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王朱常洵的悲劇人生:一悲太子沒當上,二悲讓李自成給活煮了

2021-02-23 老衲侃春秋

歷來的農民起義,都是在他們走投無路的情況下發生的;而一旦揭竿而起,那就押上了身家性命,再也沒有回頭路可走了。

統治者對他們的鎮壓是兇殘的,往往不是滅其九族,就是腰斬,或者更殘酷的就是凌遲處死。

由於造反產生的人性分裂,使心中魔性得以釋放,竟達到吃人的地步。唐朝時期的黃巢,就發生過這種情況:

「關東仍歲無耕稼,人俄倚牆壁間,賊俘人而食,日殺數千。賊有舂磨砦,為巨碓數百,生納人於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舊唐書·黃巢傳》)

把人搗碎了做成肉糜食用,最殘忍也不過如此吧。

到了李自成時期,這一事件又一次重演。不過李自成給起了個很好聽的名字,叫「福祿宴」。

這道菜的主材是誰呢?福王朱常洵。

朱常洵是明神宗朱翊鈞第三子,南明弘光帝朱由崧之父,母為鄭貴妃。

由於鄭貴妃是明神宗最寵愛的妃子,朱翊鈞就想廢長立幼,把嫡長子朱常洛廢掉,換做朱常洵做太子,但這個決定明顯不合禮制,遭到眾大臣的極力反對,史稱「國本之爭」。

這麼一爭,時間長達5年,在此期間逼退首輔四人,部級官員十餘人、涉及中央及地方官員人數三百多位,其中一百多人被罷官、解職、發配。

但是在眾大臣前赴後繼的抗爭下,皇帝朱翊鈞不得不妥協,於萬曆四十二年(1614年),在朝臣的壓力下,福王朱常洵就蕃洛陽。

國本之爭,搞得明神宗灰頭土臉。他想,我是皇上,天下還是我們朱家的,但最終自己卻不得不妥協,於是對朝政失去興趣,開始怠政,最後來個絕的——我不上朝了,你們愛怎麼搞就怎麼搞去吧。

但這時候的明神宗卻忘記了一點,這個江山是他朱家的,你怠政不上朝,最後搞得朝野上下一片雞飛狗跳,明朝的國力還不江河日下?

他的率性所為,給以後大明王朝的覆滅,埋下了伏筆。

那位差一點就當上儲君的朱常洵呢?

其實他也是一個不成器的東西。

後來當了福王,到洛陽就藩。但他得自己生來就是要享受的,在洛陽,除了老天第一,就剩下他最大了,脫離了皇上的管束,那還不為所欲為?

「常洵日閉閣飲醇酒,所好惟婦女倡樂」。《明史》

「及崇禎時,常洵地近屬尊,朝廷尊禮之。」(《明史》)

皇帝老爹在世時,他就那樣的荒淫無道,後來崇禎繼位後,他更加無所顧忌了。

他全然不顧及治下老百姓的死活,整日裡醉生夢死。也不對,還有清醒的時候,清醒之後幹什麼?不用多說,那就是女人了。

他胡吃海喝換來一個300多斤大胖肉的結果,白胖白胖的,胖的據說連福王府的大門都走不出去了。

但是除了好吃以外,他還好色,只要是洛陽城內有些姿色的女子,都會被抓進福王府,遭盡了凌辱。

但由於好吃的填的太滿,自己平時又不運動,肥胖的身體幹什麼事情都顯得臃腫,行動實在不便,於是在行房的時候,還會叫兩個王妃在旁邊幫助他完成「性福」之事。

除了吃喝和女人,朱常洵再也不管其他的事情。

這時的形勢,農民起義的風暴席捲北方的大地,河南也遭逢了大旱、蝗災,饑民們已經開始互相殘食,但朱常洵依然是花天酒地,不管治下老百姓的死活。

剿匪的官兵來到洛陽,看到此景象,紛紛喧嚷道「:王府有金錢百萬,卻讓我們餓著肚子死於賊手。」

悲憤之情溢於言表。

此時南京的兵部尚書呂維祺,正駐兵在洛陽,聽說下面的議論之後,感到勢態的嚴重性,於是便陳說厲害,但朱常洵並未放在心上。

崇禎十四年冬(1641年),李自成大軍攻破洛陽,朱常洵在奴僕的幫助下從城牆上用繩子逃出,他的王妃鄒氏及世子朱由崧,出城之後逃往懷慶,後來當了南明政權的第一任皇帝。

