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眾所周知,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縱觀千年歷史潮流,茶文化博大精深,內涵豐富。中國素以文明古國,禮儀之邦著稱於世,從茶文化層面更能反映出一個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文明禮儀。而今,茶文化歷經數千年的歷史與沉澱,早已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工作、社交、禮儀等各種場合。茶文化也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之精髓,受到社會各界的喜愛,一批有識之士還將在茶文化中所體悟出的精華應用到不同領域中。這其中,位於遼寧省的大連博碩職業培訓學校(以下簡稱「博碩學校」),在其創始人郭愛華的帶領下,不斷致力於將茶文化與素質教育相融合的創新模式,並一舉成為全國首創,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而這一創舉,正是源於郭愛華校長對茶文化濃濃的情愫,對教育行業特殊的情懷。她感悟於生活,總結其精髓,更好地將兩者融會貫通,形成博碩獨一無二的品牌。
大連博碩職業培訓學校校長郭愛華
◆幸運的是,我可以把興趣愛好作為自己的事業來發展,所以我倍加珍惜這份事業,以工匠精神,堅持做茶文化的傳播者。
◆「讓世界端起一杯中國茶」是我們學校的教育理念,我希望能夠把茶文化帶到全世界,讓世界看到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承精髓之根本。
◆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說茶文化與素質教育能夠相結合。首先,做教育者,你要懂學生,如何培養,因人施教,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同樣,茶亦是如此。我始終堅信凡事用心,就無難事。我們需要在一個領域裡深耕細作,將茶文化和教育培訓融會貫通。
◆當你靜下心來知道茶是什麼味道,一層層剝離,一層層品鑑,才能品出你想要的味道。從味道、口感、香氣,再到它的生長環境,久而久之養成習慣時,就能夠靜下心來思考任何問題。
——郭愛華
教育情懷 融匯創新茶文化
筆者:是怎樣的機緣,讓您愛上茶文化,並開始走上這樣一條將茶文化與素質教育結合的創業之路?
郭愛華:早在1999年,我便開始了自主創業,從事企業管理和教育培訓工作。期間,我和團隊與吉林大學行政學院強強聯合,由我們進行輸出師資與整合資源,為黨政機關的幹部和企業做相關的定向培訓工作,即:根據政府和企業提出的定製培訓要求,開展相關的培訓計劃和內容,涉及黨建培訓、企業領導力培訓、管理培訓、HR培訓等。可以說,從反饋效果和影響上來看,我們的培訓很受大家的認可和肯定。這些年,我常把時間和精力專注於發展自己的事業,很少有自己的時間。事實上,這些年我從未脫離過教育領域,我個人更是對教育行業有著很深的感情,正是這種感情讓我有更大的動力和信念堅持走下去。
2003年,一個偶然機會,我開始接觸了茶和茶文化。起初,我對茶沒有什麼概念,並不懂茶和茶文化。後來我每次細細品茗,體會喝茶時的心境,逐漸對茶和茶文化萌生了想要深入了解和研究的想法。從那時起,我才真正地喜歡上了喝茶。當開始探尋時,我才發現為什麼別人能泡出好茶,而我卻不能,到底差在哪兒……可能與我從事教育的職業有關,在教育研究方面,我更能多花些心思。於是,我開始靜下心來學習如何泡一杯好茶,一次次一遍遍,泡出來的茶都會有不同的味道和心境。直到後來,我豁然發現,在習茶的過程中,是可以重塑自己,改變脾氣秉性,提升內在素養的。就我個人精神面貌而言,我發生了很大的轉變,通過茶可以改變我的思緒,能夠讓我靜下來心來思考很多。朋友都說我的性格由剛轉柔,成為性情中人。而我的這些改變,則源於茶文化所賦予我的能量,讓我進行自我沉澱與修身養性。的確如此,從我個人身上的變化,我就在想:茶是否也可以讓他人發生很大的改變呢?帶著心中的疑問,我在思索和探尋未來的發展方向,考慮如何把興趣愛好作為自己的事業來發展,那應該是人生最完美的一大幸事。2013年,正好迎來我事業的轉型期,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我成立了大連博碩職業培訓學校,以茶為載體,在國內外進行素質教育培訓和傳統文化傳播的工作,同年成立了學校旗下品牌——國內首個「華夏茶學堂」。
筆者:我們知道,任何一個新生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在提出並踐行茶文化與素質教育結合的過程中,您是否也遇到過阻力,又是怎樣的力量讓您不忘初心並取得如此傲人的成就的呢?
