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春天,商場廢墟中的城市水池

2020-12-24 騰訊網

商場遺留結構形成的柱廊圍合的水池全景 Daria Scagliola

感謝MVRDV對gooood的分享

MVRDV設計的臺南春天正式開放,該項目將一座城市購物中心轉變成了一片面向公眾的城市溼地,新種的植物將成長為一片茂盛的森林,重新建立城市與自然以及水域的連接。臺南市政府城市開發局要求整體規劃重新激活連接臺南運河的軸線,制定新的景觀策略將原本的中國城購物中心和一公裡長的海安路結合在一起。最後的方案不僅創造了新的公共廣場和城市水池,還減少了交通,並且使用本地植物增加綠化,改善了了公共道路環境。

▼鳥瞰圖,項目連接城市與運河 Daria Scagliola

從17世紀開始,臺南的水網就是城市海事和漁業的基礎。然而在20世紀80年代,這座城市與其歷史規劃漸行漸遠。1983年建造的中國城購物中心位於老碼頭原址上,與臺南運河相鄰。這是一座巨大的商業建築,但隨著時間流逝,它不再能承擔自己應有的功能,逐漸失去活力,變成了臺南市中心的負擔。在網絡購物衝擊實體經濟的當下,臺南春天向人們展示了廢棄購物中心可能的未來。

▼鳥瞰圖,項目改善城市環境 Daria Scagliola

項目是循環經濟的一個創新案例,在拆除原本的中國城購物中心後,設計對其進行了細緻的回收處理。商場的地下車庫被改造成了一個公共下沉廣場,被一圈柱廊圍合,內部主要由一個城市水池和青翠的當地植物組成。經過精心的設計,水池在任何季節和時間都可以為人們提供最佳的聚集場所。根據旱季和雨季的不同,水面會相應抬高和降低。炎熱的日子裡,噴霧裝置將幫助降低溫度創造舒適的遊玩環境,同時減少了空調系統的消耗。空間包含遊樂場,集會場所和一個舞臺,設計藝術性地保留了原本建築的部分混凝土框架,將其轉變成了商店、涼亭以及其他休閒設施。

▼商場遺留結構形成的柱廊圍合的水池全景 Daria Scagliola

不僅如此,地下二層的部分結構通過玻璃地面暴露在了人們眼前,遊客可以藉此進一步了解基地的歷史,以及原本的購物中心作為臺南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所承載的意義。通過這種新的遺蹟保留方式,基地沒有被徹底清空;相反,設計突顯了原商場的基礎結構,由此形成的公園和水池仿佛一座當代的羅馬城市廣場,為當年用商場替代碼頭的決策留下視覺印記。

▼商場殘留的結構成為歷史的視覺印記 Daria Scagliola

▼人們在商場的廢墟間玩耍,形成獨特的體驗 Daria Scagliola

MVRDV的設計策略中的一個關鍵部分是將綠色帶回城市。因此,設計師在公共廣場和海安路上種植了大面積植物,並且模仿臺南東部蔥鬱的自然景觀混種當地的樹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創造出層次豐富的植被。植床的密度根據店鋪的分布而變化,為人們提供足夠的活動空間。項目完工後的兩三年,隨著剛種下的植物長成茂盛的花園,設計的全貌將完整呈現在大眾面前。

▼項目中的綠島,幾年後將成為蔥鬱的花園 Daria Scagliola

「在臺南春天中,人們可以在購物中心的遺蹟中戲水。兒童可以遊過過去的廢墟,這將是一場奇妙的體驗。」MVRDV創始人Winy Maas描述道,「我們從城市歷史中的原始森林和水系中獲得靈感,通過儘可能地在各個地方重新引入森林,項目可以再次整合城市和景觀,改變現在城市的灰色肌理。在海安路的種植區設計上,可以看出綠化在整體規劃中的重要地位。我們混合種植當地的植物品種,以模擬臺南東部的自然景觀。我相信城市將從這個項目中獲利良多。」

▼人與廢墟 Daria Scagliola

海安路是臺南最繁忙的道路之一,去年完成的改造為其帶來了新生。設計將道路改為了雙向二車道,減少了路面的交通。同時,統一的混凝土磚代替了多年建造留下的混雜鋪地,綠化策略則延續了項目中其他地方的方式,創造出豐富而自然的植被。公共空間中,許多巨大的通風管道從地面伸出,且無法移動。面對這一負面因素,設計師反其道行之,為這些基礎設施塗上了統一的顏色,從而削弱其可能造成的視覺影像。隨後,海南市挑選了一些當地藝術家為這些結構物添加裝飾。

▼水池夜景 Daria Scagliola

▼項目整體夜景鳥瞰 Daria Scagliola

MVRDV今年將在臺南完成兩個項目,臺南春天是其中的第一個。另外一個項目是城東的臺南批發市場,已經進入了施工的最後階段。

項目圖紙

▼總平面圖 MVRDV

▼商場改造後的平面圖 MVRDV

▼水池平面圖 MVRDV

Project name: Tainan Spring

Complete year: 2020

Design: MVRDV

Local architects: LU Architects

Sustainability/landscape and Urban design: The Urbanists Collaborative

Structural engineers consultant: Evergreat Associates, SE.