開始朱常洵身體太胖,實在行動不便,只有就近藏匿於西郊迎恩寺中。

起義軍打下洛陽,豈能饒過朱家父子,最後朱常洵被農民軍尋跡捕獲,押回城內。

一來到李自成面前,朱常洵嚇得是雙腿直打哆嗦。他一看這個陣勢,恐怕是兇多吉少,那還等什麼?保命要緊啊!

於是也不顧千歲爺的貴體了,馬上跪地求饒,把頭都磕破了。

李自成一看朱常洵那個熊樣,一陣快意湧上心頭。

史載,李自成、張獻忠農民起義軍,對朱家後人向來沒有心慈手軟過,這時候李自成在心裡頭琢磨開了,怎麼處置他好呢?

看著朱常洵那白胖白胖的身體,李自成腦子裡靈光一閃,有了!

於是下令,讓人把他綁了,給剝光洗淨後,又從後園弄出幾頭鹿宰了,弄來一口大鍋,架上柴火,等水燒得差不多的時候,將鹿和朱常洵一同下到鍋裡。

「王體肥,重三百餘觔,賊置酒大會,以王為葅,雜鹿肉食之,號福祿酒。」(《明季北略·卷十七·李自成陷河南府》明·計六奇)

「闖賊跡福王所在,執之……王見自成,色怖乞生……賊置酒大會,臠王為俎,雜鹿肉食之,號福祿酒。」(《流寇志》清·彭孫貽)

看著朱常洵在鍋內慘叫翻騰的樣子,一種報復後的快感立刻湧上心頭。

這道菜要給他起個響亮一點的名字!

別看李自成文化水平不高,出身就是舊時候驛站的一個郵遞員,但他還是蠻有創意的。

這鍋中煮的是鹿肉,還有福王,那就叫「福祿宴」把!

於是幾千士卒,在這個大鍋前一頓飽餐。

既有鹿這種野味,還有王爺的貴體,對大多數士兵來說,這可是真正上等的宴席了吧。

參考資料:

《明史》清·張廷玉

《明季北略》明·計六奇

《流寇志》清·彭孫貽

老衲侃春秋嚴正聲明:原創作品,禁止非法轉載!

 

