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這14經絡不通的常見症狀,你就是艾灸養生的高手了!

2021-01-17 掌門談養生

在數千年前,我們的古人就已經發現,有一部分人在生病的時候身體會出現紅色發燙的「線條」,通過按摩或其他方式刺激這些「線條」可以治療一些常見的疾病。這裡所謂的「線條」,實際上指的就是我們身上的經絡。

說起經絡,當然離不開艾灸,艾灸療法是祖國中醫的瑰寶。在古老的典籍《黃帝內經·靈樞經》上就已經這樣記載:「針所不為,灸之所宜。」是說灸法有獨到之處。明代李梃在《醫學入門》中說:「凡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可見灸法很早就被人們所重視。

艾灸是以有「長壽之草」之稱的艾草為主要原料,其中的艾原本是愛的諧音,代表著偉大的母愛,可無私的賜予萬物生命而不求回報。此外,艾草還有扶正避邪的作用,古代人曾用它插於堂中,用以避邪。

我們通過艾灸刺激體表的經絡或穴位,就能調理身體的五臟六腑。這就是中醫養生治病的玄妙之處。現在越來越多的人也切身體會到艾灸給健康帶來的好處了,不過當我們在具體施灸的時候也會遇到很多的困惑,比如說自己的症狀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適不適合艾灸,如果艾灸的話我應該選擇哪些穴位?

說起艾灸的配穴,我們之前也分享了很多的方法,比如說俞原配穴啊,原募配穴,子母配穴啊等等,不過還是會有很多人存在取穴的困惑,那麼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人體14經絡不通的典型症狀,你知道了這些症狀就可以找到相應的經絡,然後在這個經絡上選擇特定的穴位,這樣施灸的時候就會變得很輕鬆。因此,記住這幾種常見的症狀,對於艾灸治病養生時的選穴方案有很重要的意義。如果你掌握了他們,你算是一個艾灸養生的高手了,下面跟著掌門師兄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足少陰肺經不通的典型症狀

怕風易汗咽乾咳嗽;過敏性鼻炎皮膚乾燥容易過敏;動則氣短胸、面色皮膚無華。由於肺主皮毛,肺經不通就會導致皮膚出現問題,,肺經經氣異常也會導致皮膚的改變,容易引發風疹、過敏性皮膚病、牛皮癬、色斑、無光澤等等症狀。

艾灸常用穴位:肺經原穴和母穴太淵穴(用於肺經虛證),肺俞穴,肺經募穴雲門穴,肺經子穴尺澤穴(用於肺經實證,實則瀉其子)

二、手少陰心經不通的典型症狀

心煩、心驚、心悸、心悶、心痛;短氣、上氣有壓力感、憂鬱、易怒;口腔潰瘍、口乾口臭。

心經艾灸常用穴位:心經原穴和子穴(用於實證)神門穴,背俞穴心俞穴,心經募穴巨闕,心經母穴少衝穴(用於心經實證)

三、手闕陰心包經不通的典型症狀

心包經,又叫「救命的心包經」,是主管心臟外圍如心包、心血管等的經絡。心包經淤阻就會引起胸悶心痛,嚴重時會引起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塞甚至瘁死。

心包經不通的主要症狀有:失眠多夢易行醒,難入睡,心煩,便秘,健忘,胸悶,口乾,神經衰弱,心梗。

心經艾灸常用穴位:心包經原穴大陵穴,心包經的背俞穴厥陰俞,心包經募穴羶中穴,心包經的母穴間使血,心包經的子穴中衝穴。

四、足闕陰肝經不通的典型症狀

兩脅下痛、目無所見(也就是兩眼模糊)、腰痛不可俯仰、男科女科出問題、臉上毫無光澤(如蒙土狀)、經常會氣逆打嗝、經常拉稀等等。

肝經艾灸常用穴位:肝經原穴太衝穴,肝經背俞穴肝俞穴,肝經募穴期門穴,肝經母穴曲泉穴(用於肝經虛症)、肝經子穴行間穴。

五、足太陰脾經不通的典型症狀

脾經失調主要與運化功能失調有關。中醫認為脾主運化,為後天之本,對於維持消化功能及將食物化為氣血起著重要的作用。若脾經出現問題,會出現腹脹、便溏、下痢、胃脘痛、噯氣、身重無力等。此外,舌根強痛,下肢內側腫脹等均顯示脾經失調。

