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2年,索涅特的曲木椅在倫敦博覽會上獲得銅獎。
評委稱:這是一次將令人愉快的想法化為現實的嘗試。它們不是為了向人們展示,而是為了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被生產出來的家具;它們簡潔、優雅,輕盈而強壯。
這一評價不僅稱讚了曲木椅的功能,也稱讚了它在造型方面的美感。這一評語將我們引向了以下問題:這些普通、廉價、批量化生產出來的日用品是否也可以在造型方面有值得稱道之處?它們和那些難以複製的「藝術家具」是否具有同樣寶貴的美學品質?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它們是否也可以被稱為「藝術」?裝飾在這一美學標準下又應該被置於何地?
這些都是設計史中龐大而複雜的問題,它們引發了人們無數的爭論,至今也沒有達成普遍共識。對於這一問題的回應,構成了現代主義設計觀發展歷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並在索涅特家具的發展歷程中得到了展現。
▲圖9 1851年索涅特在英國萬國工業博覽會的參展曲木家具(局部)
實際上,索涅特公司在創立早期生產過富於裝飾效果的曲木家具,他的曲木椅甚至還有過鍍金的版本。然而從1850年代開始,索涅特的曲木椅設計風格開始向著更簡潔的方向發展。在同時代流行的精雕細作、繁複華麗的藝術家具的映襯之下,索涅特的曲木家具那輕盈簡潔,無附加裝飾的特徵格外鮮明。這一設計風格所服務的對象既非仍迷戀於法國宮廷風格(尤其是洛可可風格)的權貴階層,也非痴迷於效仿皇室風格卻又缺乏美學素養的新興中產階級。
▲圖10 索涅特家具公司產品海報
在1873年索涅特公司為美國市場印製的產品宣傳海報中,產品價格普遍不高,其中14號曲木椅的標價最低,僅為3美元。從這一定價即可看出,它的目標客戶是潛力巨大的大眾市場。然而除了低廉的價位以外,索涅特公司還充分利用了可互換標準件的優勢,通過互換組合的方式極大擴充了自己的產品線,以滿足大眾市場對樣式、價位、功能等各方面多元化的需求。從其產品的銷量與市場佔有率來看,這一市場策略極為成功。
然而對索涅特的曲木椅抱有熱情的卻不只是大眾。從20世紀初開始,一些現代主義設計的先鋒們也對索涅特的曲木家具表現出明顯的偏好。例如奧地利建築師、理論家阿道夫·盧斯[Adolf Loos](1870-1933)就曾在他的設計中使用了索涅特的曲木家具。1899年,盧斯在維也納分離派大樓附近承接了一家名叫「咖啡博物館」[CaféMuseum]的咖啡廳的設計工作,無論其外觀還是室內的設計都體現出了無裝飾的原則:室外粉刷為純白色,僅標出館名;而內部所使用的曲木家具則出自索涅特。這仿佛正是對他在《裝飾與罪惡》中提出論點的現實版註解:
一件簡單樸素的家具比博物館裡任何一件鑲嵌的、雕花的家具都美麗。
▲圖11 「咖啡博物館」室內設計,阿道夫·盧斯
與盧斯的設計思想有著密切聯繫的另一位現代主義設計大師,是法國的勒·柯布西耶。1925年,在巴黎的現代工業與裝飾藝術國際博覽會上,勒·柯布西耶向世人呈現了他的新精神館[L』EspritNouveau Pavilion]。在這座現代設計史教科書中絕不會缺席的建築中,設計師不僅通過建築本身的形式語言展示了現代主義建築去裝飾化、幾何化、功能化等主要特徵,對於室內環境的布置與家具的選擇也體現出了與建築一致的無裝飾風格。在那些人們前所未見的,以抽象線條與幾何體塊構成的室內環境中,觀眾如同進入了未來世界。然而幾張索涅特的曲木椅卻赫然出現在這充盈著「新精神」的世界中。勒·柯布西耶如此解釋自己對這把座椅的選擇:
我們所選擇的是索涅特使用蒸汽處理過的(曲)木椅,這把樸素的椅子既是最普通的,也是最廉價的。但我們相信這把以百萬之數遍及歐洲大陸和南北美洲的椅子自有其高貴之處。
