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丈夫孫偉,男,淮北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妻子李麗,淮北市人民醫院感染科護士。
事跡簡介:4年前援藏,穿越生死。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後,孫偉再次主動請纓,向院黨委申請加入安徽省援鄂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隊伍。而在此時,妻子李麗堅守在全市疫情防控的第一線。這一次,他們伉儷兩地攜手,踐行初心和使命,疫情不退,他們不退!
「親愛的,剛接到醫院通知,要去支援湖北,馬上就要出發,家裡父母和孩子就全靠你自己了。你也知道湖北疫情較重,作為一名醫生能夠參與救治,也是我的榮耀……」 1月27日上午10時許,中共黨員、市人民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孫偉接到了院裡中午1點40集合出發的通知後,給妻子李麗的手機微信發了一條飽含深情的信息。
此刻,李麗正在市人民醫院感染科的病房裡忙碌著。堅守在全市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的她,壓根沒有時間看到老公這條「罕見」的溫情告白。
溫情告白:「你放心,我會平安回來,我愛你。」
1月27日中午12時許,忙完了手頭的工作,李麗才打開了手機。
丈夫的微信闖入眼帘,尤其是最後一句「……你放心,我會平安回來,我愛你。」每個字每個標點符號都柔軟舒展,卻又如一把小槌撞擊著她的心。
心裡一疼,李麗的眼圈就紅了。脫下白大褂火急火燎趕到家,只見孫偉和兒子順順正在收拾著行李。平時有說有笑的父子倆,臉上都有些凝重。
「爸爸,你怕嗎?」蹲在行李箱旁的兒子低著頭問道。
「不怕,這有啥可怕的。」孫偉語氣平靜地說。
「爸爸,我怎麼有點害怕呢?」兒子抬起眼帘,注視著父親。
「小子,你對爸爸要有信心!」孫偉說著挺起胸脯,又笑著拍拍兒子的肩頭,「看,爸爸胸前佩戴的是黨徽,這就是一面勝利的旗幟,這次去武漢就是和叔叔阿姨們一起戰勝病毒,打勝仗!」
時間緊迫,一家三口圍坐在一起吃了頓簡單的午餐。「順順,爸爸去武漢了,照顧李麗的任務就交給你了。」
聽到父親的叮囑,15歲的順順立即保證道:「放心吧,老媽交給我了!四年前你去援藏時我還小,這次你馳援武漢,我長大了!我和老媽在家等著你凱旋!」
愛在西藏
2015年8月,安徽省成立首批組團式醫療隊援藏。孫偉,成為一名光榮的援藏醫生。
雖然做好了心理準備,但西藏大地獨特的「歡迎」方式,依然讓他終生難忘:上吐下瀉,劇烈頭痛,並流鼻血,胸口就像壓了一塊大石頭,喘不過氣來,這種生不如死的感覺,讓他在半個月就瘦了10多斤。
承受著強烈的高原反應,孫偉來到西藏山南地區人民醫院,這裡的醫療技術水平與內地無法相比,醫務人員的基礎理論水平較差,診療操作不規範。一天科裡來了一名氣胸患者,血氧飽和度只有60%,及需行胸腔閉式引流術。但本科醫生不會操作,也沒有專門設備,孫偉急中生智,以導尿管代替胸腔閉式引流管,緊急予以處理,病人最終痊癒出院。面對當地醫院的現狀,孫偉下了毫無保留的做好傳、幫、帶的決心,他面對面、手把手教他們規範操作胸腔穿刺、胸腔閉式引流術,帶領他們開展了山南地區/首例氣管鏡操作,並定期給醫護人員講課,教他們如何觀閱肺部CT,使他們的理論和技術水平上升了一個臺階,由於患者得到了有效救治,醫院社會知名度也大有提升。
