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一世是英國歷史上的一位至高無上的女王,她同是還是法國名義女王,故而伊莉莎白一世受到了兩個國家的尊敬和愛戴,堪稱歐洲歷史上的為數不多的地位尊貴的女王了。再加上,同時期,歐洲的文化也發展到了顛覆,其中不乏有莎士比亞培根等文學家。更是給伊莉莎白一世統治的時期,增添了魅力。
而同時期的中國正在歷經哪個朝代呢?1558年正是明朝當政,兩國之間的來往並不是很多,但早在1000多年前,絲綢之路開啟之後,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來往的並不匱乏,只是使者之間的來往並不多罷了,彼時的中國並沒有處在鼎盛時期,但同時期的歐洲的英國和法國,卻進入了巔峰期。但令人難以相信的是,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竟然曾給明朝皇帝萬曆皇帝寫下過一封信。只不過因為諸多原因,這封信最終並沒有如願被寄出去。
大約300多年以後,這封信無意間被伊莉莎白二世發現並公開,人們才知道同一時期的英國和明朝的差距有多大。若不是多數人對於中國歷史和歐洲列強的印象都局限於鴉片戰爭時期,也許就真的忘記了歷史上的我國究竟有多強大了。只因為那封信上是這樣寫的「我最尊貴的偉大的不可戰勝的皇帝陛下」。
伊莉莎白一世對於歐洲人來說,是非常偉大的。可是萬曆皇帝即位時不過十幾歲的毛頭小子,那伊莉莎白一世為何要如此稱呼萬曆皇帝呢?其實這正是反映了明朝的強大,中國的強大。
對於伊莉莎白一世來說,她心中的皇帝是尊貴的,這人不一定是萬曆皇帝,但萬曆皇帝卻是一個象徵。萬曆皇帝統治的明朝,主要得依靠太后,外戚和臣子等人。雖不是歷史上的最強大的王朝,但也是不容小覷的。因此,英國女王即便身份尊貴,也不敢在中國這裡擺身份地位。
同一時期的歐洲人非常喜歡中國的絲綢、茶葉、漢子、古玩等等,這些物品出口歐洲國家時,也只能富人和貴族人才能使用的起,可是在中國,普通百姓都能喝得起茶葉,也難怪伊莉莎白一世會認為中國強大了。只可惜,近代史時,清朝閉關鎖國,才讓英國法國等多個國家登堂入室,搶奪我國財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