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賜死一武林高手,其後代在200年後把朱元璋83個後代害苦了

2020-12-21 那樣的歷史挺有趣

自古的君王們想要開闢出自己的天下時,手下都需要吸納一批英雄豪傑為自己徵戰沙場,大明王朝的開國帝王朱元璋就是這麼一個君主。

眾所周知,朱元璋原本只是一個小乞丐,家中兄弟雖多,但都是窮苦老百姓,甚至直接的父親和哥哥都在亂世之中被餓死。不過好在朱元璋緊緊抓住了亂世的機遇,在成長道路上結識了一批三觀相合的能人異士,最終才能成功奪取天下。

朱元璋旗下,既有坐鎮後方出謀劃策的謀略大家,如劉伯溫、朱升等,也有征戰沙場,以命相搏的武將,如常遇春等。

而且朱元璋與其他的各朝代帝王不同,正是由於他獨特的身份,其手下收納的很多大將都是民間的武林高手。雖然其中很多高手都沒有能夠像常遇春等人一樣立下卓越戰功,也沒有在歷史上留下威名,但他們也都為了朱元璋的霸業而貢獻了自己的一生。

王弼,就是這麼一位。

這位大將,與朱元璋同樣都是安徽鳳陽人,是在朱元璋剛起勢,回到老家招兵買馬之際加入朱家大軍的。

王弼自小習得一身好武藝,且為人熱情豪邁而膽識過人,加上朱元璋鄉親的身份,加入朱元璋麾下不久的他便被朱元璋重用。王弼也沒有辜負朱元璋的信任,忠心耿耿的投身加入朱家霸業之中。

讓王弼聲名遠揚的一戰事婺源大戰,當時他奉命前往婺源阻截元軍,此支元軍的將領是著名猛將鐵木兒不花,讓朱元璋都疼不已的勁敵。但王弼卻在婺源將這員猛將一舉拿下,親手斬殺了鐵木兒不花,還把元軍三千餘人的部隊生擒,讓包括朱元璋自己在內的朱家大軍震驚不已。

還有一戰,同樣表現出王弼的勇猛之氣,甚至讓威震天下的常遇春都佩服不已。此次戰役發生在朱元璋軍隊與張士誠軍隊的最後一戰之中。當時的張士誠被朱家大軍困在城中,眼看就要被包圍致死,張士誠只能以死相搏,組建軍中最後的精銳,企圖用屍體拼出一條生路。

當時負責阻擊的正是常遇春,但對方此時都是抱著必死的決心來突圍,人數雖然不多,卻銳不可當,一時之間竟然堪堪要被突圍成功。

情急之下的常遇春,想到自己軍中武藝高強的王弼,於是便派他前去攔截這支死士部隊。

只見王弼拿出自己的招牌武器——雙刀,帶著手下士兵,身先士卒地衝向張士誠部,硬生生將這支死士攔截住,讓他們寸步不得前行。無奈之下,張士誠只得退回城中,等待最後的審判。

王弼此戰,為全部殲滅張士誠的軍隊,立下了無可取代的功勞。憑藉此次功勞,王弼在大明王朝建立之後,受封定遠侯。

但開國功臣往往是對皇帝威脅最大的,即使沒有這份造反的心,但是他們的存在就是錯誤。朱元璋開國不久之後,便對這些開國功臣開始了清洗,王弼也未能倖免於難。

不過,有些事情,仿佛是命中注定一般——朱元璋屠殺了有恩於自己的王弼,兩百年後,王弼的後代,也以一己之力將老朱的83個後代拉下了水。

王弼的這個後代,名叫王守仁。不過,他不是我們熟知的著名心學家,而是另一位名不見經傳的普通官員。

王守仁做了什麼事,將那麼多人給害了呢?其實,這也並非是王守仁的意圖,只是他做的這件事所造成的後果,直接害了這些人。

王守仁向皇帝揭發當年先皇朱元璋賜死祖先王弼的時候,王弼怕被抄家,就將家中所有財產都交由楚王,讓楚王代為保管。而楚王貪圖這巨額財富,又看著王弼失勢,便將其據為己有。

