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經典名著《威尼斯商人》,實際上講的是兩個城市的故事:威尼斯與帕多瓦。威尼斯生活步調快速、商業化又犀利;帕多瓦相較之下比較漫活,富有文化底蘊,使人不由自主地就停下來思索生活、與自己對話。
全世界都見得到這種鮮明的對比,從澳洲的雪梨跟墨爾本、 波蘭的華沙和克拉科夫,到德國的法蘭克福與海德堡,亞洲最典型的則是東京及京都。臺北與臺南之間的關係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聽起來可能會感覺奇怪,但是臺南的確充滿了逃離臺北的「難民」,或是自臺北返家的歸人,以及香港的移民。他們為了樂活步調、較低的物價、空間相對寬廣的公寓以及清淡的飲食搬來這裡。臺灣最知名的導演李安也在臺南長大。
在臺南市中西區的商圈一角,有一間三層樓的高的老舊二輪電影院,是李安導演就讀高中時最常造訪的全美戲院。儘管他的父親和家教期望他能多花點時間在課業上,他仍然堅持跟隨自己興趣所在,有時間便會造訪全美戲院觀賞當時的經典。
全美戲院的外牆上,從李安年輕時期至今都保留使用手繪電影廣告牌的傳統,由資深繪師顏振發師傅負責作畫。在這個以半導體產業為名的地區中,手繪電影廣告牌是這個新工業科技世代難得珍貴的懷舊至寶。
不過,若是我們對臺南的幻想是哲學家與詩人緩步行走於鬱鬱蔥蔥的樹林的話,那就太不切實際了。
不同於京都和海德堡,臺南並沒有所謂的「哲學之道」。它只是個座落於嘉南平原中心,不斷被重新規劃、逐漸向外擴張的城市。
19世紀,日本政府對臺南進行了大規模的都市設計與改建,20世紀中,這座城市遭受美國軍隊的轟炸,戰後的臺南重建計畫則受到瘋狂成長的經濟狀況影響,成立了工業區與科技園區。
在臺南,如果想要弄清楚整個城市架構,最好的選擇就是位在市中心的香格裡拉遠東國際大飯店的酒吧,這是臺南少數的高樓大廈之一。
有一次,有位記者問一位剛來到臺南的南非總經理,他怎麼在縱橫交錯的巷道之間找到方向。他的做法十分聰明,他說,只要他看到天橋,他就會走上去環顧四周,自然就會了解自己周遭的地理位置。
若你更深入地探索臺南,你會發堀到獨特而充滿個性的小巷、市集以及便宜又美味的傳統美食小吃。
曾被荷蘭人佔領統治的安平是臺南最古老的區域。就算碉堡古蹟沒辦法讓你停下腳步,安平路上的周氏蝦卷鐵定能將你留下。
門外的標示牌寫著「詳閱菜單,謹慎點餐」,但說真的, 除非你是素食者,或你不能接受包覆著蝦卷的豬大腸皮,你真的隨便點都好。這裡賣的食物全都比想像中更好吃,而且又無法置信地便宜。
位於現在的中正路,是1932年開設的一家百貨公司,它不但沒有被棄置,反而在最近重新裝潢,邀請當地的私人服飾店、文具店以及蛋糕店等商家入駐。在現代 一片西方浮華、精緻、摩登的購物商場之中,林百貨顯得沉靜、低調又不失考究。
另一方面,在正興街上,佳佳西市場旅店那兼具時尚與懷舊的白色建築旁邊,是西市場老舊的入口。儘管貴為當年臺灣最華麗的市場建築,現在的西市場外牆已斑駁不堪,由鐵皮屋頂隨意覆蓋,四處可見電纜線裸露垂下。
然而,西市場內部仍是一片和樂,傳統與新興商家盤根錯節,有老式布莊、刀具、童裝與雜貨,也有新商家販賣帽子、披肩、服飾、剉冰及麵食。
這些商家的目的是將西市場的原貌保存下來,不讓它在與日俱新的都市化發展中失落。同樣的建築和故事如果是在臺北,無疑地一定早就被政府「拯救」,重新改建、美化,賣出並規劃成商業氣息濃厚的觀光勝地。
時間充裕的話,不妨沿著山路開車造訪烏山,但騎自行車是更好的選擇。南臺灣是亞洲山區越野單車最熱門的地點之一,尤其是在氣候溫和的春季。
不過說真的,臺南跟臺北實在距離太遠了,一個來回真的需要一個速度快一點的交通工具。這時高速鐵路便登場了,它是來回這兩個古都與新都最快、最便捷的方式了。
一望無際的農田平原、遠眺可見的高山群峰,以及點點星布的小村落飛逝於窗邊。
臺北的道路很寬廣,汽車能夠輕易地滑過無所不在的機車騎士,反觀換作在臺南狹窄的巷道之間,這些機車簡直是貼著彼此行動,想從中穿過,太難了。
在臺北,你可以看到佇立在市中心的最顯著的地標,展現臺北社經地位的101大樓,它從市中心傲視著整個城市以及遠處的陽明山國家公園。
101大樓內部則是光鮮耀目的購物中心,圓頂、拱門、挑高天花板。
晚上7點左右,辦公大樓的窗戶便紛紛暗下,城市中僅存的亮光剩下夜市商圈。這時如果你想離開臺北101大樓地區的國際化現代商圈,你可以穿越了馬路,前往四四南村。
四四南村是由眷村轉型為商店、咖啡館和小型文化博物館。
同時,你也能看見日本文化的影響。在松山文化創意園區,原松山煙廠進駐了藝文展覽館、設計館、文創店面以及日出印象咖啡館。附近的誠品生活店完全不像臺灣普遍購物的模樣,相反地,它充滿了典型東京零售態度:簡約、明亮、嚴謹。
若說松山帶了點日式風格,那麼大安森林公園附近的永康街可以說是個歐風街區,開設了許多精品小店、異國餐廳,在一片亞洲紛亂雜踏的人潮、機車、小吃攤販與自拍愛好者之中,永康公園鬧中取靜。
有些城市其實容不下其他城市的存在,例如格斯拉哥與愛丁堡永遠勢不兩立,墨爾本也總會覺得雪梨太過頭,但在這個低調卻富有獨特魅力的小島裡,這兩個一南一北的城市在某方面而言像雙胞胎似的,了解了其中一個,就等於也稍微認識了另一個。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
長按下方圖片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