只要你養成良好口腔習慣:每天都要早晚刷牙,飯後漱口。加上對一些常見口腔疾病進行必要的治療:如牙周病,齲齒等,有效的避免口臭,就能很好的解除口臭的煩惱。今天掌門師兄重點聊聊這第三類口臭的調理方法,一般來說病源性口臭患者,大多患有各種急慢性病症。通常情況下,艾灸是可以治療口臭的。艾灸可以刺激穴位,促進血液循環,調理內環境,從而起到去除口臭的作用。
  • 一艾灸就上火,說明這裡太堵了,艾灸一個穴,火氣蹭蹭趕出去
    ,這是為什麼?艾灸上火後如何應對?1、控制灸溫降低艾灸溫度,使用艾灸儀的話可以將溫度調低,採用懸灸的話可以離皮膚更遠點;減少艾灸的時間,比如原來每穴灸20分鐘,那麼現在就灸15分鐘。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我們人體就藏有降火穴,艾灸也能降火氣!人體藏有「降火穴」!所謂的「降火穴」,其實就是指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的穴位,一般用於調理熱病高熱、臟腑鬱熱、痛腫瘡毒等各種裡熱證。在清熱穴位上按摩、拔罐、刮痧,甚至艾灸,可達到平衡陰陽、清熱瀉火、涼血解毒的作用。
  • 艾灸配穴:小指麻,不能屈伸怎辦,這幾個穴位來幫你!
    下面是配穴,可以懸灸或迴旋灸的方式,每穴10-15分鐘,可以同時灸,也可以分別灸。科普一下尺神經,尺和橈是咱們中醫有區別的,靠近身體的這一側我們稱之為尺側,則另一側我們也叫外側就是橈側了。所以你的小指麻,和尺側疼痛,我們醫學統稱為尺神經疼痛。
  • 你用一生的時間,護我周全健康,餘生就換我來守護你!
    導讀:你用一生的時間,護我周全健康,餘生就換我來守護你!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感覺周圍的人都在慢慢的變老,尤其是自己的母親。你有沒有這樣的感覺,有時候看著她會覺得恍惚,明明記憶中青春貌美的她,怎麼也有了皺紋和白髮。
  • 一艾灸就上火,說明你經絡太堵了!降火穴,把火氣通通趕走~
    經常有灸友反映,一艾灸就上火,這是為什麼?艾灸後上火是因為體內病邪盤踞,淤堵了陽氣通行的經絡,而陽氣得不到疏導和傳輸,就會出現類似上火的現象,我們要做的就是——堅持艾灸,祛除病邪,疏導陽氣。1.控制灸溫降低艾灸溫度,採用懸灸的話可以離皮膚更遠點;減少艾灸的時間,比如原來每穴灸20分鐘,那麼現在就灸15分鐘。2.刺激「降火穴」降火穴下文會詳細介紹,並且,除了艾灸的刺激方式,按摩、刮痧、拔罐也是可以的。
  • 常按這幾個穴,讓你心情愉悅,遠離煩惱!
    「人有喜怒哀樂,月有陰晴圓缺 」這首詞描述的是古往今來一直存在的現象。人們用歡喜、生氣、傷心、快樂這些情緒表達自己的心情。但是在生活中,有這樣一部分人,他們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情緒波動特別大,總是因為一丁點小事大發脾氣,和別人吵架,點火就著或者生悶氣,自身的情緒很壓抑,搞得周圍也是低氣壓的氛圍!
  • 一聞到艾灸的味道,出現頭疼、噁心、犯困......說明你更需要艾灸!
    有人說,我不做艾灸,一聞到艾灸的味道就頭疼! 事實卻是:頭疼更需要做艾灸!知道為什麼嗎?
  • 一艾灸就上火?是你這裡太堵了!
    ,這是為什麼呢?降火穴下文會詳細介紹,並且,除了艾灸的刺激方式,按摩、刮痧、拔罐也是可以的。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實我們人體就藏有降火穴,艾灸也能降火氣!人體藏有降火穴所謂的「降火穴」,其實就是指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作用的穴位,一般用於調理熱病高熱、臟腑鬱熱、痛腫瘡毒等各種裡熱證。
  • 自己艾灸不會配穴,艾灸沒效果,了解下面這幾個穴位
    (最全收藏版)九種體質的艾灸方案(非常全面)史料中這些驚人的艾灸案例,值得拜讀!艾灸配穴一覽表艾灸雖好不要盲目灸,超全艾灸知識大普及!(收藏)最全艾灸排病反應,艾灸愛好者必收藏!【艾灸】常見病症的艾灸配穴★
  • 護你一生周全
    十一衝著九公子微微一笑,默許了他的提議,九師兄挑眉甚樂,「這就對了嘛,十一師妹,以後師兄定會多照顧你一些的,不怕!」十一雖未經人事,從小又不在京中生活,但宮裡的明爭暗鬥,崔氏一脈倒是聽到了不少,她自然也耳濡目染,深知師父的這些徒弟都非什麼等閒之輩,身後的勢力定不容小覷。她微笑點了點頭,隨九公子去了辰王閣。
  • 艾灸的16個核心問答,全掌握了,你就是艾灸高手!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艾灸、受益艾灸,這裡歸納了一些艾灸常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所以這時候就免不了有反應,你用艾灸的方式激發正氣想把病邪趕出,那麼病邪就先頑強抵抗。這時的正氣不足,而病邪正旺盛的時候,當然你會有各種不適反應出來。    當你逐漸艾灸,體內慢慢累積了很多正氣的時候,這時的病邪就會逐漸地趕出體外了。
  • 人體藏有「降火穴」,艾灸也能降火氣!
    我們都知道艾葉性屬溫和,再加上艾灸時要點燃艾葉,這給人一種艾灸會助長火氣的錯覺,然而並不是這個樣子───艾灸後有些人會有類似於上火的感覺,那是正邪交戰的表現,屬於正常現象。我們都知道艾葉性屬溫和,再加上艾灸時要點燃艾葉,這給人一種艾灸會助長火氣的錯覺,然而並不是這個樣子───艾灸後有些人會有類似於上火的感覺
  • 經期可以艾灸嗎?經期艾灸的好處和壞處(掉出大量血塊單桂敏)
    hi,大家好歡迎收看香怡御艾的御艾小課文章,今天來和大家聊一聊經期是否能夠艾灸的話題,讓大家知道經期艾灸的好處和壞處以及經期艾灸會出現的一些情況吧。經期可以艾灸嗎:關於經期能否艾灸這個要根據自己情況決定的,如果平時量大的話那麼我不太建議大家進行艾灸的,因為艾灸是活血的!可能會讓你量更大一些!如果經期量少的話,那麼可以艾灸的,艾灸可以讓你量慢慢地恢復正常!如果是婦科方面有問題的話,那麼經期也是可以艾灸的,艾灸可以幫助體內排汙的!
  • 總裁豪門小說:這一生將你小心收藏妥善安放,寵你愛你護你周全
    總裁豪門小說:這一生將你小心收藏妥善安放,寵你愛你護你周全親愛的書蟲寶寶們,小編來給大家推薦好看的小說了,很多書蟲寶寶喜歡看小說,又經常會鬧書荒,不急不急,小編會經常給大家推薦超級好看的讓你看了欲罷不能的小說,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4本總裁豪門小說:這一生將你小心收藏妥善安放,寵你愛你護你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