王守仁認為,自己才應該是這些財富的真正擁有者他希望皇帝能替他做主,將楚王后人的財產分割給他,而作為回報,他願意將追得的財產如數上交。

這種兩百年前的懸案,還是王守仁一人空口無憑地說出,皇帝按理應當不予理會。但是王守仁為官的時候,是萬曆皇帝執政時期,這萬曆皇帝是有名的財迷,加上國庫空虛,便積極探查。

現任楚王一臉懵逼,本是200年前的事,還能追究到現在?而且家中也沒有如此巨額的財富。不過楚王為了息事寧人,主動獻出2萬白銀給皇帝。

事情其實已經結束了,但楚王的兄弟們為楚王不平,還仗著自己是皇親國戚,直接劫走這批銀兩。

此等行為在當時直接就算是造反,萬曆皇帝大怒,下令徹查,最後將為首者5人斬首賜死,剩下78人剝奪官職。

而那筆財產是否是真的,永遠無法知曉。

相關焦點

  • 河南81歲老人自稱朱元璋後代,長相神似朱元璋,手裡還有聖旨冰盤
    王朝的更替也就意味著權力的交替,也意味著統治者的改變,因此當一個王朝覆滅的時候,統治者也就成為了第一個被追殺的對象,因此很多末代皇帝都沒有一個好的結局,甚至連其後代都要面臨著被追殺的處境,縱觀歷史就可以發現,朱元璋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明君,並且他將朱家的後代放在灑在了世界各地,直至明朝衰敗的時候,這個家族也沒有出現絕後的情況發生,就一位81
  • 朱元璋當時的這些規定,卻害苦了後人
    朱元璋建國之初做了許多的變法與改革,有不少就是為了朱家的,比如朱元璋規定他的子孫後代不能出去「找工作」要在家等著國家養著,朱元璋還根據五行為後面直系的20代人取好了名,因為朱元璋他覺得明能萬世長存,20代之後的名字你們再自己想把。
  • 河南小山村「臥虎藏龍」,老人拿出家譜,自稱朱元璋後代
    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其中各個朝代都有著自己的特色。今天小編就跟大家講一個讓人莫名感覺很牛的事情,在河南的一個小山村裡,一位老人拿出家譜,自稱是朱元璋的後代。他還說他的床是一把龍椅。這到底是怎麼回事,趕緊來看看吧!
  • 朱元璋後代有「上百萬」之多 清朝為何對他們趕盡殺絕
    到了明代末期,朱家人已經有了上百萬,這「上百萬」不是指全天下姓朱的,而就只是指朱元璋的後代。為什麼這麼多人?還是老朱家福利太好,那些後代又特別能生,即便再短命都好,死之前一定要造成群成群的後代。而且啊,老朱家在清初被滿族人順利地大規模追殺,這和他們的老祖宗朱元璋還有點關聯。可以說,朱元璋搞的朱家的族譜規律,間接導致了明朝末年皇室近乎空蕩蕩的情況。
  • 山西農民珍藏「龍頭木雕」,拿出族譜自證身份,原來是朱元璋後代
    眾所周知,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後稱明太祖。朱元璋年幼時家庭並不富裕,家族世代都是務農,以種地為生,家族沒有富餘的錢財資助朱元璋去讀書,而朱元璋就是在這種環境下長大。朱元璋的家鄉發生瘟疫後,一家人只能選擇逃命,後來朱元璋與家人走散,為了生存,朱元璋當過和尚還上街乞討過。經歷的多了,也幫助朱元璋增長了見識。後來各地興起了農民軍,朱元璋受邀加入了郭子興的起義軍,就這樣,朱元璋憑藉努力逐漸成為起義軍領袖,最後推翻元朝,建立了明朝,成為了開國皇帝,他的一生堪稱傳奇。
  • 明朝覆滅,當年跟隨朱元璋的功臣後代是什麼下場?
    朱元璋殺盡功臣"這是一直以來被傳的一個說法,其實這種說法是過於片面的,朱元璋確實之前進行過幾次肅整,但是趕盡殺絕這種事情確實有點太誇張了。在這些被獎勵的人裡面有最厲害的人:魏國公徐達、鄂國公常遇春、韓國公李善長、曹國公李文忠、衛國公鄧愈、信國公湯和、鄭國公常茂、穎國公傅有德、宋國公馮勝、黔國公沐英等十個人。
