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貴為皇帝的正妻,執掌後宮,母儀天下,本是極為尊貴之人,但在冷酷的後宮中,她們也有可能成為最悲慘的人。比如說本文的主角,雖然貴為皇后,但卻死於一場火災,目睹這一切的皇帝居然不讓救援,致使皇后活活燒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且看【縱橫五千年】的編者獨孤雁一一道來!
話說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十一月的一天,後宮之中突然起火,火勢迅猛,很快就把皇后的寢宮吞沒。濃煙滾滾,烈焰飛騰,嘉靖皇帝目睹了這一切,此時人們向他請示去救皇后,但嘉靖皇帝沒有答應。最終堂堂明朝的皇后,居然被大火燒死。
被燒死的這位皇后姓方氏,是嘉靖皇帝的第三位皇后。方皇后是江寧人,嘉靖十年被選入宮,被冊封為九嬪之一。方氏雖然沒能成為皇后,但「上以其行禮敬,且升降有儀度,悅之」。三年後,張皇后被廢,嘉靖向首輔夏言詢問新皇后人選,夏言說了一句話:「臣請為陛下賀,夫天圜而地方者也。」
嘉靖皇帝非常迷信,聽到這句話後非常高興,於是就冊立方氏為皇后。到了嘉靖二十一年,方皇后又立下一大功,救了嘉靖皇帝一命。原來在這年宮女楊金英等人因不堪虐待,趁著嘉靖睡覺時,用繩子套在皇帝的脖子上,欲將其勒死,但因行事慌張,未能達成目的。
宮女張金蓮見勢不妙,連忙跑出去報告方皇后,皇后聞訊而來,解開繩子,才把嘉靖皇帝救下。嘉靖皇帝醒後,對皇后十分感激,加封皇后的父親方銳為安平侯,「以報後功」。既然方皇后對嘉靖皇帝有救命之恩,為啥五年後,就是她見死不救呢?這裡還有一段故事。
原來在嘉靖皇帝被救後,他仍然無法說話,於是方皇后以皇帝的名義處理了這場宮變,「後命太監張左、高忠,捕宮人雜治」。當晚嘉靖皇帝「會所幸曹妃,及王寧嬪侍上寢」, 王寧嬪云:「曹妃者雖不與,然亦知之。」於是方皇后下令「收曹妃及金英等十餘人磔於市,並捕斬其族屬十餘人,而籍其家」。
嘉靖皇帝病情好轉後,發現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這個曹妃長得非常漂亮,深得嘉靖皇帝的寵愛,被冊封為端妃,經常侍寢,皇帝就是她的靠山,怎麼可能回去害皇帝呢?「端妃,我所愛,宜無此心」,嘉靖此時感到曹妃是冤枉的,但因方皇后對自己有救命之恩,也就沒有過多追究。
但這件事很有可能是方皇后嫉妒曹妃,因此才借刀殺人,利用這件事把曹妃斬草除根。嘉靖皇帝是個喜怒無常的人,到嘉靖二十六年十一月,宮中起火,他沒有讓人去救方皇后,也許就是因為這件事。方皇后死後,嘉靖很快就後悔了,「後救我,而我不能救後。」
至此嘉靖所能夠做的,也只是在葬禮規格上。雖然《明史》沒有明確記載方皇后的死因,但根據明朝人當時的記載,方皇后確實死於大火之中。
參考資料:1.《明史》;2.《十三朝遺史》;3.《勝朝彤史拾遺記》
---
品讀千年變革,感悟人生冷暖,更多精彩,請關注【縱橫五千年】
微信公眾號:縱橫五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