▲圖12 由勒·柯布西耶設計的新精神館中的索涅特椅
這「高貴之處」所代表的是一種全新的審美標準,它以功能和用材的合理性、經濟性為出發點來評價造型之高下,裝飾因不具有實用功能而遭到這一標準的摒棄。在《今日的裝飾藝術》一書中,勒·柯布西耶以「現代裝飾藝術就是不裝飾」一語,直陳了與盧斯類似的態度。按照這一標準,索涅特的曲木椅正是因為其所有部件都發揮了最大的效用而獲得了「高貴的」美學品質。
▲圖13.1 索涅特網站上的14號椅(今214號)
值得一提的是,索涅特曲木椅的照片在這本書的第四章開始部分被引用,再次體現了作者對它的重視。然而正是在這一章,勒·柯布西耶又宣稱木材在家具界中不再是必不可少的材料,鋼鐵、鋁、甚至水泥等新材料為這一行業帶來了新的可能性。勒·柯布西耶的這一斷言對於索涅特的家具廠而言,與其說是批評,不如說是啟發。從20世紀初開始,索涅特公司在產品的設計與生產方面都在有意向現代主義的設計理念與風格靠攏。現代主義設計發展階段中許多裡程碑式的事件與作品都在索涅特公司的發展中有所體現。
▲圖13.2 由索涅特家具公司生產,密斯·凡·德·羅設計的鋼管椅
例如它曾是德意志製造聯盟的早期成員,也曾生產過馬塞爾·布魯爾、密斯·凡·德·羅等現代主義設計大師的著名作品,甚至直到今天,這些經典設計仍然是其生產和銷售的招牌系列。現代設計正是通過這些經典設計,將家具變成了今天我們所習慣的模樣:幾何化造型、無裝飾、強調功能、大量運用工業材料。索涅特14號椅如同一個路標,樹立在這一歷程的起點,直到其誕生的一個半世紀之後仍然在被繼續生產、使用(今為「214號椅」)。這漫長的產品周期見證的不僅僅是一個經典設計所具有的生命力,還有現代主義設計觀從萌生到成熟,乃至在全世界生根發芽的完整歷程。
▲圖13.3 由索涅特家具公司生產,馬塞爾·布魯爾設計的鋼管家具
▲圖14 索涅特公司的「經典」產品系列
▲圖15 夏爾與讓納雷公寓中的索涅特椅
▲圖16 新精神館中的索涅特椅2
▲圖17 新精神館中的索涅特椅3
參考文獻
[法]勒·柯布西耶著,孫凌波,張悅譯,《今日的裝飾藝術》,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9年9月
[美]萊斯利•皮娜.(2014). 家具史. (呂九芳, & 等吳智慧, 翻譯) 北京: 中國林業出版社.
Hélène Furján (2003) Dressing down: Adolf Loos and thepolitics of ornament, The
Journal ofArchitecture, 8:1, 115-130
Charlotte Gere, European Decorative Arts at the WorldsFairs 1850-1900, The Metropolitan Museumof Art Bulletin V.56 no.3, Winter 1998-1999
Ole Bang,Thonet and England, The Journal of theDecorative Arts Society 1850 - the Present, No. 11, THEEUROPEAN CONNECTION(1987), pp. 27-31Published
http://www.vam.ac.uk/
http://en.thonet.de/
http://www.thonet.com/
http://www.designagenda.me/methods/innovation-in-chair-design/
http://www.technologystudent.com/prddes1/thonet3.html
萬物 | 在線博物館 原創文章,轉載請聯繫435008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