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亡於萬曆?福王朱常洵才是禍害大明江山的罪魁禍首

2021-02-23 無風起念

從畫像上看,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體形偏瘦,精神矍鑠,符合他勞動人民出身的本色。但自從朱元璋登上皇位,朱家的基因就在養尊處優中發生了巨變:後代裡每多肥胖之人。其中最肥胖的有三:一是朱元璋之孫明仁宗朱高熾,另兩個是福王朱常洵和他的兒子朱由崧。這裡重點說一說福王。

福王是萬曆第三子,母親鄭貴妃。萬曆的皇后姓王,但沒有生育一男半女。一次萬曆一時興起,「寵幸」了一個宮女,便有了長子朱常洛。按當年朱元璋立下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和「東宮不待嫡,元子不並封」的繼承法,身為長子的朱常洛是理所當然的太子。但一則由於萬曆對鄭貴妃的寵愛,二則由於朱常洛的母親只是個一般宮女,萬曆遲遲不肯立朱常洛為太子。他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立心愛的女人鄭貴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為太子。萬曆這種不顧祖制的行徑,遭到了多數正直大臣的批評。

儘管萬曆曾「一怒而斥諫官十一人,朝士莫不駭嘆」,但前僕後繼的批評者依然絡繹不絕。最後萬曆敵不過大臣們的口水仗,他終於明白,儘管貴為天子,卻不能隨心所欲地立一個接班人,只得接受祖制的安排,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這就是後來的明光宗,即崇禎之父。

在廢長立幼失去可能性之後,萬曆只得封朱常洵為福王。像是作個補償,朱常洵大婚時,萬曆為他花費銀子多達30萬兩;給朱常洵在其封地洛陽所修的王府,費銀28萬兩,為祖制規定的10倍。按祖制,成年後的親王郡王必須離開京城,到自己的封地上去,叫「就藩」。但萬曆卻長期把朱常洵留在京城,他對批評的回應是「留中不發」,直到朱常洵將近29歲,才終於戀戀不捨地將其送出京城。

對朱常洵「就藩」,萬曆又給予了慷慨無比的賞賜,下令賜上等良田四萬頃。就連朱常洵也怕接受這筆不依章法的巨賞而成為眾矢之的,主動上奏請辭。萬曆順水推舟,把四萬頃改為兩萬頃——這仍是個大得驚人的數字,由於河南的良田不夠,不得不從鄰近的山東和湖廣劃撥。儘管如此,朱常洵仍嫌不足,而萬曆也還在擔心這個寶貝兒子受窮。

於是,當朱常洵向萬曆請求把沒收的前首輔張居正的家產給自己時,萬曆答應了;請求把江都到太平沿江的雜稅和四川的鹽稅、茶稅給自己時,萬曆也答應了;請求每年給他一千三百引的淮鹽,由他在洛陽設店銷售時,萬曆又答應了——前兩者使得國有資產直接變成福王的私產,第三項影響更為惡劣:以往,洛陽一帶食用的鹽都是河東鹽,福王獲得淮鹽銷售權後,河東鹽一律不準銷售,銷量銳減,而從河東鹽中抽取的邊餉也隨之銳減。也就是說,為了兒子生意興隆,萬曆不惜讓駐守邊關的軍人連軍餉也拿不到。

當萬曆在做一個最優秀最仁慈的父親時,他對他們朱家江山的傷害卻深及骨髓。後世論者以為明朝之亡實亡於萬曆,可謂一語中的。

到了崇禎年代,論輩分,福王朱常洵乃是今上的叔叔,按朱元璋的設計,所有的親王郡王均「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這樣,這位沒當成皇帝的親王在洛陽封地,除了享受榮華富貴,委實別無他事。《明史》記載:「常洵日閉閣飲醇酒,所好惟婦女倡樂。」當時的河南是農民問題的重災區,旱、蝗兩災相繼,人相食,福王的奢侈引發了諸多不滿。一支被派往前線與農民軍作戰的政府軍中,就有人發牢騷說,福王府裡金錢百萬,卻讓我們餓著肚皮去送死。

當時,南京兵部尚書呂維祺省親居於洛陽,得知軍隊的這些不滿後,「聞之懼」,跑到宮裡講給福王聽,福王卻「不為意」,繼續他花天酒地的生活——在朱常洵看來,如果不盡情揮霍父皇賞賜給他的錢財,就不能補償沒當成皇帝的遺憾。

