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電影票房破億,快則一年慢則兩三年」

2021-01-08 毒眸

文 | 夏曉茜

編輯 | 吳燕雨

「網絡電影不算電影,就是錄像。」這是2018年,毒眸寫網絡電影的文章下的留言。那時,「擦邊球 」「蹭IP」「渣特效」還是網絡電影較為顯著的標籤。

兩年過去,網絡電影在製作,成本、口碑、題材方面都進行了升級,過去的標籤和刻板印象逐漸不再適用。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網絡電影提質減量的一年,也是千萬以上分帳票房翻倍增長的一年,最終,有71部網絡電影分帳票房過千萬。在商業題材扎堆的當下,可喜的是,截至發稿,《中國飛俠》的票房已突破1500萬,這樣的現實題材作品也正在得到市場認可,新的題材紅利正在打開。

市場的升級還在繼續,越來越多的從業者開始期待票房過億的作品。這對於行業而言,似乎是近乎於下一個分水嶺般的存在。「快則一年,慢則兩三年。」12月底,奇樹有魚創始人&CEO董冠傑在接受毒眸專訪時,預測了過億票房網絡電影的時間線。

奇樹有魚創始人&CEO 董冠傑

過去一年,奇樹有魚產出了30-40部網絡電影,題材多樣,內容多元,製作投入均超千萬,高質量的作品頻出。其中,《奇門遁甲》以5641萬的成績,成了網絡電影最新的票房天花板。

「我們想告訴行業,網絡電影是有更多可能性的。《奇門遁甲》是這個行業最主流的題材,但在製作上我們用了更高的要求去做,它基本上代表了2020年以來在網絡電影的主流題材裡的製作天花板;同時我們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創新題材的開發上,《中國飛俠》就是其中一個新的題材突破。」董冠傑說。

這離不開奇樹有魚在網絡電影多年的深耕。2015年,董冠傑二度創業,鎖定了當時剛剛起步的網絡電影市場,創立奇樹有魚。這家帶著網際網路產品思維和基因的公司,初心是生產面向用戶的網生內容。五年過去,網絡電影行業發生了巨變,奇樹有魚參與、見證,並推動了這一切。

不僅如此,其業務也從網絡電影,拓寬至分帳劇、短視頻等領域。在董冠傑的辦公室裡,一直掛著「不忘初心」的字畫——奇樹有魚只做2C的內容。

這種堅持也逐漸得到了驗證,經過了五年多的發展,網絡電影的用戶變多了,行業也越來越2C。而在新的變革期,用戶審美提升,觀影內容需求更高,網絡電影必須做出升級。

迭代背後是頭部公司從製作成本到內容、品質、題材等全方位的升級,而這種全面升級,在2021年還將持續下去。

院網融合加速

2020年12月10日,網絡電影《中國飛俠》在愛奇藝上線,這是一部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和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指導,奇樹有魚、星益新媒出品的現實題材影片。

影片關照普通人的現實生活,首度聚焦外賣員群體,主角李安全(許君聰 飾)是一位風雨無阻地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北漂」外賣小哥。影片講述了他拼命為女兒籌集手術費期間,現實與信念抉擇之間笑中帶淚的故事。

通過這樣的主角設定,創作團隊試圖反映整個外賣員群體的工作和生活狀態。據中研產業研究院統計,截至2019年底,外賣員總數已突破700萬人。

在疫情籠罩下的2020年,外賣員和人們的距離被拉近了,影片中展現的職業生活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如果將標籤換成「北漂」,則影片主角所代表的人群達到了2000萬,也可能在更大範圍內得到迴響。

《中國飛俠》劇照

影片上線第二日,在愛奇藝的最高熱度為6325,評分從8.1分穩定增長至8.9分,為站內2020年所有電影最高分,和院線電影票房冠軍《八佰》並列。目前,影片豆瓣評分6.2,是2020年8部豆瓣評分超6分的網絡電影之一。此外,影片連續6天登頂貓眼網絡電影熱度榜TOP1,愛奇藝電影榜和全站熱搜榜第一,抖音電影榜第二。