脾經艾灸常用穴位:脾經原穴太白穴,脾經背俞穴脾俞,脾經募穴章門穴,脾經母穴大都穴,脾經子穴商丘穴。

六、足少陰腎經不通的典型症狀

臉部皮膚帶黑,失去光澤。口乾舌燥,喉嚨重痛。站起身時頭暈、食慾減退,特別是心窩處有無力感。下痢、容易疲勞。背、腳內側冰冷,腳底、腳尖發熱,有倦怠感,腰痛、精力衰退。精神衰弱,做任何事都提不起勁。

腎經艾灸常用穴位:腎經原穴太溪穴,腎經背俞穴腎俞穴,腎經募穴京門穴,腎經的母穴復溜穴,腎經的(井穴)子穴湧泉穴。

七、足陽明胃經不通的典型症狀

喉嚨痛,胃痛,不消化,倦怠,膝關節酸痛便秘,唇乾舌燥,身體消瘦,口臭,舌苔厚。

胃經艾灸常用穴位:胃經原穴衝陽穴,胃經背俞穴胃俞穴,胃經募穴中脘穴,胃經的母穴解溪穴,胃經的子穴厲兌穴(用於胃經實證)。

八、足少陽膽經不通的典型症狀

長壽就是要陽氣充足,陽氣補充靠五穀雜糧,通過脾胃的運化轉化成精微,而至關重要的五穀消化靠什麼呢?——膽。現代醫學也認為整個消化膽汁起到決定作用。膽經是人體氣機升降出入之樞紐。中醫認為如果膽經鬱結住了,全身的氣機都會不順暢。

膽經不通會出現以下幾大症狀:頭髮油膩(無法分解油脂),早生白髮(營養不足),面部長斑(毒素堆積),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脂肪肝等肝臟問題(排毒不暢)

膽經艾灸常用穴位:膽經原穴丘墟穴,膽經背俞穴膽穴,膽經募穴日月穴,膽經的母穴俠溪穴,膽經的子穴陽輔穴(用於膽經實證)。

九、足太陽膀胱經不通的典型症狀

膀胱經是人體最大的排毒通道,無時不在傳輸邪毒,而其他排毒通路皆是局部分段進行,且最後也要並歸膀胱經。膀胱經不通則影響人體的排毒,毒素積累將危害健康。

膀胱經不通的典型症狀:惡風怕冷,頸項不舒,腰背肌肉脹痛;腰膝酸軟,靜脈曲張,尿頻,尿多;尿黃,前列腺肥大。

膀胱經艾灸常用穴位:膀胱經原穴京骨穴,膀胱經背俞穴膀胱俞,膀胱經募穴中極穴,膀胱經的母穴至陰穴,膀胱經的子穴束骨穴。

十、手陽明大腸經不通的典型症狀

易過敏、有宿便。青筋暴流(手心,手腕,雙側太陽穴有青筋外露)。長斑、起痦子。頭疼、牙疼、口乾。肩周炎,頑固性咽炎。腸胃功能減弱,(腹瀉、便秘)。

大腸經艾灸常用穴位:大腸經原穴合谷穴,大腸經背俞穴大腸俞,大腸經募穴天樞穴,大腸經的母穴曲池穴,大腸經的子穴二間穴。

十一、手太陽小腸經不通的典型症狀

小腹繞臍而痛心翳悶頭頂痛;手腳冰涼容易拉肚子;吸收不良身體虛胖;肩周炎。

小腸經艾灸常用穴位:小腸經原穴腕骨穴,小腸經背俞穴小腸俞,小腸經募穴關元穴,小腸經的母穴後溪穴,小腸經的子穴小海穴。

十二、手少陽三焦經不通的典型症狀

三焦理周身之氣,是人體五臟六腑的首領,三焦與人體內分泌系統和微循環血管網有密切聯繫。三焦不通,是各種慢性病根源。

典型症狀:偏頭痛頭暈耳鳴上熱下寒; 手足怕冷倦怠易怒;皮膚容易過敏; 肌肉關節酸痛無力食欲不振。

三焦經艾灸常用穴位:三焦經原穴陽池穴,三焦經的背俞穴三焦俞,三焦經募穴石門穴,三焦經的母穴中渚穴,子穴關衝穴。

十三、任脈不通的典型症狀

任脈循行於腹部正中,腹為陰,說明任脈對一身陰經脈氣具有總攬、總任的作用,為「陰脈之海」。任脈不通可表現為月經不調,經閉不孕,帶下色白,小腹積塊,脹滿疼痛,遊走不定,睪丸脹痛,疝氣等症狀。