崇禎十四年春,李自成圍攻洛陽,總兵王紹禹率軍守城。這時,福王開始害怕了,他拿出千金募死士出城偷襲農民軍並取得一場小勝。但小勝於事無補,何況守城軍隊早懷二心,與農民軍裡應外合拿下了洛陽。城破時,朱常洵縋城而下,藏匿於城外的迎恩寺,第二天被農民軍抓獲。與朱常洵一同被抓的,還有曾告誡過他的呂維祺。呂維祺勸朱:「名氣很重要,千萬不要受辱。」意思是要朱常洵自殺,但朱既沒有自殺的機會,更沒有自殺的勇氣。

比豬還肥胖的朱常洵不會想到他的結局如此悲慘:李自成下令將他殺死,把他的肉和鹿肉摻在一起作為下酒菜,稱「福祿酒」。像朱常洵一樣縋城逃出的,還有他的兒子朱由崧。這又是一個胖子,像他那貪戀酒色的父親一樣,朱由崧每天的功課也是觀雜劇、飲火酒、奸幼女。他雖沒有像其父親那樣被人吃掉,但也沒能逃脫被俘處死的末路。

筆者認為,最應該知道這個故事的首推富二代。建議有關部門把朱常洵的遭遇寫進課本,必讀對象為富二代。

彭祖真的活了800歲嗎?10年間與3000男子有染的民國女作家是誰?更多歷史故事,請關注無風起念微信號:wfqn888。

相關焦點

  • 明朝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陽的往事
    朱常洵的母親是萬曆皇帝最寵愛的鄭貴妃。由於萬曆皇帝遲遲不立太子,因此,群臣認定萬曆皇帝想拋開長子朱常洛,立老二朱常洵為太子。就為這點破事,大臣們和萬曆皇帝明爭暗鬥了15年之久,史稱「國本之爭」,最後,萬曆皇帝不得不妥協,於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封老二、15歲的朱常洵封為福王,福王封地為九朝古都洛陽。
  • 歷史上明朝福王朱常洵真的有300多斤重嗎?
    朱常洵是萬曆皇帝的第三個兒子,是明光宗朱常洛的異母弟弟,生於1586年(萬曆四十年),比明光宗朱常洛小4歲,生母是萬曆皇帝最愛的女人鄭貴妃。朱常洵的出生,引發了萬曆君臣的一場災難--「國本之爭」。因為萬曆皇帝有廢長立幼的想法,遲遲不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引起群臣不滿,紛紛上疏要求萬曆皇帝儘快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這場爭論長達15年,直到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萬曆皇帝才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被封為福王。到此,國本之爭告一段落,這件事共逼退申時行、王家屏、趙志皋、王錫爵等4名內閣首輔,10多位部級官員,涉及官員總計多達300多人,其中100多人被罷官、發配充軍等。
  • 大明福王朱常洵死得有多慘?別以為王爺了不起
    大家好,我是貓叔,今天咱來聊聊大明朝的福王朱常洵之死。    先來說說朱常洵是何許人也。朱常洵的爹就是大名鼎鼎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同時他又是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叔父。在鄭貴妃的攛掇下,萬曆想廢王皇后,立鄭貴妃為後,這樣一來,朱常洵就成了嫡子,可以立為太子了。沒想到,群臣並不買帳,一哭二鬧三上吊,搞得萬曆一點辦法沒有,還是很不情願地立了朱常洛為太子。
  • 李自成和部下真的烹殺了福王朱常洵嗎?還是被篡改的歷史?
    萬曆二十九年,心力憔悴的萬曆皇帝宣布投降,冊立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為福王。恐怕萬曆怎麼也想不到,這麼吉祥的一個「福」字,居然讓寶貝兒子死得極其悲慘。事情敗露後,鄭貴妃依然阻止朱常洵就藩,企圖東山再起。這件事惹怒了李太后,她訓斥鄭貴妃:我的兒子都就藩了,你兒子比我的兒子還特殊嗎?萬曆四十二年,24歲的朱常洵,才被迫離京回到封地洛陽,國本之爭才算畫上句號。因為國本之爭,萬曆皇帝賭氣三十年不上朝,連新入閣的內閣大臣都不知道皇帝長啥樣。有父親不顧法度的寵愛,有母親拼命式的溺愛,朱常洵過上了埋在錢堆裡的生活。
