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最慘錦衣衛指揮使:本想耍威風,卻被一群文官活活打死

2020-12-22 上遊新聞

錦衣衛是明朝的特務機構,直接隸屬於皇帝,可以隨便抓人,且不受到刑部的制約。因此在明朝時期,錦衣衛非常囂張,不僅京城百姓怕他們,就連外地人也十分畏懼,看到那些「鮮衣怒馬」、「操京師口音」的人,都會躲得遠遠的。

不過,明朝歷史上也出現了一件怪事,堂堂錦衣衛指揮使居然被活活打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位堪稱明朝最慘的錦衣衛指揮使名叫馬順。史書上關於馬順的記載很少,只知道他在明宣宗朱瞻基統治時期就已經擔任錦衣衛鎮撫的職務,宣德九年還因捕獲強盜,被晉升為指揮僉事,仍然管理鎮撫司。不過馬順任職期間劣跡斑斑,他與宮中宦官相互勾結,做了不少壞事,先後兩次下獄,有關部門甚至將其定為死罪。

不過,馬順有個靠山,此人就是明英宗時期的大宦官王振。在王振的關照下,馬順不僅被赦免死罪,還步步高升,於正統九年「為世襲指揮同知,仍掌鎮撫司事」。王振專權期間,打擊異己勢力,許多直言敢諫的官員都遭到了迫害,當時掌握錦衣衛的馬順就充當了王振的爪牙,「諫官直言而陰被慘酷之刑,朝臣小過而輒遭煅煉之獄」。

正統十四年八月,王振的末日到了。幾十萬明軍潰敗於土木堡,連明英宗都成為瓦剌人的俘虜,混亂期間,一位明朝將領殺死了慫恿皇帝出徵的王振。土木堡之變的消息傳到京城後,朝野震驚!當時負責監國的朱祁鈺趕緊在宮內左順門舉行了一次緊急朝會,然而這場朝會卻成為王振的批判大會。

明朝官員們紛紛發言,揭露彈劾王振的罪過,最後向朱祁鈺請求,「振傾危宗社,請滅族以安人心。若不奉詔,群臣死不敢退。」官員們讀完奏摺後,跪地痛哭,「聲徹中外」。年輕的朱祁鈺哪見過這陣勢,他起身打算離開,宦官們也準備關閉宮門。然而官員們並沒有離開,而是一擁而入。朱祁鈺沒有辦法,只好下令將抄沒王振的家,派遣錦衣衛指揮使馬順前去。這個命令引起了百官的不滿,他們認為「順,振黨也,宜遣都御史陳鎰」。此時,太監金英傳旨,讓百官們退去,卻激怒了這些官員,不過金英很聰明,見勢不妙,撒腿就跑。馬順卻不識時務,在旁邊也耍起了威風,讓百官趕緊滾蛋。

故事中王竑第一個起身衝向馬順,並且高呼「馬順往時助振惡,今日至此,尚不知懼!」這些平日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官頓時來了精神,他們群起攻之,圍毆馬順,有人用拳,有人用腳,很快就把馬順當場打死。

憤怒的百官又打死了兩個王振的黨羽,將三人暴屍東安門。那些平日受馬順欺壓的軍士「猶爭擊不已」。朱祁鈺完全被驚呆了,多次想逃回宮中,不過被于謙拉住了衣服。于謙對朱祁鈺說:「殿下止。振罪首,不籍無以洩眾憤。且群臣心為社稷耳,無他。」朱祁鈺這才下令安慰百官,同時說馬順是罪有應得。

