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皇后的職業危機動輒沒命:皇帝不靠譜,原配崩逝,速立宮女為後

2020-12-21 騰訊網

封建社會男權盛行,男人可以娶好幾個老婆。雖然妻妾成群,但按照古代嫡出子女比庶出子女尊貴的慣例,為了子女的地位,一般也不會輕易把大老婆攆走。但大明的皇后可不好當,動不動就被皇帝老公炒了魷魚。

明朝第一位被廢的皇后:全因皇帝太痴情!

皇帝:明宣宗朱瞻基

原配:胡皇后

朱瞻基

亂入「孫美人」,俘獲皇帝心

這位小美人兒姓孫,是宣宗的姥姥從老家帶進宮的。進宮的時候,小孫姑娘才十來歲,被張太后養在身邊。《明史》裡說她「幼有美色」,從小就美麗動人。

等到宣宗繼承皇位,立馬封小孫姑娘當了貴妃。秉承著「愛她,就給她最好的」宗旨,將主意打到了原配皇后身上。

奈何貴妃心機重,主動「辭職」為社稷

《明史》記載,孫貴妃「陰取宮人子為己子,即英宗也」,意思就是,孫貴妃偷偷把別的宮人生的龍種據為己有,也就是後來的明英宗。

宣宗廢除胡皇后的決心更堅定了。宣德三年春天,宣宗「令後上表辭位」。胡皇后只好乖乖聽話,上表請求退位,認為自己沒有兒子,要以國家社稷為重。

孫貴妃倒還假情假意推辭了一番,可宣宗任憑朝臣們勸諫,也擋不住他對孫貴妃的痴情,高興地批准原配妻子的「辭職信」,還賜給胡皇后一個冠冕堂皇的封號:敬慈仙師。

承蒙太后憐惜,皇帝自愧年少輕狂

張太后管不了兒子,但經常召見胡皇后,讓她住在自己宮中,甚至在內廷朝見宴會這些正式場合,也帶著胡皇后,還讓她的位次在新立的孫皇后之上。

宣宗後來也覺得廢后這件事做得不對,曾後悔感嘆「此朕年少也」,意思是,都怪我當時年輕呀!

皇帝不靠譜,廢后如兒戲

因為吃醋引發的悲劇……

第一任皇后(原配):陳皇后

陳皇后知書達禮,貌美賢淑,與明世宗感情相當不錯。

陳皇后

據《明史》記載,一天,帝後二人正閒坐聊天,有姓張、姓方的兩位宮女進來奉茶。世宗盯著張姓宮女的美手看入了神。陳皇后十分生氣,扔下茶杯站了起來。

這一下可惹惱了明世宗,他衝著陳皇后大發雷霆。陳皇后因為世宗發怒而傷心害怕,流產而死。

明世宗

諸多稗官野史記敘這段帝後爭執時,卻言說世宗對皇后拳打腳踢,才導致的皇后流產,驚悸而死。無論是正史還是野史,有一點倒是一致——只因為世宗對美手多看了一眼,陳皇后一屍兩命香消玉殞……

拿婚姻當兒戲?原配崩逝,速立宮女為後

第二任皇后:張皇后

世宗仍餘怒未消,追諡陳皇后為「悼靈皇后」,還全然不按皇后喪葬禮制,將陳皇后草草下葬。更過分的是,陳皇后崩逝的第二個月,世宗就冊立那位長著一雙美手的宮女為皇后。

可張後也沒能保住後位。嘉靖十三年(1534年),世宗以「不敬不遜屢者」為由,下詔廢后,命令張皇后遷居別宮。嘉靖十五(1536)年,張皇后鬱鬱而終。

見死不救明世宗,可憐護駕方皇后

第三任皇后:方皇后

「張後廢,遂立為後」。有了兩位前任的前車之鑑,方皇后對世宗極盡柔順奉承。

世宗信道教,追求長生。天天讓宮女天不亮就採花瓣、樹葉上的露珠。宮女們累的苦不堪言。有幾個膽子比較大的宮女,以楊金英帶頭,就開始策劃謀殺世宗。

凌晨時分,楊金英等宮女趁機溜進寢殿,把一根繩子套在世宗脖子上,想要勒死他。可手一滑,偏偏打成了死結,勒不住世宗的龍頸。

謀害世宗的宮女聯盟裡,又出了個豬隊友張金蓮,她一溜煙跑皇后宮裡告密去了。

方皇后趕來得那叫一個快,把宮女聯盟抓了起來,第一時間救治已「病悸不能言」的世宗。世宗臥病期間,方皇后雷厲風行,把曹端妃和參與謀反的宮女們一併凌遲處死。

按說方皇后幹了件好事。可明世宗想到如花似玉的曹端妃被皇后剮成了肉片,越想越氣,對皇后恨得咬牙切齒。

明末清初史學家查伊璜的《罪惟錄》裡記載,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方皇后住的坤寧宮突然失火。世宗知道了,第一時間下了命令,嚴禁宮人施救。

最後,方皇后因燒傷嚴重,幾天後就薨逝了。

「佛系」皇后:爭寵與我無關,保命要緊!