任脈艾灸常用穴位:中脘調脾胃,天突穴治療咳嗽、關元穴溫補元陽、神闕穴溝通中焦上下。

十四、督脈不通的典型症狀

督脈屬於人體的奇經八脈,是人體重要的經脈之一。督脈主要在背部,背為陽。這說明督脈對全身陽經脈氣有統率、督促的作用,所以又有「總督諸陽」和「陽脈之海」的說法。

一旦督脈不通,引發的疾病將遍及全身,頭腦、五官、脊髓及四肢都會受到波及,如頭風、頭痛、頭重、頸部發硬、頭暈耳鳴、眼花、嗜睡、癲癇、腰背僵痛,還包括手足震顫、抽搐、麻木及中風,可見性命攸關!

督脈艾灸重要穴位:命門穴:強腰、補腎、壯陽氣。百會穴:昇陽舉陷、回陽固脫。大椎穴:統率和振奮人體全身陽氣。身柱穴:小兒百病之灸點。

相關焦點

  • 經絡不通疾病生,無論男女,身體出現三種症狀,說明經絡堵了
    《黃帝內經》裡就有說過,百病源於經絡,也就是如果經絡不通,會產生各種疾病。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經絡是人體運行氣血的通道,聯繫著五臟六腑。如果人體的某處經絡不通了,那麼氣血也就無法順利運行了,中醫說不通則痛,氣滯血瘀不僅會有表面的疼痛症狀,還會引起更多的疾病。相反,如果經絡暢通,則氣血就運行順暢,相應的疾病也就會消除。所以,及時發現經絡不通,對於預防和治療疾病有著重要的作用。那麼經絡不通都有哪些表現呢?以下三個症狀應該重點關注。
  • 艾灸的16個核心問答,全掌握了,你就是艾灸高手!
    為了讓更多人了解艾灸、受益艾灸,這裡歸納了一些艾灸常識,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如果我們把陽氣算作一百,那麼人從生到死,就是陽氣從一百到零的過程,也就是說人從生到死,從健康到疾病,就是陽氣的消耗過程。故而養生、治病貴在於保養陽氣、強壯陽氣。
  • 艾灸是中醫常見療法 艾灸治病養生這些情況別忽略
    艾灸療法想必很多人都聽過,這是中醫療法。生活中不少人生病了,看中醫的時候,就會採用艾灸法治療。或者說利用艾灸養生,但是很多人只是聽說艾灸是個治病養生的好方法,實際上壓根就不知道是什麼。如果你想要通過此種方法保養身體的話,請務必先打聽關於艾灸此種中醫療法的相關信息。
  • 艾灸:你知道它的原理是什麼嗎?
    了解了艾灸的起源 ,你知道它的原理是什麼嗎?自古有「知艾者福,善灸者壽」的說法。古書中對於艾灸的作用原理這樣描述:「艾葉苦辛,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治百病」可見艾灸對於人的益處不言而喻,但是很多人想應用卻對艾灸不明其理,不通其法,不曉其方,不知其忌,往往不能達到想要的效果,甚至適得其反。
  • 艾灸上火怎麼辦 這些症狀是艾灸上火的表現
    艾灸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養生方式,艾灸的好處也是眾所周知的。但是有的朋友會出現艾灸後上火,這該怎麼辦呢?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講艾灸上火怎麼辦、艾灸上火的症狀有哪些以及哪些人不適宜艾灸。2、大椎穴刮痧如果你害怕不會操作,那麼就在大椎穴刮痧,從大椎刮到身柱。如果起痧很重,3天一次,如果痧痕不重,可以每天一次,連續刮痧7次算是一個療程。這樣可以有效減少火氣,使火氣順著刮痧的路徑排出體外。3、綠豆蜂蜜湯有的人上火上焦表現得嚴重一些,口乾舌燥,咽喉腫痛。
  • 寒冷的冬季這2類人群最適宜養生艾灸