  • 朱元璋後代今何在?改名換姓聚居在此村莊,世代供奉著祖傳龍椅
    戰爭過後,天下安定,人們休養生息,只是,那些曾經王朝的後代們啊,你們可還存留著,曾經的記憶?一、明代分封相較於其他的王朝,大明王朝也算是一個統治時間較長的王朝了。但是朱元璋忘了一個事情,他的後代在不停地繁衍生息,所以領取田地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朱元璋的後代繁衍的速度遠遠超過了明朝田的增長的速度,漸漸地,大明王朝的田地已經不夠分封了。
  • 朱元璋的後代被找到,守著無價之寶金絲楠龍椅,隱居安徽小山村
    朱元璋出生於一個乞丐,最終卻從天下群雄當中脫穎而出,最後平定天下,坐上龍椅,開創了「遠邁漢唐」的洪武之治,歲老而終,可謂不負此生了。 朱元璋創立的明朝也像朱元璋一樣有個性,在經歷了將近300年的春秋之後,公元1661年南明滅亡,明朝壽終正寢,但是在清朝「反清復明」的鬥爭卻仿佛一直伴隨了清朝一輩子,從清朝建國開始到清朝亡國為止
  • 縱觀大明一朝,朱元璋的後代中,誰才是明亡的第一責任人?
    1368年,朱元璋建立了大明一朝,他為了老朱家的天下,甚至不惜與功臣翻臉,一個個誅殺了他們,其目的就是防止這些功高震主的文臣武將不能危機自己後代的地位。可是,大明最終並沒有按照朱元璋的意願發展,在經過兩百多年後,還是滅亡了。
  • 朱元璋後代最痛恨的姓氏之一被毀,原因發人深省
    明太祖朱元璋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厲害的皇帝,單從他的出身來看,他已經是一個非常厲害的開國皇帝。朱元璋出生的元末,正值大亂,各地百姓流離失所,食不果腹。朱元璋一家也不例外。然而,這些並沒有壓倒朱元璋,隨著朱元璋慢慢長大,為了生存,他做過乞丐,當過和尚。
  • 朱元璋的後代用畫像為他正名:沒有那麼醜!專家請求上交國家
    朱元璋的後代用畫像為他正名:沒有那麼醜!專家請求上交國家明代的開國者-朱元璋可以說是非常厲害的人物,他從一個賤民最後成為統御百姓的帝王,有的不僅是膽識,更有權謀和手段。朱家統治明朝二百七十六年,其子孫後代的人數也是歷代皇朝以來最多的,多達百萬人。朱元璋是狠厲有手段的主,那朱元璋的後代如何呢?當年清兵入關的時候,明代皇帝自縊而亡,剩下的皇族四散逃亡,分成很多支隊隱藏在了全國各地躲避清兵的追捕。
  • 朱元璋後代按元素周期表起名,但周期表清朝時才發明,誰抄襲誰?
    雖然說這個辦法很好地解決了元素的中文名稱問題,但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很多元素翻譯成中文後,卻沒有對應的漢字。這個時候,徐壽在參考了朱元璋的《皇明祖訓》後,找到了一個完美的解決辦法。朱元璋在當上皇帝之後,為了鞏固朱家江山和對後世子孫進行訓誡,給子孫後代留下了一部《皇明祖訓》。
  • 朱元璋的後代被找到,守著價值連城的金絲楠龍椅,隱居安徽小山村
    朱元璋出生於一個乞丐,最終卻從天下群雄當中脫穎而出,最後平定天下,坐上龍椅,開創了「遠邁漢唐」的洪武之治,歲老而終,可謂不負此生了。朱元璋創立的明朝也像朱元璋一樣有個性,在經歷了將近300年的春秋之後,公元1661年南明滅亡,明朝壽終正寢,但是在清朝「反清復明」的鬥爭卻仿佛一直伴隨了清朝一輩子,從清朝建國開始到清朝亡國為止,沒有哪一天在大清朝沒有老百姓在準備「反清復明」活動的。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朱元璋的後代不得不在明朝滅亡之後四散逃亡,甚至改名換姓。
  • 山西一農民自稱是朱元璋後代,有族譜為證,還拿出一祖傳寶貝