相關焦點

  • 歷史上明朝福王朱常洵真的有300多斤重嗎?
    因為萬曆皇帝有廢長立幼的想法,遲遲不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引起群臣不滿,紛紛上疏要求萬曆皇帝儘快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這場爭論長達15年,直到1601年(萬曆二十九年),萬曆皇帝才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被封為福王。到此,國本之爭告一段落,這件事共逼退申時行、王家屏、趙志皋、王錫爵等4名內閣首輔,10多位部級官員,涉及官員總計多達300多人,其中100多人被罷官、發配充軍等。
  • 明朝福王朱常洵就藩洛陽的往事
    朱常洵的母親是萬曆皇帝最寵愛的鄭貴妃。由於萬曆皇帝遲遲不立太子,因此,群臣認定萬曆皇帝想拋開長子朱常洛,立老二朱常洵為太子。就為這點破事,大臣們和萬曆皇帝明爭暗鬥了15年之久,史稱「國本之爭」,最後,萬曆皇帝不得不妥協,於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立長子朱常洛為太子,封老二、15歲的朱常洵封為福王,福王封地為九朝古都洛陽。
  • 李自成和部下真的烹殺了福王朱常洵嗎?還是被篡改的歷史?
    萬曆二十九年,心力憔悴的萬曆皇帝宣布投降,冊立朱常洛為太子,朱常洵為福王。恐怕萬曆怎麼也想不到,這麼吉祥的一個「福」字,居然讓寶貝兒子死得極其悲慘。事情敗露後,鄭貴妃依然阻止朱常洵就藩,企圖東山再起。這件事惹怒了李太后,她訓斥鄭貴妃:我的兒子都就藩了,你兒子比我的兒子還特殊嗎?萬曆四十二年,24歲的朱常洵,才被迫離京回到封地洛陽,國本之爭才算畫上句號。因為國本之爭,萬曆皇帝賭氣三十年不上朝,連新入閣的內閣大臣都不知道皇帝長啥樣。有父親不顧法度的寵愛,有母親拼命式的溺愛,朱常洵過上了埋在錢堆裡的生活。
  • 福王朱常洵才是禍害大明江山的罪魁禍首
    其中最肥胖的有三:一是朱元璋之孫明仁宗朱高熾,另兩個是福王朱常洵和他的兒子朱由崧。這裡重點說一說福王。福王是萬曆第三子,母親鄭貴妃。萬曆的皇后姓王,但沒有生育一男半女。一次萬曆一時興起,「寵幸」了一個宮女,便有了長子朱常洛。按當年朱元璋立下的「有嫡立嫡,無嫡立長」和「東宮不待嫡,元子不並封」的繼承法,身為長子的朱常洛是理所當然的太子。
  • 大明福王朱常洵死得有多慘?別以為王爺了不起
    大家好,我是貓叔,今天咱來聊聊大明朝的福王朱常洵之死。    先來說說朱常洵是何許人也。朱常洵的爹就是大名鼎鼎的萬曆皇帝朱翊鈞,同時他又是亡國之君崇禎皇帝的叔父。在鄭貴妃的攛掇下,萬曆想廢王皇后,立鄭貴妃為後,這樣一來,朱常洵就成了嫡子,可以立為太子了。沒想到,群臣並不買帳,一哭二鬧三上吊,搞得萬曆一點辦法沒有,還是很不情願地立了朱常洛為太子。
  • 大明疑案:福王到底是被大順軍吃了,還是被殺了?
    還有記載是這樣的:洛陽城破後,福王朱常洵被生擒活捉。貪生怕死的朱常洵一見到李自成,就體如篩糠,一個勁地叩頭乞求饒命,李自成端坐殿上,親自審問朱常洵,怒斥道:你身為親王,富甲天下。在這如此饑荒之年,不肯拿出毫釐賑濟百姓,你真是個奴才。命左右打他四十大板後,將他的頭砍下,掛在洛陽城門上示眾,農民軍還把他的屍體剁成肉醬,雜以鹿肉下酒,稱福祿酒,以解心頭大恨。
  • 歷史上唯一被「煮成肉湯」的王爺,體重300多斤,肉湯至今還有名
    無可奈何之下,還是將朱常洛立為太子,由鄭貴妃所生的福王,也只好離開京城去做藩王。可是這個受到萬千寵愛、險些被封為太子的福王,下場卻出人意料。帝國即將滅亡時,皇族很難有好下場,特別是那些還在做壞事的皇族。福王大帝很不巧兩人都佔了上風,他便成了歷史上唯一一個被煮成湯的皇族,這位福王大帝名叫朱常洵。