郭愛華:我深耕教育行業20餘年,創建博碩教育的初衷是源於對這個行業有著特殊的情懷和使命,也讓我看到了目前教育的現狀。成立學校後,我發現中專生和大學生存在很大的差距,而這種差距則是基於內心的自信程度。此前,我們團隊與中專院校的學生做了很多交流與實踐,發現他們在自信程度上存在不足,不利於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價值,更不利於他們的個人成長。
透過這些現象,我更想傳遞和表達的是一種意識文化。如何將茶文化與素質教育有機地融合起來,加強學生禮節、禮儀等綜合素質的培訓、提升,這是我在創建學校後深入研究的一個創新性課題。很多人問我,為什麼說茶文化與素質教育能夠相結合。首先,做教育者,你要懂學生,如何培養,因人施教,才能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同樣,茶亦是如此。倘若不懂茶,只用一種方法、水溫等方式去衝泡茶,那麼茶本身的味道就有所不同,有的茶無法彰顯出它自然的香氣。而我個人認為從茶延伸到教育領域,兩者間有著異曲同工之處。
學茶也是培養行為修養
學校成立之初,我們一路坎坷一路摸索,終於在我和團隊的不懈努力下,由我帶領團隊成員親自主編了《中國茶文化系列教材》第一冊,《知茶》也於2016年春季正式出版發行,並且通過兩會人大代表聯名議案,順利地使茶文化走進了小學,並納入到小學的選修課和必修課中。同時,還將茶文化延伸到中專院校,乃至大學課堂。
中國茶文化·知茶教材
小學生學習茶藝亮相校家長會
幼兒園的小朋友學習中國傳統茶文化
直到現在,我還記得我們第一個服務的是中職院校的學生和群英小學的學生及老師們。對此,我非常感謝他們對我們的信任。在群英小學的孩子身上,會發現學茶的孩子們,對歷史和地理有著主動發現和愛好,喜歡主動了解茶的生長環境、土壤、緯度、氣候等,孩子們踴躍提出問題,我們答疑解惑。令我們欣慰的是,在中專生身上,我們看到了他們很大的轉變。茶不僅提升了他們的自信,還能夠讓他們站在講堂上講出茶的歷史、地理、人文、美學、政治、經濟、禮儀、物理、化學等多個學科領域的知識,這就是茶文化所賦予的能量和其本身的內涵。在茶文化與素質教育中,茶桌禮節禮儀則是最基礎也是最為重要的,這體現了人們之間的相互尊重,發自內心的尊重與欣賞是可以感受到的。
群英小學校園茶文化節
大中專院校學生學習茶藝,培養行為舉止
大中專院校學生學習茶藝,標準站姿提升氣質
赤子情懷 助力弘傳茶文化
筆者:多年來,您不斷創新服務方式,並通過努力和實力將茶文化帶出國門。2018年,您還光榮的被大連市政府推薦為國家領導人會晤外賓時做奉茶展示,對於榮譽的紛至沓來,關注度的不斷提升,您有怎樣的感受?
郭愛華:首先我非常榮幸。這對我們來說,既是一種鼓勵又是一種鞭策,更加堅定了我們的方向和腳步。我們博碩學校的教育理念和文化是「讓世界端起一杯中國茶」。正因為如此,我們懷著一顆赤子之心,努力弘揚茶文化精髓,旨在讓世界知道我國聞名遐邇的茶文化。
2015年5月,我應中國駐芝加哥總領事館和伊利諾州政府的邀請,帶領團隊去美國進行傳統文化交流。我們分別在美國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企業、社區、政府等領域做了系列中國傳統文化和茶文化的培訓講座。那些講座,吸引了很多當地人前來認真聆聽,讓他們不僅對中國文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還填補了中美兩國間文化交流史上的一項空白。讓世界了解中國歷史和文化元素,是我們作為華夏兒女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也更加堅定了我們要做茶文化傳播者的決心。
01
02
03
04
05
美國之行——滑動查看更多
筆者: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博碩學校多年來在茶藝師的培養中可謂嘔心瀝血,受到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一致好評,您認為學校能夠被如此認可的「法寶」有哪些?