    正是由於朱元璋出身貧苦,他更能體會到老百姓的不容易,所以他制定了很多有利於百姓的政策,他痛恨貪官汙吏,一生之中殺的貪官不計其數。正是如此,大明王朝對於漢族老百姓的意義十分深厚,直到清朝建立數十年後,反清復明的呼聲依舊很高,這代表著老百姓對於漢族政權的認可,對朱家人的認可。
  • 朱元璋後代成為了中國古代文化名人
    在明朝末期,隨著李自成的大順軍隊攻入北京城,崇禎皇帝上吊而死,而明朝自此滅亡,公元1644年3月19號這一天成了朱家後人最難忘的記憶。在順治五年,在江西宜春的一個小寺廟裡有一個僧人,他總是看上去非常憂鬱,喜歡用繪畫來發洩心中的悲痛,他的畫非常的傳神,所以遠近聞名。
  • 明末動亂,朱元璋後代為什麼被誅滅無數?再不殺他們就佔領地球了
    自從朱元璋稱帝以後,朱氏一族就把潛在的生育能力發揮到了極致,僅僅朱元璋一人就生了二十六個兒子和十六個女兒。此外,他還大力鼓勵和支持自己的子孫後代多生。弘治五年,山西巡撫向皇帝報告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信息:山西慶成王朱鍾鎰再一次刷新了朱氏的生育紀錄。截止到這年的八月份,慶成王已經生了九十四個子女,擁有一百六十三個孫子,五百一十個曾孫。
  • 朱元璋的嶽父胡美只是入宮看了一次女兒,為何就被朱元璋賜死
    朱元璋的嶽父名叫胡美,他的長女胡氏在洪武13年的時候,被朱元璋冊封為胡順妃。洪武17年,朱元璋卻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下詔賜死了嶽父胡美。至於胡美到底身犯何罪?當時朱元璋隻字未提,對於大臣們來說,也無人敢質問朱元璋,這在當時成為了一樁懸案。
  • 雍正找到朱元璋的後代,封世襲爵位,看似不錯,其實別有用心
    還有,李自成入京後,明朝百姓有邀請清軍入關嗎?吳三桂能代表明朝臣民嗎?康熙也知道自己這個說法有一個巨大的漏洞,如果有一個朱元璋的後裔能夠承認清朝的江山不是從明朝手裡搶來的,而是幫助明朝滅李自成的,那就能說得通了。關鍵是,清軍入關後,朱元璋的後裔被殺得差不多了,僥倖活下來的也都偷偷改名換姓,康熙若想找真正的朱元璋後裔,十分不易。
  • 老農自稱朱元璋的後代,家有祖傳龍椅作證,專家預估價值已達上億
    前言說起朱元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作為明朝開國的皇帝,世人對他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作為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一國統治者,朱元璋不僅僅開創了大明王朝,並且也是子孫滿堂。根據相關資料顯示,朱元璋的後代們,據說早已經超多了百萬人。但是當年李自成在攻打北京的時候,北京城周邊的朱氏後裔們全部都被李自成消滅屠殺。甚至有傳言,朱元璋的後代們從此絕後,對於這樣說法,其實是錯誤的。1.
  • 朱元璋還有後代存世嗎?隱居在小山村,守著價值連城的金絲楠木椅
    我國有著5000多年的文明發展史,封建統治時期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產生了重大的意義和影響,在我國2000多年的封建社會時期,先後出現了很多個朝代,朝代的更迭,也推動了歷史的發展。清朝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滅亡之後,封建統治時期徹底結束,我國進入了文明的社會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