由於事情非常倉促,這場動亂幸虧有于謙坐鎮,才得以解決。

之後,于謙又指揮了北京保衛戰,擊退了瓦剌人。

參考資料:1.《明史紀事本末》;2.《明史》;3.《國朝獻徵錄》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最慘錦衣衛指揮使,被群臣活活打死在朝堂上
    要說錦衣衛指揮使,那幾乎都是大明天子眼中最得力、最值得信任的幹將,在皇帝面前,一句話可以決人生死,而且其主管的詔獄也不是吃素的。這種廣大群眾談之色變的狠角色,絕大多數時間是以「狐假虎威」的形式存在的。當保護他的「老虎」不存在了,這個狠角色就變成了砧板上的魚肉,被人一擁而上圍攻也只是分分鐘的事。在這一點上,明英宗朱祁鎮的錦衣衛指揮使馬順無疑最有發言權。
  • 大明猖狂的錦衣衛指揮使,為什麼會被一個文官打死呢?
    2020-11-21 02:55:11 來源: 帝王談史 舉報   錦衣衛這三個字
  • 明朝「錦衣衛指揮使」什麼級別?正三品官階,堪比兵部侍郎
    除了官員,錦衣衛還會被皇帝派往民間,偵緝民情。避免有人造反。錦衣衛機構職權的擴大,對錦衣衛指揮使而言,自然是有好處的。它是錦衣衛的最高長官,皇帝親軍首領。錦衣衛指揮使存在首要目的,就是維護皇族利益。這時它們存在的基礎 。除了前面提到的侍衛、儀仗隊、緝捕、刑獄的職權外,錦衣衛還需要維護南京、北京兩個地區的穩定。
  • 繡春刀飛魚服、明朝令人聞風喪膽的錦衣衛,實則是一個悲慘的組織
    明朝是中國倒數第二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它不僅收復了中原地區已經丟失兩百多年的燕雲十六州,而且留下來"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錚錚鐵骨,因此這個朝代是一個值得稱頌的朝代。但提起這個朝代,有一個組織和它關聯甚大,從明朝建立之初,這個組織便應運而生,一直跟隨明朝直到大明毀滅。
  • 明朝最厲害的特務是東廠還是錦衣衛?
    1.錦衣衛錦衣衛原本是皇帝親兵上十二衛中的一個,朱元璋將它提拔起來,稱為錦衣衛,著飛魚服,配繡春刀,平時在皇帝前面開個道。暗地裡,錦衣衛其實幹一些偵探活,比如派人打入到大臣家裡,偵察大臣的一舉一動。此外,錦衣衛還深入民間,調查一些下崗員工,或者退休高幹的情況,看看他們有沒有借餘威違法犯紀之類。有時,還跟人民群眾打成一片,是真的打哈。搞到最後,群眾一看到有穿著錦服,操京城口音的,就跟見了鬼一樣的躲。在錦衣衛的工作下,胡惟庸的犯罪事實很清楚了,比如私下把犯官之女送給了不該享有的文官,又比如一起交通事故中,他的兒子墜車而死,胡惟庸私自把馬夫給殺了。
  • 明朝史上唯一一次朝堂鬥毆:此人當場打死錦衣衛頭子,從此揚名立萬
    文/明朝史上唯一一次朝堂鬥毆:此人當場打死錦衣衛頭子,從此揚名立萬 大家好,我是小編,每天為大家更新精彩的歷史故事,歡迎各位看官。 在明朝,最令人聞風喪膽的不是皇帝而是直屬於皇帝的兩個特務機構,錦衣衛和東、西兩廠。
  • 《慶餘年》錦衣衛指揮使沈重居然被當眾罷官,裡面有什麼貓膩?
    後來長寧侯之子衛華果然當上了新的錦衣衛指揮使,從此飛黃騰達。三、 沈重的忠誠度,是沈重的第三宗罪如果前面兩項還只是顯得沈重可悲,那麼接下來要說的,那就是原罪了。在原著中,沈重的忠誠度出了很大問題,從他的表現來看,一出場就註定了滅亡的結局。
  • 到底什麼是錦衣衛?
    GIF截取自電視劇《錦衣之下》由任嘉倫飾演的男主陸繹,是錦衣衛指揮使陸炳之子。圖片截取自電視劇《錦衣之下》如果有機會可以穿越回明朝做一名錦衣衛,為了你的穿越體驗,吃畫人建議你去之前一定要看完這篇文章。如果穿越回明朝,怎樣才能成為一名錦衣衛?有三個辦法。一是世襲。像《錦衣之下》中的陸繹,《繡春刀》中的盧劍星,父親都是高級錦衣衛。
  • 明朝最厲害的錦衣衛竟然是他
    明朝最厲害的錦衣衛竟然是他...錦衣衛,眾人第一個想到的便是那些電視劇或影戲內部的那些穿戴統一的服裝,腰佩刀劍,飛簷走壁武藝高強的人。在明朝,提到錦衣衛,朝中的大臣簡直聞風喪膽。那你知道在明朝最厲害的錦衣衛是誰嗎?
  • 杜琪峯監製電影《暗花》之錦衣衛劉青雲—黑暗中榮耀,光亮中死去
    明朝錦衣衛和東廠的大名可謂人盡皆知。清朝統治者吸取明朝的經驗教訓,沒有設立公開的間謀特務機構。但眾所周知,清初南方地區是反清復明勢力最為龐大的地區,為了鞏固統治,康照時在江南設立了「三織造署」,其職能除了給宮中供應絲織品外,最重要的便是給皇帝提供秘密情報。作為統治者馭下的手段,防止強大的官僚集團陽奉陰違,因此執行秘密任務,只對皇帝一人負責的機構應運而生。
