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秦國,為什麼還會派身為王孫的贏異人到趙國當「質子」?

2021-02-11 歷史小愛好者

 「歷史小愛好者」這個公眾號一直專注於給大家分享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小編也是一位歷史小愛好者,就希望每天能把更多的歷史知識分享給更多的歷史小愛好者們,各位看官朋友如果覺得這個公眾號有意思的話可以點個關注哦,各種有趣的歷史知識都是小編精選的喲。

秦國自從商鞅變法後,舉國上下可謂是戮力同心、積極進取,成功把戰國第一的桂冠從魏國手上奪走了。昭襄王繼位之後,重用範睢、白起等大才,實行遠交近攻的策略,蠶食了臨近的三晉和楚國大量土地,為秦始皇一統天下夯實了基礎。然而,秦始皇的父親,也就是贏異人,正是在這個時候被派到趙國當"質子"。
"質子"實際就是"人質",一般情況下,只有弱者才會派出"質子",為何身為強者的秦國會讓贏異人去趙國當"質子"呢?

一、互換"質子"的傳統"質子"實際上是一種關係發展的產物,國與國、君主與諸侯,都可以用"質子"來增加雙方的"安全感"。商朝末年,西邊的周部族日益昌盛。商紂王擔心周部族製造動亂,時任周部族首領的姬昌也擔心商紂王集中力量對其進行深度打擊。於是,姬昌便聽從紂王的令旨,讓自己的嫡長子到朝歌為"質"。此舉一定程度上為周部族贏得了"滅商"的準備時間。周朝建立之後,為了更好的治理天下,實行了分封和周禮制度,各諸侯國和周天子都能夠在一套穩定的體系內發展。

當周天子的實力與權威持續走低後,各諸侯國之間的紛爭就開始加劇了。昏庸的周幽王為了自己的心頭所好,竟然把周天子已經不多的威信拿來戲弄諸侯,導致西周滅亡。平王不得不藉助鄭、晉等諸侯之力,將都城遷到洛邑,其中鄭國出力最多,功勞也最大。由此,鄭國成功和周天子綁在了一起。周天子依靠鄭國的力量鞏固自己的權威,鄭國藉助周天子的名頭發展自己的勢力。這種"共生關係"在短期內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時間一長就必然是靠不住的,平王為了削弱鄭國的影響力,就大力增強虢國的實力,結果因此惹惱了時任鄭國君主的鄭莊公。就在雙方矛盾要爆發時,平王急忙將自己的兒子派到鄭國當"質子",平王此舉可謂是給了鄭莊公一個臺階下。鄭莊公也不敢太過放肆,以免自己成為眾矢之的,也把自己的兒子派到王畿當"質子",史稱"周鄭互質"。

"周鄭互質"之後,周與鄭之間確實實現了一段時間的政治互信,一直到周桓王繼位,這種局面才被打破。桓王和平王相比,差了點政治智慧,他糾集一些小國,意圖給鄭莊公上一堂生動的"禮儀課" ,結果不僅"課"沒上成,還反被鄭莊公教訓一通,直接導致"建藩屏周" 的體系走向崩潰,各諸侯國都想打著周天子的旗號擴充自己的勢力,天下進入了"尊王攘夷"的局面。諸侯國從自身利益出發,效仿"周鄭互質",不管是為了結盟,還是為了求援,都會向其它諸侯國派出"質子",但是這個時期多是單向派"質子",主要集中在齊、晉、楚等強國,原因在於強國都有一顆"爭霸"的心,戰爭頻率會遠遠大於一般的弱小諸侯國。

當諸侯國強大到一定程度後,周天子直接就淪為擺設,各諸侯國之間的戰爭頻率越來越高,戰爭烈度越來越大,"質子"也就出現得愈發頻繁。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時期不同於早前的單方面派"質子",往往是雙方互派"質子",因為各諸侯國之間的信任基礎更顯薄弱了,單靠盟誓,或者單方面派"質子",都很難維持雙方的關係。久而久之,就算是強國打敗了弱國,一旦雙方達成和議,強國也會給弱國派出"質子"。一般情況下,各諸侯國為了增加"質子"的籌碼,會讓太子出質,但是強勢的一方往往只會給弱勢的一方派出地位一般的王子、王孫。

二、贏異人的地位秦昭王在位時間長達五十六年,而當時的各種條件都比較落後,人們的平均壽命比較短,很多人的壽命都沒有他在位的時間長,其中包括他的長子。秦昭王在位早期依然沿用其父定下的"遠交近攻"之國策,主動與距離較遠的燕、齊等國搞好關係,然後蠶食鄰近的趙、韓、魏和楚國之地,就連他自己曾經也被其父派到燕國當"質子"。待到秦國成為巨無霸後,六國在秦國眼裡就沒有了遠近之分,都是一視同仁,都能夠"戰",也都能夠"和"。當時關東六國中最強的是楚國,楚國多次組織合縱來對抗秦國。秦昭王為了削弱楚國和瓦解合縱聯盟,就把自己的長子(史書中的悼太子)和次子贏柱(贏異人的父親)分別派到魏國和趙國當"質子"。

