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大明一朝,朱元璋的後代中,誰才是明亡的第一責任人?

2020-12-21 深更讀史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一朝,他為了老朱家的天下,甚至不惜與功臣翻臉,一個個誅殺了他們,其目的就是防止這些功高震主的文臣武將不能危機自己後代的地位。

可是,大明最終並沒有按照朱元璋的意願發展,在經過兩百多年後,還是滅亡了。朱元璋的後代中,誰才是導致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其實,除了朱元璋以及前期幾個皇帝還算勵精圖治外,大明大部分皇帝只知道享受生活,老朱家的江山也是一步步江河日下,到了不可扭轉的地步。

要說責任,恐怕萬曆的責任會大一些。一直以來都有種說法「明亡實亡於萬曆。其實這個說法是很有根據的。

萬曆早期其實是沒有問題的,在張居正的改革下,大明發展在正規渠道上前進,雖然達不到仁宣之治這樣的盛世,但也開創了「萬曆中興」。

可是,從萬曆中後期開始,一切都變了。

萬曆逐漸開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直到著名的「國本之爭」之後,萬曆開始徹底對於政不理,對於奏摺不批,不見,不聞,以至於後期六部官員缺額達三分之二之多。

有人說了,雖然是這樣,但是萬曆對於朝中大小事也不是徹底不管,仍然牢牢把握著大權。話是這麼講,但如果是一個地方,或者一個部門,還情有可原。可萬曆是皇帝,這對國家的傷害是顯而易見的。

而萬曆後期也使得朝廷內部黨派林立,東林黨開始崛起,各種鬥爭之間即浪費了國家的資源,也消耗了國家的元氣。

雖然萬曆期間並沒有使國家崩潰,但是其責任是不容忽視的。

同時,也有人認為大明的第一責任人是崇禎。並不是說這個鍋要讓崇禎背,實在是的一些所作所為,並沒有讓大明起死回生。

如果說崇禎剛剛繼位,大明就亡了,那麼還情有可原,這就得怪前任了。但是崇禎在位十幾年啊。

雖然十幾年的時候,不一定能夠讓一個國家起死回生,徹底扭轉局面。但是崇禎登基後,大明是在一路走下坡,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如果找崇禎的問題,那麼也非常多。尤其是用人,這也是他被人詬病的一點。同時他多疑的性格,使得他做任何決定猶豫不決,貽誤戰機。

