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

2021-01-10 歷史店

德國著名作曲家貝多芬,在世界音樂史上享譽盛名,不過有趣的是,關於這位音樂天才的死亡原因,卻在後世成為了難以破解的謎團。當後世學者還在為貝多芬之死而爭論不休時,科學家通過化驗他死後的一縷頭髮,最終揭開了這個謎團。貝多芬的死因究竟是什麼?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貝多芬,原名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出生於1770年12月16日,是德國著名的音樂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歐洲古典主義時期作曲家。貝多芬從22歲開始,便終生在維也納定居,鑽研音樂領域,同時創作了著名的《第三交響曲》,同時也標誌著他的音樂生涯走向成熟階段。

貝多芬的一生,為音樂領域的發展,做出了尤為重要的貢獻,在其生命最後的20多年中,他幾乎完全沉醉於音樂而不能自拔。值得一提的是,貝多芬並不具備正常人的聽力,但是他本人對音樂的理解與感受,促使其寫出了許多優秀的音樂作品。包括9部交響曲、1部歌劇、32首鋼琴奏鳴曲、5首鋼琴協奏曲、以及多首管弦樂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鳴曲等。正是因為如此,後人也將他尊稱為「樂聖」、「交響樂之王」。

貝多芬於1827年3月26日去世,享年57歲。不得不說,貝多芬的死亡,的確是音樂領域的巨大損失。不過人們在為音樂巨匠消逝而悲痛惋惜的同時,他的死亡原因,卻成了另一個被關注的焦點。貝多芬究竟是因何去世的?史學界一直有三種猜測。

英國尤維爾區醫院風溼科顧問醫師帕爾福曼稱,貝多芬之死,可能與酒脫不開關係。根據帕爾福曼的調查,他發現貝多芬向來有酗酒的毛病,甚至可以稱得上是嗜酒如命,而酒精對肝臟的損害極大,最終導致貝多芬患上肝腹水。除此之外,帕爾福曼醫生還認為,貝多芬在此前曾有過自殺的傾向,其中的原因應該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根源,還是因為貝多芬本人承受了太多的病患痛苦。

無論是肝硬化還是肝腹水,對人體造成的痛苦還遠遠未達到令其自殺的程度,唯一的可能性便是,貝多芬因長期酗酒同時患上了嚴重的風溼疾病。因酗酒而導致的風溼疾病,屬於全身性的病症,一旦發作起來,病人肯定會痛不欲生。由此而言,貝多芬很可能是在肝病與風溼痛的雙重折磨下,痛苦而又悲催去世的。

不過有專家否定了這一觀點,認為貝多芬的死,與另外一個人有著莫大的關係,此人正是貝多芬的侄子卡爾。卡爾是一個地道的流氓,平日裡不學無術,只知道騙叔叔貝多芬的錢揮霍。可是貝多芬對他的愛一如既往,從沒有因侄子的不成器而放棄。不過令貝多芬十分傷心的是,侄子卡爾在背後總是稱呼他為「老傻瓜」,甚至刻意隱瞞與自己的親屬關係。

在貝多芬去世的前一個月,侄子卡爾又在外面闖了禍,並寫信向叔叔求援,要求其前去當面解決此事。可是在趕去的路上,貝多芬不小心染上了傷寒,最終不得不回到維也納,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侄子卡爾知道叔叔病重的消息後,不僅沒有任何的悲傷,反而還因自己成為叔叔的遺產繼承人,而高興的手舞足蹈,也正是如此不肖的侄子,最終將貝多芬活活氣死。

除了以上兩種猜測外,關於貝多芬之死,還有最後一種觀點,即貝多芬因重金屬中毒而亡。貝多芬生前有一個癖好,便是喜歡食用河魚,尤其是多瑙河中的魚,更令他欲罷不能。不過可怕的是,貝多芬並沒有意識到自己吃魚的行為,其實是一種慢性自殺。因為當時的德國已經進入半工業時代,大量工廠的開辦,令多瑙河迅速被汙染,河水中充斥著大量重金屬汙染物,自然而然的,河中魚的體內也堆積了很多毒素。貝多芬食用河魚過度,所攝入的重金屬汙染物太多,終於達到了身體承受的極限,最後不幸身亡。