  • 福王朱常洵的悲劇人生:一悲太子沒當上,二悲讓李自成給活煮了
    福王朱常洵。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鈞第三子,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之父,母為鄭貴妃。由於鄭貴妃是明神宗最寵愛的妃子,朱翊鈞就想廢長立幼,把嫡長子朱常洛廢掉,換做朱常洵做太子,但這個決定明顯不合禮制,遭到眾大臣的極力反對,史稱「國本之爭」。這麼一爭,時間長達5年,在此期間逼退首輔四人,部級官員十餘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員人數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解職、發配。
  • 大明疑案:福王到底是被大順軍吃了,還是被殺了?
    還有記載是這樣的:洛陽城破後,福王朱常洵被生擒活捉。貪生怕死的朱常洵一見到李自成,就體如篩糠,一個勁地叩頭乞求饒命,李自成端坐殿上,親自審問朱常洵,怒斥道:你身為親王,富甲天下。在這如此饑荒之年,不肯拿出毫釐賑濟百姓,你真是個奴才。命左右打他四十大板後,將他的頭砍下,掛在洛陽城門上示眾,農民軍還把他的屍體剁成肉醬,雜以鹿肉下酒,稱福祿酒,以解心頭大恨。
  • 360斤的福王和他的母親
    公元1641年正月,離大明王朝壽終正寢只有三年的時間,闖王李自成帶兵攻克了洛陽。洛陽的藩王是福王朱常洵,他是當時崇禎皇帝的叔叔。 福王是個360斤的大胖子,實在跑不動,被農民軍抓住了,帶到李自成面前,渾身的肉篩糠一樣顫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哭泣,表達著放他一條生路的強烈願望。
  • 縱觀大明一朝,朱元璋的後代中,誰才是明亡的第一責任人?
    朱元璋的後代中,誰才是導致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其實,除了朱元璋以及前期幾個皇帝還算勵精圖治外,大明大部分皇帝只知道享受生活,老朱家的江山也是一步步江河日下,到了不可扭轉的地步。要說責任,恐怕萬曆的責任會大一些。一直以來都有種說法「明亡實亡於萬曆。其實這個說法是很有根據的。
  • 天道有輪迴,萬曆皇帝的愛子朱常洵,為什麼從準王儲變成了人肉湯
    為此,朱翊鈞大傷腦筋,他甚至後悔當初不該一時衝動臨幸王氏,因為他愛的是鄭貴妃一一一與她朝出暮進、心心相印,讓他們之間愛的結晶來繼承這個皇位才變得更有意義。望著朱常洵稚氣的臉,鄭翊鈞抱在懷裡更加堅定了這個決心。於是一場曠日持久的國本之爭便開始了。時光飛逝,不覺間朱常洛已五歲,按前朝慣例早該立為國本一一一因為帝國江山不僅僅是皇帝一個人的事。
  • 洛陽新安黑子樓,明福王留在這世上最後的溫柔
    王黑子生於明萬曆十三年(公元1585年),他出生時,其家族正處於鼎盛時期。據孫都村《王氏宗譜》記載,王應成因向朝廷捐巨資而被萬曆皇帝封為保國財主,授光祿寺署正。王黑子家族主要經營絲綢,在漢口開辦有大型紡織廠。為保障蠶絲來源,他還在魯山、寶豐一帶廣置田地,指導當地百姓大規模植桑養蠶。
  • 萬曆皇帝最寶貝的兒子,享盡榮華,最後卻被做成肉湯?
    這種刑罰在秦朝的時候一般是用來處決死刑犯的,值得一說的是,到了後面的朝代,雖然這個刑罰並不多用了,但是在明面上並沒有禁止,就如南宋奸臣秦檜就公然使用「烹煮」滅殺忠良。清朝末期的時候,在杭州的藩屬庭院中還保留了一座大鐵鍋。
  • 《萬曆十五年》為何那麼火,這一年的大明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這部電視劇為人稱道的同時,劇末中一本書也被反覆提及,這本書就是《萬曆十五年》。在劇中,正是因《萬曆十五年》這本明史書籍,高小鳳與高育良「結緣」,最終高育良也走上了歧途。而也正是得益於在這部電視劇的熱播,《萬曆十五年》才真正的進入了大眾視野。為此,許多人紛紛解囊,試圖從中窺見一斑。
