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把一個已經遠離了我們很多年的事物,又拉回到視野之內,
一時之間,各類樂團向節目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
但今天為止,真正做到進入大眾視野之內的,
一個是做了續集的《樂隊的夏天·2》,另一個,就是財大氣粗的鵝廠自製綜藝《明日之子·樂團季》。
很巧,這個兩個節目先後開播,成為了這個夏天的同款競品,都是推樂團,高下立見。
樂隊的夏天2,找來了33隻已經成軍的樂隊,通過排名和battle,進行篩選淘汰,最終選出Hot 5的樂隊,當然這五支樂隊,最後也是要有排名的;
明日之子·樂團季,找來了36位年輕的樂手,通過展示和組合,歷經二人團,三人團,四人團的組隊、拆分和磨合,最終將選出一個五人樂團,出道成軍。
簡單點說,樂夏在做減法,明日在做加法。
兩個製作團隊的根本理念就南轅北轍,一個是讓樂隊越來越少(數量),一個是樂隊越來越完整(配置)。
首先,
表明我的觀點,我喜歡樂夏1,
那一季,
馬東把逝去、情懷、青春,熱愛帶給了我們,
就像當年《奇葩說》的第一季,他把少數人的聲音,讓多數人聽到了,
他是先驅,他是開路人。
然後,
表明我的另一個觀點,我討厭樂夏2,就像我討厭第六季的奇葩說一樣:
一群小眾藝術推廣官,不容分辨的指點我們:
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叫高級......
他們,
想把和他們不同的大部分人,
變成稱讚皇帝新衣好看的優秀同類.....
我實在無法苟同,
我始終認為:
沒有對錯,只有選擇。
大張偉 ,朋克搖滾的活化石,
他參加了兩季樂夏,
兩次,對「裝X 犯們」發出疑問,
對於這群「不願意承認自己想要成功」的獨立行者們,他給了足夠的尊重,也給了中肯的建議,
但是,沒有人接受...
還好,大張偉也不在意,
反正,他本來就是一個有曲兒聽,有歌兒唱就會快樂的「大樂迷」。
樸樹,一個公認的標籤就是real,
他在樂夏做了一期嘉賓,呆到一半,提前離場,
而在明日之子的導師名單中,樸樹本來只是答應做一期的特聘導師,
然而在看過一個個眼睛裡有光的少年們之後,他卻主動邀請成為常駐導師,
新一期的導師合作舞臺,他更是把自己的樂隊,全盤搬來幫著孩子們做音樂,
我喜歡《明日之子·樂團季》,因為在這裡,我好像看到了一個不太常見的元素:
對於一個音樂節目而言,核心競爭力,還是好的作品,
樂夏1做到了,《火車駛向雲外,夢安魂於九霄》一直都留在了我的播放列表,
而樂夏2,雖然《南方》《你要如何,我們就如何》都不錯,但實在到不了驚豔的門檻,
反觀明日樂團,feat.樸樹《我的家》,feat朗朗《星際列車》,feat鄧紫棋《我走後的夜與晝》,都讓人耳目一新,
最最重要的,這些歌曲都是原創,新鮮出爐的一手原創。
從人氣和大眾接受度上看,評論數最多的五條人已經淘汰了,而這邊評論最多的氣運聯盟和熱帶低壓,風頭正盛,
更有意思的是五條人的後採,導演那句帶著情緒的「是你們被淘汰了好不好,不是我」,更是直接把整個團隊「底蘊」都拉了出來:
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什麼叫高級......「我」說了算。
樂夏現在找來的人,只有兩類,
一類是多年堅持求而不得,一類是曾放棄過夢想和喜愛的人,
我感嘆,什麼時候「喪」這種態度,都可以當成榜樣放在人前以供瞻仰了?
那些不諳世事都小孩子,真的能分清這些油膩大叔們身上的閃光與晦暗嗎?
為了話題度,為了熱搜,把真正更優秀的人排除在外,冷眼以對,就是樂夏2現在的態度,對麼?
所以,我是發自內心的討厭樂夏2,難怪第一季樸樹會提前離場,難怪第二季樸樹連過場都不願去走了。
明日之子們啊,你們一定要加油,絕對不要在未來變成隔壁的油膩大叔模樣,
那是一群鬍子拉碴還叼著奶嘴的「大佬」們,所有普世價值的正確,都會被嗤之以鼻,只因為那「東西」在他們眼中「不夠高級」,
可是啊,什麼叫高級呢?
呵呵呵,這「東西」,他們說了算~
所以啊,請一定不要成為他們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