貝多芬之死的謎團,一直被後世學者爭論百年,卻最終因證據不足未能達成一致。不過近些年來,學者們對貝多芬之死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隨後又提出了一個更新的看法。

據《貝多芬雜誌》報導,貝多芬去世後,曾有一位崇拜者偷偷剪下其一縷頭髮,用於永久珍藏,而正是這縷頭髮,居然成為了破解貝多芬之死謎團的關鍵。學者們找到了這縷頭髮,並進行了深度的化驗,發現頭髮之內的含鉛量極高,竟然是普通人的數百倍之多。換句話說,貝多芬應該死於嚴重的鉛中毒。

通過翻閱貝多芬日記,學者們了解到,自1826年11月5日,至1827年2月27日,醫生瓦夫魯赫曾為貝多芬進行過治療,專門抽取他身體內多餘的腹水,而且還為傷口塗上了一種「奇怪」的藥膏用於止血。學者們斷定,即使貝多芬是食用河魚而導致鉛中毒,其頭髮中鉛元素的積累量也不可能如此之高,唯一的可能性,便是醫生瓦夫魯赫的止血藥膏有問題,它很可能是一種含鉛量極高的藥品。貝多芬身體本來就十分虛弱,加之傷口大量吸收藥膏鉛元素,他肯定會因此而喪命。

不過話說回來,這只是基於歷史事實,以及科學檢查的推測,只有更多確鑿證據的出現,才會令真相浮出水面。所以,小編還是希望,通過各路專家們不懈的努力,最終找到各種證據,揭開貝多芬死因之謎。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相關焦點