然而,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大明的滅亡也並非完全是哪一位的全部責任。

如果真的嚴格說起來,朱元璋的一些做法,也為大明的滅亡埋下了伏筆。其中包括朱元璋所採取的分封制度,對大明朝廷來說,到了後期是個不小的負擔。

相關焦點

  • 明亡於朱元璋,同意的請打李菊福
    明亡於清。有人說不對,明亡於闖賊。有人不同意——明亡於自己,準確地說亡於崇禎的神操作。還有人認為亡於東廠和宦官,認為亡於萬曆帝,然而說得最多的是亡於官僚階級、亡於東林黨。在下獨認為,明亡於朱元璋。一個人死於傷寒發燒,但發燒的原因是病毒入侵,病毒入侵隨時都有,真正的原因是免疫力下降,免疫力下降是身體某部分出了問題造成虛弱,出了問題是因為早年種下了病根。明朝這個大帝國最有問題最為人所詬病的是他的官僚體系。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誰抄襲誰?
    不過,有細心的同學可能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化學元素周期表中的許多元素名稱和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後代名字相同。如果說,朱元璋的後代是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是周期表是清朝時才發明的,那麼這究竟是誰抄襲誰呢?說起來,在化學元素周期表傳入我國的過程中,確實發生過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 明亡於萬曆?福王朱常洵才是禍害大明江山的罪魁禍首
    從畫像上看,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體形偏瘦,精神矍鑠,符合他勞動人民出身的本色。
  • 明朝歷代皇帝聊天群,明太祖朱元璋該打誰
    如果歷史有假如,那麼假如明朝歷代皇帝齊聚一堂,明太祖朱元璋會對他們說什麼? 明太祖朱元璋:想我朱元璋一生,誅陳友諒,滅張士誠,北伐大元,建立明朝,廢宰相集皇權,興科舉,懲貪官。你們這些臭小子告訴我,為什麼我大明卻只有276年而已。孫兒你先說,今天我一定要找出那毀我大明江山的敗家子。
  • 為了找出大明的敗家子,朱元璋建了個皇帝聊天群且看他們聊天記錄
    話說在公元1645年(乙酉年)的某一天,也就是大明滅亡的第二年。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準備通過聊天群開個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討論會,召集了大明的歷屆皇帝,只為討論一個話題:為啥大明只存續了276年,誰是大明的敗家子?
  • 朱元璋封的開國六公爵都是誰?其中有個人,爵位承襲到了大明滅亡
    "朱元璋"、"開國功臣",看到這兩個詞,你最先想起的是什麼?是朱元璋殘害多名陪他打天下的功臣?還是胡惟庸案和藍玉案?那你可知,朱元璋曾封了六位國公,其中有人的爵位是一直承襲到大明滅亡的呢?至正十五年(1355)春,隊伍已過萬人的鄧愈決定加入朱元璋的陣營。朱元璋對他的軍隊和他個人都很滿意,所以賜其名為"鄧愈"。往後鄧愈對朱元璋也是忠心耿耿,為其接連立功。至正十五年(1355)朱元璋稱王時,鄧愈被任命為右御史大夫。大明建立後,鄧愈被加封為太子諭德,後又為榮祿大夫、右柱國和衛國公。
  • 大明初期,湖南人口稀少,傳說中朱元璋血洗湖南是否是真的?
    在大明建國初期,湖南人口少的可憐,以至於朱元璋下令從江西等地移民到湖南來,形成了歷史上著名的江西填湖廣的流傳。那大明初期湖南人口為何如此之少呢?流傳中的朱元璋血洗湖南是真實的嗎?這是導致湖南人口銳減的主要原因麼?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朱元璋和血洗湖南的歷史真相吧。
  • 明末動亂,朱元璋後代為什麼被誅滅無數?再不殺他們就佔領地球了
    也就是說,慶成王的直系後代在這一年裡一共有七百六十餘名。如果,再加上女眷們的話,那麼,王府中有一千多位正主。想必,慶成王一定記不清自己擁有多少個家庭成員了,除非他給自己的妻妾和子孫編號,否則,我們都很難想像,他到底該如何管理這個龐大的「家庭」。然而,這僅僅是明朝一個王爺府中的人口數量,也就是明皇室擁有過多人口的一個縮影罷了。
  • 朱元璋後代的名字,為什麼那麼晦澀難認,像一張元素周期表
    大明王朝老朱家的名字,都很有內涵,也讓人看不太懂。咱們先來看一下都是些什麼名兒,兒子輩的有朱樉、朱棡、朱橚、朱等,不註明拼音的話,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怎麼讀。我就是其中之一。沒錯,朱元璋在歷史上有一個戲稱:「中國元素周期表之父」,當年我國學者翻譯元素周期表的時候,很多名詞沒有對應的漢字來描述,想到朱元璋的子孫名字裡有大量的特殊漢字,就靈機一動,從中選取了大量的字。比如鐳、鈀、鋰等。當然了,朱元璋的初衷絕不是為了方便翻譯元素周期表。
  • 朱元璋賜死一武林高手,其後代在200年後把朱元璋83個後代害苦了