Transportation plan: THI Consultants Inc.

Lighting design: LHLD Lighting Design

MEP engineer: Frontier Tech Institute

General contractor: Yong-ji Construction Co Ltd

Photographer: Daria Scagliola

相關焦點

  • 臺南河樂廣場落成,一個座落在臺南中國城舊址上的潟湖和公園
    :近日,MVRDV慶祝了臺南「河樂廣場」的開幕。「河樂廣場」是一個都市公共空間的設計項目,包括將市中心一處老舊的商場「臺南中國城」改造成一個被植物環繞的城市潟湖,這些植物將長成鬱鬱蔥蔥的叢林,將城市與自然和水岸重新連結。
  • 臺南中國城 ARTFORUM觀點
    ──曾伯豪,《運河無崁蓋》三月中,臺南的海馬迴光畫館推出了一場暫時難下評論的展覽「臺南中國城」,展覽名稱與內容均來自佇立於臺南中正路底30餘年的巨大建築體。過去,城市發展經常與河流港川相互依附,臺灣最早發展的都市「臺南」更是如此。
  • 新作首發 | 世界7大令人期待的公園之一 :臺南「河樂廣場」解讀
    位於臺南中西區的「中國城」是許多老臺南人的回憶,過去是府城運河的臺南船渠,為魚貨集散地,後來因為航運用途消失,1977年填平改建為「中國城」商場,是當時臺南的熱鬧商圈之一。臺南中國城為住商混合的大型建築,沒落後因為種種因素(幫派問題、鬧鬼傳說...)而被許多臺南人視為禁地。後來時代變遷,商圈轉移商場沒落,「中國城」逐漸失去往日繁榮景象。
  • 臺灣有兩座迷人城市——臺北的繁華與臺南的史蘊
    不同於京都和海德堡,臺南並沒有所謂的「哲學之道」。它只是個座落於嘉南平原中心,不斷被重新規劃、逐漸向外擴張的城市。19世紀,日本政府對臺南進行了大規模的都市設計與改建,20世紀中,這座城市遭受美國軍隊的轟炸,戰後的臺南重建計畫則受到瘋狂成長的經濟狀況影響,成立了工業區與科技園區。
  • 城市探險者:廢墟可以離開我,我離不開廢墟
    他們尋找、進入、感受一座座廢墟。從關注廢墟到關注人,廢墟不只是城市未知的神秘角落,另類情緒的承載,也是人的生活。離終點還有六七公裡的時候,潘然抬頭,驀然看到了一個巨大的影子:方方正正、灰白色、一大坨。在曠野中,它如同一個有神靈居住的廟宇。她已經和同伴在沙漠裡徒步了九個小時,雙手雙腳扎心地疼痛。他們從下午三點出發,此時已是晚上十二點。
  • 《想見你》裡的臺南,究竟是座什麼氣質的城市
    在傳統臺南人的觀念裡:」成家立業」的」成家」指的除了是結婚生孩子,還有一層意思:建起自家房子;閩南語稱」建房」為」起厝」;這棟房就是你的」起家厝」;即使以後飛黃騰達,也很少人把這棟賣了,那會被視為忘本。
  • 臺灣島上有兩座迷人城市——臺北的繁華與臺南的史蘊
    它只是個座落於嘉南平原中心,不斷被重新規劃、逐漸向外擴張的城市。19世紀的日治時期,日本政府對臺南進行了大規模的都市設計與改建,20世紀中,這座城市遭受美國軍隊的轟炸,戰後的臺南重建計畫則受到瘋狂成長的經濟狀況影響,成立了工業區與科技園區。
  • 臺南,當愛吃成為一個城市的標籤 賞味記
    臺南,當愛吃成為一個城市的標籤圖文| Angel當愛吃成為一個城市的標籤,那麼愛吃之人到此,便如進天堂。我曾經這樣描述過馬來西亞的檳城——「這裡實在是吃貨的天堂,一日五餐尚嫌太少,永遠覺得想吃的太多,胃口卻太小。」然而當我在臺南遊(狂)玩(吃)了兩天以後,才意識到臺南相較於檳城,在吃的造詣上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 青木集舍,把廢墟變成了小橋流水的鄉村木工坊
    ,長大後終於棲身城市,坐在世界500強的辦公室裡。我玩木工兩年了,一直躲在天台作業,風吹日曬的。為了夢想中的工作室,我辭去工作終於覓得一處老房子,其實說白點就是一處廢墟,心一橫把房子租了下來,開始了新的徵程。以我自己的解釋:理想的生活,就是專心去做自己喜歡的事。
  • 城市更新:是如何把這5類「歷史廢墟」化腐朽為神奇的?
    如設計師所述,它是臺北的一個城市碎片,是工業城市中的有機廢墟,是當代都市的肥料,是城市機器流出的一滴汗水。  場地中的植物承載了設計師的期望,不願城市裡都是混凝土的叢林,而是有真正被綠植包裹的叢林,成為灰色城市中的亮光。