15年11月份,因為工作需要,孫偉被任命為ICU負責人。剛接任,就從自治區人民醫院轉來一位中樞系統感染、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的患兒。望著孩子父母充滿無助、哀求、期盼的眼睛,孫偉上前握了下他們的手:「我們會竭盡全力的!」
隨後,他立即對孩子給予氣管插管、羅氏芬+萬古黴素積極抗感染和營養支持治療,經過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孩子痊癒了。孩子父母送來大紅的錦旗,用顫抖著雙手將潔白的哈達戴在孫偉的脖子上。孫偉眼眶溼潤,這一刻不僅是人生價值的體現,更是是藏族同胞給予的最好肯定。
援藏的那一年,有人問:「援藏你不想家嗎?」「想,當然想了,我們每一個援藏人員都想家,家裡的一切都是我們的牽掛!」孫偉的回答是豁亮的,心裡卻是萬般的牽掛。
兒子才上五年級,身材嬌小的妻子在醫院感染科做護士工作很忙,雙方的老人均已年邁,身體欠佳。「爸爸,如果一天只有12個小時那該多好呀,這樣你就能早回來,媽媽就不用這麼辛苦了……」兒子在一次全麻手術後,打電話哭道。
電話這邊的孫偉,心如刀割。恨不能立即飛到親人身邊,將兒子摟在懷裡,擁抱下辛勞的妻子,看望下疼愛自己的老人。
古人云「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方」。每每想起插滿各種導管神志不清、躺在病床上、疼愛自己的老嶽父,每每想到年過七旬、心臟已植入八個支架的老父親,他只能在心裡默默地說「原諒孩子的不孝吧」。
在西藏的365天,孫偉常常會用兩句歌詞來表達援藏人員的感受:「想念!是會呼吸的痛,它活在我身上所有角落;遺憾!是會呼吸的痛,它流在血液中來回滾動。」
作為援藏醫療隊的一名共產黨員,孫偉常思忖:「來藏幹什麼?在藏做什麼?離藏留什麼?」
離開時,孫偉明白了:這一年,在西藏多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奉獻。
馳援武漢 義無反顧
4年前援藏,穿越生死。這次,孫偉再次主動請纓,向院黨委申請加入安徽省援鄂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隊伍。
1月26日晚回到家,孫偉在飯桌上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今天院裡招募去湖北應急救援人員,我報名了。」
「都決定了?啥時候能公布名單?」李麗聽後略有遲疑,扒拉著碗裡的飯問了一句。「現在疫情緊急,估計明天上午就會宣布名單。」孫偉答道。
「一定會有你。」李麗垂下眼帘,咬了下嘴唇。
「科裡老主任年紀大了,其他幾人孩子小,家裡都有事。我專業對口,又有重症護理經驗,這場戰鬥我去最合適。」孫偉瞅了眼妻子,又補充道,「只是又辛苦你了。孩子馬上要中考了,幾位老人都需要關照……」
「你放心去,家裡有我呢。」聽了妻子的話,孫偉沒說話,抬起右手在她的頭上摩挲了一下。
那一夜,李麗輾轉反側,怎麼也不能入睡。
她與孫偉結緣在人民醫院感染科,他是醫生,她是護士。孫偉身材敦實,又是絡腮鬍,每天刮完鬍子腮幫子都泛著青光,就這個外表粗獷的男人對待病患卻格外細心溫和。2004年5月,經過了兩年多的戀愛,兩個人喜結連理。婚後,孫偉是個暖男型老公,照顧家,疼愛妻兒,孝敬老人,是李麗心中的頂梁柱。
2015年,孫偉援藏,李麗全力支持,用單薄的肩膀承擔起了家的重擔。那一年,她經常在夜裡悄悄哭泣,因為擔心,因為思念,因為遇到了難題,因為自己的成長。
而這一次,武漢就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的主戰場,孫偉這次出徵,她心裡怎能不七上八下?
