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經常買米做飯的人來說,賣米的地方往往有秈米或粳米的標籤,往往價格還差別很大,做出的米飯當然也不一樣了。很多人即使不能分別出來,往往用價格來衡量,認為價格貴的會好吃些,那麼真是這樣嗎?越貴越好吃嗎?怎麼才能吃到好米不花冤枉錢。
一、為什麼大米有秈米和粳米之稱
秈米
用秈型非糯性稻穀製成的米。它屬於米的一個特殊種類,米細長形,米色較白,透明度比其他種類差一些。煮食秈米時,因為它吸水性強,膨脹程度較大,所以出飯率相對較高,比較適合做米粉、蘿蔔糕或炒飯。秈米長者長度在7毫米以上,黏性較小,米質較脆,加工時易破碎,橫斷面呈扁圓形,顏色白色透明的較多,但也有半透明和不透明的
粳米
又稱粳粟米。米粒形短而寬厚,呈橢圓形,按收穫季節的不同,分為早粳米和晚粳米兩種。早粳米腹白較多,硬質粒較少,含直鏈澱粉18%左右;晚粳米腹白較少,硬質粒較多,含直鏈澱粉15%左右。 [2] 粳米的米粒一般呈橢圓形或圓形。米粒豐滿肥厚,橫斷面近於圓形。顏色蠟白,呈透明或半透明。質地硬而有韌性。煮後黏性油性均大,柔軟可口,但蒸煮米飯出飯率比較低。
二、成分大小不同,秈米蛋白質和澱粉含量高
從營養成分上講,秈米蛋白質和澱粉含量高要比粳米高,它的吸水量偏低,做出的米飯黏度小,不好吃,還容易糊鍋,是屬於不好做飯的米,但有時候根據品類價格不一定低。而粳米的含量較低,米粒吸水性較多,煮出的飯好吃還飄香。因此我們買米吃的時候要認準粳米,不要把貴的秈米買回家。
三、味道差別大 秈米松硬 稠軟
用秈米蒸出來的米飯,出飯率高,米粒之間黏性較小,顆粒分明,非常蓬鬆,嚼在嘴裡比較硬實;用粳米蒸出來的米飯,出飯率相對較低,米粒之間黏性較大,顆粒之間粘在一起,口感黏稠,嚼在嘴裡比較柔軟。
從口感上看,用秈米蒸出來的米飯,口感蓬鬆,嚼在嘴裡比較硬實;用粳米蒸出來的米飯,口感黏稠,嚼在嘴裡比較柔軟。
四、烹煮方法不同 秈米煮飯 粳米煮粥
秈米和粳米的特性決定了做飯不同,硬的秈米比較適合做乾飯,粳米適合做稀飯。在一些主食烹煮的時候,米飯、粉類和米糕類都比較適合用秈米,煮粥和米湯適合用粳米。當然這些不是絕對的,看看你喜歡怎麼個吃飯了。
知道了這些,在買米的時候就可以簡單地挑選自己喜歡吃的米飯了,再次去買大米時,可別看到是米就買,要先識別是秈米還是粳米,然後再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去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