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中,我拒絕了所有身邊的女孩……而我心中,有的就是你……」3月11日起,這樣一條名為「以愛之名」的尋人帖在我市微友的朋友圈中瘋傳,大家的目的只有一個:幫哈爾濱實驗中學的魏偉尋找當年的高中女友李麗。然而,也有網友發現,身為校園戀人的魏偉和李麗似乎「很忙」,同樣名字的兩人的愛情故事輪番出現在日照、臨沂等城市。
昨日,記者對「哈市版本」進行核實發現,我市並不存在微信中提及的「哈爾濱實驗中學」這所學校。
「感人戀情」獲市民關注
昨日,記者看到,這條微信中提及,10年前,魏偉及李麗兩人分別在哈爾濱實驗中學就讀,且當時均住校。因魏偉父母反對兒子早戀,便將其送出國讀書。十年間,魏偉卻從未忘記過女友李麗。
微信中提及,2015年4月22日,是魏偉離開10年的日子。那一天,他將回到哈爾濱,而他,希望能夠在實驗中學的門口見到李麗。「只要你還相信愛情,請轉發!」「這樣的愛情,真是令人感動……」一時間,這則現實版的「何以笙簫默」尋人帖令眾多微友淚奔,紛紛轉發。
同名同人同事現身多地
「同樣的信息,我前幾天看到過,是日照的事情,咋還跑哈爾濱來了?」看到這條同城的尋人帖,市民李先生有些疑惑。13日,記者在網上搜索後發現,同一版本的「魏偉與李麗」故事,確實曾在日照、臨沂、安陽、聊城、長沙等地論壇出現過。
在「我叫李麗,魏偉你還願意在實驗高中門口等我嗎?」、「那個叫李麗的安陽女孩,10年了我來找你」等各地論壇所發出的的尋人帖中,不管尋人的一方是李麗還是魏偉,倆人都是戀人關係。故事主線也基本一致,十年前一方離開,並將於今年4月22日重回高中門口等待對方出現。
「哈爾濱實驗中學」不存在
我市所傳版本是真是假?據市教育局發展規劃處工作人員介紹,我市並沒有名為哈爾濱實驗中學的高中,我市可查詢到的帶有「實驗中學」字樣的高中分別為黑龍江省實驗中學及哈爾濱工業大學實驗中學。
「十年前,我們學校還不能住宿,也沒有查到李麗和魏偉這兩名學生。」省實驗中學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畢業生不可能這麼說,我認為肯定不是我們學校的學生。」 我市第六中學辦公室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哈爾濱工業大學實驗中學是第六中學與哈工大聯合創辦的一所中學,學校師生均稱其全稱或工大實驗中學,且前些年這所學校已經被撤併了。
專家解讀
虛假信息引發困擾
這樣一條未經核實的信息為何被大量轉發?對此,哈爾濱工程大學應用心理學系社會心理學趙德雷老師表示,此類幫忙尋找親人、愛人的網帖被轉發,是一種被感動後的親社會行為。舉手之勞的轉發並不需要成本,還伴隨著期待別人好的希冀。
黑龍江大學社會學教授曲文勇表示,微博、微信等社交軟體的出現,在使用戶獲得知識、增進感情等方面,但也傳播出一些虛假、未經核實的消息,會對用戶造成困擾。當然也不排除一些公眾號為賺眼球跟風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