據史書所載,秦昭王就兩個兒子,悼太子還病逝在了魏國,那麼次子贏柱就不能再留在趙國了。畢竟楚國已然趴下,趙國就成為了秦國的最強敵手,二者之間必然會是龍爭虎鬥的局面,一旦趙國拿贏柱開刀,秦昭王就會很被動。然而,秦國當時一心圖謀韓國的上黨地區,如果貿然召回贏柱的話,必然會引起趙國的不滿,屆時趙國出兵援韓,秦國也會很被動。故而,秦昭王就決定從贏柱諸子之中挑選"質子"。贏異人因為其母不得寵,朝中也沒有支持者,就成功入選了。要知道秦趙之間即將開啟大戰模式,這個時候到趙國當"質子",絕對不是一件好差事。

韓國深知秦國對上黨地區覬覦已久,也知道單憑韓國之力,是斷難在秦國兵鋒之下保住上黨的,弄不好還會有亡國之虞。韓國就來了一招"禍水東引",將上黨地區送給了趙國。雖然趙國上下也有不少人能夠看出韓國的心思,但是更多的人都難以拒絕這塊到手的"肥肉"。秦國本就對趙國有些忌憚,現在韓趙之間還來了這麼一出,秦國哪裡能忍得住?果不其然,秦國大軍針對上黨地區對趙國發動了"長平之戰"。身為"質子"的贏異人在趙國可謂是難過的很,趙國君臣把對秦國的怨恨都發洩在了他身上。

天可憐見,讓異人遇到了呂不韋,呂不韋出身富商家庭,一心想光耀門楣,就決定幫助落魄的異人登上秦國的王位。呂不韋一方面花費巨金資助異人拓展人脈,一方面親身到秦國遊說深受贏柱寵愛的華陽夫人,讓異人由"配角"成功地變成了"主角"。贏柱多次向趙國提出放還異人的要求,但是趙國剛剛經歷長平之敗,害怕秦國沒有了掣肘後對趙國更是肆無忌憚,就一直沒有同意。最後還是得益於呂不韋的幫助和支持,異人才成功逃回了秦國,並在贏柱繼位後,被贏柱立為太子。

結語春秋戰國是禮崩樂壞的時代,人與人、國與國之間都缺乏足夠的信任基礎,"質子"制度也就應運而生。贏異人只是眾多"質子"中的一員,他的父親和伯父也都當過"質子",這不是取決於他們願不願意,而是取決於秦國的發展。秦國能夠最終統一六國,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正確的外交方針。戰場上得不到的一些東西,秦國都在外交場上得到了。什麼時候需要派"質子"?"質子"需要派到哪裡?秦國在對待這兩個外交問題上,都處理得相當不錯,為秦國奠定了一統天下的基礎。