燈塔專業版統計,《中國飛俠》上線首周分帳票房就突破千萬。從熱度、口碑、票房等多個維度來看,還沒有一部現實題材網絡電影,在社會價值和商業價值上都達到這樣的高度,也讓該片被行業稱為「第一現實題材網絡電影」。

用網絡電影記錄大時代下的「小人物」,《中國飛俠》也引起了行業內關注和主流媒體認可。其中,《人民日報》的評論文章指出,「《中國飛俠》寄託了我們每個人內心的期盼,那便是,為每一個平凡卻偉大的靈魂而歌,為每一個出手相助、見義勇為的事件而舞,人心,便是這天地間最公平的一桿秤。」

《中國飛俠》劇照

更重要的是,它的成績會帶動現實題材在網絡電影行業的討論度,也讓從業者看到題材創新的價值。

為此,董冠傑告訴毒眸,2021年奇樹有魚還會繼續加碼現實題材。「我們希望通過做一件事情讓大家知道,還是要大膽創新,雖然它可能有風險,但是如果仔細分析的話,它和你做同質化電影的風險其實是差不多的。」

的確,網絡電影到了題材升級、拓寬邊界的時候。

從2014年網絡電影(當時簡稱「網大」)誕生開始,由於野蠻生長曾被貼上「粗製濫造」「打擦邊球」「低級趣味」還倆詞?的標籤。2014年愛奇藝「網大」分帳票房冠軍是《成人記2》,2015年是《山炮進城》,2016年則是《山炮進城2》,其共同特點是表達粗淺、製作成本低。

泥沙俱下的行業也迎來監管注意,2016-2017年期間,有上千部「網大」被下架。

早幾年,行業流量重心偏向動作、玄幻、奇幻類型。《2018年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上新網絡電影的前臺播放量中,動作、懸疑、愛情、奇幻類影片的總佔比高達77.8%;那年網絡電影票房榜中,TOP20影片基本屬於動作、奇幻、懸疑類。

2018年網絡電影分帳票房TOP10

到了2019年,多家行業頭部公司也都意識到,原本的創作思路已經不能完全滿足當下市場的需求了。

董冠傑曾告訴毒眸,新的形勢下,奇樹有魚的內容戰略已經從此前的「奇觀想像力」加碼和調整為「傳承和動人」。「成立的時候,奇樹有魚主打『奇觀想像力』,現在內容調性更強一些,要做價值觀引領,有些東西不會做了,比如說,不會為了強調刺激用戶,做一些負面的怪獸片,現在要拍體現正能量和溫暖情感的。」

2019年,奇樹有魚拍攝了首部扶貧題材網絡電影《毛驢上樹》,該片是北京市廣播電視網絡視聽發展基金扶持項目。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憑藉內容創新和品質提升,被稱為第一主旋律網絡電影。

不過,現實題材始終是網絡電影裡比較缺乏的內容,票房佔比也沒有優勢。

2020年上半年,千萬分帳的網絡電影中,古裝奇幻題材高達22部,依然是票房主力,現實題材僅《我來自北京之過年好》和《瘋狂老爹》上榜,分帳票房分別為1179萬和1035萬。

在目前現實題材供給不足、成功先例還不多時,奇樹有魚的大膽嘗試,在某種意義上捅破了行業天花板。

回顧2020年,奇樹有魚整體項目類型多樣、內容多元,如現實題材影片《毛驢上樹2》、喜劇片《東北老炮兒》、軍旅題材《特工狂花》、玄幻新武俠題材的《武動乾坤》、現實喜劇《瘋狂老爹》、冒險動作片《牧野詭事之秦嶺龍窟》,多部影片在業內引起眾多討論,在引領創作風向、助力院網融合方面做出了很多積極的探索。

題材拓寬的同時,是整體製作水準的提升。

奇樹有魚這兩年專注內容精品化,減少產出,每年定量在30-40部,自研自製的項目居多,2020年單部影片投入成本都超過千萬。

其中,《中國飛俠》歷經十個月籌備,因疫情限制,在16天內拍攝完畢,「是我們做了這麼多年網絡電影以來,製片難度最大的一部片子」。

《奇門遁甲》投資超2000萬,在營銷上為行業提供了範本,同時開創了雙平臺分帳的模式,最終以5641萬的分帳票房,成了歷史分帳票房最高的網絡電影。過去一年,奇樹有魚共有11部影片分帳票房超過千萬。

網絡電影票房過億,還有多遠?