    自古的君王們想要開闢出自己的天下時,手下都需要吸納一批英雄豪傑為自己徵戰沙場,大明王朝的開國帝王朱元璋就是這麼一個君主。眾所周知,朱元璋原本只是一個小乞丐,家中兄弟雖多,但都是窮苦老百姓,甚至直接的父親和哥哥都在亂世之中被餓死。
  • 從《朱元璋》到《大明劫》,影視劇中大明王朝的面孔越來越清晰
    除了王學圻塑造的朱棣,去年年初在PP視頻播出的《英雄訣》中,呂良偉扮演了同一角色。而當朱棣在《大明風華》下線時,《山河月明》正式公布了12分鐘的片花,馮紹峰又演繹了一版朱棣。 和清宮戲對清朝的形象輸出相比,大明王朝給人的印象還比較模糊,但明朝題材的影視劇也有一定數量和規模。 筆者就以明初、明中、明末為線索,對明朝題材影視劇做一番梳理。
  • 朱元璋後代今何在?改名換姓聚居在此村莊,世代供奉著祖傳龍椅
    戰爭過後,天下安定,人們休養生息,只是,那些曾經王朝的後代們啊,你們可還存留著,曾經的記憶?一、明代分封相較於其他的王朝,大明王朝也算是一個統治時間較長的王朝了。但是朱元璋忘了一個事情,他的後代在不停地繁衍生息,所以領取田地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朱元璋的後代繁衍的速度遠遠超過了明朝田的增長的速度,漸漸地,大明王朝的田地已經不夠分封了。
  • 朱元璋的大明到底是不是來自《倚天》的明教?
    在金庸的《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和他的明教絕對是神一般的存在。朱元璋、陳友諒這兩個元末農民起義軍的大BOSS起初全部在明教打醬油。只是在後面才利用見不得人的手段分別獲得了明教東路軍和西路軍的兵權。從此之後,天下霸業之爭,變成了明教的一次內鬥。
  • 河南81歲老人自稱朱元璋後代,長相神似朱元璋,手裡還有聖旨冰盤
    王朝的更替也就意味著權力的交替,也意味著統治者的改變,因此當一個王朝覆滅的時候,統治者也就成為了第一個被追殺的對象,因此很多末代皇帝都沒有一個好的結局,甚至連其後代都要面臨著被追殺的處境,縱觀歷史就可以發現,朱元璋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明君,並且他將朱家的後代放在灑在了世界各地,直至明朝衰敗的時候,這個家族也沒有出現絕後的情況發生,就一位81
  • 山西一農民自稱是朱元璋後代,有族譜為證,還拿出一祖傳寶貝
    正是由於朱元璋出身貧苦,他更能體會到老百姓的不容易,所以他制定了很多有利於百姓的政策,他痛恨貪官汙吏,一生之中殺的貪官不計其數。正是如此,大明王朝對於漢族老百姓的意義十分深厚,直到清朝建立數十年後,反清復明的呼聲依舊很高,這代表著老百姓對於漢族政權的認可,對朱家人的認可。
  • 雍正找到朱元璋的後代,封世襲爵位,看似不錯,其實別有用心
    清代歷史學家孟森曾說過:「自始皇以來,得國正者,唯漢與明。」意思是說,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是得國最正的帝王,其他朝代有的是以臣叛君,有的是竊取他人的政治果實。這番話的意思是說,最初,努爾哈赤和皇太極並沒有奪取天下之心,只是後來明朝被闖王李自成所滅,崇禎帝自縊,明朝的百姓六神無主,主動跑到關外迎接清軍幫助,清軍才入關擊敗李自成,而後繼承大統。所以,我們不是亂臣賊子,我們只是幫明朝趕走叛賊而已。
  • 朱元璋後代有「上百萬」之多 清朝為何對他們趕盡殺絕
    對朱元璋後代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趣歷史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一個不留倒不至於,清初都還有明皇室的遺老在朝廷任職呢。
  • 朱元璋的祖訓,是保護大明還是害了孫子,為何朱棣起兵說是愛國?
    朱元璋制定祖訓的原因祖訓這個詞的意思是祖先留下來的教誨,在明朝的時候,最大的祖先當然就是開國皇帝朱元璋了,他的話比誰都管用,他作為明朝開國皇帝,他十分勤勞,為了後世子孫女能夠長久的擁有天下,制定了許多規矩,例如宦官不得主政之類,而當時影響最大的祖訓恐怕就是天子被奸臣誤導,地方王可以起兵了吧!
  • 雍正煞費苦心,找到朱元璋「唯一」後代,封他為侯,其實別有用心
    意思是說,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是得國最正的帝王,其他朝代有的是以臣叛君,有的是竊取他人的政治果實。以清朝為例,萬曆年間,努爾哈赤的祖父和父親都曾是明朝建州左衛的官員,後來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薩爾滸之戰擊敗明朝,其實是典型的以臣叛君行為,但是,清朝的統治者不這麼認為,因為他們有另一套理論。
  • 大明皇帝中唯一被清朝稱讚的
    大明十六帝從太祖朱元璋到思宗朱由檢,唯一一個在《明史》中劣跡很少的就是崇禎。《明史》是清朝人編的,把朱元璋醜化成鞋拔子臉,朱棣是位篡位者,朱瞻基是出了名的蟋蟀皇帝,朱祁鎮北狩一年那就更不堪了,朱祁鈺坑害兄長,朱見深專寵萬貴妃,朱佑樘一個老婆,朱厚照那就是典型的壞皇帝,朱厚熜二十多年不理朝政,朱翊鈞那更是清朝最痛恨的人,朱由校木匠皇帝,唯獨朱由檢勤勤懇懇,但是亡了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