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明王朝最懶的皇帝,我想非萬曆皇帝莫屬。萬曆皇帝在位48年,而不上班、不開會、不見大臣、不批文件地消極怠工,則長達35年。
那萬曆皇帝的懶體現在哪些方面呢?
即位之初的萬曆皇帝其實還是十分勤勞的,早年支持張居正改革,讓大明王朝走向正軌。那後期的萬曆皇帝為何不理朝政呢?
其實這要從一個女人說起,她就是萬曆皇帝最寵愛的鄭貴妃。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後,在關於接班人的問題上立下祖訓「有嫡立嫡,無嫡立長」、「東宮不待嫡,元子不並封」。
按照這個規定,皇長子朱常洛應該成為太子。但是萬曆皇帝偏偏只看好鄭貴妃的兒子福王朱常洵,為此大臣跟萬曆皇帝爭吵了整整15年。
也因為這場爭辯,很多大臣選擇了辭職,而萬曆皇帝索性三十多年不出宮門、不理朝政、不郊、不廟、不朝、不見、不批、不講。直到今天,都沒有人知道萬曆皇帝在這35年裡都幹了什麼。
但是種種證據證明,萬曆皇帝的確怠慢朝政,給國家帶來了一系列的惡果。按大明王朝的機構編制,六部給事中為50人,全國十三道御史為110人。
但是在1607年的時候,六部給事中僅4人、十三道御史僅5人;六部的尚書、侍郎加在一起只有4人,很多職位空缺長達十餘年之久。
那這些大臣都去了哪裡呢?由於萬曆皇帝怠慢朝政,很多大臣都選擇了提前告老還鄉。就拿內閣首輔李廷機來說,為了辭職他捐掉了所有家產,寫了123份辭呈,都沒有得到答覆。
最後李廷機實在忍不了了,就直接自己把皇帝炒了魷魚。大臣私自罷工在古代可是殺頭之罪,但是萬曆皇帝根本沒有管這件事,反倒李廷機去世的時候,萬曆皇帝罕見地勤快了一次,賜贈他少保頭銜,諡"文節"。
有些地方職位空缺其實還好,會有人頂上去。當時錦衣衛竟然沒有一位法官,很多囚犯一關就是20多年,根本沒有地方去伸冤。
他們投訴伸冤的唯一方式,就是通過拿磚頭砸自己自殘以引起注意。很多囚犯就因為下手過重,最後慘死在了獄中。
萬曆皇帝其實是一個幸運的皇帝,哪怕30多年不上朝,似乎也沒發生啥傷及帝國根基的大事。但是這都是表面現象,不久之後,大明王朝就開始全面下滑,最後崇禎皇帝以自殺的方式替大明王朝買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