郭愛華:我很欣慰,博碩學校走過了七年風雨兼程之路,如今不僅擁有成熟的課程體系,更有凝聚力與創新力超強的團隊。我們團隊的茶師都是來自於各行業領域的精英,我們會對他們進行專門培訓,並按照我們所設計的課題體系來對服務對象進行培訓,嚴格保證培訓質量與效果。
大家都知道,環境好壞、舒服與否,都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到人的情緒和身心健康。品茗暢談,需要有良好舒適的環境。因而,我個人很注重硬體環境建設,並沒有將培訓學校打造成一間間教室,而是以雅致、飄滿茶香的茶室出現在大眾眼前,這也是我想給大家營造出別具一格的茶文化環境風格。我們學習培訓的茶室,小班範圍可容納30人左右。學員進入茶室前,需先淨手,在清新的茶香、清心的音樂中,大家一起交流互動,探討茶文化。
這些年,我一直堅持給學員們講課。上課時,我會觀察每個人的表情和狀態。所以,我上課從不是千篇一律。之所以這樣做,是我們要考慮到每個人的感受,讓每個人所呈現的狀態是最佳且最舒服的自然心態,這樣泡出來的茶才是極具自然和諧的。不論是大學生、職場人士,還是高端企業家,政府人士,他們在聽完我們課程後,都對茶的認知發生了顛覆性的轉變。我們第一堂課的魅力就會讓大家所折服,茶不只是完全用來品,其最高端境界是能夠與茶進行深層次的對話,也就是意境。當你靜下心來知道茶是什麼味道,一層層剝離,一層層品鑑,才能品出你想要的味道。從味道、口感、香氣,再到它的生長環境,久而久之養成習慣時,就能夠靜下心來思考任何問題。你會發現從性情,待人待客,再到尋找事物美的時候,其心態都隨之發生變化,這些是需要不斷積累和沉澱的。一直以來,我們都在堅守著初心和本原,致力於教學做茶文化推廣,希望有更多人走進茶的世界,了解茶的世界,而不是把茶當做單一的商品來看待,可能這些因素都是大家認可我們的原因吧。
筆者:作為大連市職業技能補貼培訓的認證機構,博碩學校不斷發揮專業優勢和服務理念,甘做文化的搬運工,您作為學校的「掌舵人」,對於未來發展有著怎樣的構想?
郭愛華:2014年,在大連市人社局的大力支持和積極推動下,我們連續承辦了三屆「大連市茶藝師職業技能大賽」,為茶藝師評級,提高茶藝綜合技能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近些年,國家積極鼓勵各省市進行職業技能培訓,我們博碩學校積極響應國家的政策號召,充分發揮我們的專業優勢和服務理念,成為大連市職業技能補貼培訓的認證機構。目前,我們為機關事業單位、央企、國企、民企、外資企業提供專業化的培訓和服務。
2014年首屆大連市茶藝師技能大賽決賽完美收官
2016年第二屆大連市茶藝師技能大賽決賽完美收官
2018年第三屆大連市茶藝師技能大賽決賽完美收官
2019年,我們面向埃森哲、簡柏特、IBM、惠普、中國移動等數十家大型企業為其作培訓,已培訓近5000人。當年,這一項目還受到大連市政府、大連市人社局的高度重視,在大連市各街道、社區積極推進。同時,我們還走進企業中,免費給企業的員工進行茶文化的相關培訓,包括央企、國企、民企、外資企業及個體戶。大家通過學習茶藝,豐富了業餘文化生活;通過了解茶禮,提高了整體素養,更為企業打造核心團隊,建設優秀企業文化提供了積極有效的幫助。凡是給員工正常繳納五險、且累計繳納滿一年的企業,都享有免費培訓資格。疫情期間,我們應大連市總工會的邀請,錄製了一期關於如何品一杯健康茶的知識講座,很受大家歡迎。
為大連造船廠員工進行茶文化培訓
為埃森哲信息技術(大連)有限公司員工進行茶文化培訓
今年受疫情影響,我們在三月份開始了線上錄播課程,對我們團隊成員來說,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和生活、鍛鍊的方式,我們每天都在研究研發產品課程,不斷進行優化升級。這次疫情,讓我們找到了自己最舒服的狀態,提升和修正自己,接受當下所有的安排才是最好的選擇。我們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能夠認識到茶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發揮的作用,願意付出時間來學習並弘揚我們的傳統文化,讓每個人都成為茶文化的傳播者。
後記
郭愛華在為總書記和金委員長精心沏茶
「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在筆者看來,這正是郭愛華的人生寫照。作為國家茶藝技師、東北師範大學商學院MBA研究生導師,郭愛華以她學識淵博、淡然雅致、沉穩大氣的人格魅力,影響著身邊每一個人。相信大連博碩職業培訓學校在郭愛華的帶領下,未來定能將中華茶文化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