  • 天道有輪迴,萬曆皇帝的愛子朱常洵,為什麼從準王儲變成了人肉湯
    1582年,鄭氏被封為淑嬪;1583年,晉封德妃;1584年,晉升為貴妃;1586年,被冊封為皇貴妃,距皇后僅一步之遙,成了大明朝的女二號。表面上看,她得到了皇帝的寵幸,實際上朱翊鈞早把她當成情侶,如果不是礙於皇家的身份,一定會與鄭貴妃在花前月下,海誓山盟。1586年,鄭貴妃又產下一子,這就是朱常洵(1586年一1641年)。
  • 360斤的福王和他的母親
    公元1641年正月,離大明王朝壽終正寢只有三年的時間,闖王李自成帶兵攻克了洛陽。洛陽的藩王是福王朱常洵,他是當時崇禎皇帝的叔叔。 福王是個360斤的大胖子,實在跑不動,被農民軍抓住了,帶到李自成面前,渾身的肉篩糠一樣顫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哭泣,表達著放他一條生路的強烈願望。
  • 洛陽新安黑子樓,明福王留在這世上最後的溫柔
    王黑子善良、樂於助人,遇到生活困難的鄉鄰,他會慷慨扶持,善行遍布山西、湖北、河南等地,孫都村至今有王黑子是「活財神」之說。我跟雪兒聽得入了迷,禁不住頻頻點頭,嘖嘖稱奇。李主席拿起水杯喝了口水,繼續講故事。知道明福王朱常洵嗎?就是據傳被李自成義軍煮了吃掉的崇禎皇帝的親叔叔,洛陽福王。
  • 明朝唯一被煮成肉湯的王爺,體重達150公斤,肉湯至今還有名
    就讓他去了洛陽當王爺,封他為福王,還給了他大量賞賜。 朱常洵平時對洛陽人民和士兵都不好,有什麼好吃的都一個人吃掉,老百姓遭受蝗災沒有吃的他都不肯將糧食捐出去救濟災民,當初朱元璋就是因為鳳陽遇到旱災蝗災,一家好幾口被餓得死掉,他走投無路便走上反元的道路,朱常洵曾曾曾曾爺爺是這麼過來的,他還鐵石心腸不給災民飯吃,當李自成打過來的時候,那些老百姓和守城護衛也不幫他,拋下他自顧自逃命去了,朱常洵沒有士兵的保護也只能逃命。
  • 闖王李自成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李自成是一個農民出身壯漢,一手推翻大明王朝,信誓旦旦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但又殺人如麻,可以說是一個矛盾集合體,那麼李自成到底是一代草莽英雄還是一個視人命如草芥魔王呢
  • 你沒看過的朱一龍的劇
    《大明嬪妃》是朱一龍早期演過的宮鬥劇,相信很多人沒看過,朱一龍在《知否》裡扮演小公爺一角色,一直深愛著女主盛明蘭,就算最後娶了老婆,心裡還是沒有忘掉女主,小公爺痴情、溫文爾雅的形象展現在熒幕面前,很多觀眾還是非常希望小公爺和女主在一起的;《鎮魂》一劇裡朱一龍非常帥氣,飾演大學教授,
  • 除了新蕭十一郎可能都沒看過其他的
    朱一龍也是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朱一龍有帥氣的外形,勤奮努力的工作態度,並且有著良好的藝術修養,但是這樣一個有顏值有演技的演員卻是8年後才火了,但是其實朱一龍也拍過很多的電視劇,但是幾乎都沒有火起來,很多劇裡面還是男一男二號呢,但是直到鎮魂才開始火起來,那麼我們今天看看朱一龍曾飾演過的電視劇有哪些吧。看看你是否對這些作品有印象。1.
  • 李自成進京42天就被迫逃走,原因有四,最致命的卻是「農民眼界」
    李自成在十幾歲時就先喪母后喪父,給地主家放羊討生活,在21歲時,在銀川驛站做了一名驛卒。明思宗朱由檢看到明朝末期的驛站制度存在不少的弊端,就大刀闊斧地精簡驛站,結果李自成被裁員導致失業。回到家的李自成也是糟心事一大堆,欠了別人的債還不上被告到縣衙,結果將債主殺死;妻子韓金兒與同村的蓋虎私通,李自成憤怒之下殺了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