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常洛被立為太子後,耍了一招權謀,萬曆和鄭貴妃不得不投降求和

2021-02-13 百閱文書院

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充滿奇聞異事的王朝,在眾多奇聞異事當中,最著名的就是明朝三大懸案,其中尤其以"梃擊案"最為離奇,以至於幾百年後仍懸而未解。在「梃擊案」中朱常洛耍了一招權謀,萬曆和鄭貴妃不得不投降求和

萬曆皇帝立太子為何想違背「嫡長子繼承制」

萬曆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但是在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卻不能自己做主。為什麼一國之君卻不能自己做主將皇位傳承給誰呢?主要是太祖朱元璋建國後立下祖訓"皇位繼承必須遵守嫡長子繼承制"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萬曆皇帝不願意把皇位傳給長子呢?這還要從大明的一樁宮廷秘聞講起。萬曆皇帝的皇后無子,萬曆皇帝又獨寵鄭貴妃,如果鄭貴妃生下兒子,萬曆皇帝就可以廢掉皇后,然後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立鄭貴妃為皇后,這是萬曆皇帝最理想的願望。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萬曆皇帝在鄭貴妃生子之前,居然和太后宮中的一個宮女有過一夜之歡,這位宮女居然給萬曆皇帝生了第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朱常洛,但是萬曆皇帝面對這個意外的兒子矢口否認。還好這個宮女是太后宮中的,皇帝不認太后認,所以萬曆皇帝不得不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私生子。如果換作其他普通宮女估計只能吃啞巴虧了!

萬曆皇帝不喜歡朱常洛,太子之爭中為何朱常洛能夠穩贏

有了意外的長子朱常洛不久,鄭貴妃給萬曆皇帝生了一個兒子朱常洵,萬曆皇帝和鄭貴妃都對朱常洵寵愛有加,特別希望這個兒子將來能繼承皇位,因此就引發了太子之爭的宮廷鬥爭!整個朝局分為兩派,一派是支持立朱常洛為太子的太后,皇后,朝臣陣營,另一派是支持立朱常洵為太子的萬曆皇帝和鄭貴妃等外戚勢力。

這兩大陣營的實力相當,太后和皇后主張立朱常洛為太子,背後最根本的意圖就是遏制外戚勢力,不能讓鄭貴妃外戚勢力幹預朝政。另一方面作為皇后如果讓鄭貴妃兒子當了太子,母因子貴,自己的皇后位置自然受到巨大威脅。作為太后從整個江山社稷考慮,如果廢長立幼必然引發政變,立即禍起蕭牆,所以太后主張立朱常洛為太子。

萬曆皇帝主張立鄭貴妃兒子朱常洵為太子目的也很明顯,首先就是覺得朱常洛生母身份低賤,其次就是內心並不認可朱常洛這個意外的兒子,根據自己的喜好,當然希望立鄭貴妃兒子朱常洵為太子,這也是愛屋吉屋人之常情!

萬曆皇帝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一直拖延不立太子,誰諫言上奏議立太子就懲處誰,導致朱常洵已經年近二十歲仍是普通皇子,萬曆皇帝為什麼一拖再拖呢?實際萬曆皇帝是想拖死太后,然後立朱常洵為太子,支持朱常洛為太子的陣營雖然強大,但是萬曆皇帝真正懼怕的是太后,並非皇后和朝臣!但是太后也不傻,早就看穿了萬曆皇帝的心思,所以太后在去世前就給萬曆皇帝施加壓力立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洛剛被立為太子不久太后就撒手人寰!

「梃擊案」幕後的真兇究竟是誰?

