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樂夏》到《明日之子樂團季》,樂隊類內容火得到底是什麼?

2020-11-19 36kr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讀娛」(ID:yiqiduyu),作者:林不二子,36氪經授權發布。

把樂隊概念做到熱門,肯定是對音樂市場有益的事情。因為它至少能夠為未來培育市場,讓年輕人意識到玩音樂做樂隊是酷的,吸引更多年輕人喜歡音樂,愛上音樂,這樣我們市場的音樂審美水平就有可能逐漸提高,從而實現未來的樂隊綜藝裡,人們不僅喜歡玩樂隊的人,同樣也能欣賞他們或實驗或創新的音樂作品。

花兒樂隊重組了,主唱不是大張偉。大張偉的市場影響力,再加上樂隊成員之間難以對外言說的「隱秘」,這一消息可想而知地衝上了微博熱搜。

而就在人們關注大張偉「被踢出樂隊」的幾日前,樂華娛樂也宣布了一個新動作,其與夢想青春學園聯手啟動2020樂華·夢想偶像樂隊全球招募,目標針對16-23歲有樂器基礎的年輕人,挖掘偶像樂隊成員。

一個是打造偶像樂隊,一個是老樂隊重組,看似沒什麼關聯的兩條消息,其相通之處就在於人們對於「樂隊」的關注。在大量樂隊綜藝炒熱市場,一部分樂隊成員也能做流量生意後,「樂隊」形式好像真的成了招人喜歡的小姑娘,而這也讓讀娛君關心,「樂隊」真的能夠成為下一階段抓住市場注意力的好標的嗎?

樂隊火,火得到底是什麼?

去年《樂隊的夏天》將樂隊的熱度推向高峰,隨後一系列樂隊綜藝連番上場,從去年的《一起樂隊吧》《我們的樂隊》,到今年的《明日之子樂團季》《樂隊的夏天第二季》,多個平臺都把目光聚焦到樂隊上,讓玩樂隊的人感受到了大眾的愛。

不過這份愛,毫無疑問是一種「偏愛」。

儘管因為《樂隊的夏天》,新褲子、刺蝟樂隊、盤尼西林、click#15、九連真人等樂隊,都在大眾市場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實際上人們記住的還是那些玩樂隊的人。霸佔熱搜時,新褲子彭磊的表情包出現在各種場景,刺蝟樂隊子健一出鏡最先關注的就是他洗沒洗澡,而盤尼西林的小樂則是討打對象。

可以說,綜藝節目確實讓大眾看到了樂隊,聽到了他們的作品,不過真讓人愛上的還是樂隊人的梗,和他們的人格魅力。

比如今年《樂隊的夏天第二季》中,最先被市場關注到的是說出「條言條語」的五條人,他們表演的作品很難說真正擊中了多少人的心聲,反倒是直率的行為和出乎意料的言語,才讓大家拼命想要復活五條人,並且把這組音樂人送上熱搜。

而這也正是讀娛君所說的「偏愛」,人們雖然因為樂隊綜藝看到了樂隊,但他們的音樂作品並不是被關注的對象。當初節目中以黑馬之姿出現的九連真人,其代表作品《莫欺少年窮》擁有了極大關注量,網易雲音樂上的評論數達到了1.2萬,但其在今年新出的兩首demo評論數卻只有1、2千,這個數字上的差別就說明了綜藝觀眾真正的關注點。

做樂隊的人,最希望的結果肯定是人火歌也火,畢竟音樂作品才是他們最重要的成果,就像蔡維澤已經用《明日之子》吸引了個人粉絲後,還要與樂隊夥伴參與《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那樣,為的就是樂隊和樂隊的作品被更多人知道並認可,不過從目前的結果來看,在一批樂隊綜藝吸引了大眾目光後,樂隊火得終究只能是人。

為什麼樂隊類綜藝會成為流行?

可能也是想明白了這件事,才有了樂華做偶像樂隊的行為。作為一個主要輸出偶像的娛樂公司,如何能夠讓自家旗下的藝人更高效地贏得市場,是他們最常思考的命題,而就在樂隊形式越來越吸引年輕人目光的趨勢下,偶像化的樂隊確實有可能搭上便車。

《明日之子樂團季》的出現,也是同樣的道理。從節目模式上來看,《明日之子樂團季》與去年《我們的樂隊》幾乎沒有差別,都是會樂器的年輕人們聚在一起,找到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組建樂隊,而其能夠比《我們的樂隊》有更高的關注度,原因可能是節目品牌本身的就直指偶像,能夠在初期就吸引到飯偶像的粉絲群體,以及節目組更懂年輕化綜藝製作的要點。

