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陰縣張家莊鄉南寺村,村落位於翠微山腳下,村子被群山所環抱。不遠處的山頭上,還留有明長城的烽火臺,孤零零地聳立在山頭。冬日的這裡清冷中有著蒼涼大氣的美,不同於南方地區,這裡有著一種遒勁有力的美,在藍天白雲映襯下的山峰,顯得端莊肅穆。座座大山連綿,空留有一條條蜿蜒的山路帶著人來,載著人往。
不久之前驅車來到這裡,這是一個即將要廢棄的古村,樹叢之中掩映著七八戶人間,生活著十幾位老人,或許等這一代老人離去,這個村子也就結束了它幾百年的使命。其實類似這樣的村子,在連綿的大山之中還有很多。將車子停下,看到不遠處有一位大爺牽著驢子返回,便上前和他交流了幾句。
眼前的老人從衣著上可以看出是個本分的農民,穿一件深藍色的棉襖,頭頂戴著一頂小帽,飽經風霜的臉上,積蓄了他幾十年的風風雨雨,手中拽著驢子的韁繩。老大爺今年已經84了,但和他的交流中,眼不花耳不聾,身子骨還算硬朗。
老大爺說到:「自己閒著沒事,就牽著驢子到山邊泉水飲驢。自家的庭院中沒有水源,平時用水都是騎著三輪車到山邊泉水去拉,不是很方便。」老大爺獨身一人在村子裡生活,有個女兒嫁到了附近的張莊,平時天氣好時女兒會過來幫自己洗洗衣服,做一下家務。
別看大爺今年84歲,但還種了幾畝地,養了兩三頭驢。但當問到,養驢是不是為了種植莊稼時,大爺卻搖了搖頭看著手中的驢說到:「現在種地有機器,已經用不到牲口了。」儘管種植莊稼可能收入不了多少錢,但是大爺依舊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農耕生活,甚至很多人,從來都沒有走出過大山。
對於手中的驢大爺或許從沒有當作牲畜去看,而是當作家庭中的一員,一個多年的老夥計。即便是現在生活根本用不到驢子,大爺也不願意淘汰它,不願意賣。大爺說:「平常家裡沒人,就牽著驢子到這大山裡走走,偶爾還會和驢子說說話,久而久之也就跟著驢子處出感情。」
這個村似乎家家戶戶都養驢,大山之上,除了種地或許養驢就是最好的經濟來源。大爺道:「自己年紀大了,沒有太大的想法,自己在山上種點兒梯田,自給自足夠吃喝就行。」不多時,大爺便牽著手中的驢,慢悠悠地向家的方向走去。望著遠去的背影,就是一幅老人與驢子一起安度晚年的溫馨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