無人彈壓的萬曆皇帝和鄭貴妃就開始躍躍欲試,企圖廢朱常洛立朱常洵!所以就發生了駭人聽聞的"梃擊案",梃擊案就是一名神志不清的智障大漢,手持棍棒闖入太子朱常洛寢宮企圖棒殺太子卻被禁衛生擒。對於梃擊案幕後真兇究竟是誰?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有三種說法。

第一:真兇是鄭貴妃,鄭貴妃企圖僱兇棒殺太子讓自己兒子朱常洵當太子,這個比較好理解,但是也值得懷疑,鄭貴妃根本沒有這個膽量和實力。

第二:真兇是萬曆皇帝,萬曆皇帝想除掉自己這個不喜歡的兒子,然後傳位給朱常洵,這個說法比較合理,也複合萬曆皇帝的意願,畢竟朱常洛如果被棒殺對他和鄭貴妃利益最大。

第三:真兇是太子朱常洛,朱常洛自導自演的苦肉計,朱常洛想借梃擊案栽贓鄭貴妃然後間接打擊萬曆皇帝,進而穩固自己太子之位,這種說法也比較符合事實邏輯。

結語

那麼梃擊案真兇到底是誰呢?其實最大嫌疑就是太子朱常洛,畢竟梃擊案以失敗告終,太子朱常洛只是虛驚一場,這種結果更複合朱常洛想達到的目的,如果真兇是萬曆皇帝或者鄭貴妃,那麼他們肯定是非要置太子於死地而後快,如果行刺失敗對他們非常不利,不但達不到想要的結果反而遭受非議!

從梃擊案事後的發展來看,朱常洛才是最大贏家,不但鄭貴妃對他俯首稱臣,就連萬曆皇帝也一改往日冷落態度,因此說朱常洛才是一個權謀高手,被立為太子後,輕鬆耍了一個計謀就讓萬曆皇帝和鄭貴妃乖乖投降議和!

參考文獻:《明史》《明朝大歷史》《明實錄》《國榷》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相關焦點