內容題材和製作水準的升級,讓網絡電影行業在2020年迎來了升級。但這種升級不只有內因,也有大環境的利好。

一場疫情,讓院線市場停擺。影院關門的178天裡,網絡電影乘風而上。燈塔專業版統計,2020年上半年,全網上線網絡電影391部,共38部分帳票房過千萬,超過了2019年全年。2020年全年,網絡電影TOP3票房均超4000萬。

不過,即便沒有疫情,院線市場的問題也會暴露。疫情之前,院線電影已經遇到了瓶頸,增速遠不及前幾年,一些弊端已經顯現。院線電影從2016年開始就已經增長緩慢了,到了2019年,觀影人次還在增長,但行業都知道後勁不足,如果沒有變革,大盤似乎已經沒有更大的空間了。

2019年全年觀影總人次則為17.27億,相比2018年的17.18億次,同比上漲不到1%;電影院和銀幕數的增長明顯不對等,前者增速遠高於後者,帶來的是影院上座率的降低,單個影院和銀幕產生的票房下降。藝恩電影智庫統計,2019年一季度,上座率約12.1%,同比下滑4.7個百分點。

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院線電影問題的暴露,渠道限制,新片無法上映, 但是,用戶觀看電影的需求一直存在,這給了網絡電影機會。

很多人以前是院線電影的用戶,現在轉移到了網絡電影市場。

CNNIC統計,2020年網絡視聽用戶規模突破9億,網民使用率95.8%;2020年3-6月,綜合視頻平臺的用戶規模達到7.24億;智能電視用戶突破2億。

董冠傑告訴毒眸,「今年以來,整個網絡電影的用戶群體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一二線城市的佔比迅速在提升,現在基本上可以理解為跟院線電影的用戶越來越接近,甚至是構成比院線電影更複雜一些。」

外部環境的變化為網絡電影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當然,網絡電影行業也接住了這次機遇,在內容質量、票房成績上都有出色的表現。

截至12月中旬,2020年有71部網絡電影分帳票房過千萬,比2019年增長了一倍;據不完全統計,豆瓣評分過6分的影片也達到了8部。「網絡電影今年還是出了一些比較不錯的作品,也是這幾年大家整個行業共同努力的結果。也正好是到了這個點上,沒有疫情也會發生變化,但大家可能不會這麼明顯地感覺到。」 董冠傑說。

行業內部也在主動進化。早期製作一部網大成本只需要10萬-20萬元,到後來升級到80萬-100萬元,再到如今精品網大時期製作成本升到了500萬-1000萬元,甚至更高。內容上,也有《中國飛俠》《樹上有個好地方》《辛棄疾1162》等在主題表達上有閃光點的作品。

網絡電影的蓬勃發展,也刺激了傳統電影公司的神經,幾乎所有傳統電影公司,都紛紛進入,開始製作網絡電影。在「重啟·2020毒眸文娛大會」上,青崧影業創始人葉寧給2021的寄語則是,「大家會對網生電影刮目相看,會形成新的商業模式。」

毒眸此前關於「院網關係」的文章已經指出,線上早就已經不是電影收入的「補充」,而是形成互補的必不可少的一環,線上線上融合同步發展已是大勢所趨。

蓬勃發展的網絡電影似乎到達了「爆發前夜」,但從票房上限來看,網絡電影仍不夠"出圈」。2020年,網絡電影票房榜首為《奇門遁甲》(5641萬),放眼於更大的蛋糕,票房過億的網絡電影,何時會出現呢?董冠傑認為,「快的話,2021年會出現。」