  • 一個非常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的傳奇故事
    本文是原創 | 圖片來自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我們今天來講一個人,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是非常的大,在他的那個年代出現了他這樣的一個偉大的傳奇一般的音樂天才,這真的是讓人感到震撼,那麼這個人到底是誰呢?
  • 大音樂家貝多芬簡介 貝多芬的經典音樂有哪些?
    一位耳朵逐漸失聰的音樂家,是怎樣做出讓世界都迷戀的音樂?這可能只有貝多芬可以做到了,音樂巨人貝多芬在音樂領域的成就是偉大的,生平有許多經典的曲目,對世界音樂的發展起到非常深遠的影響。貝多芬簡介中文名:路德維希·凡·貝多芬外文名:Ludwig.van.Beethoven國籍:德國民族:日耳曼民族出生地:波恩出生日期:1770年12月16日逝世日期:1827年3月26日職業:作曲家、鋼琴家、音樂家畢業院校:波恩大學德國傑出的音樂家
  • 推開名家之門:一個不到10平米的小小房間 誕生了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
    (央視財經《推開名家之門》)今天我們來到德國波恩,隨著記者的鏡頭一起去參觀波恩老城裡的貝多芬故居。記者 李婉玫:貝多芬是世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對世界音樂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尊稱為樂聖,而波恩正是貝多芬的誕生地。
  •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失聰也不能阻擋他對音樂的追求!
    偉大的音樂家貝多芬,失聰也不能阻擋他對音樂的追求!對於一個研究音樂的人來說耳朵的重要性那自然不必多說,即使是聽力差一點也會對這個職業產生嚴重的影響。但是有這麼一個人,在他四十多歲的時候竟然完全喪失了聽力。
  • 為什麼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更偉大?
    我們常常一提到古典音樂家,比較為人熟知的通常都是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三位。的確,如果說要在人類歷史中選出三位最偉大的音樂家,我想不出意外的話,也是這三位。那麼,為什麼是這巴赫、莫扎特和貝多芬代表了古典音樂的三座高峰而不是我們同樣熟知的蕭邦、舒伯特、勃拉姆斯等等這些同樣為我們熟知且同樣偉大的音樂家?
  • 貝多芬誕辰250年|貝多芬馬拉松,中國音樂家撐起一片天
    直播現場以「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等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重視角,全方位展現了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精神,呈現了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展示了中國音樂家的風採。 寧峰和朱琳、左章 作為其中一位音樂家,小提琴家寧峰聯手鋼琴家黃秋寧獻演了《第九小提琴奏鳴曲「克魯採」》,聯手大提琴家朱琳、鋼琴家左章演出了
  • 貝多芬,從音樂神童到失聰音樂家,他一生傳奇經歷讓人值得深思
    有一位名人,我們從小到大都會或多或少地感受他們所遺留的氣息。那就是通過音樂的方式,在後世的歲月中,人們通過各種音符的跳動,讓我們知道,他同樣屬於偉大的人。這個人就是貝多芬。一個完全可以成為勵志人物的代表,命運的波折並沒有將他的鬥志消滅。貝多芬在當今世界上,可以說是十分有名的音樂家。但是命運的車輪貌似玩笑一般地對他進行圍追堵截。
  • 孫國忠|貝多芬與音樂中的偉大性
    E.T.A.霍夫曼作為一個平民音樂家,貝多芬自己從未邁入「神殿」,賦予他「樂聖」稱號並使之產生神聖光芒的是受他深刻影響的「浪漫一代」。為什麼十九世紀上半葉的這批藝術俊傑對貝多芬其人其樂如此崇拜、這般仰望?
  • 貝多芬的故事:靠心靈而偉大的人
    貝多芬已經離世180年,是什麼樣的情感力量牽引著後人在他的音樂世界流連忘返?是什麼樣的音樂要素製造的情感漩渦左右著千百萬樂迷在他的聲音海洋上顛連沉浮?最能引發世人精神共振的,可能正是貝多芬的生命歷程和他的音樂作品所呈現的「受難―抗爭―復活」的情感節奏和精神結構,在這個意義上,貝多芬可能是最有「樂感」的文化巨人。
  • 神奇的西歐音樂家,小莫扎特的成長,日後成為一個偉大音樂家!
    弗朗茨為了偉大的父親,與父親的心相見,他暗下決心,要把父親留下的所有音樂全部整理出來!就這樣,小弗朗茨在大音樂家諾貝羅和鋼琴製造商喬安-安德烈斯-斯特萊歇的幫助下,不停的收集著父親的筆記。他跟隨著父親曾經做過的路——薩爾茨堡;維也納;巴黎;義大利;德國…...他試圖通過這樣的旅行來收集著自己對於父親在人間時的映象。他不斷地想讓自己接近父親。
  • 貝多芬《歡樂頌》賞析
