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充滿奇聞異事的王朝,在眾多奇聞異事當中,最著名的就是明朝三大懸案,其中尤其以"梃擊案"最為離奇,以至於幾百年後仍懸而未解。在「梃擊案」中朱常洛耍了一招權謀,萬曆和鄭貴妃不得不投降求和
萬曆皇帝立太子為何想違背「嫡長子繼承制」
萬曆皇帝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一位皇帝,但是在皇位繼承人的選擇上卻不能自己做主。為什麼一國之君卻不能自己做主將皇位傳承給誰呢?主要是太祖朱元璋建國後立下祖訓"皇位繼承必須遵守嫡長子繼承制"
那麼是什麼原因讓萬曆皇帝不願意把皇位傳給長子呢?這還要從大明的一樁宮廷秘聞講起。萬曆皇帝的皇后無子,萬曆皇帝又獨寵鄭貴妃,如果鄭貴妃生下兒子,萬曆皇帝就可以廢掉皇后,然後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立鄭貴妃為皇后,這是萬曆皇帝最理想的願望。
但是事實並非如此,萬曆皇帝在鄭貴妃生子之前,居然和太后宮中的一個宮女有過一夜之歡,這位宮女居然給萬曆皇帝生了第一個兒子,就是後來的朱常洛,但是萬曆皇帝面對這個意外的兒子矢口否認。還好這個宮女是太后宮中的,皇帝不認太后認,所以萬曆皇帝不得不接受這個突如其來的私生子。如果換作其他普通宮女估計只能吃啞巴虧了!
萬曆皇帝不喜歡朱常洛,太子之爭中為何朱常洛能夠穩贏
有了意外的長子朱常洛不久,鄭貴妃給萬曆皇帝生了一個兒子朱常洵,萬曆皇帝和鄭貴妃都對朱常洵寵愛有加,特別希望這個兒子將來能繼承皇位,因此就引發了太子之爭的宮廷鬥爭!整個朝局分為兩派,一派是支持立朱常洛為太子的太后,皇后,朝臣陣營,另一派是支持立朱常洵為太子的萬曆皇帝和鄭貴妃等外戚勢力。
這兩大陣營的實力相當,太后和皇后主張立朱常洛為太子,背後最根本的意圖就是遏制外戚勢力,不能讓鄭貴妃外戚勢力幹預朝政。另一方面作為皇后如果讓鄭貴妃兒子當了太子,母因子貴,自己的皇后位置自然受到巨大威脅。作為太后從整個江山社稷考慮,如果廢長立幼必然引發政變,立即禍起蕭牆,所以太后主張立朱常洛為太子。
萬曆皇帝主張立鄭貴妃兒子朱常洵為太子目的也很明顯,首先就是覺得朱常洛生母身份低賤,其次就是內心並不認可朱常洛這個意外的兒子,根據自己的喜好,當然希望立鄭貴妃兒子朱常洵為太子,這也是愛屋吉屋人之常情!
萬曆皇帝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一直拖延不立太子,誰諫言上奏議立太子就懲處誰,導致朱常洵已經年近二十歲仍是普通皇子,萬曆皇帝為什麼一拖再拖呢?實際萬曆皇帝是想拖死太后,然後立朱常洵為太子,支持朱常洛為太子的陣營雖然強大,但是萬曆皇帝真正懼怕的是太后,並非皇后和朝臣!但是太后也不傻,早就看穿了萬曆皇帝的心思,所以太后在去世前就給萬曆皇帝施加壓力立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洛剛被立為太子不久太后就撒手人寰!
「梃擊案」幕後的真兇究竟是誰?
無人彈壓的萬曆皇帝和鄭貴妃就開始躍躍欲試,企圖廢朱常洛立朱常洵!所以就發生了駭人聽聞的"梃擊案",梃擊案就是一名神志不清的智障大漢,手持棍棒闖入太子朱常洛寢宮企圖棒殺太子卻被禁衛生擒。對於梃擊案幕後真兇究竟是誰?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主要有三種說法。
第一:真兇是鄭貴妃,鄭貴妃企圖僱兇棒殺太子讓自己兒子朱常洵當太子,這個比較好理解,但是也值得懷疑,鄭貴妃根本沒有這個膽量和實力。
第二:真兇是萬曆皇帝,萬曆皇帝想除掉自己這個不喜歡的兒子,然後傳位給朱常洵,這個說法比較合理,也複合萬曆皇帝的意願,畢竟朱常洛如果被棒殺對他和鄭貴妃利益最大。
第三:真兇是太子朱常洛,朱常洛自導自演的苦肉計,朱常洛想借梃擊案栽贓鄭貴妃然後間接打擊萬曆皇帝,進而穩固自己太子之位,這種說法也比較符合事實邏輯。
結語
那麼梃擊案真兇到底是誰呢?其實最大嫌疑就是太子朱常洛,畢竟梃擊案以失敗告終,太子朱常洛只是虛驚一場,這種結果更複合朱常洛想達到的目的,如果真兇是萬曆皇帝或者鄭貴妃,那麼他們肯定是非要置太子於死地而後快,如果行刺失敗對他們非常不利,不但達不到想要的結果反而遭受非議!
從梃擊案事後的發展來看,朱常洛才是最大贏家,不但鄭貴妃對他俯首稱臣,就連萬曆皇帝也一改往日冷落態度,因此說朱常洛才是一個權謀高手,被立為太子後,輕鬆耍了一個計謀就讓萬曆皇帝和鄭貴妃乖乖投降議和!
參考文獻:《明史》《明朝大歷史》《明實錄》《國榷》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