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玉雙,女,1973年10月出生,武城縣廣運街道沙西村村民。
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在廣運街道沙西村,就有這麼一個孝老愛親的故事。她叫朱玉雙,是本村姑娘,自幼生長在一個十分特別的家庭,生父早年因病去世,母親患有嚴重的精神疾病,姐姐患有先天性智力障礙,在這極其困難的生活環境中,年幼的她與姐姐隨母親改嫁到現在這個家庭,從此成了這個家庭的一員,繼父對她們姐妹非常關心,供她上學讀書,她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經常幫著繼父幹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然而好景不長,繼父本來就患有嚴重的先天性高度近視,戴眼鏡矯正視力也不理想,她就成了父親的眼睛,承擔起照顧這個家庭的任務,儘管生活十分艱難,但她坦然的面對生活中的種種磨難,無怨無悔地侍奉著父親,關心照顧著母親和姐姐,她以孝為榮,以奉獻為榮,她常說,孝順老人要落實到行動上,她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父親的身體越來越差,母親和姐姐兩個人全部癱瘓在床,大小便不能自理,吃喝拉撒全在屋內,她默默地承擔著家庭重擔,每天堅持為母親和姐姐換洗尿布,清理大小便,打掃屋內衛生,沒說過一聲苦,沒喊過一聲累。2019年6月父親患病住院,不能下床,她心急如焚四處求醫問藥,祈禱父親能快點好起來,為照料父親,她兩天兩夜沒合眼,衣不解帶的守在病床前,為父親餵藥、餵飯、倒大小便,全天護理,直至父親康復出院。
朱玉雙出嫁到本村,與丈夫結婚二十幾年來,每天忙裡忙外,操持家務,既要照顧公婆,又需照料娘家一家人,她用柔弱的雙肩,為整個家庭創造財富,以堅強的意志,全身心投入到這個不富裕的家中,她毫無怨言。丈夫和兒子常年在外地打工,家裡的事情都是她操持。公婆都是80多歲的高齡老人,年紀大了,經常有個頭痛腦熱的,每次她都及時領著老人去醫院看病,掛號、繳費、取藥……忙個不停。一次,婆婆生病住院,她餵飯餵藥、洗臉洗腳、擦洗身子,端屎端尿、日夜守護在病床前,寸步不離的照料老人直至出院。老人年事已高,經常生病,藥不離身,倒水送飯她從來不怕苦、不怕累。公婆逢人就說多虧這個好兒媳,才有這麼幸福的晚年生活。
常年累月的勞累使她身體頻頻亮起紅燈,血糖高導致眼睛出現併發症,必須手術治療,術後的她既要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照顧公婆又要照顧癱瘓在床的姐姐和母親。她用家庭婦女特有的勤勞、善良、純樸,為老人提供舒適安逸的晚年生活。鄰居眼中的好鄰裡,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兒子心中的好媽媽,更是公婆眼中體貼孝順的好媳婦,孝敬老人的好榜樣。武城電視臺獲悉她的事跡後多次要採訪她,被她婉言謝絕,她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沒有什麼值得宣傳的。」
雖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跡,但她數十年如一日精心照顧雙方老人,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著點點滴滴的親情故事,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孝老愛親」。
她被評為2020年4月份「最美武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