    二、陰陽失調,久寒侵體的人群 艾灸療法的出現,在中國已經有數千年歷史。所謂艾灸,就是通過煙燻火灼把艾草的藥力通過穴位經絡帶到人體的病痛之處,借其溫熱刺激及藥物作用,溫通氣血,扶正祛邪,艾灸具有調和陰陽、溫經驅寒、溫陽補氣等治病養生功效。 例如肩周炎、頸椎病、腰椎病等骨關節痛症;以及婦科痛經、宮寒;還有哮喘、慢性胃腸炎等因陰陽失調,久寒侵體引起的病症,在冬季艾灸,能夠得到最佳的驅寒補陽之功。
  • 都是通經絡,艾灸與刮痧有什麼不同?
    鄭秀文其實,很多人跟鄭秀文一樣,喜歡通過刮痧來疏通經絡、活血化淤,但是真的所有人都適合刮痧嗎?而同樣都是通經絡,刮痧與艾灸又有什麼不同呢?因此,身體健壯的人刮痧可以通經絡,血虛血虧刮痧則會傷氣血。換句話說,刮痧是給邪以出路,相反的,換了身體虛弱的人,如老人、兒童或者正氣不足的,僅僅憑藉刮的力量是無法把邪推出去的。而且還容易適得其反。那麼,有沒有一種方法,既適合健壯的人通經活血,又適合體虛的人補益氣血呢?這就要用到艾灸了。
  • 被艾毀掉的人,艾灸的23個真相一次性告訴你
    8、很多人身體不好了就想吃補品,可是經絡不通你想補根本就補不進去。這就好比你去澆花,花盆裡的土硬得像石頭一樣,都板結了,你一壺水澆下去,水根本進不了土壤,都從花盆邊緣流出來了。如果把水比作氣血的話,那麼流出來的水就是你吃補品冒出來的火。怎麼辦呢?鬆土啊,把土松一下水就滲透進去了。這鬆土的過程就是打通我們經絡的過程,經絡一通吃啥都不會上火。
  • 被艾毀掉的人,艾灸的24個真相一次性告訴你
    8、很多人身體不好了就想吃補品,可是經絡不通你想補根本就補不進去。這就好比你去澆花,花盆裡的土硬得像石頭一樣,都板結了,你一壺水澆下去,水根本進不了土壤,都從花盆邊緣流出來了。如果把水比作氣血的話,那麼流出來的水就是你吃補品冒出來的火。怎麼辦呢?鬆土啊,把土松一下水就滲透進去了。這鬆土的過程就是打通我們經絡的過程,經絡一通吃啥都不會上火。
  • 經絡理療自己也可以做,老中醫經絡養生,拍打這些部位調養身心
    ,由於生活習慣等原因,常常會導致我們的經絡出現阻塞,從而導致身體出現不適的症狀,因此我們要常常做一些經絡運動,幫助疏通經絡,緩解不適。按摩、針灸、艾灸、拔罐、敲擊、拍打等方式都是較常見的經絡運動,通過這些方式幫助經絡養生,從而達到緩解因經絡不暢造成的腰酸背痛、脾臟不調等身體不適。
  • 25種艾灸反應和應對方案大全,艾灸必備的專業知識
    艾灸就像一輪小太陽,當它逼近你的身體,源源不斷的陽氣就輸入到你的體內,就像一位武功高手將自己的內力傳遞給你,可能你會覺得很舒服,也可能會感到不適。 不管出現什麼樣的情況,請你知道,你的身體其實在朝向好轉的方向前進。1.灸後病重解釋:這很有可能是之前艾灸的時間或者灸量不夠,或者身體太過虛弱所致。
  • 經絡不通,肝氣鬱結怎麼辦?拍2處、吃3物,疏通經絡一身輕鬆
    《黃帝內經》中有這麼一句話:「百病源於經絡堵」!經絡決定人體健康,一旦經絡出現堵塞,人體就會出現諸多疾病。人的經絡不通會有4個表現痛「痛則不通,通則不痛」。經絡不通的第一個感覺就是疼痛,如果經絡上出現痛點,意味著這條經絡有堵塞,將會影響氣血的運行,臟腑功能亦會受到影響。冷經絡不通時,身體某些部位就會發涼,比如最常見的是四肢發涼、腹部發涼、頭涼,嚴重一點的則有冷的感覺。
  • 艾灸的「前世今生」!