  • 明朝暴脾氣文官,朝堂鬥毆打死錦衣衛頭子,從此揚名立萬
    眾人隨後擁入,要求朱祁鈺馬上答應他們的要求,朱祁鈺沒辦法,只能下令籍沒王振家,並遣錦衣衛指揮馬順前往。眾臣不同意,紛紛說馬順也是王振一黨,應該派右都御史陳鎰去。當時傳旨的太監是金英。百官們一聽監國這樣安排,就想打傳旨的太監金英,不過他很是機敏,跑得快,最後事實證明他撿回一條命。
  • 《錦衣之下》中展示出的明朝錦衣衛制度
    而今年由譚松韻和任嘉倫主演的《錦衣之下》,也是涉及到「錦衣衛」,並成為今年熱度最高的電視劇之一。在現代影視劇中,「錦衣衛」頗受關注,在明朝長達二百七十六年的統治中,「錦衣衛」亦是重要一環,清朝朱彝尊在《靜志居詩話》中就曾寫:「明不亡於流寇而亡於廠衛。」便可看出錦衣衛在明朝政治中的重要作用。
  • 明朝滅亡時,號稱明朝最強的15萬錦衣衛做了什麼,怎麼沒有救國?
    剛出爐的錦衣衛:此時這一御用機構名字並非錦衣衛,它的前身是拱衛司。人家全稱「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雅稱為緹騎。 其實早在明代中期時,錦衣衛這個大明軍界公認待遇優厚的崗位,就已變的像「注水的肉」一般。 而依崇禎時期缺錢情況來看,不可能達到十五萬人之多,畢竟要養活十五萬人不容易,這需要龐大軍費。 而錦衣衛在百姓眼中成了什麼樣子?
  • 外戚、世襲加皇帝死黨,一個錦衣衛N個一把手,這麼多指揮使誰才是真老大?
    錦衣衛是明朝一個非常特殊的部門,他的老大是錦衣衛指揮使大家都知道,但錦衣衛指揮使可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而是一個坑好幾個蘿蔔,在有些時候甚至出現過多個指揮使並列的情景,會讓新入職的錦衣衛工作人員都迷糊。錦衣衛指揮使的升遷歸兵部武選清吏司管理不假,但明朝皇帝們很喜歡把親信和親戚們都加上錦衣衛指揮使的頭銜,錦衣衛指揮使的職務甚至可以被看作是後宮和皇帝愛好的風向標。
  • 明朝特務機構之可怕錦衣衛以及詔獄
    上兩篇文章我們了解了明朝的特務機構東、西廠以內行廠,接下來我們講講伴隨明朝整個時期的特務機構——錦衣衛。錦衣衛,朱元璋建立,是明朝皇帝私人衛隊上十二衛中的一衛,也是最受皇帝信賴的衛隊。錦衣衛與東廠並稱為「廠衛」,成為了讓明朝百姓聞風喪膽的機構。錦衣衛「一把手」是指揮使,皇帝心腹之人。指揮使下設十七個所,有千戶、百戶總旗等職位,他們死後家裡人可以繼承位置,如果沒有子嗣的,就再選新的民戶替代。
  • 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後,曾經大名鼎鼎的錦衣衛幹什麼去了?
    於是他創建了親兵衛都指揮使一職,使之成為自己的貼身護衛,負責儀仗與保衛工作。建國後,由於朝中政治鬥爭激烈,加之朱元璋生性猜忌多疑,總是擔心大臣對他不忠。他便在這支親軍中精心挑選一批家世清白、忠誠可靠的人,嚴格訓練後組成密探,稱之為「拱衛司」,外出四處刺探消息。這就是明朝特務機構最初的雛形。
  • 明朝最強錦衣衛都指揮使,跟皇帝是同一個母親,背景強到爆表!
    明朝嘉靖時期,太監的勢力遠遠要高於錦衣衛,但是只有陸炳當都指揮使時,太監們都得讓錦衣衛三分,權傾天下嚴嵩都不敢招惹,勢力比首輔更大,可謂真正的一人之上萬人之下,在他的帶領下達到了錦衣衛統治時期權力的巔峰。
  • 明朝最讓人生畏的東廠、西廠和錦衣衛到底有多神秘?
    依仗著皇帝的寵信和器重,太監組織東、西廠以及充當耳目和打手的錦衣衛在二百多年的明朝歷史上佔據著濃墨重彩的地位。為了便於操控和指揮,朱元璋將親軍都尉府和儀鸞司一併裁撤,正式設立了在後世頗具盛名的錦衣衛,負責「掌直駕侍衛、巡查緝捕」等事宜,長官名為錦衣衛指揮使,直接向朱元璋匯報工作。錦衣衛下面又設置了鎮撫司等機構,負責偵查、逮捕、審問等工作。
  • 古代歷史,明朝官署名錦衣衛,紀綱之死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明朝官署名錦衣衛,紀綱之死。這是一次沒有任何伏筆的舉報,因為太監擔心提前洩露會招致紀綱的懷疑和破壞,最終功虧一姜。所以他們一直在私底下準備,也許他們還沒有收集齊全所有的證據,但是紀綱的動作太快了,逼迫他們不得不儘早動手。
  • 明朝那些事兒(你可能不知道的錦衣衛和東廠)
    我們看的明朝電影電視劇裡,最多提到的就是錦衣衛,東廠,西廠,內廠,今天就來給大家普及一下關於這些的小知識。(沒吃過豬肉也是見過豬跑的,我父王從我五歲就開始給我講明清史,不過我這畢竟是到道聽途說的二手經驗,說錯了歡迎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