《我們的樂隊》的糊,在去年我們就曾分析過,一個是製作方遠景影視對音樂本身沒有足夠的尊重,一個就是不懂選秀的奧妙,沒能把握好好樂隊人的魅力與選秀元素的平衡,而《明日之子樂團季》,在連續幾年都能輸出優質單人偶像的情況下,轉身做一手樂隊綜藝就在情理之中。

既然樂隊火的是人,那麼,我們就可以藉助這一形式來放大人的魅力,從而孵化出偶像(包括音樂人偶像)。

這本身也是緩解市場審美疲勞的一個思路。

要知道,在2018這個偶像元年之後,偶像選秀綜藝快速地失去了市場的關注,因而今年偶像類綜藝多多少少都有了一定的調整,但無論是《創造營2020》還是《青春有你2》,他們的市場熱度都低於《乘風破浪的姐姐》,這其中就是市場對於原本偶像選秀模式的審美出現疲勞,《乘風破浪的姐姐》通過變更選秀人物屬性這一特徵打破了疲勞,而《明日之子樂團季》,則在通過改變題材來給觀眾帶來新觀感。

隨著好內容的不斷產出,觀眾的觀看標準在不斷提高,不能帶來新鮮感、刺激感的內容,很難再對當下的觀眾產生吸引力,這是每一個綜藝品牌越來越需要關注的一點。六七年前,綜藝品牌要到第四、五季才出現的審美疲勞,如今做到第三季就難逃這一挑戰,因而在去年颳起樂隊風後,今年我們看到了更多不同「樂隊」玩法的綜藝,就是把樂隊這一新元素想辦法融入到內容中。

從目前的表現來說,樂隊這一形式確實有可能成為抓住年輕人眼球的鉤子,畢竟組樂隊的過程、創作的過程,都是人和人的磨合,這些過程的呈現很容易讓人「磕起cp」,這也是當下年輕人觀看娛樂內容最喜歡做的事之一。

那麼,這對於真正做音樂玩樂隊的人來說,會是一個機會嗎?

在讀娛君看來,這個問題很可能不會有圓滿的答案。今年《樂隊的夏天第二季》雖然找來了更多年輕的樂隊,展現更豐富的音樂風格,是延續了尊重樂隊尊重音樂這一理念的行為,但似乎節目觀感不如上一季好看了,尤其是如果沒有了五條人的存在,這也是讀娛君身邊多位朋友的第一感受。

而這也是樂隊節目難以抉擇的一點。如果把舞臺更多交給音樂,或者沒能放大音樂人的人格魅力,那麼節目就很難吸引到非重度音樂愛好者,但如果娛樂效果拉滿了,音樂就難免被放到第二位甚至更靠後,讓其變為一檔音樂人的脫口秀。這個平衡點太難把握,樂隊人要想在節目中有實際的收穫,大概還是靠自己而非作品,只能先拿到人氣再說了。

不過,這一兩年把樂隊概念做到熱門,仍然是對音樂市場有益的事情。因為它至少能夠為未來培育市場,讓年輕人意識到玩音樂做樂隊是酷的,吸引更多年輕人早早地喜歡上音樂,愛上音樂,這樣我們市場的音樂審美水平就有可能逐漸提高,從而實現未來的樂隊綜藝裡,人們不僅喜歡玩樂隊的人,同樣也能欣賞他們或實驗或創新的音樂作品。