  • 大明王朝最悲催的皇帝,在位僅30天就暴斃身亡,死因成謎
    大明王朝從太祖朱元璋建立後,再到李自成攻破北京城,崇禎皇帝朱由檢煤山上吊自縊,享國祚共276年,這期間一共經歷了16位皇帝。我們耳熟能詳的大概就是靖難之役奪了侄子江山的明成祖朱棣,勵精圖治開創弘治中興的明孝宗朱佑樘,喜歡做木工的明熹宗朱由校等等這些皇帝的傳奇故事。
  • 在情投意合的鄭貴妃面前,萬曆才感到作為一個人的真實存在
    在情投意合的鄭貴妃面前,萬曆才感到作為一個人的真實存在鄭氏,生於嘉靖四十四年(公元1565年),明神宗朱翊鈞之皇貴妃。大興(今北京大興)人,父鄭承憲。萬曆九年(公元1581年)八月,朝廷下詔選美備嬪妃。
  • 萬曆皇帝二十餘年不上朝,為什麼沒有被架空?從國本之爭拆解端倪
    1581年,朝廷已為萬曆備選九嬪;1582年,萬曆正式冊封九嬪。九嬪,才是給萬曆皇帝舉國選美的俏佳人。皇后王喜姐在1577年已經入宮,沒人會比皇后更早。而就在這個關鍵點上,你萬曆搞了一出臨幸宮女。如果九嬪姿色平常也就罷了,宮女王氏可以專寵後宮,而王氏之子朱常洛,自是毫無爭議的大明長子。
  • 萬曆皇帝有多懶?囚犯關押20年沒人提審 為了伸冤拿磚頭砸自己自殘
    說起大明王朝最懶的皇帝,我想非萬曆皇帝莫屬。萬曆皇帝在位48年,而不上班、不開會、不見大臣、不批文件地消極怠工,則長達35年。 那萬曆皇帝的懶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即位之初的萬曆皇帝其實還是十分勤勞的,早年支持張居正改革,讓大明王朝走向正軌。
  • 大明曆代皇帝年號全揭秘(下)
    與作為北宋後續政權的南宋、西晉後續政權的東晉相比,明朝後續政權南明,雖然是在明朝京師順天府被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攻陷後,明朝宗室先後在南方成立的朝廷,並且沿用「大明」國號。但由於清朝入關之初宣稱「天下取自於賊,而非明」,在立足未穩之時便急於詔修《明史》,以此宣告明朝已亡,其目的是顯而易見的,就是不再承認南明朝廷的合法性。
  • 他是萬曆皇帝的兒子,無心爭奪皇位,為何仍不得善終
    一說起萬曆皇帝的兒子,大家或許會想起不受寵,繼位後僅一個月就去世的朱常洛,又或是深受寵愛,萬曆為了他差點易儲的朱常洵。不過,他們都不是今天的主人公。今天要說的這個人,他也是萬曆皇帝的兒子,無心爭奪皇位,卻還是沒能善終。 萬曆一共有八個兒子,其中只有一個,是周端妃為他生的,就是第五子朱常浩。
  • 「明之亡,亡於萬曆」,考古隊打開萬曆龍棺,學者:我們冤枉他了
    導言後人認為明朝的滅亡正是由於萬曆帝的怠政,才導致明朝滅亡。考古工作者發掘埋葬萬曆的墓穴發現,「無論是棺內萬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狀,還是屍骨復原後,右腿明顯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說明這位皇帝生前確實患有嚴重的足疾。」
  • 朱翊鈞:「活著的祖宗」——讀《萬曆十五年》
    萬曆不甘心屈服於這樣的文官集團,可是當他發現自己居然連立太子的事情也做不了主時,他終於選擇了一種看似奇怪的對抗方式:從此躲在深宮之中,對一切漠然置之。萬曆18歲那年,愛上了一名女子。這個看透萬曆雖貴為天子富有四海實質上卻既柔且弱的女子、這個將萬曆看作一個有血有肉會衝動會感傷的人的女子、這個敢於批評和嘲笑萬曆同時又聽他訴苦給他信心的女子--鄭氏,在最恰當的時機走進了萬曆的生活,填補了他精神上的缺陷。鄭氏於萬曆不僅僅是一個妃嬪,更是一個知己,是一個靈魂能夠得到呵護的港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