  • 大明皇帝朱常洛究竟是怎麼把自己玩死的?為你解密「紅丸奇案」
    第二,由於皇帝不喜歡朱常洛,多年來朱常洛在宮中一直處於散養狀態,沒人疼、沒人愛、沒人關心。這就導致了這位皇子沒有親朋黨羽,勢力單薄。不受重視,不受栽培,一無靠山,二無勢力。《明史》:「未幾,鄭貴妃生子常洵,有寵。儲位久不定。」第三,萬曆皇帝的寵妃——鄭貴妃,深得皇帝恩寵,皇帝一直想把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立為太子。
  • 【漫話皇帝】苦命的一月天子朱常洛
    個中緣由還得從波譎雲詭的萬曆後宮說起。儲君冊立的擱淺  萬曆六年,神宗大婚,皇后為王氏,同時冊封的還有明妃劉氏。不過,神宗對她倆都不感興趣,且都未生育。直到萬曆九年,神宗還沒有子嗣,說也湊巧,一個偶然機會,竟使朱常洛降臨人世,也使神宗有了後嗣。  萬曆九年十月間,神宗到慈寧宮向他生母請安。
  • 在情投意合的鄭貴妃面前,萬曆才感到作為一個人的真實存在
    也正是她表現的不同,萬曆皇帝才把她引為知己,更加寵愛,不到三年,就把她由淑嬪升為德妃再升為貴妃。萬曆十四年(公元1586年),鄭貴妃生下兒子朱常洵。由於萬曆皇帝對王恭妃和鄭貴妃的待遇不同,長達幾十年的「國本之爭」,由此揭開了帷幕。
  • 鄭貴妃恭喜你把萬曆老公送上了熱搜,「坑夫」不只有嚴夫人!
    嚴書記的女兒被幼兒園老師批評後,嚴夫人要求老師給嚴某某道歉,並揚言老師被開除。消息發布數小時,嚴書記就被網友翻出為四川廣安市副書記,並享受熱搜待遇。不到一個星期有消息傳嚴書記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在接受紀律審查和檢察調查。接著嚴夫人被調侃:#嚴夫人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在反腐,支持嚴夫人!
  • 明十六帝之光宗朱常洛:一月天子的慘澹人生,比他慘的還有誰?
    要說朱常洛的一生,可以概括為兩個字:憋屈!他身上的標籤可是不少,明末的三大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都能和他掛上鉤,除了這些,還得再給他加上一個「國本之爭」,以致於後人更關注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卻很少關注這些故事的主人公。不得不說,作為一個帝王,這是極大的悲哀。
  • 過把癮就死-朱常洛
    直到朱厚熜去世,朱載垕即位後才給朱翊鈞起了自己的名字。等到1582年(萬曆十年)8月28日,朱常洛出生以後,他的不幸人生才剛剛開啟,父親朱翊鈞對其母子簡直是形同陌路。雖然自己是皇長子,但是母親王恭妃此前僅僅是一個宮女,並不受寵,到朱常洛五歲的時候也沒有被立為太子。可怕的是父親朱翊鈞身邊寵幸的鄭貴妃後來也生了個兒子叫朱常洵,兩個人一直打算立朱常洵為太子。
  • 明光宗朱常洛
    明光宗   朱常洛的身世和他父親萬曆皇帝差不多,也是父皇偶然臨幸宮女而生,不過雖然都是臨幸,朱載垕要比朱翊鈞負責任。朱翊鈞是打心眼裡不喜歡這位皇子,認為這個皇子的出生是他的一件醜事。這一觀念持續了三十九年,直到萬曆皇帝去世。皇長子朱常洛出生後的日子就可想而知了。
  • 明光宗朱常洛,為何登基一個月就死了?
    明光宗朱常洛可謂是整個大明王朝200多年間存在感最低的一個皇帝了,因為他在位的時期時間太短了,從他登基到他病逝,前後不過一個月而已。在明朝初年,還有一個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期也非常的短,但是別人好歹當了一年皇帝。朱常洛的出身恐怕是一個意外,因為萬曆皇帝在年輕的時候,偶爾臨幸了太后宮中的一個宮女,當時皇帝也就當做偶然之間的放縱而已。
  • 看看泰昌皇帝朱常洛,是如何把自己玩死的?
    1620年,統治了大明王朝48年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終於解脫了。隨即,長子朱常洛登基為帝。然而明光宗朱常洛在位僅僅一個月,年僅三十八歲。朱常洛是萬曆皇帝庶出的長子,本來接班人其實是輪不到他來坐的。因為他不受待見,他的母親同樣如此。
  • 朱常洛生前無比憋屈,為什麼去世後,葬的竟然是別人的陵寢
    (朱常洛畫像)在明朝歷史上,朱常洛堪稱最悲情太子。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他以其詭譎多變的命運,生生把真龍天子活成了高危行業。朱常洛是明神宗朱翊鈞的長子。本來,朱常洛是王恭妃所生,並非嫡子。但由於孝端顯皇后只生育一女,因此按「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繼承制度,朱常洛就應該被立為太子。
  • 明朝第十四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