相關焦點

  • 從《樂隊的夏天》到《明日之子樂團季》,歐陽娜娜成為樂隊新寵
    只有20歲的歐陽娜娜現在還是伯克利音樂學院的學生,但她已經參加了幾檔非常專業的樂隊節目。歐陽娜娜主修的是大提琴,與傳統的樂隊其實並沒有很大的關聯性。從《樂隊的夏天》到《明日之子樂團季》,為什麼樂隊類節目都喜歡找她做嘉賓呢?
  • 鄧紫棋加盟《明日之子樂團季》,這不是翻版的《我們的樂隊》嗎?
    這裡便仔細分析一下,《明日之子樂團季》和《歌手2020》吧01《明日之子樂團季》,這不是《我們的樂隊》翻版?我們先看看《明日之子樂團季》。可能有觀眾要先問,《明子之子》是什麼音樂綜藝?這檔節目你可以沒有聽過,但新生代「民謠詩人」毛不易總知道吧,是2017年《明日之子第一季》的冠軍。
  • 我為什麼說《明日之子樂團季》是一檔音樂性很強的節目?
    今年夏天,有兩檔關於樂隊的節目正在上演。一是《樂隊的夏天2》,另一個是《明日之子樂團季》(後稱《明日4》)。兩檔節目播了月餘,《樂夏2》這一季所暴露出來的娛樂性傾向,遭來了「樂隊版《藝術人生》」的批評。
  • 明日之子,你們一定要加油,絕對不要變成隔壁樂夏大叔的模樣
    ,一時之間,各類樂團向節目如雨後春筍,層出不窮,但今天為止,真正做到進入大眾視野之內的,一個是做了續集的《樂隊的夏天·2》,另一個,就是財大氣粗的鵝廠自製綜藝《明日之子·樂團季》。2,找來了33隻已經成軍的樂隊,通過排名和battle,進行篩選淘汰,最終選出Hot 5的樂隊,當然這五支樂隊,最後也是要有排名的;明日之子·樂團季,找來了36位年輕的樂手,通過展示和組合,歷經二人團,三人團,四人團的組隊、拆分和磨合,最終將選出一個五人樂團,出道成軍。
  • 製造偶像樂隊是《明日之子樂團季》的原罪嗎?
    今晚,由胡宇桐,田鴻傑,馬哲,趙珂以及李潤祺組成的氣運聯盟,獲封《明日之子樂團季這樣的結果,似乎進一步蓋章了《明日之子樂團季》對於造星的重視要優先於音樂專業度,這是與過去樂團選拔綜藝相反的特質:粉絲取代樂評人,成為決定樂隊存亡的關鍵鑰匙。偶像樂隊的誕生,意味著《明日之子樂團季》正在從孵化端,掀起一場樂隊產業的變革,爭議尚存,但時代的洪流並不等人。
  • 《明日之子樂團季》《樂隊的夏天2》熱播:「爆款」頻出的夏天,音樂與綜藝雙贏了嗎
    一檔是播出至第四季的《明日之子》(即《明日之子樂團季》),開播後網絡評分出現國內偶像選秀鮮見的8.3分。原本記錄一群少年組成樂團追逐音樂夢想的綜藝,被觀眾「追」成一檔青春成長節目。《明日之子》《樂隊的夏天》為何贏得觀眾認可與關注?儘管節目模式不同,兩者仍有共性——畫風清新、情感真摯、作品有味道、選手有實力。這個夏天,期待兩檔節目可以給出音樂與綜藝真正實現雙贏的有益探索。少年一代的真摯情感與過硬實力成看點嚴格意義上來說,《明日之子》的模式並非為樂團量身定做,其底色仍是偶像養成。
  • 《明日之子》「樂團季」:初心不變,打造未來音樂榜樣
    走到第四個年頭,《明日之子》這一IP再次進行了升級迭代,以「樂團季」的全新姿態回歸。那麼為什麼是樂團?《明日之子樂團季》會是怎樣的一檔節目?我們對節目組目前釋出的信息加以解讀,為大家解密這檔備受期待的節目。《明日之子》的初心與音樂榜樣的出口縱觀國內的頭部音樂綜藝,《明日之子》是為數不多始終堅持迭代升級的一個。
  • 《明日之子樂團季》另闢蹊徑
    從人到樂器,從古典到民樂,從配置到突破配置,《明日之子樂團季》在同類節目中另闢蹊徑青澀的「明日之子」詮釋著,什麼才是音樂綜藝的熱血與初心四進三半決賽後,見到更篤定的他,「我對音樂的堅持在推著我往前走,這團火一直在」。也是很早之前,貝斯手小智就想明白了自己再度參加綜藝節目的初衷:「它像是音樂路上的一個節點。我在這裡認識許多夥伴,出了節目後我們一起去音樂節,繼續玩各種風格。在音樂上,我更自由了。」有火一樣的赤誠,也像風一般的不羈,他倆只是《明日之子樂團季》群像的高度濃縮。
  • 同樣偶像+樂團,為何《我們的樂隊》糊了,《明日之子4》火了?
    它就是——明日之子.樂團季》!01《明日之子4》哪裡好看?《明日之子樂團季》(下稱《明日之子4》開播過後,雖然熱度相對一般。但是,只要看過節目觀眾都給出了好評,連一向對國產選秀綜藝苛刻的豆瓣,現在都給出了8.6分的高分。這在國產音樂綜藝當中,可以說相當的超神了。原因是什麼呢?
  • 明日之子樂團季,網友評年度最「抓馬",什麼操作?
    自從去年《樂隊的夏天》爆火之後,今年陸陸續續迎來了一堆以樂隊主題的選秀和真人秀,要說最戲劇性的一定是這檔《明日之子樂團季》。在這眾多的樂隊節目當中,《明日之子樂團季》是如何憑藉其魔幻的劇情,走出了一條極為抓馬的路線的呢?
