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澄量五桂樓位於浙江省餘姚市梁弄鎮五桂弄6號,十餘年前第一次尋訪藏書樓時曾經來過這裡,當時陰雨連綿,乘車極不方便,我住在一家很破爛的小賓館裡,夜裡還遇到了打劫,這一夜的擔驚受怕,使得第二天的尋訪疲憊不堪,因此那一趟的五桂樓之行,給我的印象偏負面,尤其遺憾者,當時也沒有看清楚樓內的具體情形,因此,這次來到了浙江,仍然重走老路,前往二探五桂樓。
鎮上所見
原本計劃當日在上虞訪完王充墓後,前往餘姚住下,次日再前往五桂樓,然訪完王充墓後,看看地圖,五桂樓並不太遠,且時間尚早,索性一口氣跑完,次日可以直接去寧波,節省時間再訪下一程。
前往梁弄鎮的路上,看到大量的燈具廣告,而後方知,這裡已經被命名為「中國燈具之鄉」,廣告上說,長安街上以及三峽大壩用的都是這裡的燈具,社會變化之快,非我這等愚鈍之人能夠想像者,我還是關心古人的這些藏書樓吧。
小小的門洞
而今,因為鄉賢的偏好,黃澄量所建的五桂樓,被稱為「天下第二藏書樓」,這個說法估計難以達到業界的共識,萬蔚萍寫了篇《五桂樓私家藏書文化演進探討》,文中也給五桂樓排了座次:「五桂樓與天一閣、玉海樓、西澗草堂並稱為浙江四大私家藏書樓」,這個說法倒是很客觀。
文保牌
黃澄量為清中期藏書家,字式筌,號石泉,生卒年不詳,《餘姚縣誌》載其曾師事孫磐、諸重光,篤志力學,於書無所不窺,因家事所羈,黃澄量未曾參加過科舉考試,然而他雖無功名,卻是地道的讀書人,友人胡芹曾稱他「每得一書,添一目,即讀一書,而十而百而千而萬,記於目者記於心,是亦博聞強識之一助也」,所著有《四明耆舊傳》、《四明遊記鈔》、《姚江書畫傳》及《石泉公遺詩》等,嘗以日常生活入詩,賦《書睡》詩曰:「生年未卅歲,夜睡曾不足。若非書中寢,一日終蹐跼。」
煥然一新的樓體
蔣清翊《五桂樓藏書記》中稱其:「器度融和,風神淵穆,整躬比於圭璧,好學甚於丹青。執卷庭中,雅同高風,帶經隴畔,有類倪寬。託白薴以高歌,緘青箱而勸學。先生思宏傳研之心,永念遺籝之教。留心縹素,肆力丹鉛,過秦相之門便求《呂覽》,入蔡邕之帳試索《論衡》,搜墜簡於荒陵,受異書於神石。巨編既輯,不遺安石之碎金,小道可觀,兼採寒山之片石。舉凡鹿洞談經之作,龍門經世之文,漆園藏室之言,唐勒景差之制,以至九章算術、五壘兵圖、星宮風角之淵微,王相握奇之陰奧;三乘秘藏,衍香象於元宗,九龠仙經,刊飛龜於丹帙。網羅略備,囊括無遺」。
頗具特色的防火牆
嗜書如此,當然要建書樓以儲之,五桂樓即黃澄量所建之藏書樓,始建於嘉慶十二年(1807),其名稱得來,源自黃氏先祖中曾有昆季五人同在朝中任官,這五位昆季分別為黃開、黃閌、黃閣、黃誾、黃聞,宋高宗又有《送五子還鄉詩》詩,其中有「普天夫子鐸,仙籍桂枝香」句,黃氏族譜中又多次以「五桂」來稱譽這五位先祖,黃澄量遂以「五桂」顏其齋。
磚雕與木雕
五桂樓中所藏珍籍之富,又有「浙東第二藏書樓」之稱,樓中曾儲書六萬餘卷,僅方志就有四千餘卷。黃澄量在世時,曾編有《五桂樓書目》四卷,著錄藏書五萬餘卷,其去世後,子黃肇震繼承父業,繼續收集圖書,將五桂樓藏書增至六萬餘卷。
一樓陳設
鹹豐十一年(1861),太平軍進入梁弄鎮,五桂樓藏書因之部分散失,嗣後黃澄量之孫黃聯鏢、曾孫黃安瀾重振家風,經多年搜討,不斷購進,終於將藏書基本恢復至原有規模。黃聯鏢同治九年(1870)《姚江黃氏五桂樓書目後記》曾述及此事:「先王父石泉公性嗜篇籍,租入之餘,悉以市書,歷十餘年,積卷五萬有奇。列櫃二十,築五桂樓藏弆其中。先大父藥溪公裒聚增益又不下萬卷,楹書之富甲越中。辛酉之難,稍稍散佚。(聯鏢)念手澤之存,命仲兒(安瀾)謹為整理。部次之紊亂者更之,卷葉之亂者序之,其闕佚者隨搜補之。自乙丑秋季迄今庚午冬仲,歷寒暑仍還舊觀,藉承先志並勖後人焉」。
五桂樓簡介
五桂樓為浙東第二,第一當然是寧波範氏天一閣,天一閣登樓之難眾所周知,藏而不用盡飽蠹魚,令無數藏書愛好者扼腕。五桂樓則不同,黃澄量不僅將藏書對外開放,還向前來觀書者提供食宿,於當時學子而言,可謂功德無量。黃澄量在《姚江黃氏五桂樓書目》序言中寫道:「今世藏書之家唯寧波天一閣為最久,其制廚門樓鑰子孫分房掌之,非齊至不得開,禁以書下樓梯及私引親友擅升,皆罰不與祭,故歷久而書不零落。餘既構樓三間以藏此書,益欲子姓守之,後世能讀楹書,可登樓展視。或海內好事,願窺秘冊者,聽偕登焉。嘗見世之謀子孫者,求田問舍,計非不周至,然數傳之後不免窶貧,重念籝金之教,此餘藏書之本意也。嘉慶辛未春仲石泉識。」
不成比例
在這裡,黃澄量明確地說明了他開放的原因,同時也講出了天一閣藏書的弊端,所以他決定將自己的藏書對外開放,五桂樓藏書在對外開放的狀態下,一直保存到民國年間,直至解放初期,政府將五桂樓藏書中的方志類全部以及其他善本共計六千餘冊,運往杭州,由浙江省圖書館收藏,另有一部分,尚存餘姚博物館。
樓梯終於開了門
人的眼光其實用今來看,五桂樓藏書的質量不是很高,因為他沒有什麼重要的宋元善本,然而他的所藏也有自己的特色所在,因為他珍藏了許多明代的禁毀書,這些書有不少後世都已經失傳了,然而皇家所編的《五桂樓書目》中,卻未見記載,此後因為一個偶然的原因,才讓人們了解到了這件事的真相。
就是這位好心的管理者
微信號:zhilanzhaiweili
藏書家韋力的古書之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