    1793年1月,德國詩人席勒的朋友、波恩大學法學教授菲舍尼希寫信給席勒夫人夏洛蒂說:有一位青年抱著偉大而崇高的志向,要把席勒的《歡樂頌》一節一節地譜成音樂,這個青年就是貝多芬。在1798年和1812年,貝多芬曾多次為《歡樂頌》的音樂起過稿。前後琢磨30年,作品最終於1824年春當他54歲才最後得以完成,同年五月七日晚首演於維也納。
  • 著名作曲家樂聖貝多芬的生平簡介,近代鋼琴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大師
    他的鋼琴奏鳴曲被人們稱為是鋼琴音樂的「新約聖經」,而貝多芬則被人們稱為「樂聖」,被譽為近代鋼琴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大師。獲得這樣的稱號,不僅與他的音樂作品有關,更與他那坎坷不平的人生經歷有著莫大的關係。貝多芬的人生道路真的是太坎坷不平了,因為作為一個音樂家,他一次又一次突破黑暗的生存環境,創作出許多偉大的音樂作品,令世人敬佩,更是音樂節的傳奇!貝多芬的父親和祖父都是音樂行業的,但是他的父親是一個碌碌無為、嗜酒如命的人,對幼小的貝多芬也是極為苛刻。
  • 音樂家貝多芬失聰之後是怎麼譜曲的?《第九交響樂》是如何完成的
    音樂家貝多芬失聰之後是怎麼譜曲的?《第九交響樂》是如何完成的貝多芬是世界上著名的大音樂家,也是德國著名的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貝多芬出生於音樂世家,自幼跟隨父親學習音樂。據說,貝多芬小時候就有著超出常人的音樂天賦,他八歲時就舉辦了個人音樂會,17歲拜音樂大師莫扎特為師,22歲那年他在維也納從事教學、演出和樂曲創作。於是,經過多年紮實的勤學苦練,尤其是在名師的指導與培養下,貝多芬逐漸成長為一個傑出的音樂家,不斷地創作出一些優美動聽的音樂作品。
  • 音樂家貝多芬是黑人?美國的白人和黑人網友因為這個問題吵翻了
    另一方面,很多人還對歷史人物進行了再認識,比如說貝多芬,大家知道嗎,最近在網際網路上竟然流傳一種說法,說貝多芬是黑人。為什麼會這樣,長久以來,我們知道有各種各樣穿鑿附會的說法。大概幾十年前吧就有人提過這樣的想法,他們通過對貝多芬面容膚色的剖析,提出觀點說什麼,說有可能貝多芬的母親是個黑人,所以貝多芬他也有一半的黑人血統。
  • 經典947攜手百位音樂家領跑「貝多芬誕辰日」: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
    今年恰逢偉大的作曲家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於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8:00至24:00,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以「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
  • 範妮-孟德爾頌:置身於弟弟耀眼光芒背後的偉大音樂家
    巴赫,貝多芬,莫扎特......縱觀西方音樂史上赫赫有名的音樂家,能夠讓人脫口而出的,幾乎都是這些偉大的男性作曲家。相比之下,一些歐洲女性作曲家的名字卻鮮為人知。並不是因為她們的作品不值得被世人傳承,而是在當時,19世紀的歐洲,女性的社會地位是受到約束的。
  • 貝多芬的生平簡介,近代鋼琴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大師,看完漲知識!
    西方世界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集古典主義音樂之大成,開浪漫主義音樂之先河,是一個承前啟後的偉大音樂家。 貝多芬出生於德意志波恩市一個音樂世家。他的祖父是當地宮廷合唱團和管弦樂團的團長,父親則是合唱團的歌手。祖父去世以後,父親酗酒成性,以致家境日益貧困。
  • 意想不到的器樂組合改編貝多芬作品,當代音樂家全新創作致敬貝多芬
    上海人民廣播電臺「經典947」頻率聯合阿基米德App、話匣子FM,將於2020年12月16日貝多芬誕辰紀念日當天,向全球同步直播《貝多芬在中國——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16小時馬拉松音樂會》。作為2020上海市民文化節美育系列活動之一,此次馬拉松音樂會通過「嘉賓訪談+現場演奏+音視頻賞析」的形式,從音樂家、學者、樂評人、策劃人、樂迷等多重視角,全方位展現貝多芬的音樂力量及人文精神,呈現古典音樂在中國的普及發展。第三板塊 亮點搶先看(下)16:00-24:00主持人:周婕、洪韻
  • 貝多芬、巴赫,這些音樂家,居然也是打工人?
    巴赫、亨德爾、莫扎特、貝多芬……想都不用想,隨口就能報出一長串名字。Ludwig vanBeethoven「樂聖」德國人除了上面這些,舒伯特、孟德爾頌、勃拉姆斯、舒曼、馬勒、施特勞斯父子等,小印也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這些音樂家都是奧地利人!
  • 紀念貝多芬(經典流芳)
    2020年是音樂史上傑出的作曲家路德維希·馮·貝多芬誕辰250周年。羅曼·羅蘭曾形容貝多芬的一生像「狂風暴雨的一天」。作為一位真正的藝術家,這位生命鬥士即使在失聰後也留下諸多偉大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