而在前往「過億票房」的路上,行業尚在探索新的商業模式。

目前,網絡電影的分帳規則主要由愛優騰等平臺劃定,一般將影片分為S級、A級、B級、C級等不同級別,不同定級對應的單價不同。由於用戶和平臺屬性不同,各個視頻平臺對於網絡電影的分帳規則,都有自己的考量和要求,分帳公式也不相同。

董冠傑認為,隨著行業越來越成熟,視頻平臺一定會創新商業模式。現在各平臺對網絡電影的理解不一樣,分帳規則也不一樣,也許就在2021年,分帳規則將一致且透明,票房也將更加透明。

對於新的付費方式的想像,PVOD(超前付費點播)作為影視行業共同關注的方向,提供了想像空間。目前國內嘗試該模式的影片多為文藝片或中小成本電影,如《春潮》《春江水暖》等,《徵途》則是少有的視效大片。

時至年底,網絡電影也開始嘗試PVOD模式。12月30日,運動喜劇網絡電影《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上線,這是首部在愛奇藝以PVOD模式上線的網絡電影,愛奇藝站內歷史最高熱度為6060。

《陳翔六點半之民間高手》劇照

「PVOD模式是機會所在,即買票模式,行業將向前跨一大步,明年奇樹有魚肯定會做這個收入模式的網絡電影。」董冠傑說。

伴隨著付費方式的探索和行業的自我升級,票房破億的網絡電影或許就在不遠的未來。

只做2C內容

將時間拉回到奇樹有魚成立之初,從一開始,這就是一家有些不一樣的公司。

2015年之前,董冠傑的從業經歷都聚焦在網際網路和社交領域,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浪潮的來臨,董冠傑賣掉創業多年的公司,轉身進入網絡電影行業。

轉型基於董冠傑的判斷——網際網路行業正從流量時代走向內容時代,未來的競爭的核心是對用戶時長的搶奪。在他看來,PC時代的核心是流量,像百度、360等能夠掌控終端的公司迅速崛起;移動網際網路的核心變成了內容,在這個需要大量網生內容的時代,每個人的手機上裝了大量的應用,很難有一個APP可以統治一切,流量就不靈了。

內容經濟的實質是注意力經濟,董冠傑堅定看好2C內容的發展前景。「奇樹有魚的業務關鍵詞是網際網路、用戶端付費、視頻內容。2015年,只有網絡電影這個小行業是滿足這幾個關鍵詞的,那我們就先幹這個。」

所以,奇樹有魚從來都不是一家網絡電影公司,而更像是一家網際網路內容公司。有任何符合其產品邏輯的內容形態出現,他們都會抓住風口。「可能我們就沒有定勢思維,反而有可能能撞出一些新的東西出來。」董冠傑說。

成為製作、出品、宣發三位一體的頭部網絡電影公司後,等待票房過億網絡電影出現的過程中,奇樹有魚也逐步抓住內容行業的趨勢,開拓了兩個新業務——分帳劇和音樂短視頻MCN,並在新的領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2018年4月,愛奇藝宣布升級網劇分帳模式,分帳比例由原來的5:5變為3:7,還將在移動端專門成立一個網劇頻道,給合作方增設內容出口。但整體來說,沒有很多數據可供參考,分帳劇的商業前景仍不明朗。

思考過後,奇樹有魚決定試水「分帳劇」這個新的內容品類。此前製作多部高票房網絡電影的經驗,對分帳劇業務具備借鑑意義。「以前積累的能力,是完全可以復用的,只是需要一些新的思維方式而已。」董冠傑說。

基於公司對分帳劇用戶群體的分析和觀察,奇樹有魚布局甜寵、懸疑賽道,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2020年,奇樹有魚出品了第一部刑偵懸疑題材的分帳劇《兇案現場》,分帳票房達到2800萬,位列2020年愛奇藝分帳短劇票房榜首,投資回報率超過200%。董冠傑告訴毒眸,「我們當時判斷,刑偵題材有特殊性,它是強情節、極致刺激、快速節奏,這特別符合用戶付費的需求。」