明憲宗廢了吳皇后之後,把王氏立為皇后。《明史》用四個字概括出了這位皇后的生活態度:「處之淡如」。

明憲宗

《勝朝彤史拾遺記》裡記載,有一次,憲宗病了,王皇后多次去探病,於是憲宗發了一句感嘆:我真是怠慢了皇后啊!

王皇后

結果寵妃們不高興了。等到王皇后再去探病的時候,宸妃邵氏公然站在門外,對皇后說:「上不耐生人,勿數至」。她一句話沒說,靜悄悄地離開了。

根據《罪惟錄》裡的記述,王皇后「不十幸,無所妒忌」。也就是王皇后這一輩子,和老公明憲宗同床的次數還沒超過十次,從來沒有妒忌過別的嬪妃。

明朝幾位皇后的遭遇,真是讓人唏噓感慨。還真應了唐朝女詩人李冶的一句詩,「至親至疏夫妻」!其實這婚姻就講究個互相尊重,老公心疼老婆,老婆體諒老公,這小日子,就比皇帝皇后過得還幸福美滿了!

相關焦點

  • 富察皇后崩逝,永璜和永璋為何顯得很高興?讓乾隆皇帝告訴你
    乾隆十三年三月,乾隆皇帝的原配嫡後——孝賢純皇后富察氏崩逝,乾隆皇帝「永失內佐,痛何忍言」。富察皇后崩逝後,乾隆皇帝親作《述悲賦》,毫不掩飾地表露了喪妻以後的悲苦悽涼、人生無望。皇長子永璜富察皇后崩逝後,永璜以大阿哥的身份迎喪,但在喪儀中因「祇如照常當差,並無哀慕之忱」、「於孝道禮儀,未克盡處甚多」而被乾隆皇帝嚴斥。
  • 廢長立幼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數,為什麼萬曆皇帝就是做不成呢?
    可是在歷史上還是有不少廢長立幼的成功案例,這些案例中的君主雖然廢長立幼,但是國家都平穩過度,也沒有引發大的動亂,有些主動讓賢的長子還被傳為美談,可為什麼落到明朝萬曆皇帝的身上,廢長立幼就是不成呢?漢朝的兩次廢長立幼對萬曆帝的參考萬曆朝的國本之爭是由三個偶然因素造成的必然結果:
  • 青梅竹馬想當皇后,皇帝因此廢掉原配皇后,皇帝:我也特別後悔
    封建社會的皇帝是一個國家的根本,皇后是一國之母,就像皇帝不會輕易退位一樣,皇后只要不犯什麼危害到皇室和國家的大過錯,一般也不會被廢,但是歷史上還是有皇后無故被廢的例子,比如孟古青,她被廢的原因很簡單,僅僅是順治帝對她不喜歡就被廢了,她並不是第一個因不得皇帝寵愛就被廢的皇后,在她之前還有一個胡皇后
  • 出身寒門的「明朝皇后」們,如何逆天改命實現人生反轉入主後宮?
    有明一代除了朱棣的皇后徐氏為開國大將徐達之女外,大多數的明朝后妃都是出身平民之家。可以說出身平民的大明后妃們不少人都是小妞底色十足的「陳芊芊」。因為長得漂亮又聰明,還是小女孩的小孫,便被身為同鄉的明仁宗親媽張皇后帶進了宮,長得漂亮的聰明女孩,似乎運氣都不差。孫氏跟朱瞻基的感情很好,後來朱瞻基當了皇帝,為了她還廢掉了原配皇后胡皇后。
  • 出身寒門的「明朝皇后」們,如何逆天改命實現人生反轉入主後宮?
    有明一代除了朱棣的皇后徐氏為開國大將徐達之女外,大多數的明朝后妃都是出身平民之家。可以說出身平民的大明后妃們不少人都是小妞底色十足的「陳芊芊」。比如萬曆皇帝的母親李彩鳳,是一個鄉村泥瓦匠的女兒,明孝宗的母親紀氏,本是蠻族土官的女兒,紀姓叛亂被平息後,作為罪臣之女入宮做了宮女,結果陰差陽錯與明憲宗有了魚水之歡,最後還成為了皇帝的親媽等等,但在兇險萬分的大明後宮中,不少人不但實現了人生反轉,甚至還匡扶了天下。湯唯在《大明風華》中飾演過的孝恭孫皇后,本來只是一個小吏的女兒。
  • 皇后崩逝,太子妃管理後宮,到底是確有其事還是子虛烏有?
    這個劇情播出後,不少平臺的網友和歷史愛好者就爭論開了,基本是圍繞著「沒有皇后,貴妃和太子妃誰為尊」的問題你來我往,筆者不妨便從這個問題著手,探究一下影視劇中太子妃管理皇帝的後宮到底是確有其事還是子虛烏有。 太子妃和貴妃到底哪個大?
  • 這位荒淫無道的明朝皇帝,差點死在宮女手裡