    朱常洛身世和明神宗一樣,都是父皇偶然臨幸宮女所生。因此朱常洛從小得不到父愛,由於黨爭和皇權交替問題,朱常洛先後經歷了國本之爭、梃擊案等重大歷史事件。萬曆四十八年(1620年),明神宗駕崩後,朱常洛即位,改元泰昌。他在位期間進行了一系列革除弊政的改革措施,罷除了萬曆朝的礦稅,撥亂反正,重振綱紀。但每日回宮後卻沉於酒色,縱慾淫樂,身體羸弱。
  • 萬曆帝見牽扯到鄭貴妃,不想再追查下去,最後將張差處以凌遲
    萬曆帝見牽扯到鄭貴妃,不想再追查下去,最後將張差處以凌遲在中國歷代皇朝的禮制中,皇帝立皇后所生之嫡長子為太子,而皇后無所出時,則以年長者為太子。雖然明朝數代皇帝經過特別情況而被立為帝(明成祖起兵篡奪侄兒惠帝的帝位,明代宗景泰帝因明英宗被俘而被大臣擁立,明世宗因明武宗無子而入繼大統),但明朝亦仍然依襲這套禮制。
  •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僅一個月就去世,其中原因讓人難以啟齒!
    ——《明史.卷二十一·本紀第二十一·光宗本紀》根據歷史記載朱常洛繼位之後確實做了不少的事情,任用賢臣,革除弊政,積極改革,罷除礦稅、榷稅,撥亂反正,重振朝廷綱紀。首先因為崔文升是鄭貴妃的內侍,現在雖然掌管御藥房,但是你懂什麼醫術呀,經過你的治療之後,皇帝的病情越來越嚴重,所以就是你鄭貴妃指示的,你想讓皇帝死。己未,內醫崔文升下通利藥,上一晝夜三四十起,支離床褥間。——《 明史.紀事本末.卷六十.三案》本來皇帝病了,虛弱崔文升一通用藥,直接讓朱常洛更加嚴重了,這是不爭的事實。其次,鄭貴妃有前科。鄭
  • 朱常洛:當了39年皇子,只做了30天皇帝,沒心機才是主要原因
    和很多故事情節不同,這個可憐的宮女並沒有因為被臨幸了一次便可攀上高枝。宮女只能是宮女,當上貴人這種念頭也就想想罷了。後宮誰知道有多少個宮女被臨幸過呢?但朱常洛生母又和很多宮女不同,公元1582年8月28日,朱常洛出生了。也得虧他出生了,明神宗被迫冊封為恭妃。
  • 廢長立幼的成功案例不在少數,為什麼萬曆皇帝就是做不成呢?
    ,中宮虛懸,只要把王夫人冊立為皇后,那劉徹不就成了嫡長子,這樣一來立他為太子不就合理合法了,劉啟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這次廢長立幼雖然過程複雜,但是它最終披上了一層合法的外衣,這也是劉啟能夠成功廢長立幼的一個重要因素。漢光武帝的廢長立幼和漢景帝之事是相似的,只是原本的皇太子劉彊的生母郭氏本身就是皇后,只不過因為郭氏被廢,陰麗華被冊為後,劉彊的身份由嫡轉庶,所以兩年後,他主動請辭太子位,後來被封為東海王,受到了光武帝的厚待和弟弟漢明帝的禮遇。
  • 鄭貴妃:紅顏禍國,讓「渣男」皇帝一往情深
    太后此舉讓他明白了,在這宮中,就連自己的母親都有意無意地把他看做一具執行任務的機械。 他想要另一種自由。他討厭喜歡皇后和妃子,於是與宮女發生了關係。這名宮女懷孕後,他大驚失色。他不敢告訴太后。 張居正看萬曆年紀輕輕就滿目閒愁,十分焦慮,就提議讓他再次選妃。
  • 明亡於萬曆?福王朱常洵才是禍害大明江山的罪魁禍首
    其中最肥胖的有三:一是朱元璋之孫明仁宗朱高熾,另兩個是福王朱常洵和他的兒子朱由崧。這裡重點說一說福王。福王是萬曆第三子,母親鄭貴妃。萬曆的皇后姓王,但沒有生育一男半女。一次萬曆一時興起,「寵幸」了一個宮女,便有了長子朱常洛。按當年朱元璋立下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和「東宮不待嫡,元子不並封」的繼承法,身為長子的朱常洛是理所當然的太子。
  • 明朝萬曆皇帝有多可愛,說一說他與文臣30年之久的拉鋸戰
    文官們是飽讀聖賢之書,當然支持這一觀點,但是萬曆皇帝卻不願意,他心愛的女人是鄭貴妃,所以他要選擇鄭貴妃的兒子作為皇太子。在萬曆皇帝與文臣們的持久戰打了10年之時,萬曆皇帝就妥協了,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表面上是文臣們贏了,但是萬曆皇帝的妥協是消極的,妥協也帶有報復的意念。皇帝不開心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像萬曆皇帝這樣因為一件事情不開心20年的確實少有。
  • 萬曆皇帝二十餘年不上朝,為什麼沒有被架空?從國本之爭拆解端倪
    而就在這個關鍵點上,你萬曆搞了一出臨幸宮女。如果九嬪姿色平常也就罷了,宮女王氏可以專寵後宮,而王氏之子朱常洛,自是毫無爭議的大明長子。但,九嬪裡面恰有萬曆皇帝的本命佳人,就是後來的鄭貴妃。宮女王氏,給萬曆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公主;而鄭貴妃給萬曆生了三個兒子、三個公主。除了長子朱常洛外,次子、老三、老四,都是鄭貴妃所生。可見,萬曆對鄭貴妃才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