  • 《明日之子樂團季》:「新物種」誕生記
    這意味著,在《明日之子樂團季》的舞臺上,這支樂團以6000萬票數的優勢,實現了「斷層出道」。同時,他們也是在「明日之子」系列中,首個拿到「最強廠牌」的樂團。當「偶像」已經在觀眾和市場心中「定型」時,《明日之子樂團季》卻大膽地選擇回到了選拔節目的起點,即素人選秀。
  • 明日之子樂團季什麼時候播嘉賓名單 明日之子樂團季在線觀看
    由騰訊視頻出品,企鵝影視、哇唧唧哇聯合製作的新生代樂團成長真人秀《明日之子樂團季》正式官宣定檔,節目將於7月11日起登陸騰訊視頻熱血上映。一群懷揣著對音樂無限熱愛的男孩們將在此聚集,以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朝氣演繹不一樣的樂團蓬勃力量。
  • 明日之子樂團季缺少看點,第一季明日之子已成為無法超越的經典
    《明日之子樂團季》節目正在火熱播出中,但是從《明日之子樂團季》前三期節目來看,亮點還是不足,缺少了吸引人的看點。唯一引人注意的就是明一選手廖俊濤的回歸,以及周震南、廖俊濤的友誼。相對於曾經非常火的第一季《明日之子》,這次《明日之子樂團季》可謂是失敗的,第一季《明日之子》還是無法超越的經典。
  • 《明日之子樂團季》超燃啟動「明日教師團」助力樂團夥伴成長
    今日,由騰訊視頻出品的《明日之子樂團季》首次對外官宣,鄧紫棋、郎朗、歐陽娜娜、R1SE周震南和梁龍組成的「明日教師團」將成為節目常駐嘉賓,一群以音樂為秘鑰結交樂團夥伴的年輕樂手相聚於此。明日高校即將開課,他們將為最終成就未來五人樂團而徵戰這個夏天!
  • 《明日之子樂團季》見證樂團男孩們的熱血青春
    然而今年夏天的《明日之子樂團季》卻實現了真正的熱潮,打開了這扇充斥著滿滿熱血的樂隊大門,讓大家感受到了年輕人搞樂隊的熱血勁兒。但從開播到現在,圍繞《明日之子樂團季》的討論就沒有停止過,同大多數節目一樣,剛開始幾乎是清一色好評,隨著節目播出,一些質疑聲漸漸露面。特別是此刻,圍繞節目的黑與紅幾乎同時發力,一面是節目超8分的不錯口碑,一面是站姐、學員與節目組發生「爭執」等話題也讓其有了些爭議的聲音 。
  • 龍丹妮,能不能對《明日之子樂團季》用點心?
    《明日之子》這檔節目做到第四季,完全拋棄了之前的玩法,這一季主打「樂團」,相關的評分8.1,這評分已經是非常高了。《明日之子樂團季》多少能看到些《樂隊的夏天》的影子,但隔壁的《樂隊的夏天2》各種火,從水木年華到五條人,都是多次上熱搜,反觀《明日之子樂團季》,熱搜寥寥無幾。
  • 明日之子樂團季半決賽:銀河系止步四強!周震南硬核祝福!
    《明日之子》系列是近些年來比較火的打造偶像榜樣類的節目,第一季由毛不易獲得最強廠牌,第二季由蔡維澤獲得最強廠牌,第三季《明日之子水晶時代》則由張鈺琪獲得最強廠牌。今年最新的《明日之子第四季》中更是打破原有的設定,找尋志同道合的樂團夥伴,組建一支有態度、有實力的五人樂團。
  • 不設限、不迎合,《明日之子樂團季》成功逆襲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劉雨涵《明日之子樂團季》,也就是《明日之子》的第四季,成了一個另類。別的綜藝節目都是一季比一季垮,而《明日之子》卻實現了口碑逆襲。前三季的《明日之子》在豆瓣的評分都徘徊在5分到6分之間,沒想到這一季竟然神奇回血,達到了8.4分的高分。
  • 超中二熱血番《明日之子樂團季》:垂直類綜藝該如何破圈?| 案例盤點
    《明日之子》第一季於2017年播出,當年的冠軍毛不易如今已是樂壇的新生代翹楚。然而第二、三季卻沒能延續其熱度和影響力。《明日之子樂隊季》作為明日IP的第四季,在市場環境下做出了變革,將鏡頭聚焦到青春洋溢的樂隊少年身上,開播後收穫了不錯的口碑,目前在豆瓣評分獲得了8.6的評分。
  • 寶藏節目 | 明日之子樂團季
    作為&34;IP的第四季,不同於前三季選拔男、女生的個人最強廠牌,《明日之子樂團季》這次將目光投向了樂團。同時,第四季的主題為「熱血高校」。而《明日之子第四季》的到來,彌補了新生代樂團市場的空缺。步入「綜4代」的《明日之子第四季》,IP初心始終未改,並在尋找未來音樂榜樣新生力量的道路上步履不停 。《明日之子》第一和第二季著眼於輸送男生solo歌手,第三季「水晶時代」致力於打造女性音樂榜樣,《明日之子第四季》則將目光投向了樂團。區別於往季的星推官,《明日之子第四季》的明星嘉賓採用了「明日教師團」稱號。