    性情,皆由五臟六腑的不平衡造成的,艾灸的純陽之性可以推動氣血深入臟腑,溝通平衡五臟關係,清除經絡鬱結,從而實現心態平和,圓融無礙。中醫治病,其實無非氣血二字,「神與形俱,神有所使。」換句話,就是活在當下,無有恐怖,氣血飽滿,周流不息,僅此而已。艾灸可以回神,可以補陽氣,可以逐寒溼,溫經通絡,從而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
  • 婦科炎症別擔心,艾灸來幫你解決!
    也就是體內的環境或氣象不好,由於氣象或環境不好,就象是沒有陽光的寒溼天氣或冰冷的冬天,久而久之,當然就會氣滯血淤,經絡不通暢,代謝的垃圾產物無法排出,新鮮血液無法正常運送到,當然就會生各種各樣的病了。要根治好這麼多的病,只有改變好體內的環境或氣象。艾灸溫灸能補元陽、散寒祛溼、通經活絡、消炎止痛……。
  • 艾灸後出現這23種現象,是好事!千萬別停,否則前功盡棄
    艾灸後出現這23種現象,是好事!千萬別停,否則前功盡棄女性屬陰,體質先天就偏寒。身體容易出現虛寒之證,比如:手腳冰涼、宮寒、胃寒....經絡不通,身體處處淤堵....艾後出現這些症狀,你離病癒就更近一步了:1、月經提前或推後:艾的作用先走向的就是女性和男性的生殖系統,所以女性做艾灸的話,3個月之內為調整期,
  • 艾灸是否可以長期灸?注意了!艾灸前後還有這些「禁忌」!
    艾灸時建議不要在有風的地方,這樣風邪容易進入人體,反而會加重病情。我們都知道,艾灸過後穴位處於開放狀態,經絡也變得通暢,此時如果不及時封穴,就會導致風寒溼等外邪入侵,並順著經絡入侵,透達機體,所以艾灸過後必須封穴。其實,夏季封穴也很重要!
  • 艾灸到底是養生還是傷身?艾灸可能會遇到的坑,望你別瞎踩
    但是張小姐最近卻因為艾灸傷透了心,整個人也變得越來越不舒服,健康嚴重受損。本來張小姐是不太信艾灸的效果的,但是身邊的人一直在給她推薦,並且這段時間她的月經一直不準時,所以就跟著一起去試試看。剛開始艾灸的時候,身體還沒有什麼反應,就和大多數人一樣,但是做了五次之後,張小姐就覺得自己的體質越來越差了。
  • 【艾灸手冊】艾條使用方法+常見疑問解答!一看就懂~
    晚上陽氣入裡,人才能睡著,偏偏這個時候你還要通過艾灸補充陽氣,很容易就會影響睡眠,弄不好,還會上火、傷陰,引起「陰虛火旺」的症狀:如失眠盜汗、口燥咽幹、眩暈耳鳴、大便乾結、口腔潰瘍等。這裡給大家講幾個比較常見的情況:1、艾灸後上火客觀地說,艾灸上火是一種普遍現象,上火也屬於艾灸的好轉反應,也被稱為排病反應可能會出現口乾舌燥、喉嚨幹痛、牙齦腫痛等現象,這是病邪逐漸外發時的必然症狀,病邪被驅趕到哪裡,哪裡就會出現所謂的炎症
  • 艾灸後你的溼氣和寒氣都去了哪裡?真相讓人大吃一驚!
    岐黃原創15天中醫零基礎入門回復「腎虛」:10人9腎虛,常見補腎五大誤區回復「減肥」:10秒減肥操,效果好到爆!回復「音樂」:聽中醫專屬五臟音樂就能調和養生、懶人必備我們就以艾灸為例,說一說溼寒邪氣是怎麼排出去的。
  • 艾灸有什麼好?朱廣權:帶您全面了解艾灸的「前世今生」!
    一年中用艾灸養生調疾最關鍵的時機,一定要把握!那麼,究竟什麼是艾灸?這支由朱廣權全程講解的艾灸的科普片短短幾分鐘,讓你了解艾的強大功效!性情,皆由五臟六腑的不平衡造成的,艾灸的純陽之性可以推動氣血深入臟腑,溝通平衡五臟關係,清除經絡鬱結,從而實現心態平和,圓融無礙。中醫治病,其實無非氣血二字,「神與形俱,神有所使。」換句話,就是活在當下,無有恐怖,氣血飽滿,周流不息,僅此而已。艾灸可以回神,可以補陽氣,可以逐寒溼,溫經通絡,從而達到祛病延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