  • 臺南林百貨,廢墟上的一場提早懷舊
    林百貨也結束他與臺南短暫而燦爛的相會。林百貨的建築是屬末廣釘「店鋪住宅速成會」街屋中最大的一間,樓高六樓,1931年八月三十日舉行動土典禮、十二月十四日開始興建,是由當時任臺南州地方技師兼臺灣建築會臺南州支部長梅澤捨次郎設計(梅澤另一作品為現古蹟原臺南警察署廳舍),田村作太郎負責施工,不到一年時間就興建完工。
  • 臺南美味的故鄉,喜歡吃冰的城市,地道的小吃
    這座城市有著太多的故事,每一條街,每一家店,都能品味出不同的味道。與臺北的繁華不同,也不是九份的歲月清新,臺南是一個充滿人情味,極具生活氣息的城市,自明朝以來,一直作為臺南最古老的城市存在著,在古蹟前、街道中,能找尋到各個時期的足跡,忍不住想看看這個古老而悠閒的城市,如果在歲月之中散發溫柔。臺南人鍾愛吃冰,所以在當地的糖廠,有一道非常有特色的美食,每到休息的時候,總有臺南的父母帶著孩子來品嘗這種獨特的冰淇淋,這裡也成為了臺南悠閒生活的一部分。
  • 為什麼要去臺南?因為它是臺灣最古老的城市
    臺南是臺灣最古老的城市,也是臺灣的前首都,因此它深深植根於臺灣的文化和歷史。儘管按照西方的標準,臺南是一個大城市,但它並不像一個大都市。它具有明顯的古老遺產城市感覺。臺南的藝術也有很多支持。有一些夢幻般的現代美術館,甚至一條藝術街。
  • 城市廢墟探索者:我見過廢棄的旅館、監獄和屠宰場
    那次廢棄工廠之旅後,蔣不成為了一名「廢墟探索者」。「廢墟探索」一詞起源於對「Urban Exploration」的翻譯,最初誕生於18世紀的法國,演變至今,是指那些尋找並進入各種城市中廢棄建築物探索的行為。原本不喜歡出門的他,現在幾乎每周都會尋找一兩個廢墟,至今為止去過的國內廢墟已經有三四百個。大到一整座廢棄的城市,小到路邊無人知曉的廢棄廟宇、廠房。
  • 新浦老街|臺南巷不在臺南鹽場,更與臺灣的臺南市沒有關聯
    臺南鹽場是金橋鹽化公司下屬鹽場,因位於雲臺山東南而名,臺南市是臺灣城市,位於臺灣西南部的嘉南平原,新浦的臺南巷與其都無關聯。臺南巷位於解放中路南側,東起通灌路,西至海昌路,處匯金廣場南面,為什麼叫做「臺南巷」呢?
  • 想見你,那個古早味的臺南
    臺灣許多街邊小吃店招牌上都會加上古早味三個字,而這樣的小店在臺南似乎特別多。臺南這個城市仿佛有一種時光凝固的古早味。 臺南其實並不在臺灣最南面,準確的說,它在臺灣島中部偏南。臺南曾經是整個臺灣的首府,所以這裡也叫府城。這大概是整個臺灣最有歷史的一個城市吧。我們到達臺南的時候已經是夜晚,臺鐵貫穿整個臺灣島,給旅行者帶來便利。臺南車站的門口矗立著鄭成功的雕像,夜色中看得並不真切。
  • P站畫師│東京幻想│寂靜之中的末日城市,廢墟美學的唯美瞬間
    我們生活在鋼筋水泥中,在由高樓大廈組成的城市森林裡,現代化的設施,先進的科技,就連公園裡的樹木,都被修剪得整整齊齊。我們好像與自然很遠。本作品id:71942282畫師「東京幻想」,描繪的大多都是這樣的「廢墟式的未來」(又如「末日城市」)。這與賽博朋克那樣絢麗的未來城市不一樣。
  • 臺南夜來香
    臺北吃飯食堂豬油飯VS臺南鼎富發豬油飯 客觀的來說,美味還是有的。比如那些米其林名廚掌勺的高級餐廳,但這是任何一座國際化都市的標配;不錯的小吃也是有一些的,但有限的數量在大部分城市都並不罕見。 所以這裡我認為臺北無小吃,是指在很難獲得預想中的新鮮感和驚喜感,表達一種失望之情;再者,這是一種嫌棄,是一個吃貨遇到臺南之後,如同攀上了高枝兒般對臺北功利的嫌棄。 畢竟,臺南是一座驚喜滿滿,可以閉眼吃的城市。既然是可以閉眼吃,顧名思義,是不需要攻略的。
  • 廢墟改造建築:舊愛也可是新歡
    然而,當代的廢墟不只是意味著一點鄉愁、沉思和想像,城市發展和社會變化的齒輪下總有事物被拋下,卻也不是無藥可救、無法挽回。如設計師所述,它是臺北的一個城市碎片,是工業城市中的有機廢墟,是當代都市的肥料,是城市機器流出的一滴汗水。工業構築物的衰退,反而讓曾經強勢的人類文明有了一次重新和自然平和對話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