1月27日晨,孫偉看到了妻子的黑眼圈:「昨晚一夜沒睡吧?我知道,但是不敢和你說話,怕你會哭。」把妻子輕輕攬在懷裡,「別擔心,我會照顧好自己。你和兒子等我回家。」
「馳援武漢,你職責所在,我不擔心。」李麗說著,擠出一個笑容。一家人早餐時,兒子順順宣布了一個決定:「今後,我也要學醫!」
「好小子!」孫偉與兒子擊掌,以示鼓勵。望著李麗不解的表情,順順解釋道:「這些天我看了許多關於最美逆行人的報導,特別感動。這次老爸報名馳援武漢,我覺著老帥了!你們就是使命必達的戰士,
承載著希望之光,攜手作戰!」
當日中午1時許,孫偉即將出發。一家三口擁抱著喊了三聲:「加油,必勝!」孫偉拉著行李箱,出了門。他不讓妻兒相送,讓李麗和順順等他勝利歸來。
李麗和兒子跑到廚房,透過窗戶往下看,這裡能看到孫偉前行的背影。
拉著行李箱的孫偉,出現在視線裡,步履堅定,沒有回頭。當他的身影消失在拐角處時,李麗憋忍著的淚水,噴湧而出。
身邊的順順擁抱住了她,在兒子有力的臂彎裡,李麗的心慢慢安定下來。「媽,別哭。老爸去戰鬥,我們在家都好好的,迎接他凱旋歸來!」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今年春節,對於市人民醫院醫務人員來說,是一場緊張的戰鬥。」 2月1日,在人民醫院感染科病房護士休息室,記者見到了李麗。「我和孫偉只是身處的戰場不同,但是使命一樣。」
自從孫偉出發去了武漢這個疫情大前方,李麗就沒睡過一個囫圇覺。「我和他約好,不打電話。因為他會很忙,他每天會抽時間給我發個微信報平安。」
孫偉報平安,幾乎都是在夜裡。每天別管多晚,聽到手機微信提示音響起,看到「平安,勿念」這幾個字,李麗的才會心安。
15歲的孫瑞岐,小名叫順順。春節這段日子,對於他來說和平常的日子沒什麼不同。每天爸爸媽媽行色匆忙,交談的話題也離不開新冠狀病毒。在春節開始的幾天,爸爸每天下班後都會到媽媽工作的感染科去幫忙,因為發熱病例增多,醫護人員忙不過來。每天回到家裡的父母都是面帶疲憊,目光裡有焦灼有擔憂更多的是堅定。
「我為老爸感到自豪!」孫瑞岐目光灼灼,笑容明媚。「爸爸馳援武漢,老師和同學們紛紛發來問候和祝福的消息,讓我很感動。爸爸不在家,媽媽工作忙,我要自己照顧好自己,不能讓他們分心。」 1月28日,他就暫住在老媽的朋友家裡,一家三口分開在不同的地方。「我見過世界上最雄偉的山峰,就是老爸堅實可靠的肩膀,我還見過最美麗的花朵,就開在老媽流著淚水卻仍然微笑的臉上。」
「不是偉大,是職責所在。他是醫生,救死扶傷就該衝在前。」2011年入黨的李麗,談起老公孫偉馳援武漢的行為,恬淡的笑著,「這次與孫偉同去武漢的還有護士牛小群、劉添添、王金玲和張莉,她們中有的孩子才兩三歲,那是多重的牽掛啊!所以說,英雄不是都穿著五彩鎧甲,我們的戰袍就是白大褂和心中堅定的信念。」
1月28日上午8時36分,抵達武漢接受戰前培訓的孫偉發了一條朋友圈:「在這裡謝謝大家對我的關心和支持。以後儘量不要給我打電話,可以微信留言,請大家原諒。再一次感謝大家的厚愛。」
經過再三聯繫,2月1日中午12時37分,在武漢太康醫院支援的孫偉在手機微信用三分鐘時間接受了記者採訪。「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性肺炎疫情比較重,特別是武漢是重災區,急需醫護人員。作為一名醫生要牢記自己的使命,更何況我還是一名共產黨員,在這種時候我們更應該衝在前……」
「在這裡負責兩個病區有70多位病人,每天至少要工作12個小時。但是放心,我會做好自身防護,謝謝關心。」簡短地交流後,孫偉又投入了戰鬥。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李麗說,在夜裡自己哭過,因為牽掛,因為擔心。脫掉白大褂,他們是父母、是兒女、是一個個有牽掛、有擔心的平凡人。披上白大褂,他們便是醫生、是戰士,是一個個有情懷、有擔當的守護神。
他們義無反顧,在疫情面前選擇了使命與擔當。因為「對黨忠誠、積極工作,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是他們對黨許下的錚錚誓言;因為「救死扶傷、護佑生命」,是他們揉入骨血中的本能;因為「甘於奉獻、大愛無疆」,是他們時刻銘記無法忘卻的初心。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靜待疫情之戰勝利,你凱旋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