    李涵說歷史,今天為您講述:差點死在宮女手裡的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也就是嘉靖皇帝,是明孝宗朱祐樘的弟弟朱祐杬的兒子。因孝宗的兒子死得早且沒有後代,嘉靖才得以繼承大統。而宦官權力的削弱,使內閣的權力上升,一些能幹的閣臣如楊廷和、張璁等得以充分施展才幹,為萬曆初年的張居正改革鋪平了道路。但嘉靖是一個沒有長性且率性而為的皇帝。經過短暫的有所作為後,他逐漸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繁瑣政事感到厭倦,開始沉溺於荒淫無恥的後宮生活。
  • 孝懿仁皇后崩逝後,誰執掌康熙後宮?最終還是佟佳氏說了算
    奈何,封后次日,佟佳氏便崩逝於承乾宮。孝懿仁皇后由此也成為了清朝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后。孝懿仁皇后之所以能被冊封為后,和其外戚家族的強大勢力影響分不開,和其同康熙皇帝之間的親屬關係分不開,但更重要的是,孝懿仁皇后在執掌後宮的同時,還曾「鞠育眾子、備極恩勤」。
  • 明朝最慘皇后,後宮起火被活活燒死,皇帝居然見死不救
    比如說本文的主角,雖然貴為皇后,但卻死於一場火災,目睹這一切的皇帝居然不讓救援,致使皇后活活燒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話說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的一天,後宮之中突然起火,火勢迅猛,很快就把皇后的寢宮吞沒。濃煙滾滾,烈焰飛騰,嘉靖皇帝目睹了這一切,此時人們向他請示去救皇后,但嘉靖皇帝沒有答應。最終堂堂明朝的皇后,居然被大火燒死。
  • 孫氏歷史名人(四)——明朝孫皇后
    朱瞻基登極後,在冊立她為貴妃時,不惜破壞祖制,給予她與皇后同樣既授金冊也賜金寶的榮耀(舊制皇后有冊有寶,貴妃有冊無寶)。  朱瞻基成婚十年卻有女無子,又年近三十,威脅到皇位傳承,為朝中上下宮廷內外關注。宣德二年十一月,孫氏生育了第一個皇子,朱瞻基當即高興地詔令大赦天下,免明年稅糧三分之一。小皇子出生僅八天,群臣奏請立為太子,雖經孫氏遜辭,八十天後就被立為太子。
  • 明朝皇帝的愛情:千古一帝是「禁慾系男神」,皇后卻「豪橫」傲嬌
    但朱見深的後宮被萬貴妃把持,任何想給皇帝生孩子的事情都不被允許,懷孕生子的紀宮女在太監張敏的保護下,逃到宮外貧民窟裡生活(此事還有另一個版本,見筆者撰文《萬妃沒那麼壞!朱祁鎮兒子獨寵「老保姆」,萬貞兒弟弟叫「萬達」》)。
  • 明朝有一群宮女居然敢殺皇帝,還差點把皇帝勒死了……
    你能想到,在千年前的中國,會有宮女想要殺死皇帝嗎?最不可思議的是,她們不僅下手了,而且馬上就要成功了。這件事情發生在明朝嘉靖年間,事件主角是明朝有名的奇葩皇帝嘉靖。但是,這種局面沒有持續多久,嘉靖皇帝開始迷信方士,沉迷道術,痴迷煉丹,長達20多年不理朝政,「煉丹修道,昏庸老朽,坐了四十幾年天下,就是不辦事」。為了煉丹,他徵召了大量十三四歲的女孩進宮,為的是她們的處女經血,採集來煉製丹藥。為了保持經血的「純淨」,到了經期,這些宮女們不能吃飯,只能吃點桑葉,喝點露水。
  • 清朝歷代皇帝原配是誰,有多少生前當上皇后,誰在位最久
    皇帝的皇后,不一定是他的原配,這是因為在皇帝即位前,他的原配就可能已經去世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清朝歷代皇帝的原配都是誰,其中有多少在生前當上了皇后,又是誰在位最久。清太祖努爾哈赤原配佟佳氏:她於明朝萬曆五年嫁給努爾哈赤為嫡福晉,後來為其生下嫡長女東果格格、嫡長子褚英,以及嫡次子代善。努爾哈赤時,清朝尚未建立,所以佟佳氏沒有當過皇后。皇太極建立清朝後,也沒有追尊嫡母為皇后。