相關焦點

  • 秦趙戰爭頻仍,為什麼還要送嬴異人到趙國做質子?
    電視劇的開始交代了邯鄲之戰後嬴異人逃離趙國,回秦國繼承王位。那麼秦趙之間戰爭頻仍,秦王為何還要派嬴異人到趙國做質子呢?其實質子制度在春秋戰國時代非常流行,與政治婚姻起到的效果差不多,作用主要有三點,兩國結盟、拉攏對方、求援。不僅嬴異人做過質子,就連秦昭襄王也做過燕國的質子,秦惠文王時代主要針對楚國、魏國發動戰爭,因此穩住燕國很有必要。
  • 明明是秦國打敗了趙國,為何還要派公子子楚去趙國當8年質子?
    不少人不理解,為什麼明明是秦國打敗了趙國,卻還要派公子子楚去趙國當8年質子呢?是不是有點不合邏輯呢? 所以,從公元前257年,往回數八年,也就是說,按照《大秦賦》中所理解的就是,異人在公元前265年開始到趙國做質子的。
  • 戰國後期秦國一家獨大,為什么子楚、嬴政父子還要在趙國當質子?
    本文要寫的是歷史而並非物理,所以質子自然是指後一種意思。在《大秦賦》第一集中,秦國大軍圍攻趙國首都邯鄲,憤怒的趙王打算殺死秦國質子嬴異人(後改名為子楚)及其兒子嬴政作為報復。關鍵時刻,趙國商人呂不韋賭上身家性命帶著子楚倉皇出逃,期間險些被追擊的趙國軍隊殺死。看到這裡許多人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戰國後期秦國一家獨大,為什么子楚、嬴政父子還要在趙國當質子呢?
  • 被呂不韋認為奇貨可居,從落魄質子到大秦之王,嬴異人真的窩囊嗎
    相信對秦國歷史有所了解的朋友們都知道嬴異人,對他的印象是此人比較窩囊,因為他能夠從毫不起眼的質子成為秦國後來的王,全靠呂不韋的幫助,而且據傳言他的兒子嬴政是其夫人趙姬與呂不韋所生。歷盡千辛萬苦回到秦國做了王,卻在位僅僅三年就驟然崩逝,似乎此人毫無作為,比起兒子嬴政的豐功偉績更是相差甚遠,歷史上真實的嬴異人真的是如此不堪嗎?
  • 秦國打敗趙國後,作為戰勝國,為何還要派公子子楚質趙8年?
    秦國派遣子楚去趙國當質子,是秦國的一個陰謀!公元前265年,秦昭襄王在位。同年,趙國的一代雄主趙惠文王去世,趙孝成王上位為王。正所謂「一代天子一朝臣」,新王初立,一些不安定的因素都會給國家造成動蕩不安。因此,秦昭襄王趁著趙國「新王初立」的時機,大軍伐趙,奪取了趙國的三座城池。
  • 滯留8年的秦異人,如何從質子走向王權?
    電視劇《大秦賦》是從秦國攻打趙國國都邯鄲開始,這時還處於戰國末期,各國紛亂四起,而秦國在經過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秦王的變法改革、開疆拓土下變得越來越強大,並立志要一統天下,秦國攻打邯鄲時被其他國援助趕到,雖然未大獲全勝,但結束了戰國紛亂時期的諸國紛亂狀態,周天子的鼎也被秦王運到了秦國,供奉在鹹陽廟宇,最後一位周赧王氣數已盡,形同虛設。
  • 戰國後期秦國很強大,秦昭王為何還派王孫異人質趙?用意何在?
    在戰國時期,兩國之間為了制衡或是讓對方信任,互派質子是個很普遍的現象。質子一般是王室公子,也有的是太子。秦異人就是後來秦國國君秦莊襄王,他就是秦始皇的父親,《羋月傳》中羋月就是秦異人的曾祖母,秦昭王是他的爺爺。也就是他這位爺爺把他送到趙國出質的。
  • 《大秦賦》秦軍圍攻邯鄲,為何不囚禁質子秦異人,還讓他安然離開
    《大秦賦》以秦國和趙國的邯鄲之戰起始,故事背景貫穿於戰國末年最重要的秦始皇統一六國的階段,那麼大家會不會很奇怪,為何趙國要被秦國滅國,邯鄲被圍三年,作為質子的秦異人還過得好好的,好像不像一位質子,邯鄲城外秦國和趙國的戰鬥根他毫無關係,而趙國的國君和貴族好像對他也不管不問,為何不把他抓起來要挾秦國呢?
  • 《大秦賦》:呂不韋投資贏異人,押注華陽夫人,養成一代秦始皇
    春秋戰國時期,秦昭襄王之孫,安國君之子贏異人在趙國為人質,被邯鄲的大商人呂不韋無意碰見,當呂不韋知道異人的真正身份後就發出了「奇貨可居」的感嘆,啟動了他作為一個大商賈的生意經,將投資異人當成了一場政治生意,全心全意的幫助秦異人爭取下一代秦王之位。
  • 《大秦賦》異人是誰的兒子 最後的結局是什麼
    《大秦賦》異人是誰的兒子贏異人就是歷史上的秦莊襄王,也稱秦莊王,秦始皇嬴政的父親。贏異人也叫贏子楚,是戰國末期秦國的君王,是安國君的兒子,母親是夏姬,不過,贏異人在安國君二十多個兄弟中並不出眾,母親也沒有得到安國君的寵愛,後來贏異人以秦國質子的身份被派到了趙國,當時因為秦國和趙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導致贏異人在趙國飽受痛苦。