除了懸疑題材,奇樹有魚還出品了古裝奇幻甜寵劇《親愛的藥王大人》,這是愛奇藝雲騰計劃中的一部作品,分帳票房也超過了2000萬。

從今年的市場行情來看,一方面,分帳劇圈層題材精細化,短劇集強勢突圍。愛奇藝聯合雲合數據發布的報告顯示,2020年,分帳劇題材上,古裝懸疑和青春家庭是2020年分帳劇中有效播放量最高的兩個類型;劇集部數較去年基本持平,24集以下體量正在成為新趨勢。

另一方面,劇集市場越來越2C了。

付費超前點播成為常態,《新京報》報導,自2019年暑期檔劇集《陳情令》開啟「超前點播」以來,有超過40部劇集,開啟了「付費超前點播」模式。該報導也放出了問卷調查結果,四成用戶更願意為優質的內容付費.

愛奇藝官方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沉默的真相》收官,已有超過6800萬愛奇藝VIP會員收看「迷霧劇場」內容,同時在國內社交平臺創造了超過460個熱搜話題,豆瓣均分超8分。

這些劇集市場的創作趨勢也印證了董冠傑當初的判斷是正確的。董冠傑也指出,「現在的分帳劇市場,相當於2018年的網絡電影市場,大家看到一些方向,但是還沒有真正形成有效迭代的方法論。」

2021年,他們在分帳劇賽道內容矩陣還將持續升級,懸疑和甜寵仍然是奇樹有魚的重點方向。比如《兇案現場2》將包含刑偵懸疑色彩和女性犯罪元素、《住在我對面的小哥哥》則是都市甜寵風格等等。

音樂短視頻的想像力

如果說分帳劇和網絡電影的商業模式還有共同之處,屬於比較平常的業務拓展,那麼入局MCN,做音樂短視頻,就是一次轉向幅度較大的新業務探索。

2019年,短視頻行業如火如荼。《中國電視劇(網絡劇)產業調查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短視頻用戶使用時長首次超過長視頻;智研諮詢的報告顯示,2019年短視頻行業規模達到千億元,預計到2021年,短視頻市場規模有望達到兩千億。

2019年8月,考慮搶奪用戶時長的必要性,奇樹有魚開始做短視頻MCN「發力人」。董冠傑告訴毒眸,「第一,短視頻雖然不是說用戶直接付費看的,但是用戶看了以後,它產生了直接或者間接的價值,也是需要去布局的;再說,短視頻佔據了用戶的大量時間,這也是我們必須要布局的一個行業。」

奇樹有魚也經歷了快速試錯期,最初,他們沿用以往MCN行業的經驗,大量籤約達人,涉及劇情、美食等各個垂類,兩個月後,仍然沒有起色,他們就解散了籤約達人。

董冠傑總結道,籤約達人、做綜合品類MCN,純屬燒錢,沒有完成商業閉環。「左手花錢籤內容,右手想辦法通過廣告變現,但這些內容是綜合類的,變現能力不是最優質的,因為不是所有品類都能變現,找來的客戶匹配不上,商業化效率很低,與此同時又不斷提升成本,(收益和成本)慢慢倒掛,現在MCN死掉都是這個原因。」

他們發現,團隊內有足夠懂音樂的人才,經過深入的思考之後,決定在音樂這一垂類上繼續深耕,且不再籤約達人,只進行自主孵化。

一個可能不太為人所知的故事是,早在門戶時代,董冠傑擔任新浪做UC事業部總監期間,要從海量UGC中篩選優質內容,由此他一手挖掘了多首爆紅的網絡歌曲,其中包括楊臣剛的《老鼠愛大米》。對內容的研判能力,是他能在多個賽道上走得更遠的核心能力。