  • 明朝大臣逼皇帝立太子,皇帝詔書一下,大臣再也不嚷著立太子了
    立儲是封建王朝的頭等大事,因而被稱作「國本」。明神宗朱翊鈞的皇后王氏無子,萬曆十年(1582年),宮女王氏生下神宗的長子朱常洛;四年後,貴妃鄭氏生下三子朱常洵。明朝立儲的遊戲規則是:立長不立幼。神宗卻有意挑戰規則,欲立朱常洵為太子,但文官集團堅決反對。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明神宗才一拖再拖,遲遲不願冊立皇太子。
  • 作為皇帝的寵兒,令妃為何死後才被冊封為皇后?
    後來乾隆帝讓令妃年娘娘掌管後宮,但並沒有冊封令妃娘娘為皇后,而是被封為了皇貴妃。之後在令妃娘娘去世後,才被封為孝儀春皇后,這是因為什麼原因呢?令妃娘娘的出生乾隆皇帝即便是很寵愛她也不能打破當時的祖宗法制,不顧一切的冊封她為皇后。
  • 三任皇后均不得善終,明朝嘉靖皇帝才是名副其實的「大豬蹄子」
    《甄嬛傳》裡的烏拉那拉皇后道貌岸然,看似與世無爭實則心狠手辣;《延禧攻略》中的富察皇后心地善良、溫婉賢淑,是我們心中永遠的「白月光」;《清平樂》中的曹皇后母儀天下、心繫國家,乃一代賢后。儘管這些皇后們貴為六宮之首,但是卻因為皇帝妃嬪眾多、甚至移情別戀,對她們多有冷落。
  • 明朝最可憐的皇后:生性善良卻被迫出家,幾百年後還被抹黑
    眾所周知,明朝有十六位皇帝,但有多少位皇后,恐怕許多人並不知道。如果不算死後追尊的,只計算生前曾享有皇后封號的,一共是二十位。按理說,皇后母儀天下,是何等的尊貴,然而有一位皇后卻很可憐,無故被廢,還被迫出家,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 故宮8位明朝皇后畫像:圖1是大腳馬皇后,圖5是史上最幸福的皇后
    孝慈高皇后馬氏,就是有名的大腳馬皇后,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妻子。平時以身作則、粗茶淡飯,縫補舊衣,嬪妃皆敬服。明成祖仁孝文徐皇后,明成祖朱棣的嫡後。明仁宗誠孝昭張皇后,明仁宗朱高熾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朝第一位太皇太后。
  • 明朝一代賢后孫皇后以及她的朋友圈
    再核奪門功,惟繼宗侯如故」,使孫繼宗成為歷史上長期以執掌兵權的武職為首議政的實際「宰相」(明朝不設宰相)。三、明仁宗誠孝張皇后:孫皇后的領路人明仁宗誠孝張皇后(?——1442年11月20日),名不詳,永城人,指揮使贈彭城侯張麒之女,明仁宗朱高熾元配,明宣宗朱瞻基之母,明英宗朱祁鎮的祖母。宣宗即位後,尊其為皇太后。
  • 朱常洛被立為太子後,耍了一招權謀,萬曆和鄭貴妃不得不投降求和
    在「梃擊案」中朱常洛耍了一招權謀,萬曆和鄭貴妃不得不投降求和萬曆皇帝立太子為何想違背「嫡長子繼承制」萬曆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但是在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卻不能自己做主。為什麼一國之君卻不能自己做主將皇位傳承給誰呢?主要是太祖朱元璋建國後立下祖訓"皇位繼承必須遵守嫡長子繼承制"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萬曆皇帝不願意把皇位傳給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