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女,1962年10月生。臨邑縣臨南鎮夏口村村民。初次見到李麗,也許你不會想到,這樣一位臉上時刻掛著笑容,體態略顯豐腴的中年婦女不僅僅是服裝店的老闆,還是夏口村的廣場舞領隊,同時還是一位能幫人扎針灸解病痛的「熱心腸」。雖然有多重身份,但是在她心裡只有一件事最重要,那就是力所能及的幫助別人。
「沒錢也得先治病」
提起李麗,十裡八鄉的人都知道她有一門了不起的手藝——針灸。前些年,為了多一條謀生之路,她專門去北京中華醫學會參加了學習,並考取了專業的醫師資格證。可能她當時也沒想到,這門手藝會成為她打開助人為樂大門的鑰匙。
雖然是一門謀生的手藝,到了李麗這裡卻成了「沒錢也得先治病」的公益項目。如果她聽到有家庭困難或者低保、五保戶身患疾病,而且這個疾病正是在她能夠治療範圍之內的,無論多遠,她都會趕到他們家中免費為他們進行針灸治療。一次不見效果就兩次、三次……直到病人身體好轉她才會罷休。
家門口的免費治療就更不用說了。在夏口街,有一位村民劉某因為意外導致肢體功能不健全,甚至連下地走路都成問題。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個變故,劉某的性格也發生了變化,脾氣比之前也暴躁了許多。她得到消息的第一時間便來到劉某家中,仔細詢問了身體狀況,隨後為劉某制定了專門的針灸及康復治療計劃,堅持每天到他家中開展治療,也順便陪他聊聊村裡的家長裡短,讓他覺著自己的生活仍然跟社會接軌。由於劉某是男士,在進行康復治療時,李麗常常累得滿頭大汗,但是只要想到自己做的能為劉某帶來康復的希望,她即使再累也是值得的。在她的堅持治療下,劉某能夠通過別人的攙扶進行簡單的行走,心態也更加積極。看到劉某家庭存在經濟困難,她便主動免去了全部的治療費用。並且直到現在只要有時間就到劉某家中為他進行康復按摩。
「多跳舞可以更快樂」
李麗是夏口村廣場舞隊的領隊,在她看來,廣場舞不僅僅是大家胡亂跳跳,熱鬧熱鬧就行了,即使是村裡的廣場舞也要跳出氣勢、跳出名氣,她常說:「經常跳舞讓我覺著生活多了許多樂趣」。
最初,村裡跳廣場舞的只有幾支隨意組成的零散隊伍,李麗便給每支隊伍的帶頭人做工作,幾天之後,一起跳廣場舞的人就達到了40多人。規模是有了,但是由於之前跳的舞都不同,想要讓大家統一起來,只靠自學是不行的。為了使廣場舞跟得上時代步伐,李麗帶領幾個帶頭人專門參加了全縣組織的廣場舞培訓,並且多次邀請專業舞蹈老師到村裡進行實地教學。慢慢的,大家的熱情被帶動起來,舞姿也越來越統一、標準。
通過打聽李麗得知,近幾年來,市縣組織的廣場舞比賽項目越來越多,她便有了新的打算:要是能組建一支專門的廣場舞隊伍,再帶領大家多去參加幾次比賽,見見世面就好了!說做就做,在專業老師的幫助下,挑選出20人組建了夏口廣場舞隊,接著又學習了幾支難度相對較大的舞蹈。剛好鎮上組織開展了第一屆廣場舞比賽,她們一亮相便引起了陣陣掌聲,輕鬆的奪得了冠軍。這給了她們信心和力量,近幾年來,先後參加了鎮級比賽3次,縣級比賽3次,市級比賽3次,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如今,縣裡有廣場舞比賽也會主動的跟她聯繫,她所帶領的夏口廣場舞隊已經成了全鎮文藝的生力軍。
「能幫就幫,儘自己最大努力」
她也常常以身作則的教育子女,用她的話就是「誰都會碰到難事,能幫就搭把手,儘自己最大努力就好了,咱也不圖啥回報」。
凡是跟李麗打過交道的人都會說她是一個好脾氣的人。村裡的人都喜歡找她聊天,她的門市也就成了大家的聚集地之一。有從她門市前經過的老人需要攙扶的,她會馬上放下手中的活,趕上前去幫忙。又來趕集需要休息的,她也會立刻搬出凳子讓他們坐著。就是這樣的一件件小事,她已經堅持了許多年。
就是這樣一個天天笑容滿面的人,用自己的付出,給周圍的人帶去溫暖和關愛;用自己的熱情,帶領村中姐妹一起跳起歡樂的舞蹈;用自己的真心,換取了一顆顆真誠對她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