  • 嬴異人堪稱大丈夫,他一句妙語,讓呂不韋羞愧,讓當今男人汗顏
    嬴異人的父親是當朝太子贏柱,嬴柱的父親是嬴稷,而嬴稷是當時秦國的大王——歷史上著名的秦昭襄王。所以,嬴異人是如假包換的王的孫子即王孫,其身份毫無疑義是尊貴的。再說「落魄」二字。嬴異人雖然是王孫,但當時像他這樣的王孫太多了,他父親嬴柱有二十多個兒子,所以有二十多個王孫。
  • 《皓鑭傳》裡的嬴異人:從大國棄子逆襲為王,他的一生堪稱傳奇
    今天我們講的主角,是《皓鑭傳》裡的嬴異人。他是秦始皇的父親,前半生可謂平淡,後半生嘗盡辛酸,雖為大國棄子,卻能逆襲為王,苦盡甘來。他的成功不可複製,但傳奇的人生卻值得回味。一、刷不出的存在感公元前281年,正值戰國時期列國兼併戰爭打得如火如荼。有一天,一聲嬰兒的啼哭,響徹了秦王宮的上空。秦國又迎來一位王孫,即嬴異人。
  • 《皓鑭傳》異人的歷史原型是誰?異人原型有幾個兒子?
    劇中的異人溫文爾雅,善於隱忍,他藉助商人呂不韋之手,最終坐上了秦王寶座。  真實歷史中的異人,和劇中一樣,他的父親是安國君(秦孝文王),安國君有二十多個兒子,異人和異人之母夏姬都不受安國君的寵愛,於是他就被送去了趙國做質子。  當時,秦國與趙國關係惡劣,兩國經常發生摩擦,趙王對秦國送來的質子異人態度極差。
  • 秦國打敗趙國後,作為戰勝國,為何還要派公子子楚在趙國當人質?
    秦國公子子楚曾經長期在趙國當人質,他以前的名字叫秦異人,子楚是被立為太子以後才改的名字。關於他在趙國當人質的時間,史書中沒有記載。有人說秦異人在趙國當人質的時間是在秦趙會盟之後,這個說話不甚靠譜。在《史記》中記載,秦異人在趙國黨任職期間,因為秦國不斷的攻打趙國,因此他在趙國的日子並不好過。秦異人是在長平之戰的邯鄲之戰中逃回秦國的,黨人知的時間肯定是在這之前。根據這個記載,我們繼續向前去做推測。秦昭襄王在位時期對於趙國和楚國用兵的時間比較久,在中期主要是對楚國用兵,佔領了楚國的很多城池。
  • 歷史的嬴異人:認華陽夫人為母,靠呂不韋上位,兒子嬴政掃滅六國
    而嬴異人排行不上不下,再加上生母夏姬不得寵,所以他一直沒有得到父親的重視,甚至還被送去與秦國有世仇的趙國當人質。戰國時期,各諸侯國之間互相交換質子早已屢見不鮮,秦昭襄王繼位前曾在燕國為質,而策劃荊軻刺秦王的燕太子丹則先後在趙國和秦國為質。
  • 《大秦賦》嬴子楚歷史原型:做質子八年,歷史上第一個「太上皇」
    一起來了解一下歷史上的嬴子楚,也就是歷史上的「秦莊襄王」。嬴子楚原名「異人」,父親是「秦孝文王」贏柱,母親是「華陽夫人」,生母是「夏姬」。異人生下後,因為父親贏柱有二十多個兒子,生母夏姬又不受寵,所以異人也不被看重。於是便被送到了趙國做質子八年。在這八年裡,異人一直被趙國人嫌棄和敵對。
  • 《大秦賦》投資贏異人一本萬利,呂不韋何以成功?雙贏是突破口
    他敏銳發現了贏異人的"奇貨可居",而要讓奇貨實現價值,呂不韋的秘密武器就是"雙贏"。贏異人是安平君的二十多個兒子之一。安平君是秦國太子,國君秦昭王已經老邁,一旦發生新舊交替,下一代的繼承人會是贏異人麼?
  • 從個人利益上看,為什麼呂不韋能扶贏異人上位?
    那麼問題來了,呂不韋為什麼能精準選中「潛力股」?呂不韋是如何一步步扶贏異人上位的?今天我們就從利益關係上看問題,看看為什麼呂不韋能扶持贏異人上位。呂不韋買「潛力股」,雙方共同發力呂不韋是陽翟地區的商人,早期通過低買高賣的手段賺了一筆錢。
  • 《大秦賦》中的趙孝成王,輸掉了長平之戰,卻還敢和秦國死磕
    第三年戰事愈烈,秦王稷之孫、安國君之子嬴異人已在趙為質八年,娶妻趙姬、生子嬴政。嬴異人與申越談論秦趙戰局及自身處境,囑託申越保護趙姬母子。趙相平原君懷疑呂不韋與嬴異人預謀不軌,呂不韋覺察到危險,深夜至異人宅邸,與申越分別帶公子異人、趙姬母子出逃。呂不韋欲出邯鄲城時被阻,幾經周折城門吏放其出城。李堅奉王命搜捕嬴異人及其家人。
  • 嬴異人的發跡之路
    孝文王兒子多,咱們比較熟悉的就是嬴傒和嬴異人。戰國時期國與國之間為了互相取信和防止攻伐,經常會派一個公子到別國為質子。昭襄王后期由於長子已去世,若是讓嬴柱去做質子,萬一嬴柱出了點啥意外的,秦國的社稷不穩。恰巧嬴柱兒子多可以從中選一個當質子,那麼選誰好呢?嬴柱當父親的,所有的兒子都是親骨肉他自己也糾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