「我們的目標就是通過內容形成自己的商業閉環,所以才選了音樂品類:一是內容上我們有自己獨到的見解,能以相對低的成本做好內容,爆款數量多,總成本就降下來了;二是我們有獨特的商業模式進行迭代,能形成賺錢的模式。一旦商業模式形成正循環,就可以擴大。」董冠傑說。

一年多的時間裡,「發力人」MCN孵化了幾十位頭部音樂人,包括丫蛋蛋、夏了個天吶、林一、七夕等紅人。如今,「發力人」在抖音快手雙平臺積累粉絲1.5億、短視頻總播放量200億、點讚量破5億。

「發力人」部分音樂作品

具體到內容方面,「發力人」製造了多首抖音神曲。丫蛋蛋翻唱的《大田後生仔》成為年度現象級翻唱案例,位列網易雲音樂新歌榜、飆升榜、熱歌榜的榜首。此外,《後來遇見他》《海底》《單戀一枝花》《灰姑娘》也成為音樂平臺和短視頻熱門歌曲。

之所以爆款頻率高,是因為奇樹有魚復用了其在內容層面感知用戶需求、總結方法論的能力。

「方法論是一樣的,就是捕捉用戶需求進行專業化的方法論的拆分。《大田後生仔》本來並不火,我們改編以後它就火了。能get到用戶的喜好,這點很重要,也是我們三個團隊共同的特點。」董冠傑透露,目前公司的六成收入來自於網絡電影,分帳劇和短視頻板塊各自貢獻兩成收入,明年短視頻貢獻的收入比例將會增加。

在奇樹有魚的架構裡,短視頻、網絡電影、分帳劇三大部門皆是獨立發展。不過,短視頻為網絡電影提供了營銷和宣發上的助力。如《中國飛俠》的同名主題曲、《奇門遁甲》的主題曲《道》,皆由旗下音樂達人創作,在短視頻平臺取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

「(原創音樂)給電影帶來了一些喜歡這首歌的用戶,同時在電影裡聽到這首歌,他們覺得好聽就會問,彈幕上就能看到答案,(用戶)就去搜,就變成了我們音樂的粉絲了。」董冠傑說。

隨著其業務輻射至各個文本,並在不同渠道上展露風貌,奇樹有魚這家公司,逐漸證明了他們最初的判斷。早在2016年,董冠傑就曾在公開發言中提出,網絡和院線都只是渠道,並且都將成為主流市場。如今,這個判斷正在變成現實。

「做一家2C的網際網路內容公司」這個想法或許在一開始會遇到阻力,也會遇到質疑,但隨著團隊內容能力的提升、對產業的理解深入 ,加上行業整體逐漸升級,2C的思維將會被更多從業者驗證,也可能成為網生內容行業的主流。

董冠傑說,「這個行業裡可能很多人覺得網絡電影在鄙視鏈底端,我也不覺得現在大家的看法就一定代表了未來,很多事情是慢慢做出來的,你不能只看結果,還是要看過程的,一點一點打怪升級,是很重要的過程。」

相關焦點

  • 徐冬冬十年磨礪演技終成網絡電影行業分帳票房破億的女演員
    2020網絡電影十大影響力演員出爐,女演員僅一人上榜——她就是徐冬冬。其實,徐冬冬也是網絡電影分帳最高的女演員——截至目前,她網絡電影票房已經超過了1.5億,成為了網絡電影行業首位分帳票房破億的女演員。徐冬冬今年火力大開,《追龍番外篇之十億探長》、《大天蓬》、《狄仁傑之深海龍宮》,三部作品都有了千萬級票房的成績。
  • 電影《姜子牙》票房破10億 成中國影史最快破10億動畫電影
    新京報快訊 據電影《姜子牙》官方微博消息,10月4日17時31分,電影《姜子牙》累計票房破10億元,成為中國影史最快破10億動畫電影。圖片來源 電影《姜子牙》官方微博編輯 彭啟航來源:電影《姜子牙》官方微博
  • 網絡電影的牛市來了:破千萬影片超36部,票房合計破6億
    優愛騰三平臺6月網絡電影票房相繼出爐,同時網絡電影市場也帶來上半年的成績單。從6月單月新增破千萬影片來看,整個二季度的數量不如一季度那麼閃耀,但各平臺榜單中票房近千萬的影片依舊有較大存量。也正是這股洪流,使網絡電影年中破千萬票房影片達到了36部(詳見下文本站統計表格),其中破2000萬影片達到8部。更甚者,榜首影片票房突破5640萬,打破行業分帳天花板。
  • 《你的名字》票房破億 成票房最快破億的動畫電影
    口碑票房齊飛!你的名字票房破億 網友紛紛點讚  故事發生的地點是在每千年回歸一次的彗星造訪過一個月之後,日本某個深山的鄉下小鎮。在這裡女高中生三葉(上白石萌音 配音)每天都過著憂鬱的生活,而她煩惱的不光有擔任鎮長的父親所舉行的選舉運動,還有家傳神社的古老習俗。
  • 77部票房破千萬 網絡電影正發生巨大變化
    西安新聞網訊 剛過去的2020年,由於受疫情影響,電影產業遭遇了史無前例的打擊。電影院長時間歇業,劇組大面積停工,影視公司艱難前行。然而,這一年網絡電影卻迎難而上,在快速道上一路狂奔,並取得了耀眼的成績。近日,優酷發布了《2020年度優酷網絡電影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 《星球大戰9》全球票房破10億美元,速度「新三部曲」最慢
    截止目前, 2019年上映的電影共有九部躋身「10億美元俱樂部」,其中七部由迪士尼影業發行,而索尼發行的《蜘蛛俠:英雄遠徵》也是由迪士尼子公司漫威影業聯合製作,唯一跟「米老鼠」沒有瓜葛的便是華納出品的DC漫改電影《小丑》。
  • 《小紅花》破3億《抱抱》破2億《拆彈》破6億,電影票房集體爆發
    1月1號,2021年的第一天,電影票房的表現將幾乎集體大爆發。昨天的跨年夜,電影大盤收割到的票房為5億多,今天極有可能突破8億。這其中表現最為搶眼的莫過於《送你一朵小紅花》《溫暖的的抱抱》。目前,《小紅花》已經破了3億,截止到今晚的票房應該能超過5億,總票房10億應該在射程中。
  • 《你好,李煥英》破45億,創中國影史票房最快破45億紀錄!位列中國影史票房第四!
    貓眼專業版實時見證2月26日10:39:54,電影《你好,李煥英》總票房破45億,創中國影史票房最快破45億紀錄!目前,排在中國電影票房榜榜首的電影,是由吳京執導並主演的動作片電影《戰狼2》(56.9億),亞軍是在2019年上映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50.3億),位列第三名的是國產科幻電影裡程碑《流浪地球》,該片票房為46.86億。據業內分析,按照《你好,李煥英》目前的口碑和票房潛力,超越《流浪地球》的總票房成績,應該沒有難度。
  • 電影《拆彈專家2》票房破2億 單日票房破億兩日連冠
    @電影拆彈專家2官方微博今天發布公告,宣布本部電影累計票房已破2億,與此同時本片還創下了單日票房破億的佳績。
  • 今年13部網絡電影分帳超千萬 奇門遁甲5303萬破票房紀錄
    來源:第一財經今年13部網絡電影分帳超千萬 《奇門遁甲》5303萬元破票房紀錄作者: 陳漢辭截至4月30日,2020版《奇門遁甲》在愛奇藝和騰訊視頻播放,上映43天後分帳票房達到5303萬元,打破此前《大蛇》保持的5078.4萬元網絡電影票房分帳最高紀錄。
  • 電影《拆彈專家2》票房破2億 單日票房破億兩日連冠 _ 遊民星空...
    電影《拆彈專家2》票房破2億 單日票房破億兩日連冠 2020-12-26 10:41:22 來源:新浪微博 作者:電影拆彈專家2官方微博 編輯:明鏡Mirror 瀏覽:loading
  • 《你的名字》票房破億 在華賺錢的日本動畫電影
    在日本本土已獲得194億日元(約合12億元人民幣)的超高票房,成為日本年度票房總冠軍。其製作成本在8億日元左右,最初的目標票房僅為20億日元,現在的票房成績已經是製作成本的23.75倍。此外,該片在日本本土電影票房歷史中已排名第三,前兩名均為大師宮崎駿作品,分別是304億日元的《千與千尋》與196億日元的《哈爾的移動城堡》。  時間再往前推一些。
  • 單日票房最快破3億的5部電影,西虹市首富墊底,第一名首日破5億
    3.2億,一舉進入國產電影單日票房排行榜前五名。今天就億單日票房3日為界,清風與大家聊一聊國產電影最快單日破3億的五部電影。第五名、《西虹市首富》單日最高票房3.5億,累積票房17億(正在熱映)《西虹市首富》沈騰由沈騰主演,開心麻花團隊創作的《西虹市首富》票房一路飄紅,截止當前上映9天已破17億,按照此規律總票房破30億應該不在話下,作為一部純喜劇電影,本身就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再加上前作《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
  • 網絡電影2020:77部票房破千萬,行業正在發生變革
    受疫情影響,電影產業遭遇了史無前例的打擊。電影院長時間歇業,劇組大面積停工,影視公司艱難前行。然而,這一年網絡電影卻迎難而上,承擔起了必要的歷史使命,在快速道上一路狂奔,並取得了耀眼的成績。
  • 2020優酷網絡電影數據報告:千萬級影片票房超13億,同比增長156%
    網絡電影在2020年獲得了飛速發展。1月6日,優酷內容開放平臺聯合燈塔專業版、北鬥星智庫發布了「2020年度優酷網絡電影數據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在過去一年中,票房破千萬的影片數量和票房規模,均較上一年大幅增長,「破千萬」已成常態,而超頭部作品仍有進一步提升空間。
  • 元旦全天票房破6億,又一個熱門電影檔期要誕生了?
    看電影迎新年,賀歲嘛。在那個時候,元旦假期都是算在賀歲檔概念之內,屬於賀歲檔的延續。那個時候12月24日平安夜才是主角,元旦當天的票房絕不可能超過平安夜。但現在變天了。就在剛剛過去的元旦小長假,票房大爆炸。尤其是元旦當天票房破6億,這是2020年國慶檔頭2天之後,時隔90天,全國票房再次破6億。
  • 2020年全國票房突破100億大關 國慶檔兩部電影票房破10億
    數據顯示,藉助國慶檔的良好表現,截至10月3日,今年的全國院線電影總票房累計已突破100億,總觀影人次超2.71億。《八佰》以30億+的票房成績一騎絕塵,位居單片票房榜首。國慶檔新片《姜子牙》《我和我的家鄉》暫時位居亞軍、季軍。今日,《我和我的家鄉》上映至第4天,累計票房突破10億元,成為2020國慶檔首部票房破10億的電影,也成為中國影史第76部「十億俱樂部」成員。
  • 金剛川票房破億 電影結束沒有人離開
    金剛川票房破億 電影結束沒有人離開時間:2020-10-25 10:14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金剛川票房破億 電影結束沒有人離開。 《金剛川》上映前,本片主演張譯在發布會上放出豪言:我以我人格擔保,《金剛川》不次於《八佰》!
  • 《你好,李煥英》總票房破45億,創中國影史票房最快破45億紀錄
    看片不迷路,點上方「電影盒子HD」→點右上角「...」
  • 13部分帳票房破千萬 網絡電影水到渠成?
    一周之內,接連兩部網絡電影因實現播放量短期迅速攀升或分帳票房破紀錄而引發熱議。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1-4月,國內已有至少13部網絡電影實現分帳票房破千萬元,遠超去年同期。火爆的行情也引發了市場的探究,當下網絡電影的高熱態勢究竟是曇花一現還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